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肖芳,胡文萍

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肖芳,胡文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实证研究,测试

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文献综述

肖芳,胡文萍[1](2019)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以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实证研究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症"指中国学生在同外国人交流时,没有办法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和独特的现象,也提不出自己的观点。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用小测验的形式考察受试者用英语翻译(阐释)、描述中国文化所独有的现象、事物的能力,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5期)

刘敏[2](2019)在《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基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对策研究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国家对外交往中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点。在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引领下,坚持文化自信,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向世界展示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是必要之举。目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文化自信的弱化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叁大原因。应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四点措施是:重视文化导入的双向性、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及合理运用移动终端。(本文来源于《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邱春滟[3](2019)在《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调查新时代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是否依旧存在,并借此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担负起输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任忆[4](2019)在《英语口译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得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国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但是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经常会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无法将中国文化顺畅的用英语表达出来。本文通过研究文化失语现象,深入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以期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5期)

王硕,冶静芳[5](2019)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应对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以及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课程、教师素养、教材编写和课外活动等方面,针对高职院校"中国文化失语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对各应对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9年01期)

刘丽华,戴慧琳,黄振定[6](2018)在《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究了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状和成因。研究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情况严重,仅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能正确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知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叁点:母语负迁移的过分强调、中国语言文化的过分弱化、中国语言文化教学的缺失。鉴于以上叁点原因和被试学生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强烈需求,文章提出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叁点措施:合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强调中国语言文化的主导地位、提高文化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含量。(本文来源于《外语电化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雷婉[7](2018)在《全球本土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日益普遍。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学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在英语课程设置、英语教材、教学范式以及教学评估测试中增加中国本土文化为应对策略,实现双重文化介入,以此向世界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实现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8年09期)

陈晓霞[8](2018)在《开放式创新视阈下“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失语症"是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交际障碍,提高英语专业教学的开放式创新程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视角。结合使用《中国文化读本》,该研究对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进行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实验。通过调查问卷、测试和深度访谈收集实验数据,并采用专业统计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对增强学生本土文化意识有显着性影响,是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3期)

何衡衡[9](2018)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利于文化传承,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注重消除和解决文化失语现象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12期)

莫炎芬[10](2018)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失语症(Aphasia),本来是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疾病引起的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而"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在外语教学中最早是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提出来的。他发现有许多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当外国人怀着敬意探询我们的孔孟之道、饮食文化、中医养生之道、棋琴书画等国粹时,我们很多人都会心有余而英语表达力不足,最终只能顾(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24期)

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代,文化自信是国家对外交往中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点。在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引领下,坚持文化自信,紧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向世界展示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是必要之举。目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中国文化教学的缺失、文化自信的弱化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叁大原因。应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四点措施是:重视文化导入的双向性、树立文化自信、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及合理运用移动终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参考文献

[1].肖芳,胡文萍.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以萍乡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例[J].校园英语.2019

[2].刘敏.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基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对策研究的视角[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3].邱春滟.新时代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基于山西师范大学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4].任忆.英语口译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

[5].王硕,冶静芳.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应对策略研究[J].智富时代.2019

[6].刘丽华,戴慧琳,黄振定.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分析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

[7].雷婉.全球本土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探析[J].英语广场.2018

[8].陈晓霞.开放式创新视阈下“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实证研究[J].海外英语.2018

[9].何衡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8

[10].莫炎芬.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8

标签:;  ;  ;  

中国文化失语症论文-肖芳,胡文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