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产业:21世纪的“旭日”

第五产业:21世纪的“旭日”

一、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然[1](2021)在《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更新的加快,既有建筑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旧工业建筑,对其改造与再利用成为最常见的更新做法,更新模式也随着功能类型增多而体现的更为丰富。但是很多改造后的项目出现了再次闲置的情况,剖析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前期对改造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需求、旧工业建筑自身具备的条件均缺乏系统分析和论证;同时相关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而对于改造后的跟踪评价研究较匮乏,导致很多改造项目出现“虎头蛇尾”的状态,因此探讨适宜的改造模式,尤其是集城市发展、区域需求、单体优势于一体的适宜改造模式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本研究将旧工业建筑适宜更新模式的分析作为再生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通过案例统计与文献研究,筛选出实践频率较多的五类更新模式:博览功能模式、居住功能模式、工业遗产公园模式、办公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对这几类模式特点进行阐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分析各类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之间的相适性,总结出适宜的改造手法,发现目前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对不同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案例中各类模式现存的优点与缺点,并通过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三个层面,即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单体层面。之后以更新模式为研究主体,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择的策略。最后以保定恒天纤维厂改造项目的实践出发,根据前文所得出的策略,对其进行多层面分析,最终对纤维厂更新模式进行整体策划。当前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则通过对于现有的改造案例与文献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的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选取更新模式的策略,丰富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力图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庞静漪[2](2021)在《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以及辽宁地区葡萄种植业的迅猛发展,对葡萄灾害风险的区划以及未来预估的需求增加。本研究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以葡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CMIP5统计降尺度多模式进行评估优选,选取模拟未来RCP4.5情景下极端气候较好的模式;分析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和周期变化;进一步制定葡萄日灼及晚霜冻风险指标,指出历史及未来RCP4.5情景下葡萄日灼和晚霜冻的时空分布特征,以便在全球变暖下合理采取措施进行防灾减灾、规避生育关键期农业气象灾害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各模式的结构框架差异、选取物理参数不同等原因,CMIP5统计降尺度数据集中模拟模拟能力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模式对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要优于极端降水指数。选取GISS-E2-R、Can ESM2和MPI-ESM-LR3个模式作为本研究的优选模式,优选模式集合平均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所有模式的集合平均结果。(2)基准期(1971-2010年)极端降水指数的离散程度大于极端气温指数,各个极端指数未来趋势与历史基本一致,总体而言,FD0与R10呈下降趋势,其他极端气候指数都是上升趋势,极端气温指数比极端降水指数更加显着。在RCP4.5情景下,极端气温升高,且极端高温比极端低温的增加趋势更为显着;总降水量增加,有雨日数增加,但大雨以上日数无明显增长;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波动幅度明显大于极端气温指数。对于周期变化而言,基准期极端气温指数和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30年的周期,但RCP4.5情景下,各指数周期变化不明显。(3)辽宁葡萄日灼以轻度为主,依次为中度、重度,重度日灼易发生在辽西地区;在时间上看,7月下旬至8月中旬轻度日灼的频率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中度日灼的频率最高,而重度日灼在7月中旬发生的频率最高。由于全球变暖,辽宁地区由高温导致葡萄日灼灾害风险增大,易发时段及集中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总的来说,全省均可发生轻度和中度日灼风险,重度日灼在辽西及辽宁东北部部分地区。(4)未来辽宁地区各等级霜冻出现频率均大于历史时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020s达最大。对于霜冻日数,轻霜冻出现日数持续减少;中霜冻和重霜冻出现日数均先增后减。对基准期及未来时段的气候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和对比发现,基准期,辽宁北部和东部的大部地区次高风险区,其中清原、章党、新宾为高风险地区,沿海大部地区为中风险区,全省仅长海、大连地区为低风险区;未来辽宁大部综合气候风险指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但与基准时期相比较,2080s彰武、阜新、昌图、开原、新民、黑山、鞍山、沈阳、本溪、大洼、海城、熊岳、长海地区晚霜冻风险等级升高,未来需加强春季晚霜冻灾害的监测。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指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邸小松[4](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贺诗阳[5](2021)在《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全球竞争时代,国内外多元思潮裹挟消极势力全面入侵,正销蚀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主流话语面临失语危机。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举国上下有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因此,正视时代困境,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牢筑社会主义发展根基、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体性与引领性成为首要之急。