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陈芳怡,李永昌

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陈芳怡,李永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丹纳,种族,环境

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文献综述

陈芳怡,李永昌[1](2019)在《由丹纳美学思想看超现实主义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对象和创作思想来源,与丹纳的艺术哲学思想相印证。该文通过分析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发展,衰落过程中的种族特性、时代特性与环境特性,旨在让人们使用社会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超现实主义,正确看待理性与潜意识、现实与梦境之间存在的历史因素,引导人们思考种族、环境、时代与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何潍[2](2019)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主义思潮中,超现实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其影响遍布文学、绘画、戏剧、雕塑、电影等各艺术领域,可以说它是西方现代思潮中历时最久的流派之一,超现实主义绘画虽然脱胎自达达主义,但其产生、发展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从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着手,针对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4期)

费滨洋[3](2019)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关于梦境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并影响了一批达达派艺术家,从中产生了超现实主义,他们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能达到绝对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怪诞、恐怖等特点。用绘画的语言表达梦境中的情感,梦中陌生且怪异的场景,熟悉的人物与陌生的事物,并且它们之间毫无关联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奇特的画面,这些奇特的画面不断地激发画家的灵感,以至于把梦境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和理性的束缚下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表达画家精神上的真实世界。它是超出现实的,是把对过去的记忆和潜意识里的东西用梦境编织在一起,是高于现实世界的真实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5期)

郑梦蝶[4](2019)在《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绘画梦幻风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夏加尔是20世纪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风格离不开其对真实生活的观察,犹太血统、宗教、俄国民俗、现代主义艺术等各种因素造就了他具有梦幻性的绘画风格,使得他独立于西方现代画坛,他的作品是自我感悟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之一。夏加尔说:“如果我不是一个犹太人的话,那么我就决不会成为一个画家,可能成为一个和今天的我完全不同的人。”犹太宗教是他的血液,流淌在他的身体里,对家乡的思念是他的灵魂,人生的经历和对绘画的热爱都是夏加尔所不可或缺的。夏加尔擅长用各种明快鲜亮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利用油画颜料的饱和度使画面更加的丰富,动物和人的结合表现出梦幻神秘的奇特,在巴黎的学习经历吸收了立体主义的空间结构感,黑色和彩色的颜色组合加强几何感和对比度,物体进行适当的抽象加工,从形象的描绘到整体的堆积迭加展现某种迫切的情感,不仅仅是单纯的物体还原,背景色的层次感加上细节物体的艺术处理,色彩的单配上要注重灰色调和纯色调的总体布局。每个人都与自己对色彩不同的见解和把控,所以具体的最终的画面效果会有一定的变化,夏加尔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的临摹,吸收不同的派别的优点,熟练的配色让画面更加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进行了千万次的尝试,在研究夏加尔的作品中我发现画面背景颜色进行弱化处理,色彩尽量单一柔和会自然的突出主体,层次分明,简约流畅,使画面有了丰富的视觉效果。本文从西方现代绘画的绘画风格入手,通过20世纪现代绘画的主要派别分析造成夏加尔极具梦幻性绘画风格的环境背景及其风格形成的具体派别。夏加尔的绘画通过在巴黎的学习吸收了新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优点,把现代艺术中的梦幻性表达融入自己独特的风格,承载了现代绘画的主观性,从构图、造型、色彩、题材以及艺术文化等方面着手,解读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的梦幻绘画风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0)

