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源论文-赵成威

新型光源论文-赵成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光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Orbiter,LED,点光源

新型光源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ARRI新型点光源超亮LED灯Orbiter(欧必德)正式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ARRI正式发布了新型LED灯光Orbiter(欧必德),Orbiter以多用性、适应力为原则,搭载的所有系统都是全新开发的。Orbiter最核心的创新就是可更换的光学附件。借助丰富的附件,Orbiter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变换成不同的灯头,同时不牺牲光束造型、输出能力或色彩品质。此外,汲取5年多来SkyPanel的研发成果,Orbiter还形成一套新的操作系统(灯光软件系统)——LiOS。(本文来源于《影视制作》期刊2019年10期)

庞玉莲,赵丽英,高明,邹应全[2](2019)在《适用于UV-LED光源的新型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光活性高的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出发,在其两个活性位点上分别引入了一个乙酰基噻吩基团和一个乙酰基基团,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适用于UV-LED光固化体系的光引发剂2-(2-乙酰基噻吩)-5-乙酰基-3,4-乙烯二氧噻吩(S-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吸收特性和热稳定性,还利用实时红外技术对其光引发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此光引发剂在365~405nm范围内有较好的吸收,其紫外吸收性能和热稳定性优于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光引发活性与ITX相当。(本文来源于《影像科学与光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成威[3](2019)在《新型AFS的光源控制和信号采集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原子荧光技术应用大国,但目前的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基本都是非色散型AFS,存在光谱干扰问题,使得有些元素的检测结果存在偏差。因此,即使我国的AFS水平领先于世界,但在国际上也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传统色散检测技术存在自身局限性,因此一直没有进一步发展。采用高紫外透射率数字微镜(DMD)作为空间光调制器的色散AFS检测技术,将为克服光谱干扰问题带来新的曙光,可有效提升我国原子荧光产业竞争力,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位,进而拥有更广阔的市场。针对研制色散信号采集器与测控系统的迫切需要,本文开发一种适用于新型AFS的光源控制与信号采集系统,将其应用于测控系统的基础上又进行总体集成,具体如下:(1)光源控制部分的开发激发光源的激发强度直接决定了原子荧光强度。在本文中,以高强度空心阴极灯(HCL)作为激发光源,设计出双通道光源驱动电路,并开发了光源控制硬件,工作在特定的时序下以配合DMD工作。针对灯电流设置与灯型号识别两大主要功能需求,本文以STM32F103C8T6为光源驱动控制核心,设计了CAN总线通信与功能性下位机算法。(2)信号采集部分的开发AFS的背景干扰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背景扣除尤为重要。在本文中,以光电倍增管(PMT)作为检测器,设计出背景扣除闭环电路,并通过仿真得出其频率响应与稳定性条件,开发了信号采集硬件,工作在特定的时序下以实现背景扣除。(3)系统集成及时序设计测控系统是新型AFS的关键部件,将各控制单元结合为一个整体配合上位机工作。在本文中,开发光源控制和信号采集的集成系统,设计了接口及外观布局并开发了转接板。搭建出新型AFS原理样机,集成了原有部件与新研制部件。并针对光源控制和信号采集的集成系统,设计了总体时序。(4)测试及应用通过测试证明实现了灯型号识别功能、灯电流设置功能、负高压设置功能和背景扣除功能,实现了CAN总线与LVDS总线通信,集成测控系统各部件均达到了预期功能并通过了第叁方测试。应用光源控制硬件,在保持占空比为1:3、主/总电流为50%不变的条件下,证明了Bi和As元素HCL分别在总电流为60mA和110mA时具有最高信噪比,并实现了双通道同时点灯。应用信号采集硬件对Bi进行在1~100μgL~(-1)范围内样品实验,讨论Bi在分析线223.06nm上的性能,信噪比最高可提高77.78%;检出限为0.0725μgL~(-1),降低到原有的54.04%;拟合曲线R~2=0.9996。在本文中,开发的光源控制硬件可为高强度HCL提供优良驱动;开发的信号采集硬件能在分析线上测量信号和背景,并可实现硬件快速自动背景扣除;搭建的新型AFS原理样机,将原有部件与新研制部件控制单元进行集成,并能协调有序工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杜元宝,张耀华,张日光,林胜[4](2019)在《新型荧光粉涂敷LED光源COB封装结构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实现LED光源的调光、调色是实现LED智能照明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荧光粉涂敷调光、调色COB封装结构的设计,该设计采用蜂窝式的排列方式,可以在同一个光源、同一个发光面内实现不同色温的自由变换,同时确保色温变化的同时光源出光角度维持不变。该封装结构采用新型荧光粉涂敷封装设计,与传统LED光源器件相比具有耐高温、出光均匀、高可靠性等优势。(本文来源于《照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春芳,贾明辉[5](2018)在《基于数学模型分析的新型微纳光源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源是微纳光学、光电子集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光学偏振角度,基于数学理想模型研究了新型的光源的系统。采用了线性偏振器和待测的可变相位延迟器(LCVR)进行系统搭建,利用光强的变化推导出LCVR本征轴方位角和相位延迟值,具有测试结构简单、相位延迟测量过程无需旋转器件、可快速获得宽波段相位延迟谱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8年08期)