由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群众空间”的概念。“群众空间”是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渗入民间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凝聚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的媒介,有其政治性、公众性、动态性和可沟通性特征,并包含四个层面的空间内涵:物理实体空间、意义空间、共通空间及情感空间。在中国新时代语境下,“群众空间”具有文化的自信、文明的自觉、社会的自立三大核心思想文化内涵,具备极大的品牌价值。“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设,为的是增强新时代话语在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中的识别性与影响性,使时代思想在群众心中“占据”有利位置,让群众对其有所认知、有所了解。通过“群众空间”的品牌塑造,扩大其知名度、影响力,从而激活它的吸附作用与群聚效应,使得实践主体来到“群众空间”,在仪式化传播中逐渐形成对其承载意义与价值观念的感知与认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群众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本研究通过基础理论法、实地调查法及深度访谈法,对全国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现状作出大致归纳,指明文明实践单位现阶段建设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聚焦品牌问题,笔者将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典型个案,从品牌定位、品牌进化、品牌联合三个维度对其品牌化建构进行分析。由此,推演出“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模式,阐述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并提出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即确立品牌核心理念、打造多元化活动品牌、打通线上线下的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以及通过聚合品牌资产来构筑文明实践品牌体系,而后,笔者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的建设路径进行了反思。

李彦雪[6](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韩赜[7](2020)在《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文中指出当前,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人口膨胀的问题,人口疏解成为特大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2017年4月,国家提出了建设雄安新区的千年大计,这对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预估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疏解的贡献,揭示雄安新区建设对于北京市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将对北京市与雄安新区建设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以业带人”的疏解思路,将雄安新区建设视为促进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口疏解的政策冲击,基于北京市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遥感影像、城市兴趣点(POI)、产业投入产出表和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构建了基于跨区SD与MAS-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揭示了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Landsat影像和POI的城市功能用地分类方法,揭示了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合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发现北京市城市土地扩张呈现出由“圈层扩展”向“圈层扩展+分散扩展”过渡的态势。基于城市兴趣点(POI)数据,考虑不同产业POI密度分布的距离衰减性及衰减距离的空间异质性,识别了北京市包含居住、商服和工业等主要产业的集聚中心,发现除工业以外,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是诸如居住、商业和公服等功能等主要集聚区,而远郊区的商服类产业发展规模仍偏小。(2)构建了非线性多目标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基于北京市经济、就业和能源的发展目标的权重设定了包括中性增长、就业偏向和能源控制的产业疏解情景,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识别和测算了不同情景的待疏解行业及疏解规模。从平均疏解规模来看,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房地产、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租赁和商务服务变化、建筑和制造业是未来主要的疏解行业,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的疏解幅度最大,分别下降到2012年产值比重的45.63%和38.56%。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之间,就业偏向情景的行业疏解规模基本与中性增长情景保持一致,但能源控制情景会增加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疏解规模,但减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疏解。(3)基于远程耦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发送系统(北京—疏解子系统)和接收系统(雄安新区—承接子系统)的跨区SD模型,测算了产业疏解对人口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能源控制情景将基本维持现状(2018年)人口规模,而中性增长和就业偏向情景下的人口规模相较于现状略有下降。从人口规模的影响贡献上看,北京市人口疏解主要依赖产业疏解带动的劳动力迁出,2018-2035年间劳动力疏解总量将达到309.05~368.42万人左右。短期来看,直接从北京直接迁出至雄安新区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约占劳动力疏解总量的8.3%~9.2%左右,但该迁出规模总体呈现快速增加趋势。(4)通过对企业主体、居民主体和政府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行为建模,基于Python语言结合Num Py、Sci Py和Pandas库,构建了耦合多主体(MAS)与元胞自动机(CA)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常规情景下2015-2018年的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格局变化,并采用逐点对比法进行精度验证,模拟精度达78.62%。