梁质量块系统论文-殷蓬勃,唐小军,占雄,徐鉴

梁质量块系统论文-殷蓬勃,唐小军,占雄,徐鉴

导读:本文包含了梁质量块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运动,驱动系统,质量块

梁质量块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殷蓬勃,唐小军,占雄,徐鉴[1](2017)在《一类含两质量块振动驱动系统平面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蠕动型机器人因其易于微型化、封闭性、无需借助外接驱动,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运动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一类含两个内部质量块的振动驱动系统在异性粘性摩擦下的平面运动。当内部驱动的周期相同时,利用平均法得到了系统稳态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解析式,并建立了内部驱动的振幅比与稳态运动速度的关系。当振幅比趋近于1时,稳态运动的平均角速度和平均线速度逐渐增大,利用速度Verlet积分法[1]验证了(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2)

郭金泉,陈垂福,杨晓翔,钟舜聪[2](2016)在《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研究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无缺陷悬臂梁固有振型迭加一个多项式来近似拟合含单裂纹悬臂梁的振型,由动力学方法推导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系统的固有频率方程的解析形式,系统频率随着质量块在梁上位置改变而改变,即可得到固有频率曲线,此频率曲线包含了缺陷信息,因此可对固有频率曲线进行平稳小波变换来识别梁上的缺陷.同时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上述固有频率理论推导进行验证,有限元结果与论文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最后论文数值计算了质量块大小、缺陷深度、位置等因素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也探讨了平稳小波变换用于识别损伤,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和损伤识别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蔡新江,田石柱,王彬[3](2014)在《基于橡胶垫-质量块系统放大效应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顶层的动力反应过大,会对设备的安全性及人的舒适度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尺度的原因导致上述研究无法直接采用振动台进行试验。首先阐述了一种基于橡胶垫-质量块系统放大效应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然后基于matlab进行了一个叁自由度体系数值算例,新输入加速度曲线和原输入加速度曲线较为吻合,证实了地震动传递函数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小型振动台进行了叁种不同地震作用下整体结构模型试验和子结构模型试验,对比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顶层加速度反应曲线趋于一致,最大值几乎相同,从而验证了橡胶垫-质量块系统的放大效应和地震动传递函数对于模拟再现高层建筑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可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试验提供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19期)

李珂,王静,王敬,魏大钧,陈阿莲[4](2013)在《基于陷波滤波器的多质量块弹性传动系统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应用设备动力传动轴系的复杂化、轻量化程度不断增加,传动轴系扭振现象引起的调速系统弹性震荡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解决扭振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提出采用陷波滤波器,滤除系统固有频率进而抑制扭振对系统的影响。根据系统固有震荡频率等参数,设计相应的陷波滤波器,得出其传递函数,并结合PID控制器对整个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陷波滤波器能够有效的抑制扭振对系统动态和稳态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卷)》期刊2013-07-26)

刘攀[5](2008)在《梁—质量块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土木和机械工程的迅速发展,梁-质量块(包括轴向移动和固定)系统的振动与稳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移动质量块作用下梁结构的振动特性、非线性动力学与稳定性机理。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单个或多个移动质量块作用下Bernoulli-Euler梁的横向振动、弯扭耦合振动和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以及Timoshenko梁的横向振动。特别是计入了质量块的惯性效应,目的是为工程梁结构的振动分析建立更有效的动力学方程和提供更实际的研究思路。在研究Bernoulli-Euler梁结构的线性横向振动时,考虑单个移动质量块的惯性效应和集中阻尼器的影响,建立了两端可变约束下梁结构的一般性振动方程,用来计算多种边界条件下梁的固有频率。研究表明,质量块轴向移动速度、加速度和质量比对梁频率影响较大;另外,当梁结构两端约束不对称时,在某些轴向移动速度下梁的振动频率可能发生突变。研究了单个移动质量块以及轴向谐激励作用下的Bernoulli-Euler梁结构的非线性横向强迫振动。考虑质量块的惯性效应,首先导出具有5次非线性项的运动方程;然后基于Galerkin法进行离散,通过大量数值算例详细探讨了Galerkin法模态截断数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计及高阶模态时,梁的时程曲线可能迭加无序挠动。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运用多尺度法求解了单模态截断下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系统在1/2亚谐共振-主参数共振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局部分岔,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不同的参数区域内,简支柔性梁可能出现不同的横向振动形式。在工程实际中,梁的弯曲中心线与扭转中心线可能不重合。本文研究了含移动质量块Bernoulli-Euler梁结构弯曲/扭转耦合的线性振动。考虑质量块的惯性效应,建立单个质量块作用下梁结构弯扭耦合振动的控制方程,详细研究了梁在外加扭力矩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数值计算表明,梁质量和质量块轴向移动速度对梁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大;另外,梁的转动惯量对梁的自振频率也有较大影响。研究了多车道Bernoulli-Euler梁-多个来往质量块系统的线性横向振动。计入质量块的惯性效应,导出系统的偏微分振动方程,该方程经Galerkin离散后形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数值计算中,重点检测了来往质量块情形下多车道梁结构的运动形态,以及各参数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这一工作为多车道高架桥梁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考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计及移动质量块的惯性效应,建立了Timoshenko梁结构横向振动的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梁结构的动力学行为以及Galerkin法模态截断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对于细长梁,Bernoulli-Euler梁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所预测的结构动力学行为比较一致;对于短粗梁,由于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对系统动力学行为影响较大,Timoshenko梁理论所预测的梁振动频率比前者的小。(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7-01)

毕思文[6](2006)在《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模型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动力学研究。主要内容有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的概念、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坐标系与基本定义、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的质心运动定理、人体系统变质量体定点的运动定理,为人体系统变质量力学模型和人体系统在质量变化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运动规律的数字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6年05期)

梁质量块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研究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无缺陷悬臂梁固有振型迭加一个多项式来近似拟合含单裂纹悬臂梁的振型,由动力学方法推导了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系统的固有频率方程的解析形式,系统频率随着质量块在梁上位置改变而改变,即可得到固有频率曲线,此频率曲线包含了缺陷信息,因此可对固有频率曲线进行平稳小波变换来识别梁上的缺陷.同时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上述固有频率理论推导进行验证,有限元结果与论文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最后论文数值计算了质量块大小、缺陷深度、位置等因素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也探讨了平稳小波变换用于识别损伤,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和损伤识别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梁质量块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殷蓬勃,唐小军,占雄,徐鉴.一类含两质量块振动驱动系统平面运动分析[C].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2].郭金泉,陈垂福,杨晓翔,钟舜聪.辅助质量块—单裂纹悬臂梁耦合系统固有频率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J].固体力学学报.2016

[3].蔡新江,田石柱,王彬.基于橡胶垫-质量块系统放大效应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4

[4].李珂,王静,王敬,魏大钧,陈阿莲.基于陷波滤波器的多质量块弹性传动系统控制[C].第叁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卷).2013

[5].刘攀.梁—质量块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6].毕思文.人体系统变质量块体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

标签:;  ;  ;  

梁质量块系统论文-殷蓬勃,唐小军,占雄,徐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