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卫长林

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卫长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普通话水平,文化自信,测试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学校全体师生,普周,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

语言文字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卫长林[1](2019)在《加强语言文字规范运用 筑牢民族文化自信根基》一文中研究指出统一的语言文字是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叁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实现国家语言能力与综合国力相适应。贵州省根据(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9-11-26)

曹纯[2](2019)在《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表达标准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标准的编写和编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做简单介绍。一、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在标准中,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如下:1.准确、简明应选择恰当的词句,客观准确地描述标准化对象的性质和特征。避免用词不当、语意不明、文理不通等情况。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文字清晰地表达出内容,避免重复、冗赘。在词汇方面要求:a)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期刊2019年11期)

彭瑞敏[3](2019)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规范语言文字,提升办学品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是一所百年学校,秉承"爱为源,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弘扬"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观,学校努力培养崇德善学、身心健康、有特长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写的人。学校注重营造"书香、人文、和谐、精致"的环境文化,教育名人园、劝学园、书山雕塑、"绿野仙踪"主题乐园与甬道上的地面条石、草坪上会说话的石头,成为校园内立体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学校践行"生本、对话、求真、累加"的课堂文化,制定了"书写、倾听、表达、质疑、合作、阅读"(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9年41期)

焦宇[4](2019)在《两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11月起正式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2019年11月1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中华通韵》正式实施。新实施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共同发布实施,将代替1963年12月29日发布施行的原方案。该规范保持了原方案简单、清楚(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报》期刊2019-11-06)

王利[5](2019)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的有效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文字""书写""规范化",这叁个词归纳了人们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即人们应共同遵守汉字的字形、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针对现阶段高中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规范书写方面的问题,我们应从强化师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入手,采取多种对策逐步提升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8期)

张国功[6](2019)在《以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为基础的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培养刍议——基于“编校与语文规范”课程与编校实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调研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缺乏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能力偏低,但对自身评估过高;对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缺乏明确了解;对提高语言文字规范能力有所期待,但需要具体引导。相关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内容的缺位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必要将抽象的"语言能力"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上,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课程建设与汉字应用技能训练,提高汉字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华,朱鹏信[7](2019)在《规范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等。校园文化建设与语言文字工作相伴相融,互促共进,对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效策略。(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6期)

卫海波[8](2019)在《持续规范语言文字 打造经济文化强镇——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语言文字工作纪实》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山拱翠、叁水环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我们凤城镇位于阳城县中部腹地,因镇驻地古称"凤凰城"而得名,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悠久,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镇域面积201.2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161个自然村,32个镇直企事业单位,常住人口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万人,为全县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乡镇。近年来,在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宋亚运,仁增根宗[9](2019)在《2019年西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在林芝顺利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6日至30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教育局承办的2019年西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在林芝市成功举办。培训期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伟、郭龙生,首都师范大学周建华教授,上海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本文来源于《西藏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吴林博[10](2019)在《影视行业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受到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文字媒体的影响,还有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行业语言文字使用规范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对此,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吴林博从影视作品运用方言的规范问题、主持人及演员的普通话规范问题、影视作品字幕语言的规范问题叁方面(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报》期刊2019-07-24)

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表达标准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标准的编写和编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做简单介绍。一、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在标准中,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如下:1.准确、简明应选择恰当的词句,客观准确地描述标准化对象的性质和特征。避免用词不当、语意不明、文理不通等情况。尽可能使用较少的文字清晰地表达出内容,避免重复、冗赘。在词汇方面要求:a)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1].卫长林.加强语言文字规范运用筑牢民族文化自信根基[N].贵州民族报.2019

[2].曹纯.标准中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

[3].彭瑞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规范语言文字,提升办学品质[J].教育家.2019

[4].焦宇.两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11月起正式实施[N].语言文字报.2019

[5].王利.语言文字规范书写的有效性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19

[6].张国功.以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为基础的大学生汉字应用能力培养刍议——基于“编校与语文规范”课程与编校实践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

[7].李华,朱鹏信.规范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语言文字工作的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9

[8].卫海波.持续规范语言文字打造经济文化强镇——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语言文字工作纪实[J].中国农村教育.2019

[9].宋亚运,仁增根宗.2019年西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班在林芝顺利举办[J].西藏教育.2019

[10].吴林博.影视行业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之我见[N].语言文字报.2019

标签:;  ;  ;  ;  ;  ;  ;  ;  ;  ;  

语言文字规范论文-卫长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