(5)综合跨区SD和MAS-CA的土地需求与空间格局模拟模型,预测了2035年北京市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受产业疏解的影响,北京市工业用地、批发零售用地、住宿餐饮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有所减少,其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用地的下降幅度最大;但未来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将进一步扩大,其中商务金融用地增幅相较于常规情景增加近一倍。在地类的转出规模上,相较于常规情景,工业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平谷、延庆和密云等区域将增加转出规模;而批发零售用地将在东城、西城、丰台和石景山等区域的转出规模上有所增加;住宿餐饮用地在首都核心功能区内转出规模较高。在地类转入规模上,远郊区城市居住用地的增幅较大;首都核心功能区的批发零售用地相对于常规情景略有增加,而商务金融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转入量相对常规情景有所减少,但远郊区县的转入量在增加。

张春梅[8](2021)在《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在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如何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老年人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这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需要着力思考的重大问题。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养老模式改变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宜居社区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做了解读,基于老年人的宜居需求、文献追溯和客观分析构建了适宜本土环境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吴良镛院士的五大系统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社会系统、设施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和人类系统5个一级指标。为了体现社区空间的代际公平,从老年宜居专项指标和公共指标两个维度构建二级指标体系,专项指标主要体现老年群体的宜居要求;公共指标体现老年人作为社区的一部分,与其他年龄群体一致性的要求。基于抽样调查、空间兴趣点、DEM地形数据、人口普数据、中国环境监测数据、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运用熵值法对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辽宁省182个抽样社区的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抽样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较差,说明绝大多数的社区尚未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城市比较来看,大连市所属社区老年宜居环境质量整体水平最高。(2)就空间分布特征:从社区尺度来看,评价值较高的社区多分布于城市中心区或边缘城区,而评价值较低的社区通常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城区以外的镇/乡镇中心、乡镇附近或离乡镇较远的地区;从市域尺度来看,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区域分异明显,整体呈现“中部-南部凸起,西北-北部凹陷”的分布格局,评价值较高的社区主要分布于大连市和沈阳市,大连和沈阳成为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发展的双中心。(3)分系统研究表明:设施系统和社会系统整体质量差,自然系统整体质量良好,人类系统和居住系统整体质量较高。在五大系统中,平均值较低的指标分别是社区日间照料机构数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数量、无障碍设施建设指数、老年大学数量、老年协会数量、舒适日数、空气质量、户籍登记百岁老年人口,这些是社区人居环境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部分。(4)从老年宜居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的对比来看,公共指标的评价值明显高于专项指标;对比中等级别以上社区数量,公共指标是专项指标的2.69倍,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存在代际不公平现象。从城市尺度和社区尺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大数据挖掘等方法探寻了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辽宁省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的核心驱动力、社会群体状况是根本驱动力、政府干预和住宅建设是重要驱动力。根据评价结果及机制分析,从基于城市尺度的宏观路径和基于社区尺度的具体对策两方面提出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社区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居家养老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环境提供思路。

徐华宇[9](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商业街区犯罪预防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商业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社会关系在不断快速变化,产生了新时代的平衡关系。商业街区快速发展,形成混合社区、开放街区、体验式消费等街区形态,城市犯罪类型发生转变,呈现新时代特点。所以通过使用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手法,从环境设计角度出发,挖掘商业街区犯罪特点,最终总结出合理的设计方法。本文以商业街区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犯罪影响因素分析,达到以下目的:(1)总结商业街区犯罪特点。(2)分析总结环境设计预防理论五要素中的自然监视设计要素相关影响因素。(3)针对自然监视发生率、有效性、机械监视三个影响要素,类比分析各环境设计具体手段对犯罪预防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商业街区进行规划布局、空间形态、消费模式的分析,配合地区犯罪情况分析,得出相应的商业街区犯罪特点。并对街区使用者进行安全感调查问卷访问,分析使用者发生自然监视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指导商业街区设计方法研究与归纳。最终本文,总结出减少犯罪的具体理论影响要素,即提升自然监视的发生率、提高自然监视的有效性、采取机械监视,类比分析各类具体环境设计手段,并对未来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提出建议,包括广场布局、建筑相关关系、材料运用、植物配置、城市家具设置等,为将来我国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犯罪预防尽绵薄之力。

