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引致论文-陈启斐,吴金龙

需求引致论文-陈启斐,吴金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需求引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服务业发展,投入产出表,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

需求引致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斐,吴金龙[1](2018)在《需求引致还是供给支撑:中国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增加都会提高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总供给对服务业TFP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总需求的促进作用,前者是后者的3.2倍。第二,将需求和供给拆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之后发现,国外供给会显着地提高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国外需求会抑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即外需会割裂中国的产业关联,抑制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国内需求和国内供给都可以促进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国内供给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远远大于国内需求的作用。第叁,国外制造业需求和供给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为正,而国内制造业需求和供给对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为负;国内外服务需求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显着为负,而服务供给都可以显着地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凯,陈明令[2](2018)在《我国体育赛事的引致需求、现实问题与供给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体育赛事发展中的引致需求、现存问题与供给侧的优化路径,为更好的促进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引入引致经济理论对我国体育赛事的引致需求多元诱因与引致生产要素进行探讨,构建体育赛事基本引致需求模型。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体育赛事供给侧存在着管理的服务性不足,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缺位,"委托—代理"错位,"单一中心"路径依赖,赛事运作中"产品意识"与"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从产业层面和要素层面提出了优化供给的路径:产业层面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完善自主培育和赛事申办相互促进布局,丰富群众体育赛事,培育赛事产品消费主体,促进赛事产业转型提档,实现从国内到国际的价值链升级;要素层面不断的改革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职能;完善赛事市场治理体系,活跃赛事资本市场,优化赛事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赛事要素供给,全面实施体育赛事质量提升工程。(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钱勇,郭晓华,曹志来[3](2017)在《以需求引致联动技术创新的模块化产业增长机制——基于智能手机产业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已经困扰全球几乎所有竞争性产业。中国制造业也是如此。在这种环境下,智能手机产业却经历持续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原因与机制值得探究。本文以产业技术创新与需求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为基础,分析影响智能手机需求的关键模块、各模块创新与需求联动增长的反馈机制,构建出智能手机产业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而进行短期和长期仿真模拟。基于智能手机仿真模拟结果,总结与分析模块化产业需求与创新联动的成长路径。研究表明:手机模块功能提升与模块系统外因素共同影响智能手机需求,以智能手机的需求为中介环节,手机各个独立模块构成技术创新联动反馈系统,由此产生的频繁边际创新不断拉动产品需求。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在2018年之前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智能手机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会遇到发展"瓶颈",在需求引致联动技术创新正向反馈作用下形成的高增长预期也将破灭,这种预期下出现的产业泡沫也将破碎。(本文来源于《产业组织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王高凤,郑江淮,许璐[4](2016)在《“需求引致创新”理论的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需求引致创新"是需求与创新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需求叁个方面证明了市场需求对企业创新具有非线性的正向作用。在我国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经济环境下,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需求发生了动态改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这叁个角度梳理了"需求引致创新"方面的文献,进一步指出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并从动态性角度给出后续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南大商学评论》期刊2016年03期)

程鹏,牟敏,柳卸林,陈傲[5](2016)在《后发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如何涌现?——本土需求引致突破性技术的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后发国家企业研制突破性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切关注,本土需求作为一种特殊需求,其对突破性技术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学者重视,现有研究大多强调本土需求对于突破性技术实现的重要性,而将其中的作用机理视为一个黑箱。为了打开黑箱,拟通过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案例研究,探究本土需求引致突破性技术的过程。研究结论主要如下:本土需求引致突破性技术的过程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过程,企业积累的技术能力是架起本土需求与突破性技术内外部桥梁的重要节点,而技术能力发挥作用依赖企业对本土需求价值的判断;本土需求过渡到突破性技术的每一个要素都很重要,但是为了最优化创造价值,这些要素必须同步和有效率,各个要件的整合和平衡对于保证整个过程的协调以及满足需求的特殊性非常必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李成宇,史桂芬,杨锋锋[6](2016)在《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物品的引致需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就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问题,采用2007年~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城镇化是否引致居民对地方公共物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居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与6类公共物品需求之间都具有正的相关性,且除了环境保护需求方程外,其他几种公共物品的需求方程的影响系数都非常显着;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更加关注医疗卫生需求,而对环境保护需求偏好较小。这些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层次、有效地满足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经纬》期刊2016年04期)

