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器碰撞论文-袁源,郑嘉利,石静,王哲,李丽

阅读器碰撞论文-袁源,郑嘉利,石静,王哲,李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阅读器碰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Q-learning,阅读器防碰撞,Q值

阅读器碰撞论文文献综述

袁源,郑嘉利,石静,王哲,李丽[1](2019)在《基于Q-learning的RFID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多阅读器与标签通信的碰撞问题,文中将此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Q-learning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通过智能体agent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和学习,从而产生Q值函数,得到最佳信道分配策略;取消了HiQ算法中复杂的分层结构,简化了系统模型,引入ε贪婪策略以得到全局最优解,改进奖赏函数以得到最优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与HiQ算法和EHiQ算法相比,该智能算法能够自适应地为阅读器分配不同的信道来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有效降低碰撞率,提高信道利用率和吞吐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亚峰,崔英花[2](2019)在《基于阅读器状态的功率控制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射频识别系统中多阅读器场景存在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阅读器状态的功率控制防碰撞算法,根据状态调整功率,使更多的阅读器能工作在同一时隙。分析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过程,说明功率控制的可行性;分析阅读器工作中的不同状态,对阅读器功率调整行为划分不同的情况,功率的调整分为小幅度、大幅度和回调3种方式,以此接近理想的功率;结合图论在时隙分组的情况下,对处于非当前时隙的阅读进行功率调整,使其能工作在当前时隙。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吞吐量优于Colorwave和基于图论的分时隙算法,有效提高了系统最大吞吐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王楠[3](2018)在《RFID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物联网崛起,发展迅速,物联网顾名思义即为物物相连的网络,通过将感知技术、接入网、互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融合实现对物品的监测和控制,使生活更加方便和智能化。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同时,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通过射频信号传送信息,具有无需人工干预、非视距识别的优点。由于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范围的应用,信息碰撞问题亟待解决,RFID系统中主要分为标签碰撞和阅读器碰撞两类,本文主要围绕阅读器防碰撞的算法开展研究。本文首先以经典的分布式颜色选择算法为基础,同时考虑到碰撞阅读器在其他时隙还有激活的可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算法一帧中激活阅读器总数增加,标签识别吞吐率增大,系统效率提升10%-20%。接着本文基于Season算法提出了一种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主要通过将阅读器分为不同集合识别标签,解决了 Season算法第一阶段的阅读器之间的碰撞问题,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一种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的高效率,阅读器识别标签的总数增加,识别标签的速度加快,降低了标签识别时延。最后,本文考虑到大量阅读器在应用场景中需要尽快将每个阅读器激活一次以便识别自身范围内的标签,而目前的防碰撞算法没有考虑到阅读器“饿死”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邻居友好的FS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将所有阅读器激活一次所用帧数不会随阅读器数目增加而大幅度的波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帧数内,尤其在阅读器数目较多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基于邻居友好的FSA阅读器防碰撞算法激活全部阅读器所需帧数增加并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0)

董昌[4](2016)在《RFID阅读器的软件设计及防碰撞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识别中最具有优势的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方法。它利用发射信号的电感(电磁)耦合原理或信号的反射特性来识别目标物体。其以信号的距离长、识别容量大、安全程度高、多标签可同时识别,并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生活中的多个领域。例如物流仓库、安全交通、商场支付等。但是伴随着RFID技术高速发展,它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RFID在某区域内多个阅读器同时与大量电子标签进行信息交换时,可能会出现信号相互干扰的碰撞问题。为此研究员们提出了RFID防碰撞算法,它不但解决通信过程中标签碰撞问题,而且减少了电子标签的识别时间、提高通道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吞吐率。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解决了多个标签在阅读器工作范围内产生的碰撞问题。论文深入研究了二进制搜索算法、ALOHA算法等防碰撞算法,提出了分组混合查询防碰撞算法和基于帧时隙的HQT算法并完成了阅读器的软件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阅读器进行了软件设计。根据我国自主标准协议,实现了以32位STM32F207为基础的逻辑控制单元的软件架构设计。其中底层驱动实现STM32F207与FPGA之间通信,采用SPI串行接口进行通信。基带的逻辑控制单元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基于以太网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和TCP/IP协议实现。协议层是采取我国自主的标准空中接口协议,实现阅读器与标签的通信状态机制和处理过程的协议命令,同时对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交互式处理进行分析、执行。(2)在传统的射频识别二进制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和QT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混合查询防碰撞算法。考虑到当碰撞位在标签中所占的位数较多时,直接使用多叉树算法会产生较多的查询次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先分组后使用改进的HQT算法能减少查询次数。通过不断的异或分组再用最高位和次高碰撞位的组合信息对标签进行时隙延迟响应,这样就错开了大量标签的碰撞。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较HQT算法和QT算法有明显的改进,在系统的查询次数上相较QT算法明显减少,对比HQT算法也有一定的减少;系统吞吐率明显提高。(3)在传统的ALOHA防碰撞算法和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分组的帧时隙HQT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标签数量进行预估计决定是否将标签分组,这样减少碰撞机率、提高系统识别效率;在进行不确定性算法时采用多组随机数,减少空闲时隙,然后再对产生碰撞的时隙进行无空时隙的HQT防碰撞算法,这样能够提高系统的识别效率、减少空时隙数以及数据传输量。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改进算法在系统的吞吐率由36%提高到57%左右;随着电子标签的增加识别时隙数增加并不明显,远小于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6-12-30)

