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1911年革命90周年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1911年革命90周年

一、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旭[1](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孙珊[2](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指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熊务丰[3](2021)在《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革命的内涵指向为人类从事的一切“改变世界”或“对现存事物的改造”的活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主题就是革命。在整个现代历史的进程脉络中,中国革命是一场历经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漫长革命”,它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命性改造。中国革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场最为持久和最为深彻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革命谱系中,有三个重大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革命的影响贯穿始末,而整个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一直朝着一个宏伟目标前进,即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伟大复兴”。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思想条件和组织基础。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为了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民主革命的道路救亡图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反经验的积累主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形势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艰难而又曲折地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走向现代社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为中国实现向社会革命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的坚实基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革命永不停息的根本理由,社会革命将始终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实现最终开辟的,但也是在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进行社会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四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现的新格局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新历史时期的新特点新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预判,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实施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将新时代的社会革命纵深推进到更高层次。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进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刀刃向内进行了坚决、彻底的自我革命,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中国人民的在伟大而又复杂的中国革命中融入了诸多伟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进程中,既要解决中国因传统而产生的遗留问题又要聚焦新的发展阶段产生的新矛盾、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进程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的境界迈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我们必须将其总结和践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着中国革命所生成的内在逻辑,正在并将继续用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中国在新冠疫情危机关头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积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并将继续用实践行动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新境界;同时中国共产党善于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把握正确的社会革命方向,不断缔造新的发展奇迹;中国正在开创一种崭新的人类发展文明道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世界历史进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李敏[4](2021)在《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既是一种群众性的政治仪式,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有完善组织、能够产生重要政治效能的纪念活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纪念活动不仅是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政治诉求的载体,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而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作为着手点,对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的历史发展、主要类型和基本功能等展开深入地分析,明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刻内涵、基本要素以及基本原则,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进一步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策略。经过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积累,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纪念格局,包括周年纪念、文娱纪念、文本纪念、红色资源纪念以及网络纪念等多维方式。各种纪念形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中国共产党在开展纪念活动时,往往同时运用这些纪念形式,从而充分展示纪念活动的内容,取得最佳的纪念效果。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例,在本次纪念活动中采取了大阅兵以及参观视察革命纪念地等多样化的纪念活动,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力量和政治信仰,广泛弘扬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髓,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性、时代性、科学性和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纪念活动中得到了更为高效地推进。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类纪念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广大民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弘扬马克思主义,建立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明晰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所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纪念活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也得到了许多经验启示。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础的政治保障。其次,所有纪念活动的开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立了核心原则。再次,各种创新元素在纪念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持续前行的动力。最后,采用大众化的纪念方式,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俞祖华,程慧荣[5](2021)在《百年以来中共“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以建党纪念文本为重点》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建党纪念文本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建构了以"中华民族""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等为核心术语的、"一个梦想、两大任务、三次飞跃、四个选择"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党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其他政治力量无力扫除民族复兴两大障碍、无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之时,接过了救中国与发展中国、争取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致力于争取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解放与复兴",革命时期相关文本强调党要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的重大责任,建设时期文本强调党要承担起建设新中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改革时期文本强调党要担当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使中华民族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相关文本建构了革命时期"做了一件事",革命、建设时期做了"两件大事",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使中华民族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的宏大叙事。近代以来历史与人民的"四个选择",即"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秦勤[6](2021)在《中国共产党对民国“国家纪念”的阐发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格[7](2020)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文中指出五四运动不仅给予中华儿女尤其是知识分子民主和科学等进步思想,而且还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随着对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深入学习和新一轮五四研究热的展开,我们发现第一次对五四运动全面阐释的是延安时期的毛泽东,集中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着述中。作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的毛泽东,为什么在延安时期才对五四运动进行全面阐释,以及这些阐释所产生的意义构成了该文选题的宏大背景。本文首先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历史性质和走向的分析,指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及党内外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认识的模糊,是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客观条件;而五四运动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当时不同阶层和党派对五四运动的解读,构成了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主观条件。