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耗能论文-付艳娜

降温耗能论文-付艳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降温耗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度,阀室,管道设计,冷却技术,冷负荷,自然通风,蓄冷系统,巴德,输油管道工程,温差

降温耗能论文文献综述

付艳娜[1](2018)在《巧用温度差 降温不耗能》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中旬,正在进行尼日利亚AKK管道设计的史玉峰遇到了一个老难题:在气候炎热、没有外电的地区,无法通过空调降温,如何保证RTU(监控)阀室设备间的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呢?此前,在伊拉克巴德拉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同样遇到过这个问题。伊拉克巴德拉输油(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8-06-26)

孙佳丽,陈兵,谢志清,苗茜,王瑞[2](2016)在《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苏省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采暖度日和降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耗能和降温耗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 a全省采暖度日以淮北大部分地区以及盐城北部地区最多,苏南地区最少;空间变化趋势均为明显减少,且以苏南中部和江淮南部大部分地区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而降温度日以苏南地区最多,淮北东北部和盐城北部地区最少;空间变化趋势以苏南和江淮南部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并不显着。近12 a来采暖度日减少了9.8%。降温度日增加了29.9%。2001—2012年采暖期日数为近52 a来最短,降温期日数为近52 a来最长。气温变率与采暖度日变率呈很好的负相关,与降温度日变率呈正相关,二者均通过了信度0.001的显着性检验。(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旖旎,方文杰[3](2016)在《被动式无耗能大功率LED降温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大功率LED发热量大,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导致的结温过高等问题,将对灯具寿命和发光效率造成严重影响。将温差发电技术应用到大功率LED降温装置的设计中,提出了一款被动式无耗能大功率LED降温装置。通过实验,实验表明:散热装置能无额外耗能的降低灯具工作时的结温温度,在有效提高LED发光效率的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装置可将LED寿命提高近两倍,相对发光效率提高约20%。每盏灯每年可以省46486.4度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8.59456吨。同时可减少85.71%该类型LED的损耗。(本文来源于《科技与企业》期刊2016年09期)

孙佳丽,陈兵,苗茜,朱宝[4](2014)在《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江苏省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等资料,计算了江苏省年采暖度日和降温度日,分析了采暖度日和降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耗能和降温耗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采暖度日和降温度日均呈条带状分布,采暖度日由南往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降温度日反之。近52年采暖度日全省均呈减少趋势,且以苏南中部和江淮南部大部分地区减少趋势最为明显;降温度日主要以淮北东部和江淮北部呈减少趋势。江苏省平均采暖度日的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减少。而降温度日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2001-2012年采暖期长度为近52年来最短,降温期长度为近52年来最长。气温变率与采暖度日变率呈明显的负相关,与降温度日呈较好的正相关。随着气候增暖,江苏省采暖度日将趋于减小,降温度日将趋于增加。(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期刊2014-11-03)

林小昭,周芳,马纪朝,张国栋[5](2013)在《多地遭遇增长困惑 官员感慨转型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央政府去杠杆、调结构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一些过去几年主要以投资和高耗能产业带动的省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出现明显降温。    一份来自河南电力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河南省的电解铝行业累计用电量为171.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6.4(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3-07-02)

刘伟,刘新国[6](2012)在《缓释降温通风与快速降温通风耗能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风机使运动的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粮堆,使粮堆内的气体与外界干燥、低温气体交换,用以降低粮堆温度、湿度,以延缓粮食陈化,抑制虫霉活力,减少储粮损失,以利于储粮安全度夏。分别选用缓释降温通风和快速降温通风2种方式,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通风降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缓释降温通风,具有耗电低、能耗少、水分损耗少、降温均匀和便于操作等特点,但耗时长;选用快速降温通风,具有操作简便、降温迅速、耗时短等特点,但耗电多,能耗大。(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2年06期)

