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李宏涛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李宏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前工作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宏涛[1](2014)在《数字时代的印前工作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印前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数字化处理、网络传输、静电复印技术和数字喷墨等高新技术,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特点的一门现代化技术。一些先行印刷企业已经走向以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而大多数企业仍处在以模拟技术或半数字技术为主的传统印制输出阶段。国内应用现状国内印刷企业对印前新技术的应用整体水平还不高,多数还停留(本文来源于《印刷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朱明[2](2008)在《基于IDEF0模型的数字印前工作流程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印前生产流程的特点,确立了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的基于离散工业的数字印前工作流程建模思想,创新地运用流程再造理论中的IDEF0功能建模方法构建数字印前流程的IDEF0功能描述模型;然后,在流程的IDEF0功能模型思想的指导下,运用JAVA Swing技术完成流程系统的客户端UI(用户界面)的设计;为了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个处理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论文运用JAVA网络技术构建出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消息交换模型;最终,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整个系统。采用流程再造理论中的IDEF0功能建模方法构建数字印前流程描述模型,不但可以降低流程的研发难度,同时降低研发成本,而且更容易实现满足不同印前功能的流程定制。最重要的是,本论文构建的IDEF0功能模型与JDF标准中用以描述活件的结构图相比,无论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在运行机制上都更加的简单、清晰;同时由于该流程模型是在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更能够体现出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色。另外,本流程模型采用XML语言作为模型的描述语言,这为模型提供了方便的扩展机制。本课题的研究也为国内印刷软硬件开发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刷流程系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8-06-01)

刘五珍,张承惠[3](2007)在《报业数字工作流程新体验——湖北日报印前制版流程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是国内最早使用CTP设备的省级报社之一,目前共有5台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由于我们的印刷设备种类较多,要求每台CTP制版机可以适应至少3种不同规格的印版,并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生产管理系统将所有的印前制版任务管理起来,高效、简化而且集中地进行生产操作,包括:印版输出、CIP3文件输出、数字打样输出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为此,我们将新印务基地CTP项目中引入的两台爱克发新型的高速紫激光直接制版(本文来源于《印刷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胡维友[4](2006)在《印前技术讲座(连载二十二) 数字工作流程是实施CTP技术的前提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善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实施CTP技术的重要前提条件,数字化工作流程除了包含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外,还应包含与数据提供方的密切合作和事先约定。不同的CTP印版提供商都为它们的输出设备配备有完善的数字工作流程,无论哪一个提供商,数字工作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方面。1(本文来源于《印刷世界》期刊2006年05期)

王涛,任云[5](2006)在《数字印前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序言现代印刷业实际上是以图像和文字为主要对象的信息产业,是庞大的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将数字化信息网络中的图文信息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地转换输出,成为人们所需要的以纸为载体的可视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使现代印刷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改变着印刷生产模式,而且开始对整个产业的运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化的结果使全部印刷复制操作融合成一个整体,这种数字式系统与信息通信网络连接,构建成一个大范围的全数字化的规范化工作流程,给印刷生产提供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资源和传输的便捷手段,使印刷生产逐步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印刷和出版按需化、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印刷管理提高到一个更加科学和智能的层次上。(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06年02期)

胡维友[6](2004)在《印前技术讲座(连载一)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前(Pre-Press)是印刷之前的处理过程,是指从客户提供的出版物的初始构思到生成可供大批量印刷复制的中间媒介物(印版)的过程,它是由印前版面设计、原稿输入、编辑处理、印前输出等几部分组成。随着计算机不断在印刷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数字印前技术悄然兴起,(本文来源于《印刷世界》期刊2004年05期)

梁磊,周常星[7](2003)在《走向报业的印前数字工作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报业的印前流程逐渐数据化、规范化,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概念也越来越多地引入了报业印前出版技术,以PDF流程、数码打样等新技术为代表,正努力地将报社的出版流程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由InDesign,KMScript RIP和BlackMagic数码打样系统组成面向报业的印前工作系统,在原有PS工作流程的基础之上同时提供了中文化的PDF工作流程,以及高效快捷的新闻纸直接打样,为报业印刷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排版、校稿、打样、传版及输出的全面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03年07期)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数字印前生产流程的特点,确立了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的基于离散工业的数字印前工作流程建模思想,创新地运用流程再造理论中的IDEF0功能建模方法构建数字印前流程的IDEF0功能描述模型;然后,在流程的IDEF0功能模型思想的指导下,运用JAVA Swing技术完成流程系统的客户端UI(用户界面)的设计;为了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个处理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论文运用JAVA网络技术构建出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消息交换模型;最终,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整个系统。采用流程再造理论中的IDEF0功能建模方法构建数字印前流程描述模型,不但可以降低流程的研发难度,同时降低研发成本,而且更容易实现满足不同印前功能的流程定制。最重要的是,本论文构建的IDEF0功能模型与JDF标准中用以描述活件的结构图相比,无论是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在运行机制上都更加的简单、清晰;同时由于该流程模型是在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更能够体现出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特色。另外,本流程模型采用XML语言作为模型的描述语言,这为模型提供了方便的扩展机制。本课题的研究也为国内印刷软硬件开发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印刷流程系统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宏涛.数字时代的印前工作流程[J].印刷杂志.2014

[2].朱明.基于IDEF0模型的数字印前工作流程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

[3].刘五珍,张承惠.报业数字工作流程新体验——湖北日报印前制版流程简述[J].印刷杂志.2007

[4].胡维友.印前技术讲座(连载二十二)数字工作流程是实施CTP技术的前提条件[J].印刷世界.2006

[5].王涛,任云.数字印前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与思考[J].今日印刷.2006

[6].胡维友.印前技术讲座(连载一)数字印前工作流程[J].印刷世界.2004

[7].梁磊,周常星.走向报业的印前数字工作流程[J].中国报业.2003

标签:;  ;  ;  ;  

数字印前工作流程论文-李宏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