张佳蓓[10](2020)在《转型发展期北京市人口与产业耦合关系解析》文中指出快速的人口城镇化使北京市社会资源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当前北京市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来调控人口,但其人口与产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耦合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基于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与产业统计数据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夜间灯光数据、植被数据、道路数据以及兴趣点数据,通过植被指数对夜间灯光指数进行修正,以及道路、兴趣点数据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修正,构建人口与产业空间化模型,以及利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耦合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剖析人口与产业密度、空间布局变化特征以及空间集聚耦合关系,探讨影响人口与产业变化的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有所下降,产业高度发展。人口数量表现为先快速后缓慢增长趋势,近年城市核心区人口在不断迁出,城市化率不断提升,2015年后人口密度减少主要在城六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与产值占据主导地位,近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地位提升幅度大。(2)2005-2017年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但耦合集聚程度在逐步增强。人口与产业地理集中度均表现为在城市中心区集聚程度高,区县间在数值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空间集聚分布一致的地区在增加,区县间人口与产业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人口与产业耦合程度仍旧不高,但二者存在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3)2012与2017年北京市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失衡,人口在城市中心区有所下降,产业GDP发展迅速但空间分布差异性大。人口与产业空间分布均呈“内密外疏”的空间失衡状态。人口密度在下降,表现为三环以内减少人口占总体减少人口的90%。人口密度增加主要发生在城六区与城郊边界接壤地区。产业密度在上升,表现为在三环以内快速发展,其余地区变化不明显。

二、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阐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
    2.1 国内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2.1.1 国内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2.1.2 国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2.2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
        2.2.1 单一功能模式
        2.2.2 复合功能模式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问题
        2.3.1 更新模式不满足城市需求
        2.3.2 地理位置与功能模式需求不符
        2.3.3 内部空间与功能不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调研与分析
    3.1 单一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3.1.1 朝阳规划艺术馆
        3.1.2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泊寓
        3.1.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3.1.4 上海滨江道办公楼
    3.2 复合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3.2.1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
        3.2.2 上海M50 创意产业园
    3.3 对比分析
        3.3.1 城市对比
        3.3.2 区域对比
        3.3.3 单体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适宜模式研究
    4.1 基于城市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4.1.1 顺应城市发展需求
        4.1.2 结合地域人文影响
        4.1.3 明确开发主体
        4.1.4 城市层面小结
    4.2 基于区域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4.2.1 满足区域需求
        4.2.2 发挥交通优势
        4.2.3 区域层面小结
    4.3 基于单体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4.3.1 建筑空间的优化
        4.3.2 建筑结构的适配
        4.3.3 单体层面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定市恒天纤维厂改造更新为例
    5.1 保定市恒天纤维片区改造更新概述
        5.1.1 项目概况
        5.1.2 建设现状条件
    5.2 城市层面——分析总体规划
        5.2.1 城市概况
        5.2.2 城市发展定位
        5.2.3 纤维厂总体规划方向
    5.3 区域层面——所选片区更新
        5.3.1 区域需求
        5.3.2 交通便利程度
        5.3.3 片区的更新
    5.4 单体层面——单体改造设计
        5.4.1 基地建筑分析
        5.4.2 建筑单体设计
        5.4.3 景观元素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方案图纸展示

(2)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及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
        1.2.2 极端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1.2.3 葡萄高低温灾害风险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区域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
        2.2.2 CMIP5 气候预估降尺度数据集数据
        2.2.3 极端气候指数
第三章 CMIP5 统计降尺度数据模拟辽宁极端气候指数能力评估
    3.1 研究方法
        3.1.1 空间评估指标
        3.1.2 泰勒图
        3.1.3 时间评估指标(M2)
        3.1.4 M_R综合评级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各模式对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模拟评估
