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章明明

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章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池,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重构性

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文献综述

章明明[1](2019)在《资源池架构在卫星通信地面站网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继卫星地面站设备老旧、专用性太强,操作维护困难。NASA提出基于资源池式架构方式升级下一代地面站,降低地面终端站与中继卫星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地面站系统的灵活性,减少设备数量,提升弹性抗毁能力。本文分析了新架构的构成及原理,阐述了新架构的优势及具备的业务能力。预测"资源池"将会成为我国未来中继卫星系统的一种新的架构模式。(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9年07期)

[2](2017)在《以高输出与低失真特性,助力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小型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菱电机株式会社将于11月1日发售Ka波段※1卫星通信地面站功率放大器的高功率高频率晶体管新产品,即实现了高达8W的输出功率和兼具功率放大信号低失真特性的"卫星通信地面站Ka波段Ga N※2 HEMT※3 MMIC※4"。该产品具有更高输出和更低失真特性,将有助于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小型化。※1频率26GHz~40GHz的微波※2 Gallium Nitride:氮化镓(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张峪玮[3](2017)在《浅谈卫星地面站通信业务监测系统与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地面站通信业务监测系统,是通过因特网作为控制网络来控制测量设备,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测和管理。介绍了上述系统的硬件结构、功能特点,重点研究了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来源于《2017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7-08-01)

陈牧[4](2017)在《Ka频段VSAT卫星通信地面站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宽带传输是卫星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的C、Ku频段因为频带的限制,可用于多媒体宽带应用的资源变得越来越拥挤。目前单颗Ka频段大容量通信卫星可到达上百个Gbps的通信容量,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而国内Ka频段卫星通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Ka频段卫星通信研究显得十分迫切。论文研究玻利维亚国家电信港Ka频段VSAT通信系统地面站设计。面对Ka频段通信、高原应用、多雨区覆盖通信等复杂现状,完成了Ka频段卫星通信地面站系统总体设计、链路计算、设备配置、设备选型、生产制造、验证测试,实现了Ka频段VSAT卫星通信地面站自主研发。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高低雨区的双子网Ka频段卫星通信地面站系统网络结构。针对Ka频段卫星通信的特点和玻利维亚复杂的雨衰地理条件,在充分研究了卫星参数指标后,选取了合理的链路传输参数和调制编码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卫星链路设计和全链路电平计算;设计了一个双子网络结构,有效地解决了Ka频段受雨衰影响大的问题,实现了在高低雨区环境下部署在不同雨区远端站采用统一的天线口径,在一个VSAT网络内工作的应用需求。2、完成了双子网模式的中心地面站设计和网管研制。中心地面站设计包括中心地面站构成、射频子系统设计、前返向链路子系统设计、时频设备选择、电源设计和结构设计等,测试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3、完成了远端地面站高精度的Ka频段天线的研制。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得出了天线一次旋压成型后回弹变形的规律,确定了天线主面的模具和生产加工工艺,实现了满足均方根误差达到0.1mm的高精度的Ka频段天线的批量生产。测试结果表明,天线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4、完成了远端地面站设计。在已实现的远端地面站Ka频段天线基础上,完成了BUC、LNB和调制解调器参数设计和设备选择,经测试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5、完成了地面站组网的测试验证工作。设计了Ka频段地面站详细的验证测试方案,在没有实际的Ka频段卫星资源、600个远端站大容量组网测试无法实际搭建环境情况下,采用Ku频段上星测试和Ka中频闭环测试、半物理仿真测试等测试手段实现Ka频段地面站系统测试,最终Ka频段地面站系统顺利完成了出厂交付。(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毛剑[5](2016)在《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服务综合交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30日上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到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国际海事卫星地面站调研,并与通信信息中心领导班子座谈。李小鹏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报》期刊2016-10-31)

航讯[6](2016)在《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地面站投入运营》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2日是国际载人航天日。当天,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地面测控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该地面测控站正式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交付白方接管。地面站投入使用标志着项目进入了又一新阶段,中方还将在后续卫星应用过程中与白方积极开展合作。白俄罗斯方面表示,愿意不断扩大和加深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各业(本文来源于《太空探索》期刊2016年06期)

