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泄漏论文-丁桥,程磊,李雨锴

电磁泄漏论文-丁桥,程磊,李雨锴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泄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磁泄漏探测,电磁泄漏安全,等效模型,电磁信息

电磁泄漏论文文献综述

丁桥,程磊,李雨锴[1](2019)在《一种传导电磁泄漏源的等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作战体系中,电磁泄漏探测是敌对双方都十分重视的领域。电磁泄漏探测分为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两种,其中主动探测由发射源对外发射信号,通过检测具体位置处的信号特征,得到被测设备、系统或网络的泄漏信息或其它特征信息。针对一种主动传导电磁泄漏发射源进行分析,结合其工作机理和具体的试验现象,提出了对应的等效模型。该等效模型按工作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等效天线模型和低频等效电路模型两类,通过理论分析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电路仿真验证了等效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该模型研究,可以为后续电磁泄漏探测的数据分析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张海旭,王浩轩[2](2019)在《信息系统的电磁泄漏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信息系统基本建立完善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较为恶劣的电磁环境,可能导致电磁泄漏的出现造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等下降。因此本文将对信息电子系统中电磁泄漏现象以及其发生的机理进行基本的阐述,并据此讨论如何更好地抑制电磁泄漏辐射以及传导发射,以更好地促进电磁泄漏防护技术的研究,使得信息电子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王梦寒,寇云峰,刘文斌,兰宇,程磊[3](2019)在《计算机网络电磁泄漏信号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一种针对计算机网络电磁泄漏信号的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包括电磁信号接收装置和电磁信号监测平台两部分,能够实现对目标设备电力线上的泄漏信号的实时监测与信号的模板采集功能。并以此为平台,借助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技术对电磁泄漏信号进行了分类识别,验证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电磁泄漏信号识别的有效性,为后续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经过测试与分析,发现识别结果会受到样本训练集种类数、接收装置探头的位置以及样本训练集间的相似度影响,这对提升电磁泄漏信号的分类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电磁泄漏信号的监测与智能识别的研究对电磁泄漏源的精准定位以及电磁信息泄漏威胁程度的评估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电磁泄漏的预警与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刘文斌,王梦寒,寇云峰,李雨锴,丁建锋[4](2019)在《基于电磁泄漏信号的电子设备行为识别与安全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时域分析可以从芯片等集成电路的泄漏信号中提取出算法执行等操作行为,但该方法在信号空间捕获、时间对齐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使用频谱扫描和比对可以检测出具有较大电磁泄漏信噪比的设备行为特征,但该方法实时性差,容易受噪声影响。测试发现,结合上述两种方法,通过动态的频谱变化呈现可以得到更明显的操作行为相关的特征。通过采集并分析电磁泄漏信号的频谱变化特征,提出电子设备的行为识别新方法,探讨行为电磁特征库的建立方法和基于电磁泄漏信号的芯片级、设备级、系统级行为识别安全应用。(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王森[5](2019)在《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抑制与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等电子信息设备已经完全应用于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领域,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已经被高度重视。目前,信息安全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然而,电子信息设备在工作的同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可能对环境产生电磁干扰之外,还可能会造成电子信息设备中有用信息的电磁泄漏问题,严重威胁到信息安全。但对信息安全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存储安全,而这种非接触式通过电磁辐射导致的信息安全问题被大多数人忽略。论文将当前流行的多种数字视频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视频信息的传输途径中分析、查找电磁泄漏源,仿真与分析造成电磁泄漏的时域、频域特征。根据数字视频信息的电磁截获还原技术,研究视频传输通道中数字视频信号的电磁辐射特征,找出截获接收机的接收带宽与还原图像的关系。研究计算机视频信息的电磁泄漏抑制方法,并将基于信号处理的抑制方法通过样机加以工程实现,通过测试验证。最后,提出了一种便捷的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检测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如下:(1)对多种数字视频系统的传输过程进行电磁泄漏分析,研究了视频传输通道电磁辐射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针对视频传输通道主要以差分传输的特点,通过对差分线由于差分电路结构的不对称、差分信号的错位与时延所造成的共模信号进行仿真与测试研究,发现了共模辐射引起的电磁辐射信号与所传输的视频信号相对应,说明视频通道的共模辐射所引起的电磁辐射信号是产生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泄漏的主要原因。(2)结合数字视频电磁截获还原技术,研究了接收带宽与还原图像的关系:由于视频线缆的电磁辐射频谱呈现波瓣状,通过选择完整波瓣和部分波瓣进行信号还原仿真,发现了接收带宽与还原信号的误码率关系,即接收带宽越小,波瓣内的信息越少,还原出的信号的误码率越高;再通过研究图像数据的误码率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发现了还原信号的误码率越高,则图像的质量越差,而当图像质量达到可读性时的误码率所对应的波瓣宽度,则为能截获还原视频信息的最小接收带宽这一重要结论。(3)对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泄漏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从无线通信模型的角度对电磁泄漏的抑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多种抑制技术,提出了两种基于人眼视觉效应的视频泄漏抑制方法,即通过对视频数据进行噪声迭加和颜色变换处理,在保证视频图像的显示效果条件下,就可使得视频信息的电磁辐射不能还原出图像信息。(4)通过对HDMI视频线缆进行电磁辐射频谱仿真研究,提出了一种便捷的计算机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检测方法:对HDMI线缆传输典型红信息(图像)的电磁辐射频谱进行仿真以获取相应的红信息模板,再利用传导和辐射两种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获取计算机传输与典型红信息(图像)相同图像时的电磁辐射频谱,将红信息模板信号与测试频谱进行相关分析,以互相关系数来判断计算机是否产生了视频信息电磁泄漏。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当互相关系数大于0.5时,则可判定计算机视频信息发生了电磁泄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崔进宝,崔健,吴劲松,符潇天,李国诚[6](2018)在《电磁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屏蔽箱因设计、维护可能存在电磁信号泄漏的安全隐患,而达不到使用要求。设计了一种实时监测电磁泄漏状态,且可调控机箱温湿度的自动系统。在屏蔽箱内放置一个电磁信号发射装置,在外部放置一个电磁信号接收装置,接收装置不断接受信号并进行数据测量,判断是否发生电磁泄漏;接收装置采集温湿度传感器发出的数据,继电器来调控机箱内的温湿度。设计方法实现了集监测电磁泄漏、调控温湿度于一体的自动监测,较好解决了现有装置功能单一、监测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06期)