杨潇,施正香,郑炜超,童勤[6](2018)在《新型LED光源对蛋鸡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禽类特殊的视觉系统及现阶段主要采用的密闭式禽舍建筑形式,人工光照管理在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型LED灯以其节能、高效、单色性佳、可进行智能化调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鸡生产中。文章概述了近年来传统光源及LED光色、光照度及光照周期等因素对蛋鸡生长发育(采食量、体重及饲料转换率)、生产性能(开产日龄、产蛋量及蛋品质)、行为活动(觅食、采食、梳羽、休息及啄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对比分析传统光源和LED光源存在的差异,回顾了LED光源智能化调控技术在畜禽舍照明领域内的发展现状,指出LED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和方向,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突破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8年13期)

王晓旭[7](2018)在《新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一二十年,在环境科学、太阳物理、大气物理、气候学及气象学等研究的推动下,高精度太阳/大气定量光谱遥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空间定量光谱遥感数据的获取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遥感仪器的定标精度。所谓遥感仪器定标,即指建立仪器输出电信号与探测目标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对应关系。目前,国际主流空间光学遥感仪器光谱辐射定标精度都很高,可以达到0.2%-2%;同时,地面遥感、航空遥感、等离子体物理与定量光谱学等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对辐射定标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在紫外至短波红外光谱波段仪器光谱辐亮度响应度定标方法主要有可调谐单色激光照射积分球的窄带光源法与宽带光源法两种。可调谐单色激光照射积分球窄带光源法的积分球光谱辐亮度由低温绝对辐射计传递的陷阱探测器定标,精度很高,不确定度可达0.1%,但系统庞大复杂且全波段逐点定标过程漫长;宽带光源法,通常为光谱辐照度标准灯辐照漫反射板光源或灯照积分球光源,其光谱辐照度标准灯的光谱辐照度或积分球光源的光谱辐亮度由高温黑体定标,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定标速度快过程简便的优点,但定标精度相对较低,且会随着使用时间衰减,需要经常复验。因此,有必要发展新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可以兼具以上两种定标方法的优点。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新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的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具有窄带、宽带两种工作模式的新型自校准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总体技术方案,完成了系统的设计集成工作,并对其进行了实验测试及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基于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稳定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完成了光源系统的设计及实验样机搭建,对其信号强度、光谱带宽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所搭建的实验样机“装置”完成了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可见通道样机的稳定性测试,验证了稳定型光源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首先,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研究背景、遥感仪器辐射定标的主要方法以及国内外新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的相关研究进展。论文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章及第叁章内容,主要介绍了自校准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的相关研究工作。第二章介绍自校准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的设计原理与总体技术方案。首先明确研究目标:研制一套基于标准探测器的光谱可调谐绝对辐亮度标准光源,完成其辐射定标方法的研究,提供一种能保持光谱辐亮度不确定度较低且能保持长期稳定的自校准型均匀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在此基础上,首先提出自校准光源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自校准光源系统应具有窄带与宽带两种工作模式,在窄带模式下使用标准探测器为自校准光源系统定标,在宽带模式下使用自校准光源为遥感仪器定标,光源两种工作模式的相互转换通过可调谐光谱技术得以实现。然后具体设计自校准光源系统的组成部件,详细介绍了各组件的设计与工作原理。最后设计研究了自校准光源系统辐射定标模型与窄带到宽带模式光谱辐亮度转换算法。本章从原理上完成了自校准光源设计及辐射定标原理研究,为以后的原理样机搭建、定标与测试提供了基础。第叁章主要完成自校准光源系统辐射定标与性能测试的相关实验及分析研究。首先根据自校准光源的设计,完成自校准光源原理样机的集成,并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然后根据自校准光源辐射定标模型,对样机进行辐射定标,并分析了自校准光源的输出光谱辐亮度不确定度。