        3.2.2 各模式对极端指数的时间模拟评估
        3.2.3 模式对极端指数模拟能力的综合评估
        3.2.4 优选模式的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的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M-K趋势检验法
        4.1.2 空间变异系数
        4.1.3 小波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历史期间的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变化
        4.2.2 RCP4.5 情景下未来极端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4.2.3 极端气候的周期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地区葡萄日灼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估
    5.1 研究方法
        5.1.1 高温导致葡萄日灼灾害发生的指标选取
        5.1.2 葡萄日灼灾害发生频率及站次比的计算
    5.2 结果分析
        5.2.1 基准期(1971-2010 年)不同等级日灼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5.2.2 RCP4.5 情景下2010-2100 年不同等级日灼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的预估
        5.2.3 葡萄日灼灾害易发期各旬日灼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
        5.2.4 RCP4.5情景下2010-2100年葡萄浆果日灼灾害易发期各旬日灼影响范围的变化特征的预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地区葡萄晚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估
    6.1 研究方法
        6.1.1 辽宁葡萄晚霜冻葡萄气候风险等级划分
        6.1.2 晚霜冻频率
        6.1.3 晚霜冻综合频率指数及综合日数指数
        6.1.4 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评价模型
    6.2 结果分析
        6.2.1 霜冻频率、霜冻日数的分析与预估
        6.2.2 综合频率指数及综合日数指数
        6.2.3 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7.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一)基础理论研究
        (二)实地调查法
        (三)深度访谈法
    三 各章节概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一 新时代
        二 群众
        三 品牌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关于“群众空间”的相关研究
        二 “空间”品牌化建设研究取向
        三 与本文同一(类)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群众空间”的阐述分析
    第一节 “群众空间”的性质与内涵
        一 “群众空间”的内涵
        二 “群众空间”的性质
    第二节 作为传播媒介的“群众空间”
        一 物理空间
        二 意义空间
        三 共通空间
        四 情感空间
    第三节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状
        一 突出红色主题,宣传党的理论政策
        二 将志愿者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三 聚集社会资源,组织公益培训活动
        四 致力品牌建设,将文明实践品牌化传播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的问题
        一 实践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低
        二 地区资源不均,后勤保障欠缺
        三 社区人口结构复杂,群众需求多元化
        四 政府、基层和群众之间产生传播隔阂
        五 文明实践行动缺乏品牌体系,没有统一形象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实践
    第一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概况
        一 发展沿革
        二 职能定位
    第二节 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构模式
        一 品牌定位:北京朝阳上台阶
        二 品牌进化:从文化资产到品牌资产
        三 品牌联合:打造品牌合作体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群众空间”的品牌化建构
    第一节 新时代文明观的品牌化
    第二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品牌建设路径
        一 准确定位,确立品牌核心理念
        二 营造意象,创造品牌识别体系
        三 细分受众,打造多元活动品牌
        四 打通线上线下,拓宽文明实践品牌传播渠道
        五 聚合品牌资产,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体系
        六 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建设路径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安排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功能与首都功能
        2.1.2 城市功能集聚与疏解
        2.1.3 人口疏解与产业疏解
    2.2 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案例
    2.3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城市用地结构影响
        2.3.1 相关理论基础
        2.3.2 产业疏解对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2.3.3 首都产业与人口疏解现状及相关研究
    2.4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土地利用、产业与人口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主要数据源及预处理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北京市土地利用解译精度评估
        3.3.2 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
        3.3.3 北京市产业与居住空间分布
        3.3.4 北京市人口现状及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远程耦合的人口与土地需求模拟模型构建
    4.1 建模目的与框架
        4.1.1 建模目的
        4.1.2 模型结构与时空边界