张磊,李宗蔓,王建新,肖超恩[7](2018)在《计算机键盘电磁泄漏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办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计算机设备电磁泄漏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计算机键盘的电磁泄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计算机键盘的攻击、还原按键信息及防护措施叁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其次,由键盘的结构及其信息传输模型出发阐述了键盘的电磁泄漏原理,并对有线键盘和无线键盘的电磁泄漏方式进行总结与对比;最后,分别给出了有线键盘和无线键盘电磁泄漏的具体防护措施,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映竹[8](2018)在《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计算机设备和电磁设备的使用愈加广泛,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计算机系统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泄漏和一些重点科研单位做实验时无意泄漏的信号将对信息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款电磁泄漏测试系统,该系统以频谱仪为测试仪器,结合开发的电磁泄漏测试系统软件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电磁泄漏测试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无意泄漏信号的频谱监测及信号识别。本文先是对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再根据用户要求对电磁泄漏测试系统做了功能需求分析和性能需求分析,提出了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其次,本文对电磁泄漏测试系统中的泄漏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即电磁泄漏信号检测算法和电磁泄漏信号去噪算法进行了研究。对于电磁泄漏信号去噪算法,本文从小波去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小波阈值去噪函数,提高了算法的去噪性能,为后续泄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打下来良好基础。对于电磁泄漏信号搜索检测算法,本文从能量检测算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双门限能量检测与本文提出的小波新阈值去噪函数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小波变换联合双门限能量检测算法,并提出了一种无意泄漏信号测试方法来监测无意泄漏信号。然后,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采用ANSI C语言完成了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采用模块化开发形式,完成了用户登录管理模块、仪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显示和保存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及数据库管理模块的实现。最后,本文先对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再对系统做了整体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电磁泄漏测试系统能够满足计算机系统的电磁泄漏测试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无意泄漏信号的监测识别双重任务,且界面美观、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和扩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公延飞,郝建红,蒋璐行,范杰清[9](2018)在《基于Bethe小孔耦合理论和镜像原理的双腔体电磁泄漏的解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金属屏蔽体一般是由多个空间区域组成的特征,推导一种开有孔阵双金属腔体电磁泄露的解析模型。该模型将电偶极子天线作为激励源放置在一个腔体中,依据Bethe小孔耦合理论和镜像原理将相邻腔体中电磁场分布用等效偶极子表示,最后计算出耦合电磁场通过腔体中的孔阵泄露到腔体外部的辐射场。该解析模型利用屏蔽效能作为参考衡量电磁泄露问题,通过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全波仿真软件CST结果对比,证实所建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该模型分析激励源位置、开孔位置及不同开孔形状对屏蔽效能的影响,从而分析屏蔽体外部泄露场的大小。该模型的建立为多腔体构成的复杂金属屏蔽体的电磁泄漏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孙磊[10](2017)在《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泄漏会对周围设备及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的是涉密信息的泄漏会造成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电磁泄漏日渐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电磁泄漏主要有辐射泄漏和传导泄漏,在这两种方式中,设备之间的互连电缆均是造成电磁泄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互连电缆的电磁泄漏问题为对象,开展了以下内容的研究。(1)电缆辐射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针对信号电缆本身的辐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传输线方程单位长度参数(或参数矩阵)和具体解的计算方法。利用电基本振子近似法对电缆的辐射电场进行了求解。利用解析模型研究了电缆辐射电场与工作频率、电缆长度、距地高度、监测点距离之间的关系。结合仿真方法,以梯形方波信号为对象,从激励信号特性、电缆布线参数和电缆类型叁个方面对电磁辐射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2)电缆串扰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针对信号电缆和电源线等其他电缆之间的串扰耦合进行分析。利用叁导体传输线模型对电缆的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以及共阻抗耦合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串扰耦合电压与电缆工作频率、长度、高度以及电缆间距之间的关系。结合仿真方法,同样以梯形方波信号为研究对象,从激励信号特性、电缆布线参数和电缆类型叁方面对电缆串扰耦合的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3)屏蔽电缆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电缆屏蔽是降低电磁泄漏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了屏蔽电缆屏蔽效能与转移阻抗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屏蔽效能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了屏蔽层编织参数、电缆布线参数、屏蔽层的材料和数目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电缆的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种在较宽频段内屏蔽性能表现优异的电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28)

