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感染论文-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

合并感染论文-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并感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

合并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1](2019)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抗菌治疗优选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方案,为目标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50例病例,其中观察组100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对照组150例为同时期未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查结果及用药方案,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治疗方案的异同。结果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17株(检出率17%)。其中G~+菌、G~-菌、真菌分别为3株、9株、5株。观察组共检出病原菌12株(检出率8%)。G~+菌、G~-菌、真菌分别为1株、10株、1株。两组G~-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综合其药敏结果显示仅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观察组G~+菌均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照组G~+菌均对利奈唑胺、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敏感;两组检出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对叁唑类药物敏感。临床经验性抗菌药物大多为联合使用,最常选用的有莫西沙星、头孢地嗪、阿奇霉素及依替米星、比阿培南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次是G+菌和真菌,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需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目标用药。然而病原学培养检出率较低,目前临床治疗仍多为经验性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李青娥[2](2019)在《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研讨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后研讨组显着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刘钊,李俊红[3](2019)在《HIV/AIDS合并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同时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病例的肝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IV确诊患者100例,分为单纯HIV感染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组,对各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V/HBV组和HIV/HCV组患者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均比单纯HIV感染组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呈轻度升高,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其中HIV/HBV组ALB降低更为明显;HIV/HBV/HCV混合感染组肝损伤最为严重,与其他叁组比较,AST、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B)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PT)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结论当HIV合并感染HBV和/或HCV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伤,同时合并感染HBV/HCV者肝脏损伤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宋韬,李莉娟,付洪义,白洪忠,康冠楠[4](2019)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和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test,T-SPOT.TB)在肺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 lymphocyte count,以下简称CD4计数)对T-SPOT.TB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可疑TB患者146例,其中,确诊为TB合并艾滋病组97例,单纯艾滋病组4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受试者外周血中CD4计数。结果 T-SPOT.TB诊断TB合并艾滋病组的敏感度为57.73%(56/97),特异度为93.88%(46/49),阳性预测值为94.92%(56/59),阴性预测值为52.87%(46/87),诊断准确度为69.86%(102/146)。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诊断TB的敏感度为90.00%(27/30),显着高于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诊断TB的敏感度[43.28%(29/67)],差异有显着性(P<0.05)。不同CD4计数下,T-SPOT.TB诊断TB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 CD4计数>200个/μl时,T-SPOT.TB检测在TB合并艾滋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SPOT.TB诊断的敏感度可受到外周血中CD4计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惠勇,沈培根,徐成润,刘双平,吴秀欣[5](2019)在《重型肝炎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重型肝炎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126例重型肝炎合并医院真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重型肝炎未出现医院真菌感染患者126例为未感染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重型肝炎合并医院真菌感染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共发生感染例数为147次,以腹腔感染、胃肠道感染为主;共分离真菌151株,其中白假丝酵母占66.23%;感染组住院时长超过40 d、行诊疗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低蛋白血症、白细胞减少以及存在合并疾病患者均高于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住院、诊疗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低蛋白血症、白细胞减少以及合并疾病是重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重型肝炎患者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诊疗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降低真菌感染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张海娜,钱振萍,丁锡富,孟敏琦,吴晶晶[6](20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表达,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宁波市第四医院住院初步诊断为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100例患者,收集痰液进行感染病原菌检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结果 74例患者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占74.00%,26例为细菌感染,占26.00%,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其中52例同时合并细菌感染、22例为单纯真菌感染,分别占52.00%、22.00%;真菌感染患者其中34例白假丝酵母感染、20例热带假丝酵母感染,分别占45.95%、27.03%;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分别为(43.33±28.40)pg/ml、(18.09±5.17) ng/L,高于无真菌感染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均明显升高,用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田秀芳,武乃倩,陈红晓,栾雅静,卢慧[7](2019)在《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对人附睾蛋白4和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对人附睾蛋白4(HE4)、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7例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组,选择7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E4、外周血T淋巴细胞(CD_4~+、CD_8~+、CD_4~+/CD_8~+)及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HE4、CD_8~+、IL-4、IL-10水平更高,而CD_4~+、INF-γ、CD_4~+/CD_8~+水平更低(P<0.05)。研究组中,不同病理类型、分级以及HPV分型患者血清HE4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1/2的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更高(P<0.05)。结论 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HE4呈过表达,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而Thl向Th2偏移可能是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郭静,张海琴[8](2019)在《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腹腔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宿主腹腔且造成明显损害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由外伤、手术、疾病等原因造成空腔脏器破裂或穿孔所致的腹腔广泛炎症或局部脓肿所致[1]。腹腔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紊乱、病理改变,应积极寻找病因,如不及时查找病因并积极处理,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和脓毒血症,最终死亡。本科于2018年8月10日收治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住ICU 28 d后,病情出现好转,转至普通病房治疗。(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邓诚松,王乔凤[9](2019)在《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重度ARDS的临床诊治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目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患者及先天性肝代谢缺陷患儿的唯一且有效治疗方式~([1,2])。肝移植患者由于术前合并感染、术后自身免疫力低下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术后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3])。感染性休克指~([4])机体对感染失调性宿主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器官功能障碍,并足以引起死亡率增加的持续循环(和)细胞代谢紊乱。全球每年有上万人罹患感染性休克,且有≥25%的患者死于此症~([5-8])。而肝移植术后患者由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较常见~([9]),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住(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丛洁洁[10](2019)在《1例多系统损害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外分泌腺功能障碍外,还包括由外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其他一系列表现,以及其他器官的免疫性损伤~([1])。本病起病多隐匿,大多数患者很难说出明确的起病时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干、口腔干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所导致的脏器受累,往往又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原因。现介绍本科室收治的1例多系统损害(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合并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讨组,每组3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研讨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治疗后研讨组显着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显着,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并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1].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2型糖尿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抗菌治疗优选策略[J].中国处方药.2019

[2].李青娥.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刘钊,李俊红.HIV/AIDS合并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4].宋韬,李莉娟,付洪义,白洪忠,康冠楠.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中的诊断和影响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5].张惠勇,沈培根,徐成润,刘双平,吴秀欣.重型肝炎合并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6].张海娜,钱振萍,丁锡富,孟敏琦,吴晶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与sTREM-1的表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7].田秀芳,武乃倩,陈红晓,栾雅静,卢慧.HPV感染合并子宫内膜癌对人附睾蛋白4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

[8].郭静,张海琴.1例脑脓肿术后合并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9].邓诚松,王乔凤.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及重度ARDS的临床诊治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10].丛洁洁.1例多系统损害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

标签:;  ;  ;  ;  

合并感染论文-云筠筠,段华健,田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