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网络论文-贺颖

公共网络论文-贺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公共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贺颖[1](2019)在《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使得互联网与人们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密切联系,但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本文对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总结,并从构建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监控管理的实施、实施网络安全审计、设置安全监测岗位四方面,论述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方法,供读者参考。(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薛梅梅[2](2019)在《留德中国学生归国后的公共网络建构(1876-1938)》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对于德国来说是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国,自近代以来,以俞大维、段祺瑞为代表的军事留学生、以蔡元培、陈寅恪、傅斯年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及以何泽慧为代表的科学家都曾经留学德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从1876年福州船政局派出一批军事留学生赴德接受军事训练开始,中国学生留德历史已经长达140多年。但以往中国留学生研究或德国留学生研究多聚焦于晚清的官派军事留学生,其他历史时期少有涉及。本研究则将1876至1938期间留德的学生视为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探究他们归国后对各自学术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影响,追溯他们是如何借助公共平台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人社会、传播自己在德所学的知识文化,最终构建起知识分子公共网络的。本文以暨南大学华人华侨数据库以及一系列留德学生文献为基础,梳理了自1876年起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对整个留德历史进行了分期,最终聚焦于19世纪末即晚清至20世纪中叶的留德学生,这60余年不间断的留德历史涵盖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初期的军事留学生以及后期以自身兴趣为主的留学生。研究以叁个近现代着名留德学人案例马君武、俞大维和朱家弹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留德学生归国后在知识分子公共网络构建上的行为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德学生归国后传播知识所依赖的公共网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社会需求和状况所决定的。例如,获得博士学位归来的俞大维并没有像大多数留德学生一样在高校任教,而是主持并领导兵工署的改革,同时吸纳了众多归国的留德学生,积极参与抗战。在留日期间与孙中山交往甚密的马君武在从政数年之后将重心转移到高等教育和编撰译着教材上,后期一直在其创立的广西大学工作。朱家骅无论是作为民国时期在任时间最长的教育部长,还是作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或者高校校长,都竭尽所能借鉴德国模式进行改革,促进中德学术文化交流。(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28)

孙明,宁莹,孙煊[3](2019)在《公共网络在油田数字化系统的探索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田数字化系统中边探井、水源井、双调和可移动监控设备等受到光缆通讯限制,无法实现数字化的及时配套和有效监控,存在管理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等的问题。公共网络(4G)在油田数字化系统的应用突破了光缆通讯限制瓶颈,实现内网与外网数据的无缝对接和移动内网数据的随时接入,解决边探井、水源井、双调和可移动监控设备的数字化配套和监控问题,数字化配套方式更加便捷、高效,数字化建设序列更加完善。(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裴斐,金秋[4](2019)在《开放式公共网络突变性损耗自动检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行为异常检查是网络行为分析的主要部分。针对传统网络突变性损耗检测方法存在查全率较低、检测时间过长等问题,提出基于小波树的开放式公共网络突变性损耗检测方法。利用增量的方法建立网络数据矩阵模型,通过网络数据结构中正常子空间自身应用特征变化,适当调节模型参数,得到网络突变损耗数据特征。利用小波树算法进行网络突变性损耗检测,通过检测突变性损耗数据的突变性以及持续性突变,得到开放式网络突变性损耗检测结果。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查全率,减少网络突变性损耗自动监测时间,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3期)

常征,高翔[5](2019)在《浅谈我国公共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智能手机、电脑等一系列的智能设备在人们的日产生活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的生活和一些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网络平台中的信息的共享已经不再被传统的社交网络软件所约束,人们开始在微博、微信等一些开放程度更高的平台中进行共享。但是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与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当前面临的新难题。本文就对当前公共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2期)

李剑波[6](2018)在《谈图书馆公共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不断增强着对网络的依赖性,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制约图书馆网络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公共网络安全的因素,然后分析了图书馆公共网络安全的防范的策略,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18期)