王宇,甘健侯[5](2016)在《一种分布式全类型RFID阅读器碰撞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的RFID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一般仅可解决部分类型的阅读器碰撞,或者由于采用中心控制设备导致延迟较高,对此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全类型RIFD阅读器碰撞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多信道通知协议,主要包括询问与接收两部分,从而合理地分布阅读器间的网络资源,在考虑全部阅读器碰撞类型的前提下,降低所有标签的平均询问延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解决全部类型的RFID碰撞,同时具有较低的延迟。(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杨晓明,杜力,王佳昊,邓腾彬[6](2015)在《基于身份竞争与协作的RFID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阅读器环境中,现有的大多数阅读器防碰撞算法在利用各种方式确定某些阅读器工作的同时,其他阅读器只能闲置,使得阅读器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为优化碰撞算法和系统效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闲置阅读器协助其他阅读器工作,并且引入身份竞争机制、双信道机制和载波监听机制减少碰撞。通过与Pulse算法和ALOHA算法的仿真对比实验,可以发现改进算法的系统效率和吞吐量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崔秀梅[7](2015)在《密集型RFID系统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物联网基础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型的RFID应用系统中往往存在着大量标签和阅读器,为防止标签漏读,阅读器需要被紧密部署,这样阅读器的阅读范围会出现很多重迭,造成阅读器碰撞。随着RFID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阅读器防碰撞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阅读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越来越大,阅读器实现防碰撞算法的实现也变得越来越容易。本文首先阐述了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分析了现有阅读器防碰撞算法。其中重点分析了集中调度式算法NFRA,NFRA算法是集中调度式算法中效率较高、可行性较大的算法,但它的吞吐率和公平性仍可以进一步提高。GDRA算法是基于NFRA的改进算法,它通过使用动态概率分布函数提高了NFRA算法的吞吐率。但GDRA算法任然存在公平性差的缺点。接下来本文提出了EGDRA(Enhanced GDRA)算法,它是GDRA的改进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公平性。EGDRA算法包括两个改进机制:分级机制和Beacon碰撞改进机制。分级机制提高了算法的公平性,但也降低了算法的吞吐率(单位时间内系统中工作的阅读器个数);Beacon碰撞改进机制弥补了这一不足。分级机制将阅读器分为不同的优先级,级别越高的阅读器获得较小OC序号值的概率较大,竞争到信道的概率也就越大。该机制通过提高上轮竞争失败的阅读器的级别的方法提高了EGDRA算法的公平性。Beacon碰撞改进机制包含两个方法,方法一:阅读器在每轮开始时给自己生成一个序号,序号为偶数的阅读器的在Beacon碰撞后再进行一次补充竞争。在这个补充的竞争环节中阅读器接入信道的概率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方法二:服务器发送完K个OC信号后再补发第K+1个OC,系统中没有竞争到信道且没有收到OF信号的阅读器在这一OC周期检测信道是否繁忙,若不忙则接入信道。最后,本文将EGDRA与GDRA、NFRA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GDRA算法比NFRA算法拥有更好的吞吐率;EGDRA算法比NFRA和GDRA算法拥有更好的公平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徐春艳[8](2015)在《UHF RFID阅读器的软件设计与防碰撞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UHF RFID系统的广泛应用,科研人员已对UHF RFID阅读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对UHF RFID阅读器的射频电路和数字基带电路的硬件设计与实现上。为此,本文将主要基于当前全球主流的EPC Global Class1 Generation2标准的协议,探讨UHF RFID阅读器架构的整体设计,着重对UHF RFID阅读器软件的实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给出设计方案。同时,本文基于EPC Global Class1 Generation2标准协议的防碰撞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标签防碰撞算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UHF RFID阅读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目前市场上的UHF RFID阅读器的设计方案,采用了分立元件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FPGA实现数字基带部分的设计,使用MCU作为控制单元。本文制定了与UHF RFID阅读器MCU控制单元进行通信的UART通信数据帧协议和SPI通信数据帧协议。详细的设计了MCU上的EPC Global Class1 Generation2协议软件架构及软件实现流程。介绍了MCU与上位机和FPGA之间通信的软件设计。完成了UHF RFID阅读器整套系统与标签内部信息的交互操作,并对整套系统所实现的识别标签、读标签和写标签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对相应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完成了对UHF RFID阅读器的上位机控制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界面显示的所有功能,上位机软件的数据处理,以及对阅读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为实现本套系统二次开发的特性,对上位机软件进行了API接口的封装。本文在深入研究EPC Global Class1 Generation2标准的基础上,对协议采用的自适应Q值防碰撞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当前学术界的UHF RFID阅读器的泊松算法和最小估计值算法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功时隙的快速收敛自适应Q算法,并给出了理论依据和系统实现过程。通过matlab仿真可以发现本算法在大标签量的环境下性能比泊松算法和最小值估计算法好,且系统吞吐率稳定在33%左右,接近理论值的36.8%。(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01)