接着,文章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认为毛泽东的这种对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不仅指明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地位和历史局限,而且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由之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这一里程碑式的运动所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文章最后指出,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重大现实意义是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积蓄了革命后备力量,赋予干部教育全新内涵。其深远历史意义在于: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赢得了中国革命话语权和领导权,形成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合法根基,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置于“延安时期”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时空中,深刻指出五四运动蕴含的五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而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大大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五四精神。

鞠斐[8](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王曦[9](2019)在《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问题普遍存在。其核心在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成员身份多元性。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可释义为认识主体对自己赖以生存的、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的认知与意识,表征为对“政治—制度”共同体和“历史—文化”共同体两个层面,是对国家政治过程和文化过程的双向认同。文化层面的国家认同相较于政治层面更具有持久性。同时,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使文化能够为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助力。中国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必然存在。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铸就了“多元”与“一体”的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使“马克思主义”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式同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并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产生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各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领导核心,在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中,使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共生性得到充足发挥,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加强。本文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理论基础。为本文的第二章。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了国家认同与文化之间逻辑关系,以此来作为文章的逻辑主线。国家认同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第二,问题导向。为本文的第三章。本文从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普遍问题出发,发掘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最深层、最核心的问题,即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身份多元性与认同多样化的互动问题,并分析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从中发掘产生问题的文化因素。第三,逻辑建构。为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是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本文从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将历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的互动关系,体现了认同建构的层次性。第四,结论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通过从不同层次分析三种文化与三种认同建构的关系,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是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通过“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实现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体化。其文化理路体现为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第五,展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民族与国家的存在具有长期性,这使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也必然长期存在。本文从中国国家认同问题存在的长期性,新时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的艰巨性出发,从文化角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首先,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并得出两者之间具有潜在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国家认同的内涵可体现为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国家认同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对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认同;文化表现在国家层面则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预示着文化实践能够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途径。其次,从局部出发,把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分为民族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在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中,共性因素增多,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以来,以及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文化形式。最后,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三种文化对三种认同建构的推动作用,并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是民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的阶梯上升,其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新的国情、世情、党情,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需要中国共产党依旧重视国家认同问题,继续发挥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因此,从文化视角下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发掘其基本规律,在新时代依旧具有现实价值,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

贾珍珍[10](2018)在《政治现代化视角下的辛亥革命研究》文中提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第一次具有真正近代意义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新时期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从现代化视角来研究辛亥革命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纵观已有研究成果,从政治现代化视角对辛亥革命做系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辛亥革命对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全新设计以及其后出现的挫折和危机等问题鲜有人论及。为此,本文从政治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辛亥革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以期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本文分三个部分对政治现代化视角下的辛亥革命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世界现代化进程这一宏观角度出发,考察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发生不仅是对外界“挑战”的回应,更是内在现代化因素在中国社会蔓延的必然结果。第二部分阐述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政治体制进行的全新设计。包括国体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政体实行“五权分立”;通过“主权在民”和“法治原则”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等,由此开启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大门。第三部分分析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政治出现的一系列动荡现象,展现了不彻底革命给中国早期现代化带来的顿挫和危机,这些挫折虽然断绝了中国以非军事方式重建民主共和的宪政之路,但却为后来再次探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契机。总之,辛亥革命虽然没能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场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为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当然,要确保现代化的真正实现,必须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2.1.1 共同富裕
        2.1.2 现代化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7.3.4 文化体制改革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
        (二)早期传播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基本分析框架
        (二)具体篇章结构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第三节 国际人士
        一、传教士群体
        二、共产国际组织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革命
        (二)关于中国道路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正确理解马克思革命理论
    一、革命的概念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
