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田懋,李丽婧

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田懋,李丽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投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

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田懋,李丽婧[1](2019)在《分类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投资分为建安工程投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和其他费用投资,本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得出:建安工程投资在东中部对技术进步有负面效应;设备工器具投资在东中部对纯技术效率有负面效应;其他费用投资在东部对经济增长效用显着,在中部甚至有负效应。(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28期)

李辉,朱玉林[2](2019)在《土地出让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投资路径及其区域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识别建设用地基于投资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为优化建设用地区域配置效率、提升建设用地整体利用效率提供思路。以2003年~2014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和测算了土地出让基于不同投资途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东部建设用地出让对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远大于中、西部;(2)东部建设用地出让通过拉动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产出效应最高,中部和西部建设用地出让基于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效应最高。(本文来源于《全国流通经济》期刊2019年21期)

许陆军[3](2019)在《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我国经济战略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政策下,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贯彻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主导思想,但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过缓也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此来保持协调发展,并实现共同富裕。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表现形式出发,阐述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并着重的分析了协调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对策。(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20期)

唐燕[4](2019)在《FDI、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及区域差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97-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长期和短期影响考虑构建动态误差修正模型,从区域差异动态角度对比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FDI、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FDI、商贸流通业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且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商贸流通业对GDP的推动作用整体大于FDI的推动作用;东、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系数较大、推动效率较高,且GDP的增长变化受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影响;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推动系数较大、推动效率较高,GDP的增长变化主要受短期波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罗美薇[5](2019)在《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金融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因素之一,资金的支持和金融工具、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正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进程中最紧缺的要素。基于区域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发展存在差异,导致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作用不同。考虑到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区域间资源要素互相流动,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相关性,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空间溢出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本地金融发展等要素的影响,还受到周边邻近地区金融发展等要素的影响。因此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结合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中区域差异的划分以“七五计划”为基础,结合经典文献并根据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省域划分进行了调整,具体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论文测度金融效率值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30个(西藏除外)省份2006-2016年金融业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测度出东、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运用莫兰指数模型验证了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中分别以全国为研究范围和东、中、西区域为研究范围进行深入研究。即研究全国范围内,周边地区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东、中、西部各区域内,周边地区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论为:全国范围内,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以省为研究对象,周边省份的金融发展对本省的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用,即对本省的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中、西部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用不同等。针对实证结果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樊儒经,张雯[6](2019)在《人力资本和流动人口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2011-2015年度江浙沪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是区域差异的缩小。江浙沪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布局成熟、政策体系完善,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为研究劳动力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水平上对区域人均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影响,分别从人力资本和流动人口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选取江浙沪地区2011-2015年度129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创新地将空间关联相关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考虑在内,以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为线索指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回归。研究结果发现,缩小江浙沪地区的人均经济增长率的差异,着眼教育投入和劳动力素质比依赖流动人口红利更有效。提出对照相邻区域和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9年03期)

张雪娜[7](2019)在《能源消费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一个地区和国家想要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能源消费长期来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并且不同种类的能源占比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还是抑制效用是不同的。本文试图从五大种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能源占比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在协调能源结构、平衡能源消费等方面提供详细的参考意见。为此,将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综合分析,将30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在同一坐标系中考虑,长远来看,能源消费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并且单纯的能源消费绝对量增加并不总是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是应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收集了我国2006年至2015年,除西藏之外30个省或自治区的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并且,将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划分为五大类:煤合计、油气合计、天燃气、热力、电力,将这些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通过自回归实证分析,可以直接反映出每个地区二者关系变化情况,不同种类能源消费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促进或是抑制是不一样的,再根据计量模型得出的结果,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根据东部、西部、中部,不同区域的区域生产总值、能源优势种类提出适合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种类对不同地区经济作用有的是推动作用,有的会拉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因为,不同地区采用的政策不同,拥有的优势能源种类也不一样,这些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越来越重要,不断地有国内外学者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不同区域能源种类消费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区域能源消耗量和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不同地区能源消费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只是单纯的增加能源消耗绝对值并不总是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是需要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林铮[8](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代表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以及国民经济意识的重大转变,它影响着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多个方面。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也日趋近于完善,城市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增强。但是中国地广物博,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本文利用我国各省市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市的城镇化区域差异和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我国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中等程度的水平,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鹏飞,李国强,侯麟科,刘明兴[9](2019)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再反思:历史起因与演化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对国家(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的决定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然而,地区间差距扩大化的趋势已经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3期)

王元琨,李健,靳泽凡[10](2019)在《新兴服务业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叁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识别建设用地基于投资路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为优化建设用地区域配置效率、提升建设用地整体利用效率提供思路。以2003年~2014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数据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和测算了土地出让基于不同投资途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东部建设用地出让对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远大于中、西部;(2)东部建设用地出让通过拉动非基础设施财政支出的产出效应最高,中部和西部建设用地出让基于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效应最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田懋,李丽婧.分类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J].商讯.2019

[2].李辉,朱玉林.土地出让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投资路径及其区域差异[J].全国流通经济.2019

[3].许陆军.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J].纳税.2019

[4].唐燕.FDI、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及区域差异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

[5].罗美薇.基于区域差异的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分析[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

[6].樊儒经,张雯.人力资本和流动人口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2011-2015年度江浙沪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9

[7].张雪娜.能源消费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9

[8].林铮.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分析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9].张鹏飞,李国强,侯麟科,刘明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再反思:历史起因与演化逻辑[J].社会科学文摘.2019

[10].王元琨,李健,靳泽凡.新兴服务业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

标签:;  ;  ;  ;  

经济增长区域差异论文-田懋,李丽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