何华卫[7](2015)在《便携式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单元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高质量、高数据量的卫星通信需求日益增多。便携式卫星通信站由于其携带方便、操作方便、适用于野外工作环境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一线现场的指挥调度、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实时的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通信业务。本文以某便携式卫星通信地面站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便携站的天线单元进行研究,根据系统对天线单元的指标要求,研制了一种等效口径为1米的Ku频段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基于VSAT卫星通信网,通过天线单元,可与后方指挥中心建立基于IP的透明链路,实现用户业务需求。高精度的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具有全自动工作模式和手动工作模式。在全自动工作模式下,通过一键对星设置,软件自动解算相关参数,并控制执行机构完成天线展开,自动跟踪并锁定卫星;通过一键收藏设置,可自动完成天线的折迭收纳,具有简洁自动,快速建链,无须校准等优势。手动工作模式主要用于系统断电情况下,通过随设备配置的手柄,转动方位和俯仰机构,完成天线收藏。本文对天线单元进行了总体布局设计,将天线单元划分为天馈分系统、伺服分系统、电源分系统叁部分。采用理论计算,对伺服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相应跟踪算法实现天线的自动对星。为了降低天线单元的重量,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制造天线反射面,既提高了反射面的强度又降低了其重量,同时,采用ABAQUS软件对天线单元系统中的反射面及其支撑架进行强度仿真分析,保证天线单元在8级风速下能正常工作。针对系统中功放模块的高热量问题,对功放模块进行散热设计,通过统计热源热量,进行热源布局优化设计。通过优选低热阻材料,降低传热热阻。通过优化散热器结构设计,提高散热能力。并使用6SigmaET软件对散热方案进行仿真校核,结果显示,该散热方案可以满足功放模块的散热需求,保证便携站的正常通信。(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0-15)

阎凯,谢钊,郇一恒,赵丽强[8](2015)在《一种新型便携卫星通信地面站跟踪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一种新型便携卫星通信地面站,对静中通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基本原理进行详细地描述和介绍,针对环境干扰问题,着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卫星跟踪模式,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解决环境干扰带来的问题,在地面各种环境中实现对卫星的跟踪,提高了设备的环境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娄岩,赵义武,佟首峰,陈纯毅[9](2015)在《太阳直射对GEO卫星和地面站通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太阳辐射对卫星光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对GEO卫星和地面站通信时,外表面接收的太阳直接辐射进行理论分析,得出计算表达式;通过STK软件仿真分析了太阳直射对GEO和地面站通信时的可通率,仿真结果表明,当太阳-地面站与GEO夹角为3度且地面站为阿里时,太阳对GEO和阿里通信时的全年直射时间为1187分钟,可通率为99.7741。地面站为海南时,太阳对GEO和海南通信时的全年直射时间为1168分钟,可通率为99.7777。地面站为喀什时,太阳对GEO和喀什通信时的全年直射时间为1201分钟,可通率为99.7714。地面站为云南时,太阳对GEO和云南通信时的全年直射时间为1181分钟,可通率为99.7753。对地面站来说,太阳直射一般出现在北京时间的下午14:00-15:00之间。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上述结果对建立可靠的深空通信链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03期)

樊猛,张暖[10](2015)在《全力保障春运期间网络和信息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樊猛通讯员张暖)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一行到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简称通信信息中心)北京国际移动卫星地面站检查安全时指出,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深刻领会信息化智能化对“智慧交通”的作用,高度关注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报》期刊2015-02-12)

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菱电机株式会社将于11月1日发售Ka波段※1卫星通信地面站功率放大器的高功率高频率晶体管新产品,即实现了高达8W的输出功率和兼具功率放大信号低失真特性的"卫星通信地面站Ka波段Ga N※2 HEMT※3 MMIC※4"。该产品具有更高输出和更低失真特性,将有助于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小型化。※1频率26GHz~40GHz的微波※2 Gallium Nitride:氮化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参考文献

[1].章明明.资源池架构在卫星通信地面站网中的应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

[2]..以高输出与低失真特性,助力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小型化[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7

[3].张峪玮.浅谈卫星地面站通信业务监测系统与安全[C].2017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4].陈牧.Ka频段VSAT卫星通信地面站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5].毛剑.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服务综合交通发展[N].中国交通报.2016

[6].航讯.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地面站投入运营[J].太空探索.2016

[7].何华卫.便携式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单元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8].阎凯,谢钊,郇一恒,赵丽强.一种新型便携卫星通信地面站跟踪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5

[9].娄岩,赵义武,佟首峰,陈纯毅.太阳直射对GEO卫星和地面站通信的影响[J].计算机仿真.2015

[10].樊猛,张暖.全力保障春运期间网络和信息安全[N].中国交通报.2015

标签:;  ;  ;  

卫星通信地面站论文-章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