刘玮,吴晓波,张伟伟,张春园[9](2014)在《基于调度方式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阅读器碰撞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常见问题,常见的防碰撞算法没有同时考虑阅读器碰撞的2种情况,并且对硬件要求高,这影响了RFID系统数据通信的效率。提出了基于调度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方法采用中央服务器调度方式,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按一定的规则,将频率和时隙分配给阅读器;在2种不同阅读器距离及同时考虑吞吐率和均衡率的情况下,对提出的算法与CSMA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在同时考虑吞吐率和均衡率的条件下,基于调度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优于CSMA算法。结论该算法能够提高吞吐率和均衡率。(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4年21期)

曾祥希,余震,鬲莉[10](2014)在《超高频RFID阅读器多相接收防碰撞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防碰撞处理是超高频RFID多标签识别的关键技术,多年来已经有很多研究,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时分的方法,解决碰撞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多相位的防碰撞处理方法,可以和现有的标签协议兼容,并在ISO18000-6C协议的阅读器上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了多相位解调技术的阅读器,其多标签处理性能提升了13.56%。(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07期)

阅读器碰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射频识别系统中多阅读器场景存在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阅读器状态的功率控制防碰撞算法,根据状态调整功率,使更多的阅读器能工作在同一时隙。分析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过程,说明功率控制的可行性;分析阅读器工作中的不同状态,对阅读器功率调整行为划分不同的情况,功率的调整分为小幅度、大幅度和回调3种方式,以此接近理想的功率;结合图论在时隙分组的情况下,对处于非当前时隙的阅读进行功率调整,使其能工作在当前时隙。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吞吐量优于Colorwave和基于图论的分时隙算法,有效提高了系统最大吞吐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阅读器碰撞论文参考文献

[1].袁源,郑嘉利,石静,王哲,李丽.基于Q-learning的RFID多阅读器防碰撞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9

[2].徐亚峰,崔英花.基于阅读器状态的功率控制防碰撞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3].王楠.RFID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4].董昌.RFID阅读器的软件设计及防碰撞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5].王宇,甘健侯.一种分布式全类型RFID阅读器碰撞解决方案[J].电子技术应用.2016

[6].杨晓明,杜力,王佳昊,邓腾彬.基于身份竞争与协作的RFID阅读器防碰撞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

[7].崔秀梅.密集型RFID系统阅读器防碰撞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8].徐春艳.UHFRFID阅读器的软件设计与防碰撞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9].刘玮,吴晓波,张伟伟,张春园.基于调度方式的阅读器防碰撞算法[J].包装工程.2014

[10].曾祥希,余震,鬲莉.超高频RFID阅读器多相接收防碰撞技术[J].电子世界.2014

标签:;  ;  ;  ;  

阅读器碰撞论文-袁源,郑嘉利,石静,王哲,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