张天宇,李永华,王勇,程炳岩,唐红玉[7](2012)在《气候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空调度日数作为评估暖季降温耗能的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1971—2010年间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并评估了气温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各地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空间差异明显,沿江及河谷一带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高、多,东南部及城口等高海拔地区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相对低、少;1971—2010年重庆各分区的空调度日数、制冷日数的时间演变与全区平均比较一致,主要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折;气温与降温耗能具有很好的同步性,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程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气温若升高1℃,整个暖季(5~9月)、夏季(6~8月)中重庆全区平均的降温耗能将增加56%、46%;在暖季或夏季,气温若升高1℃时降温耗能增加效应量重庆各个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南部、西部、西南部、中部、主城、东北部;暖季气温若升高1℃时,全区平均制冷日数将增加16 d,主城将增加14 d,其他地区将增加15 d;最后利用平均气温与降温耗能变率建立了一组降温耗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评估模型。文章认为该组评估模型可以用于重庆地区降温耗能变化的定量评估和预估。(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郜智贤,姚亚东,谢茹,颜友喜,张爱强[8](2011)在《华南地区高大浅圆仓不同风机组降温耗能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4种不同的风机组合方式,对通风前后的降温效果,水分损失情况及能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对高大浅圆仓通风性能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1 kW轴流风机不能够满足高大浅圆仓冬季通风降温的需要;5.5 kW小功率离心风机的降温效果优于22 kW大功率离心风机;但从华南地区气候特点考虑,大功率离心风机在高大浅圆仓冬季通风降温上存在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粮食储藏》期刊2011年03期)

史军,崔林丽,田展,余庆平[9](2011)在《气温变化对华东居住建筑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华东446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和RegCM3模式预估的2010—203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分别以10℃和22℃作为取暖和降温度日的基础温度,采用度日法分析了气温变化对华东居住建筑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07年间,整个华东取暖度日、取暖和降温总度日基本都呈减少趋势,且北部减少多于南部;降温度日在华东多数地区都呈增加趋势,以长江叁角洲、浙江东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增加较多。2010—2039年间,整个华东取暖度日都将继续减少,且北部减少多于东南部;降温度日都将继续增加,且南部增加多于北部和沿海;取暖和降温总度日在华东北部呈减少趋势,而在南部呈增加趋势。过去47 a间,华东取暖度日的减少远超过降温度日的增加,气温变化总体上有利于居住建筑耗能的减少。未来30a间,华东取暖和降温度日的变化幅度接近,气温变化对居住建筑耗能的正负影响基本相抵消。(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解卫民,李会群,赵永军,魏敏[10](2010)在《夏季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6℃为基础温度,利用滨州市1971-2008年5-9月逐日平均气温统计相应各时段的降温度日,并以此降温度日作为降温耗能的标征量.经对月、旬、季各时段的降温度日统计分析,得知它们的年际变化都较大,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降温度日和平均气温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性,为此建立它们之间的回归预报方程,该方程经检验可以用于地方电力调度的实际业务中.另经统计可知,空调设置温度的高低对夏季降温耗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S1期)

降温耗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江苏省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采暖度日和降温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耗能和降温耗能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2 a全省采暖度日以淮北大部分地区以及盐城北部地区最多,苏南地区最少;空间变化趋势均为明显减少,且以苏南中部和江淮南部大部分地区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而降温度日以苏南地区最多,淮北东北部和盐城北部地区最少;空间变化趋势以苏南和江淮南部地区呈增加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并不显着。近12 a来采暖度日减少了9.8%。降温度日增加了29.9%。2001—2012年采暖期日数为近52 a来最短,降温期日数为近52 a来最长。气温变率与采暖度日变率呈很好的负相关,与降温度日变率呈正相关,二者均通过了信度0.001的显着性检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降温耗能论文参考文献

[1].付艳娜.巧用温度差降温不耗能[N].中国石油报.2018

[2].孙佳丽,陈兵,谢志清,苗茜,王瑞.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J].气象科学.2016

[3].赵旖旎,方文杰.被动式无耗能大功率LED降温装置[J].科技与企业.2016

[4].孙佳丽,陈兵,苗茜,朱宝.气候变化对江苏省采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2014

[5].林小昭,周芳,马纪朝,张国栋.多地遭遇增长困惑官员感慨转型难[N].第一财经日报.2013

[6].刘伟,刘新国.缓释降温通风与快速降温通风耗能对比试验[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

[7].张天宇,李永华,王勇,程炳岩,唐红玉.气候变化对重庆地区降温耗能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郜智贤,姚亚东,谢茹,颜友喜,张爱强.华南地区高大浅圆仓不同风机组降温耗能对比[J].粮食储藏.2011

[9].史军,崔林丽,田展,余庆平.气温变化对华东居住建筑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1

[10].解卫民,李会群,赵永军,魏敏.夏季温度对降温耗能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标签:;  ;  ;  ;  ;  ;  ;  ;  ;  ;  

降温耗能论文-付艳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