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孙静

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孙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不良反应

综合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1](2019)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升高(P<0.05);安全性对比,观察组(0%)显着优于对照组(31.9%)(P<0.05)。结论:小儿臂丛神经损伤以综合康复方式实施治疗,疗效理想,且可减少不良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义[2](2019)在《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马善新,许建文,马楠,林伟山,付水生[3](2019)在《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28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重复BTX-A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周)后分别统计2组患者佩戴矫形器的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10米步行测试(10MW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佩戴踝足矫形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 2组患者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MAS评分和10MWT均显着降低(均P<0.05),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2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MAS评分和10MW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持续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治疗前表现为前倾步态模式并佩戴踝足矫形器行走的患者经BTX-A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后有望丢弃支具独立行走。(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储海娟[4](2019)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02月12日至05月12日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分别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NIHSS评分(脑卒中量表)、Burke评分(吞咽量表)及临床疗效判定等级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Burk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结论: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可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娟[5](2019)在《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结合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后路减压内固定方式治疗,给予观察组前路减压内固定结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董文静,张伟伟,朱雅琴[6](2019)在《高压氧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确诊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于入院后24 h内(病危患儿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氧浓度大于800 ml/L,吸氧治疗时间6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结果高压氧干预后,干预组患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惊厥的发生率分别为13. 95%、25. 58%、11. 63%、16. 28%,显着低于对照组相应症状的发生率(25. 58%、39. 53%、27. 91%、32. 56%),且干预组患儿NBNA评分异常的发生率为41. 86%,显着低于对照组的62. 79%。CT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脑水肿发生率为23. 26%,显着低于对照组的44. 19%。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逆转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泽[7](2019)在《脑卒中偏瘫肩痛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脑卒中偏瘫肩痛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肩痛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关节活动度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疼痛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中使用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减少疼痛评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0期)

熊林波,罗雅丽,刘双,李峰,白洁[8](2019)在《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用于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Elbow joint dysfunction,EJD)中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4月接收的70例上肢骨折术后EJD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n=35)采取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关节活动度(ROM)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疗效为77.14%,低于试验组的94.29%,有统计学意义(X~2=4.2000,P<0.05);试验组ROM评分为(135.46±27.18)分,ADL评分为(85.37±14.06)分,与对照组的(103.02±24.19)分、(77.61±15.59)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5.2746,P<0.05;t=2.1868,P<0.05)。结论:上肢骨折术后EJD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效果显着,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能力,值得采纳。(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蔡婵娟,刘娟,秦军[9](2019)在《综合康复干预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存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干预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可降低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干预满意度,可作为肝癌患者的首选干预模式。(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马跃敏[10](2019)在《综合康复疗法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综合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疗法)和观察组(综合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效果。结果组间膝反张改善效果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80.0%vs93.3%),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明显(P <0.05)。组间脑瘫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在GMFM、PDI、MDI评分方面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在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孙静.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2].张义.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

[3].马善新,许建文,马楠,林伟山,付水生.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9

[4].储海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名医.2019

[5].李娟.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结合综合康复治疗的研究[J].人人健康.2019

[6].董文静,张伟伟,朱雅琴.高压氧对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9

[7].张泽.脑卒中偏瘫肩痛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熊林波,罗雅丽,刘双,李峰,白洁.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2019

[9].蔡婵娟,刘娟,秦军.综合康复干预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

[10].马跃敏.综合康复疗法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标签:;  ;  ;  

综合康复治疗论文-孙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