    三、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类型划分
        (一)政治革命
        (二)社会革命
        (三)哲学(精神)革命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选择民主革命道路的历史语境
    一、近代中国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
        (一)关于中国道路选择的论战
        (二)工人阶级的壮大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
    三、中国共产党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逻辑和行动逻辑
        (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二)救亡压倒一切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正反经验的积累
    一、大革命的洪流中党对革命的初步探索
        (一)找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二)大革命的失败
        (三)大革命的教训提炼
        (四)大革命时期下的党与人民群众
    二、土地革命时期党对革命道路的发展
        (一)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的有机结合
        (二)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创
        (三)土地革命的经验教训
    三、长征对党革命品性的锤炼
        (一)党开始形成理论自觉
        (二)成熟领导核心的构建
        (三)党内政治生活的构建
        (四)党群众路线的升华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提炼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二)党“三大法宝”理论的成熟运用
        (三)整风运动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
第四章 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发展轨迹
    一、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的转化
        (一)理清革命与改革的逻辑机理
        (二)对革命观念的认知转换
    二、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实践历程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1949-1978)
        (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2012)
    三、新中国前三十年探索为社会革命提供重要条件和正反面经验
第五章 新时代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
    一、进一步深化革命观的认知
        (一)对革命观的精准校正
        (二)重申改革开放是伟大的社会革命
        (三)以坚决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
    二、社会革命向更深层次推进
        (一)经济建设
        (二)民主政治建设
        (三)文化建设
        (四)和谐社会建设
        (五)生态文明建设
    三、不断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一)党在新时代开展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二)以从严治党开启更深层次的自我革命
    四、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一)新时代下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二)发扬伟大革命精神应对风险挑战
第六章 马克思革命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理论前提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二)在真理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根本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从严治党
    三、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的实践根基
        (一)实事求是
        (二)问题导向
    四、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把握时代主题
        (二)顺势而为
        (三)与时俱进
    五、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力量之源
        (一)紧紧依靠人民
        (二)以人民为中心
第七章 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革命开创的中国道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崭新的发展模式
        (一)为人类文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经验
        (三)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四)为科学社会主义带来希望
    二、贯彻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走向光明未来的价值保障
        (一)执政最大底气就是人民
        (二)实践中贯彻人民至上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三)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
    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动员力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路径
    五、永葆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战略引擎
        (一)发扬革命精神进行自我革命的必要性
        (二)永葆革命精神
        (三)勇于自我革命
    六、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更新革命的基本范畴和内涵
        (二)把握社会革命的正确前行方向
        (三)重视革命精神的宣讲和代际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理论阐释
    (一)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
        1.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的历史发展
        2.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的主要类型
        3.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的基本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的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一)以周年纪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重要事件纪念,升华历史的时代启迪
        2.重要节日纪念,凝聚集体的时代力量
        3.历史人物纪念,激发个人的时代担当
    (二)以文娱纪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举办文艺汇演,注重受众的民族特点
        2.展播影视作品,宣传灿烂的民族文化
        3.举办大型展览,根植深厚的民族自信
    (三)以文本纪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出版经典着作,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
        2.发行专刊文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谛
        3.制作标语口号,提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髓
    (四)以红色资源纪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依托红色文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2.解读红色精神,引领民众实践探索
        3.打造红色场馆,丰富教育实践载体
    (五)以网络纪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建设网络平台,拓展宣传教育的时空范围
        2.推动网络技术革新,采用创新的互动形式
        3.加强网络秩序管理,规范合法的互动程序
三、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在纪念活动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前进方向
        2.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
    (二)在纪念活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1.坚守人民立场,走进人民心灵,实现理论掌握群众
        2.响应人民需要,深入人民生活,促使理论融入实践
    (三)完善和创新纪念活动形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
        1.针对受众群体特点,分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
        3.推动纪念活动制度化,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持续性
    (四)优化大众传播方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1.整合传播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创新传播格局
        2.畅通传播渠道,遵循传播规律,健全传播管理体系
        3.强化阵地意识,打造传播阵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百年以来中共“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以建党纪念文本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其他政治力量无力扫除民族复兴两大障碍
二、使命:肩负起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
三、历程:中华民族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
四、解码:“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7)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依据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历史因由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客观条件
        1. 抗日救亡运动全民高涨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形成
        3. 人们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阶段的认识依然模糊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主观条件
        1. 毛泽东是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 不同阶层和党派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启发了毛泽东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基本角度和主要内容
    (一)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性质、地位和历史局限的阐释
        1. 五四运动性质的阐释
        2. 五四运动地位和意义的阐释
        3. 五四运动历史局限的阐释
    (二)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系的阐释
        1. 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关系的分析
        2.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分析
