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张建齐周小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为了解本科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来自不同地区的400名大学理科和文科的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别特质类型,其大致比例为1:5:23:1。不同性别在性别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分科以及不同地区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断地改变其性度取向,改善其心理品质,促进双性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性格特质;贝姆量表;双性化人格

1引言

双性化人格(Androgyny)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并按不同情况需要作不同的表现。[1]

在1964年罗西(A.Srossi)最早提出双性化概念后,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andraBem)1974年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sSexRoleInventory简称BSRI),使得对性别角色的测查变得更加可操作。她用此量表对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并将人的性别角色分成四种:双性化人格、男性化人格、女性化人格和中性化人格。[2]她的研究为性别角色理论带来新的理论框架。

自从双性化概念提出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对双性化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很多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也是一种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3],并且认为双性化个体独立性强、自信心高。[4]尽管目前国外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综合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来看,双性化人格特质是理想的心理健康标准,双性化人格特征是当代大学生理想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5]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现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发生了改变,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较小。因此他们在性别特质方面较以往发生了改变。为了解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来自不同地区(城市、城镇、农村)的400名大学理科和文科的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以了解大学生的性别特制和形成的原因。

2方法

2.1测试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0名被试者,其中女生202人,男生135人;理科类学生86人,文科类学生238人;城市81人,城镇90人,农村144人;独生子女104人,非独生子女212人;大一119人,大二106人,大三111人。

2.2实验材料

采用经我国学者修订的贝姆量表。这是一个7点量表,包括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男性化量表20个,女性化20个,中性化20个。

2.3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3结果

3.1性别特质的总体分布比较

男性化12人,占3.6%,其中男生男性化8人,占2.4%;女生男性化4人,占1.2%。女性化61人,占18.1%,其中男生女性化20人,占5.9%;女生女性化41人,占12.2%。双性化246人,占73.0%;其中男生双性化96人,占28.5%;女生双性化150人,占44.5%。未分化18人,占5.3%;其中男生未分化11人,占3.3%;女生未分化7人,占2.1%。

城市、城镇与农村的男性化人数分别为3人,2人,6人,共11人,各占1%,0.6%和1.9%;女性化人数分别为11人,19人,27人,共57人,各占3.5%,6.0%,8.6%;双性化人数分别为64人,61人,105人,共230人,各占20.3%,19.4%,33.3%;未分化人数分别为3人,8人,6人,共17人,各占1%,2.5%,1.9%。

理科类、文科类男性化人数分别为4人,7人,共11人,各占1.2%,2.1%;女性化人数分别为13人,45人,共58人,各占4%,13.8%;双性化人数分别为64人,175人,共239人,各占19.6%,53.5%;未分化人数分别为5人,11人,共16人,各占1.5%,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男性化人数分别为4人,7人,共11人,各占1.3%,2.2%;女性化人数分别为15人,45人,共60人,各占4.7%,14.2%;双性化人数分别为79人,150人,共229人,各占25.0%,47.5%;未分化人数分别为6人,10人,共16人,各占1.9%,3.2%。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男性化人数分别为2人,6人,4人,共12人,各占0.6%,1.8%和1.2%;女性化人数分别为31人,14人,16人,共61人,各占9.2%,4.8%,4.2%;双性化人数分别为83人,76人,87人,共246人,各占24.7%,22.6%,25.9%;未分化人数分别为3人,8人,6人,共17人,各占0.9%,2.4%,1.8%。

3.2不同性别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比较

不同性别在性别特质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x2=8.314,P<0.05),见下表。

.

3.3不同地区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比较

不同地区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x2=5.618,P>0.05)。

3.4不同分科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比较

不同分科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x2=1.905,P>0.05)。

3.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比较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x2=2.174,P>0.05)。

3.6不同年级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比较

不同年级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x2=12.469,P>0.05),其中,不同年级在女性化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x2=7.955,P<0.05)。

4讨论

4.1二年级学生男性化、未分化人数比例高于一、三年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二年级学生男性化、未分化人数比例高于一、三年级学生。有调查表明,大学二年级是心理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熟悉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增加,人际关系处于“磨合期”;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也有了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加上考研、就业形势日益趋紧,原本三、四年级出现的压力提前在二年级出现;综合因素的作用使大学生在性别角色取向上也陷入茫然期,这是成长中的必然过程。

4.2男女大学生仍有部分停留在传统、约定俗成的性别角色模式上,但大部分冲破了性别刻板印象

调查显示,女生女性化构成比在男、女生4种性别特质中是较多的一类。显然,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性别刻板观念,使学生从儿童期就开始接受“男人如何做个男人”,“女人如何做个女人”等诸如此类观念显性和隐性的灌输及影响,虽然当今社会的性别刻板意识较之过去产生了变化,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调查还显示,男女生双性化在4种性别特质中的构成比最大。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以及中国不断地与世界接轨,西方社会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接受,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受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小。

4.3男生男性化构成比低于男生女性化

可能是因为师范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方向是学校教育,这就要求学生应该符合这个职业的要求,要有耐心、爱心,还要细心,能够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同时,师范院校的女生比例远高于男生,由于男生长期的与女生接触,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女生的影响。

在调查中还发现男生女性化在三个年级中,大一的比例最大。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家庭背景,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大一的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不熟悉而表现得比较拘谨,同时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此,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性别角色心理教育,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品质。

4.4文、理科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而不再是只会理科知识或是文科知识的人,学校不仅重视理性教育,还重视人文教育,所以现在文理分科并不是很明显,受传统的文理科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小。

5结论

不同性别在性别特质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地区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分科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别特质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双性化性别特质和未分化性别特质在城市、城镇与农村的分布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衡,但无显著差异。性别特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罗琴,付亚亚,郑晓边.双性化人格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出类拔萃,2006,(11).

[2]BernSL.GenderSchemaTheory:ACognitiveAccountofSexTyping[J].PsychologicalReview,1981,(4).

[3]王道阳,姚本先.Bem双性化理论模型的重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4).

[4]SpenceJT,HemreichRL.AndronynyVersusGenderSchema:AComment

OilBeam’sGenderSchemaTheory[J].Psy—ehologicalReview,1981,(88).

[5]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OO2,(06).

标签:;  ;  ;  

心理双性化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