朱玲[7](2015)在《信贷市场干预、金融引致需求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信托业始于1979年,发展至今已有叁十多年。在这短暂的叁十年里,信托行业经历六次大型整顿,致使信托业发展尤为坎坷。然而,在近几年里,信托业发展迅速,截止2013年底,其资本规模已超越保险业,成为立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第二大金融行业。信托规模的快速扩张,其主要原因是信托业在满足社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另外,信托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本文研究信托行业迅速发展背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深入研究信托业与信贷干预、引致金融需求之间的联系,对于理解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我国政府对金融市场干预程度比较高的特征,本文尝试从政府干预所引发的金融引致需求角度,分析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引发了银行的监管套利和影子银行活动,而与信托公司合作成为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实现监管套利的重要渠道,从而导致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成为推动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以微观经济学关于引致需求的概念及其内涵为基础,结合金融学相关范畴,对本文的引致金融需求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以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和行政干预角度,分析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理论机理和渠道:第一,政府信贷规模管控导致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政府的信贷规模控制、存贷比限制等政府信贷干预使银行信贷受限,引发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合作,银行便通过银信合作产品将监管下的贷款资金贷出,通过影子银行途径规避政府的信贷市场干预,从而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第二,利率管制导致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一方面,存款利率管制推动银行与信托的合作,引致出大量信托形式的理财产品,推动了信托的发展;另一方面,银行利用银行间市场的低利率进行套利,套利的主要形式便是信托,进而再度引致银行业对信托的需求。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2004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理论分析中提出的关于来自银行业的引致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并发现了:第一、信贷规模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都是信托规模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图显示两者与信托规模均为负相关。信贷规模受到控制,银行信贷贷出受阻,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推动信托业的发展。第二、存贷差是信托规模的格兰杰原因,其脉冲响应图显示与信托规模呈现持续的负相关。内在原理为由于我国存款利率处于长期管制的状态,影响银行存贷款总量,从而存贷差受到相应的干扰。当利率管制加强时,存贷差减小,银行业加强与信托业的合作,贷出受限资金,从而引致出对信托的需求,推动信托业的发展。反之,利率市场化,银行可贷资金充裕,减少与信托的合作,信托业发展变缓。本文从政府信贷市场干预角度入手,以引致金融需求为中介变量,分析了政府信贷市场干预导致的银行监管套利和中国式影子银行活动对信托的引致需求的影响,揭示了政府信贷市场的干预,以及引致金融需求对信托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因此,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切入点为引致金融需求,具有新意。以微观经济学关于引致需求的概念及其内涵为基础,结合金融学相关范畴,对本文的引致金融需求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文将银行信贷作为基本金融需求,信托为引致需求,着重探讨政府信贷干预对信托引致需求形成的微观机理。第二、从银行业规避政府监管和行政干预角度,分析了源于银行业的引致金融需求影响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理论机理和渠道,具有新意。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信贷市场干预导致银行业对信托引致需求的机理:一方面,政府信贷市场干预导致的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另一方面,利率管制导致的银行业对信托的引致需求。(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5-12-01)

立国[8](2014)在《需求引致全球聚碳酸酯市场恢复元气》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已经步入2014年年中,但是回顾2013年,全球PC(聚碳酸酯)市场依旧不景气。不过,据IHS化学公司最新市场报告显示,下游建筑和汽车市场复苏正在刺激北美和西欧地区的聚碳酸酯(PC)需求增长,全球PC业务正在慢慢恢复元气。 中国PC市场争夺(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报》期刊2014-08-11)

王之军,石奇,焦艳[9](2014)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途径、动力与限制因素:基于制造业出口的引致需求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转型的重点话题,引致需求的角度能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准确视角。从经验分析出发,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得到以下结论:制造业发展高度不够所导致高品质有效需求不足,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目前制造业投资仍是生产性服务需求扩大的主要动力,但出口作用的潜力较大;从异质性角度出发,不同制造业类型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存在差异,我国目前的制造业结构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郁义鸿,张华祥[10](2013)在《经济转型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引致需求结构变动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转型意味着产业增长要从投资和出口的需求拉动转向内需拉动,本文根据用途的不同,将钢材区分为消费拉动型和投资拉动型两大类,梳理了投资活动和国内消费与钢铁下游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消费拉动型钢材与汽车和家电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也验证了投资拉动型钢材与全社会建筑施工面积和主要机械设备产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对钢材引致需求结构特性及其与经济转型关系的分析,本文对未来引致需求结构变动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并对政府产业政策和厂商策略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3年09期)

需求引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旨在探究体育赛事发展中的引致需求、现存问题与供给侧的优化路径,为更好的促进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引入引致经济理论对我国体育赛事的引致需求多元诱因与引致生产要素进行探讨,构建体育赛事基本引致需求模型。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体育赛事供给侧存在着管理的服务性不足,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缺位,"委托—代理"错位,"单一中心"路径依赖,赛事运作中"产品意识"与"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从产业层面和要素层面提出了优化供给的路径:产业层面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完善自主培育和赛事申办相互促进布局,丰富群众体育赛事,培育赛事产品消费主体,促进赛事产业转型提档,实现从国内到国际的价值链升级;要素层面不断的改革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提升服务职能;完善赛事市场治理体系,活跃赛事资本市场,优化赛事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赛事要素供给,全面实施体育赛事质量提升工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需求引致论文参考文献

[1].陈启斐,吴金龙.需求引致还是供给支撑:中国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科学.2018

[2].王凯,陈明令.我国体育赛事的引致需求、现实问题与供给侧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

[3].钱勇,郭晓华,曹志来.以需求引致联动技术创新的模块化产业增长机制——基于智能手机产业的分析[J].产业组织评论.2017

[4].王高凤,郑江淮,许璐.“需求引致创新”理论的研究述评[J].南大商学评论.2016

[5].程鹏,牟敏,柳卸林,陈傲.后发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如何涌现?——本土需求引致突破性技术的过程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李成宇,史桂芬,杨锋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公共物品的引致需求分析[J].经济经纬.2016

[7].朱玲.信贷市场干预、金融引致需求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D].浙江财经大学.2015

[8].立国.需求引致全球聚碳酸酯市场恢复元气[N].中国建材报.2014

[9].王之军,石奇,焦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途径、动力与限制因素:基于制造业出口的引致需求视角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

[10].郁义鸿,张华祥.经济转型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引致需求结构变动视角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3

标签:;  ;  ;  ;  

需求引致论文-陈启斐,吴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