最后完成了自校准光源光谱分辨率、稳定性与重复性等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本章通过实验验证了自校准光源系统组成设计方案与辐射定标原理,提供了自校准光源样机性能测试指标,为自校准光源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改进提供了依据。论文第叁部分,基于自校准型光谱辐亮度标准光源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稳定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首先研究了稳定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的原理与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搭建实验样机装置,并测试研究了其信号强度、光谱带宽与稳定性;最后基于搭建的稳定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实验样机,研究了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可见通道样机的稳定性。本章完成了稳定型辐亮度定标光源的原理设计研究、样机搭建及部分实验测试应用验证工作,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论文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本文创新点,并对后续可以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刘昱峰[8](2018)在《采用VCSEL光源的新型TDLAS甲烷气体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TDLAS激光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普遍采用DFB型边发射激光器作为检测光源,这种技术方案功耗较高、体积较大,限制了TDLAS检测技术在功率敏感场合的应用。VCSEL型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功率低、体积小的优点,应用于TDLAS气体检测技术当中,可以有效改善激光气体检测技术的功耗与体积问题。深入分析了采用VCSEL型激光器的TDLAS气体检测技术的理论依据。依据气体吸收光谱理论与VCSEL型激光器的发光特点,选定了甲烷气体检测激光波长。对TDLAS-WMS波长调制技术与谐波检测技术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检测过程中检测信号的变化过程,为实际VCSEL型TDLAS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基于VCSEL型激光器调谐特点与TDLAS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对TDLAS气体检测过程进行了软件仿真。深入研究TDLAS气体检测过程各个环节的信号变化情况,并将仿真过程移植到硬件平台中,完成检测技术的硬件仿真。在检测技术的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后,选取了适用于本系统的可调谐VCSEL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与锁相放大器等器件,完成了检测系统的光学与电子学系统设计,组建了采用VCSEL光源的TDLAS甲烷气体检测系统。对所组建检测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并基于实验结果对检测系统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宋健[9](2018)在《基于白光LED和RGB LED的新型光源在可见光通信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可见光通信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机构已在可见光通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未见到研究者将白光LED和RGB LED相结合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光源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新型光源由白光LED和红绿蓝(RGB)LED组成,其中白光LED提供稳定照明,同时RGB LED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功能。RGB LED有七种组合方式可实现通信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了 RGB LED在其中六种组合下,新型光源的成色质量和通信性能,并在显色指数、信噪比和误码率的约束下,研究RGB LED在不同组合方式下与白光LED的功率比可用范围。同时在新型光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调制方法。一种是基于联合色移键控调制和多脉冲位置调制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色移键调制和多脉冲位置调制的编码调制过程,并给出了特例详解。提出了将伪噪声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以实现多脉冲位置调制的时隙组合方式识别。同时还分析了系统的信号传输、信道模型和噪声。本文是首次研究联合色移键控调制和多脉冲位置调制方法,并可将该联合调制方式拓展应用到其它调制方式中,为可见光通信系统调制方式提供了一种选择。另一种是基于新型光源的联合分步映射空间调制方法。该调制方法首次将空间调制和RGB LED的不同组合方式相结合,并分步实现映射过程以降低系统调制和解调的复杂度。根据新型光源的显色指数和可用功率比范围来选择RGB LED的不同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通信。利用新调制方法传输DCO-OFDM信号,并研究调制阶数、直流偏置和发射端布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15)