        3.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由之路”的阐发
    (三) 毛泽东对五四运动蕴含的丰富革命精神的阐释
        1. 救亡图存的爱国奋斗精神
        2. 创新文化改造国民性的鲁迅精神
        3. 救亡与启蒙并重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三、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重大现实意义
        1. 凝聚了全国民众抗日救亡的人心,巩固了爱国统一战线
        2. 激发了知识青年永久奋斗的信心,积蓄了革命后备力量
        3. 开启了延安时期学党史和哲学热潮,赋予干部教育全新内涵
    (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阐释五四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
        1. 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 赢得了中国革命话语权和领导权,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
        3. 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根基,奠定了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一、 参与国家社科项目
    二、 发表论文

(8)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民族与中华民族
        1.2.2 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2.3 “马克思主义”文化
        1.2.4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拟突破难点
    1.6 可能的创新点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1.6.3 逻辑架构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国家认同
        2.1.1 “认同”的概念
        2.1.2 “国家认同”的内涵
        2.1.3 “国家认同”的特征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体系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2.2.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特征
    2.3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2.3.1 国家认同的文化逻辑
        2.3.2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
        2.3.3 文化在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功能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挑战
    3.1 身份与国家认同危机
        3.1.1 社会与身份
        3.1.2 身份与认同
        3.1.3 现代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
    3.2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的问题
        3.2.1 “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的选择问题
        3.2.2 多元身份导致的国家认同问题
        3.2.3 国家认同问题的发展趋势
    3.3 当代中国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
        3.3.1 文化自身的发展问题
        3.3.2 非主流文化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挑战
        3.3.3 全球化语境中多元文化的冲击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根基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4.1.1 文化自省——形成过程中的自我剖析(1921—1978)
        4.1.2 文化自觉——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省(1978—1992)
        4.1.3 文化自强——确立过程中的自我体认(1992—2012)
        4.1.4 文化自信——成熟过程中的自我提升(2012—至今)
    4.2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本质内涵
        4.2.1 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4.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
        4.2.3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全局引领
    4.3 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4.3.1 独立性与整体性
        4.3.2 民族性与开放性
        4.3.3 继承性与创新性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进路
    5.1 民族文化:民族认同建构的内核
        5.1.1 民族身份确认
        5.1.2 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建构
        5.1.3 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5.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精髓
        5.2.1 中华民族身份确认
        5.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认同建构
        5.2.3 中华民族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5.3 “马克思主义”文化:国家认同建构的底蕴
        5.3.1 公民身份确认
        5.3.2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国家认同建构
        5.3.3 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实践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6.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实质
        6.1.1 以“国家民族”建构为基础
        6.1.2 以“多元一体”的文化整合为途径
        6.1.3 以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化为目标
    6.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进路的特征
        6.2.1 主体性:“现实的人”为基础
        6.2.2 效用性: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6.2.3 共生性:三种认同和谐共生
    6.3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理路
        6.3.1 民族认同是基础和前提
        6.3.2 中华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的深化
        6.3.3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升华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与文化对策
    7.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性
        7.1.1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长期性
        7.1.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艰巨性
    7.2 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对策
        7.2.1 维护民族文化合理“认异”
        7.2.2 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7.2.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同”
        7.2.4 提升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政治现代化视角下的辛亥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方法
        0.3.1 文献研究法
        0.3.2 史论结合法
        0.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0.4 本文创新点
1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辛亥革命
    1.1 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兴起
        1.1.1 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
        1.1.2 现代世界的一体化进程
    1.2 辛亥革命的应运而生
        1.2.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1.2.2 中国传统社会的裂变
        1.2.3 中国改良式变革的失败
2 辛亥革命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启动
    2.1 辛亥革命构筑了现代化的政治体制
        2.1.1 国体——民主共和制度的创设
        2.1.2 政体——“五权分立”的构想
    2.2 辛亥革命对人民权利的保障
        2.2.1 规定“主权在民”原则
        2.2.2 确立法治原则
    2.3 辛亥革命与政党政治的理念设计
        2.3.1 现代政党政治的建立
        2.3.2 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3 辛亥革命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顿挫与影响
    3.1 辛亥革命后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的顿挫
        3.1.1 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
        3.1.2 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
        3.1.3 帝制与共和的较量
        3.1.4 军人力量的崛起
    3.2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2.1 断绝了中国以非军事方式重建民主共和的宪政之路
        3.2.2 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
        3.2.3 引发了重新探索中国现代化出路的浪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马克思革命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 熊务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李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百年以来中共“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的建构——以建党纪念文本为重点[J]. 俞祖华,程慧荣. 人文杂志, 2021(05)
  • [6]中国共产党对民国“国家纪念”的阐发研究(1937-1945)[D]. 秦勤.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7]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阐释研究[D]. 郭格. 延安大学, 2020(12)
  • [8]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9]中国共产党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路径研究[D]. 王曦. 西北大学, 2019(07)
  • [10]政治现代化视角下的辛亥革命研究[D]. 贾珍珍. 辽宁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纪念1911年革命9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