汪志达[7](2018)在《用Java实现公共网络上的密钥交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用Java设计一个能在公共网络上确保安全的密钥交换程序。发送方和接收方运行相同的密钥交换程序(分服务器端和客户机端),设定任意的初始值,通过公共网络交换基于初始值的计算结果(密钥种子)后,各自在本地生成相同的密钥。采用二进制指数分解法实现密钥交换算法中的大数模运算。相关算法及程序也可整合应用到其它采用非公开密钥的各种比特加密系统中。(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8年05期)

贾艳萍,米云凤,尹飞[8](2018)在《边远农牧区教育信息化公共网络服务与支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信息化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化差距,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基于NGB-W的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学习行为的自主化、学习方式的交互化、教学方式的个性化以及教学管理的自动化,使得网络接入困难的农村牧区及边远地区的学习者也能处于这个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网络环境条件受限问题,使得各级各类教育有失均衡和公平,导致优质资源融合程度不高,难以形成个性化、灵活性资源,而NGB-W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苏德悦[9](2018)在《构建全方位公共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日前,工信部发布的《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和《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正式实施,两者的实施着眼于构建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我国网络安全监测处置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本期“网络安全”周刊将聚焦其背后的细节,对《办法(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8-02-01)

丁锐,余彬[10](2017)在《改良差分算法在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公共资源的普及,利用公共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协调和资源的滥用等现象。根据网络信息安全在公共资源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利用改良差分算法,将改良差分算法应用到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明确网络信息安全在公共资源中的运用,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在公共资源中的普及。使用改良差分算法,解决网络信息安全在公共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而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体制,为使用者提供最安全更便利的公共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期刊2017年48期)

公共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对于德国来说是重要的留学生来源国,自近代以来,以俞大维、段祺瑞为代表的军事留学生、以蔡元培、陈寅恪、傅斯年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及以何泽慧为代表的科学家都曾经留学德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从1876年福州船政局派出一批军事留学生赴德接受军事训练开始,中国学生留德历史已经长达140多年。但以往中国留学生研究或德国留学生研究多聚焦于晚清的官派军事留学生,其他历史时期少有涉及。本研究则将1876至1938期间留德的学生视为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探究他们归国后对各自学术领域以及文化领域的影响,追溯他们是如何借助公共平台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人社会、传播自己在德所学的知识文化,最终构建起知识分子公共网络的。本文以暨南大学华人华侨数据库以及一系列留德学生文献为基础,梳理了自1876年起中国留德学生的历史,对整个留德历史进行了分期,最终聚焦于19世纪末即晚清至20世纪中叶的留德学生,这60余年不间断的留德历史涵盖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初期的军事留学生以及后期以自身兴趣为主的留学生。研究以叁个近现代着名留德学人案例马君武、俞大维和朱家弹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留德学生归国后在知识分子公共网络构建上的行为及其影响。研究发现,留德学生归国后传播知识所依赖的公共网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社会需求和状况所决定的。例如,获得博士学位归来的俞大维并没有像大多数留德学生一样在高校任教,而是主持并领导兵工署的改革,同时吸纳了众多归国的留德学生,积极参与抗战。在留日期间与孙中山交往甚密的马君武在从政数年之后将重心转移到高等教育和编撰译着教材上,后期一直在其创立的广西大学工作。朱家骅无论是作为民国时期在任时间最长的教育部长,还是作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或者高校校长,都竭尽所能借鉴德国模式进行改革,促进中德学术文化交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贺颖.公共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2].薛梅梅.留德中国学生归国后的公共网络建构(1876-1938)[D].浙江大学.2019

[3].孙明,宁莹,孙煊.公共网络在油田数字化系统的探索与应用[J].化工管理.2019

[4].裴斐,金秋.开放式公共网络突变性损耗自动检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5].常征,高翔.浅谈我国公共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通讯世界.2019

[6].李剑波.谈图书馆公共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实践[J].才智.2018

[7].汪志达.用Java实现公共网络上的密钥交换[J].福建电脑.2018

[8].贾艳萍,米云凤,尹飞.边远农牧区教育信息化公共网络服务与支持策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苏德悦.构建全方位公共网络安全保障体系[N].人民邮电.2018

[10].丁锐,余彬.改良差分算法在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

标签:;  ;  ;  

公共网络论文-贺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