王琳[10](2018)在《面向OCT成像和生物医学传感的新型扫频激光光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低相干干涉技术,可以实现无损、在体的生物医学检测,成为临床医学成像检测手段之一。基于扫频激光光源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是新型的OCT成像技术,和传统的OCT技术相比,SS-OCT具有成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势。SS-OCT系统的成像性能直接依赖于所使用扫频激光光源的特性,具有高扫频速率、宽扫描范围、窄瞬时线宽的新型扫频激光光源对提高SS-OCT的成像性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光纤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医学传感技术,它是将光纤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强电磁辐射、内窥和可植入式芯片的在体实时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扫频激光光源由于扫频速率快,可以采用示波器来获取时域上的生物传感信息,成为光纤生物医学传感技术中新型光源的重要选择之一,其高速的时域解调能力会大大提升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检测速度和效率。本文对面向SS-OCT成像和光纤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的扫频激光光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反四波混频(Inverse Four-Wave Mixing,IFWM)效应的窄瞬时线宽傅里叶域锁模(Fourier Domain Mode Locking,FDML)光纤激光器,将其应用于自行搭建的1550 nm波段的SS-OCT成像系统,得到靶板和玻璃片在不同方向上的二维成像。反四波混频效应能够有效窄化光谱,将其与傅里叶域锁模技术相结合,可以得到窄瞬时线宽FDML光纤激光器的扫频输出,从而提高SS-OCT成像系统的探测深度。实验中得到了光源中心波长为1550 nm,光谱带宽为42.6 nm,信噪比大于36 dB,扫频速率为43.115 kHz的扫频输出。将该扫频激光光源用于SS-OCT成像系统中,空气中以全反射镜为样品得出其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图。提出了基于FDML光纤激光器结合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Micro-fiber Bragg Grating,mFBG)的折射率传感系统,通过时域测量分析手段提高了其测量速度和传感效率,在酒精和水匹配液的折射率传感实验中,时域解调方式的传感分辨率比光谱波长解调的分辨率高出两个数量级,时域折射率传感辨识度比光谱折射率传感辨识度提高了一倍多。2、实现了基于正负色散模块的腔内锁模脉冲色散展宽效应的扫频激光光源,得到了光源中心波长为1555 nm,输出光谱带宽为16 nm,扫频速率为6.17 MHz的扫频输出。将该扫频激光光源用于SS-OCT成像系统中,得到了2 mm深度的PSF组图。提出基于时域解调的光纤生物传感技术,通过腔外级联色散补偿光纤模块(Dispersion Compensating Fiber,DCF),利用不同波长对应时域不同脉冲位置的特性,实现了肿瘤标志物蛋白质大分子p53蛋白的检测。获取了浓度为10 ng/mL肿瘤标志物p53蛋白溶液的生物传感检测结果,p53蛋白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反应过程中时域脉冲的漂移量为5.5 ns。3、提出了基于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Linearly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LC-FBG)的腔内锁模脉冲色散展宽效应的扫频激光光源。搭建了基于时域色散展宽技术啁啾光栅对结构的扫频激光光源,得到了光源中心波长为1550 nm,光谱带宽为6 nm,扫频速率为3.48 MHz的扫频输出。高反射率LC-FBG作为正负色散器件,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激光器的腔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腔内色散失配的问题。搭建了基于时域色散展宽技术LC-FBG结构的扫频激光光源,高反射率LC-FBG用来提供腔内相等的正负色散量,实现了光纤激光器内色散量的完全匹配,得到光源中心波长为1550 nm,光谱带宽为2.1nm,扫频速率为5.4 MHz的扫频输出,扫频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3-01)

新型光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光活性高的3,4-乙烯二氧噻吩(EDOT)出发,在其两个活性位点上分别引入了一个乙酰基噻吩基团和一个乙酰基基团,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适用于UV-LED光固化体系的光引发剂2-(2-乙酰基噻吩)-5-乙酰基-3,4-乙烯二氧噻吩(S-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紫外吸收特性和热稳定性,还利用实时红外技术对其光引发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此光引发剂在365~405nm范围内有较好的吸收,其紫外吸收性能和热稳定性优于异丙基硫杂蒽酮(ITX),光引发活性与ITX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光源论文参考文献

[1]..ARRI新型点光源超亮LED灯Orbiter(欧必德)正式发布[J].影视制作.2019

[2].庞玉莲,赵丽英,高明,邹应全.适用于UV-LED光源的新型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9

[3].赵成威.新型AFS的光源控制和信号采集系统开发[D].吉林大学.2019

[4].杜元宝,张耀华,张日光,林胜.新型荧光粉涂敷LED光源COB封装结构的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9

[5].赵春芳,贾明辉.基于数学模型分析的新型微纳光源测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

[6].杨潇,施正香,郑炜超,童勤.新型LED光源对蛋鸡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8

[7].王晓旭.新型光谱辐亮度定标光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8].刘昱峰.采用VCSEL光源的新型TDLAS甲烷气体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

[9].宋健.基于白光LED和RGBLED的新型光源在可见光通信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0].王琳.面向OCT成像和生物医学传感的新型扫频激光光源研究[D].暨南大学.2018

标签:;  ;  ;  

新型光源论文-赵成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