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体会

大肠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体会

王丹

(黑龙江省鹤岗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线科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临床放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大肠癌患者临床放射治疗进行分析,可采取单纯放射治疗及对大肠癌患者对T3~4或N+的直肠癌均应行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T4或T3N+的结肠癌应考虑行术后放射治疗。结果:大肠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38%左右。结论:放射疗法要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的大肠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大肠癌,放疗一般用于术前的DukesB、C期。认为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大肠癌放射单纯放射治疗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33-01

大肠癌指发生于回盲瓣至肛门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直肠癌占大多数。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大肠梗阻、消瘦,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的大肠癌患者及用于术前的DukesB、C期[1]。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大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8岁。便血15例,腹痛6例,腹部包块2例,腹痛+便血5例,便血+消瘦2例,腹膜炎1例。

1.2方法

1.2.1直肠癌的术前放疗小肠45Gy/4~5周,结肠45Gy/4~6周,直肠60Gy/6~7周。取盆腔前、后二野对穿照射,分大小野。上界位于骶1上缘水平,下界在肛缘水平,两侧达小骨盆壁。除上述小野范围外,包括腹主动脉旁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照射野呈凸字形或倒“T“字形。短程高强度放疗采用大分割短程放疗25Gy/5次,1周后手术。常规分割放疗总量45~50.4Gy/5~6周,可能的话联合化疗,4~6周后手术。非常规分割放疗如北京肿瘤医院采用30Gy/10次/2周,放疗期间有或无化疗,放疗后1~2周手术。

1.2.2术中放疗术中发现不能切除的肿块,或明确有肿瘤残余的“高危险区”,给予术中15~17Gy,并发症轻,感染无明显增加。对局部晚期或复发的直肠癌或其他原因不能切除的癌块,因外放疗受小肠耐受剂量限制,难以达到根治剂量。可以外放疗50Gy后手术,术中推开小肠、输尿管、暴露肿瘤一次给予15Gy左右,可使局部肿瘤获得较满意的控制。

1.2.3术后放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同步化放疗时放疗应尽早进行,延迟放疗将降低治疗疗效。术后1~2个月会阴部创口完全愈合后开始。野不宜过大。一般认为45~50Gy/4.5~5周的中等剂量放疗已可根治90%的亚临床灶,对术中肉眼见有癌残留的病人,再缩野加10~15Gy,使癌残留区的肿瘤量达60Gy左右。

2结果

大肠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38%左右。

3讨论

大肠癌早期症状隐匿。详细讯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辅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诊断一般并无困难。凡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不明原因消瘦、贫血等均应及时检查,尤其是对家族性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等高危人群更应提高警惕。影像学检查对结肠癌诊断有重要价值,应结合临床状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钡剂灌肠可显示进展期大肠癌,但对早期病变不易诊断,且假阳性率高[2]。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查出绝大多数直径大于1cm的早期肿瘤,但对直径小于1cm的肿瘤及乙状结肠病变易发生漏诊。超声检查一般用于了解有无肝、肾和腹腔淋巴结转移。腔内超声可显示肠壁浸润深度和范围,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有肠腔狭窄的患者超声探头不易通过。CT和MRI主要用于了解有无肠外扩散,对肿瘤分期有较高价值,但对大肠癌的诊断不优于钡灌肠及结肠镜,故不列作常规。

直肠癌的术前放疗,提高切除率。由于术前肿瘤细胞氧合状态比较好,可以改善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引起肿瘤缩小,提高根治切除的几率,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肿瘤可以切除。减少局部复发。术前放疗杀死肿瘤细胞,减少手术引起细胞散落的几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文献报告经过术前放疗一般局部复发率可降低10%左右。提高保肛率。对于低位直肠癌通过术前放疗使肿瘤缩小,使不能保肛的手术变为可保肛的手术。提高生存率。通常要联合化疗,对此目前尚有争议,有报道5年生存率可提高10%~15%。全身反应有乏力、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多不严重,仅需对症处理。少数反应严重者需暂停放疗,予以补液支持,等好转后继续放疗,局部反应主要指小肠、膀胱的反应。小肠反应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泻,轻者仅对症处理,严重者暂停或中止放疗,有腹部手术史者因小肠移动性差,所受剂量较大,放疗反应重,应特别注意[3]。膀胱放射反应可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一般不严重,放疗结束即趋恢复。术前放疗结束时,便血、肛门坠感有明显好转;但因为直肠黏膜放射损伤,便频症状改善不多,偶尔加重。较高剂量放疗后照射区域手术切口愈合可能延缓。

参考文献

[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学治疗.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10.

[2]赵文军,王青,张才全.Slex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肿瘤防治杂志,2005,8:600603.

[3]田庆中,于大海,孙三元,等.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19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62-64.

[4]许庆勇,徐向英,胡洪涛,等.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19(3):173-174.

标签:;  ;  ;  

大肠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