电磁泄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信息系统基本建立完善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面对较为恶劣的电磁环境,可能导致电磁泄漏的出现造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工作效率等下降。因此本文将对信息电子系统中电磁泄漏现象以及其发生的机理进行基本的阐述,并据此讨论如何更好地抑制电磁泄漏辐射以及传导发射,以更好地促进电磁泄漏防护技术的研究,使得信息电子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到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泄漏论文参考文献

[1].丁桥,程磊,李雨锴.一种传导电磁泄漏源的等效模型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2].张海旭,王浩轩.信息系统的电磁泄漏及其防护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9

[3].王梦寒,寇云峰,刘文斌,兰宇,程磊.计算机网络电磁泄漏信号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J].通信技术.2019

[4].刘文斌,王梦寒,寇云峰,李雨锴,丁建锋.基于电磁泄漏信号的电子设备行为识别与安全应用[J].通信技术.2019

[5].王森.数字视频信息电磁泄漏的抑制与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6].崔进宝,崔健,吴劲松,符潇天,李国诚.电磁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技术创新.2018

[7].张磊,李宗蔓,王建新,肖超恩.计算机键盘电磁泄漏研究综述[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8

[8].陈映竹.电磁泄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9].公延飞,郝建红,蒋璐行,范杰清.基于Bethe小孔耦合理论和镜像原理的双腔体电磁泄漏的解析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8

[10].孙磊.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机理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标签:;  ;  ;  ;  

电磁泄漏论文-丁桥,程磊,李雨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