    4.2 子系统的因果关系与变量核算
        4.2.1 因果关系与关键路径
        4.2.2 变量核算与赋值
    4.3 模型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AS–CA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构建
    5.1 模型概述
        5.1.1 环境要素层
        5.1.2 多主体及决策行为
        5.1.3 元胞自动机层
        5.1.4 综合决策规则
    5.2 参数设定与模型实现
        5.2.1 参数设定
        5.2.2 模型实现
    5.3 精度评估与误差分析
        5.3.1 精度评估
        5.3.2 误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6.1 北京市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与疏解情景设定
        6.1.1 多目标优化模型
        6.1.2 情景设定
        6.1.3 产业疏解情景
    6.2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雄安新区发展预估
    6.3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人口及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
        6.3.1 北京市人口规模
        6.3.2 北京市主要宏观社会经济指标
    6.4 不同产业疏解情景下北京市土地利用模拟
        6.4.1 土地利用需求变化
        6.4.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转移
    6.5 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6.5.1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人口的影响
        6.5.2 雄安新区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3.3 个体老化与人居需求变化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1.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2.1.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2.1.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对老年宜居社区的理解
        2.2.2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
        2.2.3 关于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研究
    2.3 研究展望
        2.3.1 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渗透
        2.3.2 充分利用多源数据
        2.3.3 探索社区空间的代际共享
3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2 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
        3.2.1 指导理念
        3.2.2 基本原则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自然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2 社会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3 设施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4 人类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3.5 居住系统指标选取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预处理
        4.2.3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
        4.3.1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等级
        4.3.2 不同等级社区的对比分析
        4.3.3 分系统差异显着
        4.3.4 各等级社区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明显
        4.3.5 公共指标与专项指标指数差异明显
    4.4 本章小结
5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机制分析
    5.1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1.2 影响因素分析
    5.2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影响因子的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5.2.3 影响因子作用的空间分异
    5.3 驱动机制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对策
    6.1 基于城市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宏观路径
        6.1.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1.2 加大经济投入力度
        6.1.3 营造敬老的社会氛围
        6.1.4 转变社区建设思路
    6.2 基于社区尺度的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优化的具体对策
        6.2.1 针对分系统评价结果的优化对策
        6.2.2 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优化对策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3 本文创新点
    7.4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CPTED理论的商业街区犯罪预防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商业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凸显犯罪率
        1.1.2 传统犯罪预防手段单一
        1.1.3 商业区犯罪预防是城市空间防控中的重要部分
        1.1.4 我国传统与现代街道空间关系转变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对象界定
        1.3.1 商业街区界定
        1.3.2 犯罪类型选择
        1.3.3 外部空间提取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CPTED理论研究概况
    2.1 国内外CPTED理论发展概况
        2.1.1 国外CPTED理论发展概况
        2.1.2 国内CPTED理论发展概况
    2.2 CPTED理论概述
        2.2.1 CPTED理论内涵
        2.2.2 自然监视理论内涵
    2.3 CPTED实例解析
        2.3.1 美国克拉森点(The Clason Point)社区改造
        2.3.2 加拿大丹尼斯山(Mount Dennis)商业街改造
