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杨丽丹

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杨丽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资料,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

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丹[1](2018)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资料汉译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汉语旅游资料的英译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功能对等理论,认为该理论不仅对于指导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特别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度假旅游》期刊2018年11期)

柏子明[2](2018)在《英语被动语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汉译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属印欧语系,重形合,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被动语态用动词的屈折式形态变化来表示;汉语属汉藏语系,重意合,是话题突出型语言,被动语态用词汇手段来表示。由此可见,英汉被动句的表现形式迥异,被动语态是中国学习者汉译英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从带有被动标记的汉语被动句、不带被动标记的汉语被动句、汉语主动句、汉语无主句和汉语习惯用语五个方面探讨英语被动语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汉译英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傲雪[3](2018)在《汉译英中归化策略的应用:《推开营销之门》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经济交流日趋频繁,经济类文本翻译的需求量变得更大。本文采用翻译实践报告的形式,选取笔者参与的《推开营销之门》汉英翻译实践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何使用归化策略跨越翻译障碍。《推开营销之门》主要介绍中西方经典的营销技巧和策略,具有一般经济类文本的特征,文本中包含大量文化负载词,如四字词结构、谚语和俗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笔者翻译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出于对文本类型、目标读者、翻译目的的考虑,笔者主要采用意译、替换和省略叁种归化翻译策略,处理文化负载词,使原文内容靠近读者,减少读者对译文的陌生感,准确传达源语文本内容。研究发现翻译经济类文本时,绝大多数文化负载词可以用归化策略解决,但仍有少数文化负载词难以用归化策略处理,可尝试用异化策略解决。总之,归化在处理经济类文本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异化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蔡丽华,高军[4](2017)在《平行文本在财经报告汉译英中的应用——以《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翻译实践为例,探讨平行文本在财经翻译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财经类平行文本,笔者汇总了财经类专业术语和高频动词,总结了数据比较句式及长句的表达,有助于译者在财经报告的翻译实践中正确把握财经类术语和文本句子结构,从而规范译文,达到财经用语精确、简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王雪彤[5](2017)在《翻译转换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以王安忆《长恨歌》英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一经出版,不仅在国内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并且其英译本在西方文学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翻译界中并没有受到重视,还被贬为"对汉语翻译没有指导意义",然而经过本文研究分析翻译转换理论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文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原本和译本对比方法,分析《长恨歌》英译本翻译转换理论的体现。(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51期)

闫悦[6](2017)在《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以《干校六记》中的“下放记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以杨降在《干校六记》中的"下放记别"为语料,以葛浩文的英语译本为研究对象,以Mona Baker在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一书中从语言学角度对"释译"的阐述为理论基础,以词汇为单位,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从叁个方面对释译策略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两种类型的释译策略的优势是译者都可以实现准确表达原文主题意义这一目标,但缺点是会使译文丢失原文词汇的准确性及所隐含的表达意义、情感意义或任何形式的联想意义。这一研究对翻译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19期)

赵晶[7](2017)在《主位结构在汉译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主位理论引入汉译英实践,探讨汉英句子主位结构的差异,并以句子结构所反映的句子标记性作为尺度寻找汉英主位结构转换的一些规律。(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19期)

叶芷[8](2016)在《译者主体性在学术专着翻译(汉译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专着翻译在学术界日益增多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术专着具有语言朴实、严谨、凝练,逻辑思维缜密,情感色彩较淡的特点。在学术专着的翻译过程中,应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于文学翻译要求译者进行有意识的艺术再创造,在学术专着翻译这类非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控制。它要求译者突破母语逻辑思维的束缚,剥离出原文的准确信息,以达到简洁有效的交流。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笔者对学术专着《交换网络中的大学学习者身份研究:以英语专业为例》的翻译,旨在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学术专着汉译英中的发挥。在结合例句对比分析原文与译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可以通过批判阅读,转换思维和与作者及时沟通叁种方式发挥自身主体性。笔者希望此报告可以为学术专着翻译领域的其他译者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5-01)

孙亦泽,王桂莲[9](2015)在《文化信息转换在《舌尖上的中国》汉译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译者对两种语言进行各个层次的沟通,中英文差距很大,所以必须要进行必要的信息调整,译者只有真正理解原文才能做出恰当的信息转换。本文以汉译英《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必要的文化信息转换进行探讨和应用。(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5年09期)

柳亚杰[10](2014)在《汉译英中从属性还是创造性应用与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翻译的主体性,翻译生态学等角度来讨论分析翻译过程到底是"从属"还是"创造"的取舍,并对不同文体的汉译英给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翻译论坛》期刊2014年02期)

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属印欧语系,重形合,是主语突出型语言,被动语态用动词的屈折式形态变化来表示;汉语属汉藏语系,重意合,是话题突出型语言,被动语态用词汇手段来表示。由此可见,英汉被动句的表现形式迥异,被动语态是中国学习者汉译英的一个难点,本文主要从带有被动标记的汉语被动句、不带被动标记的汉语被动句、汉语主动句、汉语无主句和汉语习惯用语五个方面探讨英语被动语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汉译英中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杨丽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资料汉译英中的应用[J].度假旅游.2018

[2].柏子明.英语被动语态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段落汉译英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8

[3].王傲雪.汉译英中归化策略的应用:《推开营销之门》翻译实践报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4].蔡丽华,高军.平行文本在财经报告汉译英中的应用——以《2015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为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

[5].王雪彤.翻译转换理论在汉译英中的应用——以王安忆《长恨歌》英译本为例[J].校园英语.2017

[6].闫悦.汉译英中释译策略应用试探——以《干校六记》中的“下放记别”为例[J].文教资料.2017

[7].赵晶.主位结构在汉译英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

[8].叶芷.译者主体性在学术专着翻译(汉译英)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

[9].孙亦泽,王桂莲.文化信息转换在《舌尖上的中国》汉译英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5

[10].柳亚杰.汉译英中从属性还是创造性应用与策略探究[J].翻译论坛.2014

标签:;  ;  ;  

汉译英中的应用论文-杨丽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