李培[5](2019)在《超越现实的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萨尔瓦多·达利与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决裂为切入点,主要阐述了达利式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与特点,共分四章。笔者认为,以布列东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流派在第一次宣言时期的主张对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者均推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关于潜意识与梦境的表达。达利本人所谓的偏执狂分析法是其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创作手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一个发掘画家的潜意识,再有意识的将其加工,最终以怪诞、奇特的画面展现出来的过程。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全面阐释了弗式理论中关于人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论述。而达利的那些充满魔幻与神秘主义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形式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大批艺术家,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创作形式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展现以及对人的无尽想象力的发掘。(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钊[6](2019)在《对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绘画中,仅以再现为目的的创作似乎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艺术需要以某种象征或隐喻介入其中,形成视像再造,才能完成它自身的使命。艺术原则让艺术跳出作坊,展现人本身,与此同时它也应该具有普遍的社会关注力。如今,人们面对社会危机总是尽量逃避,我希望利用超现实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这两大优势,在马格利特绘画风格的启发下,通过想象和暗喻来陈述当下,而非借鉴了传统的超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潜意识和荒诞梦境,这样就不至于晦涩难懂。本文主要对自己油画毕业创作中的理论借鉴和创作思路进行阐述,在画面语言中使用具象修辞手法,通过置换等表达方式对显而易见的事物进行了新的改造,注入自己的逻辑与思考,并总结归纳出隐喻性等特征,最终创作出反映当今社会现象的油画作品——《面具》系列。(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锐[7](2019)在《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在中国当代新绘画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现实主义绘画”作为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流派,在20世纪初涌入中国并与之发生了试验性的反映,中西艺术的相互碰撞,一批留学生在超现实主义风格浪潮的影响下成立了中国早期关于超现实主义的绘画组织——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以赵兽、梁锡鸿、李东平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始在中国介绍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的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及思潮涌入国内,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接受新的艺术理论及思潮,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其中以独特的艺术呈现表达方式和描绘视觉着称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给了众多艺术家新的启发。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和表现形式在当下仍然受到不少艺术家的青睐,他们借用超现实主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手法特征,来揭示隐秘的心理以及现实荒诞的感受,和面对周遭世界强烈的不安与陌生。那些层出不穷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在自身领域不断的探索和推进,更是对当下人类的普遍文化困境的反映。艺术的发展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之上,那么在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超现实主义绘画在不同时期的各种表现形式同样也是基于此。本论文并未选取从“85新潮美术”运动以来借用西方现代主义图式至90年代颇受关注并赢得国际声誉的“新生代”、“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艺术”等艺术现象作为文章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而是选取在20世纪末端中国当代绘画进入到语言自觉转向时期涌现出的一批代表艺术家并深度挖掘其作品与当时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及现实价值观所形成的超现实主义互文关系。在全面理解20世纪超现实主义的绘画语言、美学特征及中国当代超现实绘画表现形式的基础之上,从艺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超现实主义因素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新绘画艺术家作品的创作由来、叙事趋势,总结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和中国当代新绘画的形式变现,并以此研究作为自身绘画创作的基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0)

武婧如[8](2019)在《探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像特征及其视觉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现实主义绘画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的特点。超现实主义画家倾向于将自己的思想融入画作之中,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同时借助独特的图像特征,营造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文章主要探讨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像特征及其所带来的视觉体验。(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3期)

孙立[9](2019)在《荒诞与真实——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语言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有效的展示出画家的艺术思维、情感和观念等。绘画语言的组成中包括光、型以及色彩。绘画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一种精神产物,所以对绘画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体现在形式和技法上,还需要将绘画的材料、情感以及思维等都纳入到研究的范围中。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强调的是人的观念表现,是一种不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的视觉方式,其中可以蕴含很多荒诞和梦境的情境、想法,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对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应用中荒诞与真实的表现形式和思想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占[10](2018)在《荒诞里的真实——浅谈超现实主义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绘画的角度阐释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和演变,分别从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及其角度讲述构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基本元素和艺术思想。其作品中潜意识的情感流露、梦境般的情景和许多荒诞的奇想进行超越生活经验的组合,展示他们来自于现实的真实观念,从中实现精神上的提升。其绘画意义在于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和谐的社会,一个更有保障的国家,为了个人有更美好的人生,这是超现实主义给予笔者的最初感动。(本文来源于《美术文献》期刊2018年12期)

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主义思潮中,超现实主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其影响遍布文学、绘画、戏剧、雕塑、电影等各艺术领域,可以说它是西方现代思潮中历时最久的流派之一,超现实主义绘画虽然脱胎自达达主义,但其产生、发展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从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着手,针对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芳怡,李永昌.由丹纳美学思想看超现实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19

[2].何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分析[J].明日风尚.2019

[3].费滨洋.超现实主义绘画中关于梦境的解析[J].参花(下).2019

[4].郑梦蝶.夏加尔超现实主义绘画梦幻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李培.超越现实的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张钊.对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借鉴[D].辽宁师范大学.2019

[7].李锐.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在中国当代新绘画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8].武婧如.探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像特征及其视觉体验[J].美与时代(中).2019

[9].孙立.荒诞与真实——浅析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10].李占.荒诞里的真实——浅谈超现实主义绘画[J].美术文献.2018

标签:;  ;  ;  ;  

超现实主义绘画论文-陈芳怡,李永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