        2.3.3 综合停车楼设计
        2.3.4 哥伦比亚麦德林城市缆车设计
    2.4 CPTED理论与空间设计关系
        2.4.1 提高自然监视的发生率
        2.4.2 加强自然监视的有效性
    2.5 主要犯罪预防理论概念及适用范围
        2.5.1 其他相关犯罪预防理论
        2.5.2 主要犯罪预防理论适用范围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特征及CPTED理论适用性
    3.1 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犯罪概况分析
        3.1.1 商业街区城市功能犯罪特性分析
        3.1.2 商业街区高密度犯罪特性分析
        3.1.3 商业街区使用者安全感调研分析
    3.2 新型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特点
        3.2.1 新型规划模式-城市功能混合
        3.2.2 新型空间模式-开放式商业街区
        3.2.3 新型消费模式-体验式消费
    3.3 新型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犯罪预防特点
        3.3.1 城市功能混合导致的犯罪预防特点
        3.3.2 街区开放空间导致的犯罪预防特点
        3.3.3 体验式消费模式导致的犯罪预防特点
    3.4 CPTED理论针对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的适用性
        3.4.1 CPTED理论全面完善易于操作
        3.4.2 CPTED理论注重街区实际空间设计
        3.4.3 CPTED理论可针对已建成建筑物进行改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PTED理论针对商业街区外部空间犯罪预防设计方法
    4.1 提高自然监视发生率的犯罪预防设计方法
        4.1.1 提升区域领属感
        4.1.2 增加区域吸引力
        4.1.3 控制区域人流密度
    4.2 增强自然监视有效性的犯罪预防设计方法
        4.2.1 提升区域视线通透度
        4.2.2 避免形成隐蔽区域
        4.2.3 提升区域夜间照明有效性
        4.2.4 提升居民犯罪预防干预度
    4.3 加大机械监视力度的犯罪预防设计方法
        4.3.1 配置区域警力密度
        4.3.2 保障区域监视设备覆盖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PTED理论的雅宝路商业街区设计研究
    5.1 雅宝路商业街区概况及犯罪现状特点
        5.1.1 雅宝路商业街区概况
        5.1.2 雅宝路商业街区特点
        5.1.3 雅宝路商业街区犯罪现状特点
    5.2 整体区域特点及犯罪预防手段分析
        5.2.1 城市功能匹配度分析
        5.2.2 街道高宽比分析
        5.2.3 街道店面面宽与街道宽度比分析
        5.2.4 夜间照明分析
        5.2.5 机械监视分析
    5.3 个体区域特点及犯罪预防手段分析
        5.3.1 区段一:亚太大厦、雅宝大厦区段
        5.3.2 区段二:天雅大厦、吉利大厦区段
        5.3.3 区段三:国雅大厦、儿研所区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商业街区犯罪预防倾向调查问卷
附录2:商业街区犯罪预防倾向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3:相关内容介绍

(10)转型发展期北京市人口与产业耦合关系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口与产业空间集聚耦合研究进展
        1.2.2 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社会经济数据
        2.2.3 矢量数据
3 北京市人口与产业时序演变特征
    3.1 北京市人口时序演变特征
        3.1.1 人口数量变化特征
        3.1.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1.3 人口结构变化特征
    3.2 北京市产业时序演变特征
        3.2.1 产业总值变化特征
        3.2.2 产业密度分布特征
        3.2.3 行业发展特征
4 北京市人口与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4.1 人口与产业集聚特点
        4.1.1 地理集中度与不一致指数
        4.1.2 人口与产业空间集聚格局
    4.2 人口与产业空间耦合发展特征
        4.2.1 人口与产业地理集中度拟合关系
        4.2.2 人口与产业耦合发展特点
    4.3 人口与产业空间关联关系
        4.3.1 Moran’s I指数
        4.3.2 人口与产业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5 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动态变化特征
    5.1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
        5.1.1 人口空间化建模
        5.1.2 人口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5.2 产业统计数据空间化
        5.2.1 产业空间化建模
        5.2.2 产业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5.3 人口与产业动态空间变化影响因素
        5.3.1 城市功能定位的转变
        5.3.2 产业升级与人口政策的推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第五产业:21世纪的“朝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D]. 王一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辽宁葡萄种植的灾害风险分析与预估(1971-2100年)[D]. 庞静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群众空间”品牌化建构研究 ——以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例[D]. 贺诗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7]雄安新区建设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D]. 韩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老年宜居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以辽宁省抽样社区为例[D]. 张春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5)
  • [9]基于CPTED理论的商业街区犯罪预防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商业街区为例[D]. 徐华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10]转型发展期北京市人口与产业耦合关系解析[D]. 张佳蓓.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第五产业:21世纪的“旭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