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的研讨

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的研讨

关键词: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

一、异形柱的定义及受力特点

异形柱是指柱截面区别于常用的矩形柱,而采用多个小墙肢的组合截面柱子,是由剪力墙演变而来的。柱肢截面中各肢的肢高与肢厚比不大于4,常用的有L形、T形和十字形,也有的采用Z形。L形截面柱多用于墙的转角部位,而T形和十字形截面柱多用于纵横墙交接处。柱肢宽度一般使用与填充墙体相同的厚度,为200~250mm,不大于300mm。肢长较大,一般为600~800mm。不等肢异形柱肢高比一般不超过1.6,各肢截面厚度不能相差过大。虽然异形柱由剪力墙演变而来,但由于柱截面本身的特殊性,异形柱结构的受力特点既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也与普通框架相差很大,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1)由于异形柱截面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墙肢平面内外两个方向刚度对比相差较大,导致各向刚度不一致,其各向承载能力也有较大差异;

(2)异形柱由于是多肢的,其剪切中心往往在平面范围外,受力时要靠各柱肢交点处核心砼来协调变形和内力,这种变形协调使各柱肢内存在相当大的翘曲应力和剪应力,而该剪应力的存在,使柱肢易先出现裂缝,也使各肢的核心砼处于三向剪力状态,使异形柱较普通截面柱协调变形能力低,脆性破坏明显;

(3)异形柱不同于矩形柱,其存在单纯翼缘柱肢受压的情况,其延性更差。异形柱的破坏形态有弯曲破坏、小偏压破坏、压剪破坏等,影响其破坏形态的因素有荷载角、轴压比、柱净高与截面肢长比(剪跨比),配箍率及箍筋间距S与纵筋直径D的比值等。由于其受力性能的复杂,设计中必须通过合理的结构平面布置,采用有效设计计算程序和必要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其强度和延性。

二、异形柱结构平面布置

异形柱框架的构造应满足现行国家结构设计、施工规范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异形柱的特点,在结构体系上,应从严把握概念设计的原则,力求结构平面规整,结构刚度均匀,构件传力明确。就结构体系而言,异形柱框架应设计成双向刚接梁柱抗侧力体系,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和受力特点,可设计成部分异形柱部分矩形柱的形式,特别注意在受力复杂部位采用矩形柱,如楼梯间、电梯井等。结构平面布置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尽量控制或减小扭转效应。同时结构的框架纵、横柱网轴线宜分别对齐拉通,异形柱截面肢厚中心线宜与框架梁中心线对齐;结构竖向布置注意体型力求简单规则,避免过大的外挑内收,避免楼层刚度沿竖向突变;柱网尺寸不易过大,一般不超过6m。因柱距大,梁高也大,一方面建筑净空难以满足要求,另一方面柱承受的轴力也大。轴压比高,于抗震不利。为保证梁板对异形柱节点的约束,宜采用现浇楼盖。

三、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

3.1“Z”形柱的设计计算

工程中经常遇到“Z”形柱的情况。《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未将“Z”形柱列入,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在PMCAD输入时将其按2个“L”形柱来输入,并进行内力及配筋计算。因为“Z”形柱受力较大时易在中间肢劈开。劈开后(极限状态)其受力接近于2个“L”形柱,按2个“L”形柱处理较为合适。

3.2轴压比控制

框架结构柱的延性对于耗散地震能量、防止框架的倒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轴压比又是影响混凝土柱延性的一个关键,柱的侧移延性比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在高轴压比情况下,增加箍筋用量对提高柱的延性作用已很小,轴压比大小的控制对柱的延性影响至关重要,必须对异形柱的轴压比进行严格控制。

3.3异形柱框架的计算

由于异形柱截面的特殊性,在柱截面对称轴内受水平力作用时,弹性分析计算其翘曲应力很小,此时如同承受水平力的偏压构件,仍可按平面假定分析,按混凝土设计规范计算。框架柱水平力较小,如按一般偏压柱计算,误差较小,此时异形柱可用等刚度等面积代换成矩形柱后由程序进行整体分析。而在水平力较大,且水平力作用在非主轴主向,则翘曲应力不容忽视。按平截面假定误差较大,则应对异形柱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决定内力和配筋的位置和大小。在进行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时,宜选用带有异形柱计算功能的计算软件。

目前,国内可直接进行异形柱截面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的软件有:中国建设研究院的TAT、SATWE程序、广东省建院的SS、SSW程序及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配筋计算CRSC等,这些程序均用数值积分法进行正截面配筋设计,准确性较高,能有效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

3.4配筋构造

在经过正确的结构选型及计算后,截面内钢筋的构造也是保证异形柱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异形柱截面的特点,柱肢端部会出现较大应力,加上梁作用于柱肢上应力的不均匀,在异形柱配筋时应在肢端设暗柱,暗柱的外排钢筋由计算而定。离端部厚度范围内设构造纵筋,箍筋同柱,可限制柱肢混凝土裂缝的展开,提高异形柱局部抗剪强度及变形能力。柱上的箍筋不仅能抗剪,也可约束混凝土变形,增大其延性。异形柱由于不易形成多肢复合箍,其配筋率只能由加大箍筋直径和加密间距来实现。相同配箍率下,箍筋直径大,其延性指标好,其间距可比普通箍筋间距小。

四、异型柱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梁柱核心区配筋如过于密集,各向钢筋相互碰撞严重,会造成钢筋偏位和施工困难。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内梁,特别是横向框架梁中,对此可以采用“宽梁窄柱”的办法加以解决。

(2)暗埋管线穿梁柱,使梁柱截面削弱。此类问题比较广泛,而且容易被设计忽视,往往造成较严重的结构缺陷问题。除了对电气布线设计不能过于集中外,应设管线井加以解决。管线井可设在楼梯平台的角部,其断面可设计为三角形,不会对交通产生影响。

(3)悬臂梁根部钢筋较多时,势必形成多排配筋,使梁的有效截面高度下降,引起梁根部变形增大,裂缝宽度超规范允许值。可将悬臂梁的顶面比相应楼面标高抬高25~30mm使悬臂梁上部纵筋从最上层伸入锚固,可保证梁的变形及裂缝宽度在设计的控制值内。

结束语:异型柱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比普通矩形柱框架灵活,可以较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设计中应根据其受力的特点,充分了解其破坏的各种机理,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正确掌握计算机分析方法和截面配筋,其结构才能有可靠的安全保证。

参考文献

[1]孙超,姚尧.浅析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10,(13).

[2]杨纪红.有抗震要求的多层住宅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及优化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04).

标签:;  ;  ;  

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的研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