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路系统论文-申金龙,姚新改,李雪红,曹宇

磁路系统论文-申金龙,姚新改,李雪红,曹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力滚压,磁路设计,优化分析,表面质量

磁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申金龙,姚新改,李雪红,曹宇[1](2019)在《磁力滚压系统磁路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力滚压技术是利用磁场力实现滚压光整加工的一种新型的无切削塑性变形加工工艺。磁力是影响磁力滚压系统加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磁力滚压系统磁路是影响磁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根据磁力滚压要求设计了磁力滚压系统磁路,并运用Ansoft软件对影响系统磁路效果的主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后的磁力滚压系统满足加工可行性条件,给后续磁力滚压的刀具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长不锈钢管内表面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工工艺。(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11期)

孙凤,夏鹏澎,孙兴伟,金俊杰,赵文辉[2](2019)在《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鲁棒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磁悬浮系统的低功耗运行,一种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被提出,并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建立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其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基于LMI的H_∞鲁棒控制理论,建立了鲁棒控制模型,设计状态反馈γ-次优H_∞鲁棒控制器。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验证系统的悬浮特性与控制器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低功耗悬浮运行,可以实现对位移信号的跟踪和对外扰力的抑制;解决由于系统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外扰等因素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0期)

李强,唐敬虎,孙凤,金俊杰,徐方超[3](2019)在《可变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防跌落防吸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悬浮系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系统,随着导磁体与悬浮物之间的气隙变化,控制特性发生变化,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为防止外界干扰引起系统偏离平衡点时,悬浮物跌落或吸附到导磁体上,提出一种基于气隙变化的防跌落防吸附控制方法。在整个悬浮气隙内选取多点预设悬浮力,基于各设计点预设的悬浮力计算控制参数,并依据插值原理得到完整的防跌落防吸附控制律,有效补偿悬浮物运动时不均匀变化的悬浮力,提高系统的可控性,稳定性和鲁棒性。仿真和实验表明,防跌落防吸附控制方法能缓和冲击,提高防跌落性能,当外扰使气隙变大时悬浮力迅速变大,防止悬浮物跌落,当外扰使气隙变小时悬浮力迅速变小,防止悬浮物吸附于导磁体上。(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凤,周冉,夏鹏澎,金俊杰,徐方超[4](2018)在《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串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具有强非线性、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根据该永磁悬浮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由角度环和位置环组成的串级控制器。利用该控制器对永磁悬浮系统进行位移外扰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串级控制器,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当给系统一较小阶跃外扰时,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跟踪输入位移信号,达到新的稳定悬浮状态。(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8年09期)

刘鹏[5](2018)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复合磁路高速电磁阀设计与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电磁阀作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关键控制部件,其强电磁力和快速响应特性直接影响燃油喷射的控制精度及灵活喷射规律。而传统高速电磁阀难以解决其有限设计空间与驱动力、低功耗与驱动力以及高响应速度与低功耗间的矛盾问题,制约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功耗、强电磁力和高响应特性的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但其实际开发与应用仍存在以下难题亟待突破:一是缺乏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数值仿真模型,无法开展其静、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二是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的电磁力输出特性以及其特征结构的作用机理尚未全面掌握,难以进行优化设计;叁是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磁场瞬变以及能量转换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未完全揭示,无法对其实施优化控制;四是高速电磁阀是一个电、磁、机、液多物理场耦合系统,存在场内、场间多参数交互作用,永磁/电磁复合磁路的引入使得系统更加复杂,如何实现多物理场耦合与参数交互作用环境下,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多目标多参数的优化匹配。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数值建模研究。阐明了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其原理样件。采用磁网络拓扑分析法构建了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静态仿真模型,通过利用软磁材料磁导率与磁通间的连续特征函数提高了对磁网络变截面单元磁阻的计算精度,同时考虑了系统的漏磁与边缘磁通,实现了高效计算与数值精度的兼顾;同时应用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创建了其动态仿真模型,考虑了电、磁、机、液多物理场耦合的作用以及磁滞与涡流效应,并对驱动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建模。试制了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样件,并通过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与校核,静态仿真模型最大误差为6.5%,动态仿真模型最大误差为4.3%,结果表明: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其静、动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有利工具。(2)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静态特性研究。为揭示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的电磁力输出特性,分析对比了新型与传统高速电磁阀的力-电流和力-位移特性,得出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具有更宽范围的工作行程以及更强的电磁力输出。为全面掌握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特征结构的作用机理,开展了其特征结构参数对电磁力的影响研究,揭示了特征结构的作用机理;并考虑了永磁/电磁复合磁路下系统参数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响应面法构建了电磁力响应面模型,得到了影响电磁力的关键参数及交互作用显着因子;同时揭示了交互作用显着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电磁力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交互参数间的优化匹配原则。(3)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动态特性研究。为揭示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磁场瞬变以及能量转换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永磁/电磁复合励磁磁场的动态变化特性,揭示了复合磁场的瞬变规律。开展了复合磁场下系统能量变化与转换研究,揭示了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工作过程能量变化与转换规律,得出了高速电磁阀优化策略。并进一步从能量角度分析了驱动、铁芯材料、装配等参数对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发现峰值激励电压、峰值电流、一阶维持电流以及一阶维持电流时间等参数不仅对电磁阀开启响应时间产生影响,而且对关闭响应时间产生影响,加大了驱动控制参数的优化匹配难度;同时得出应尽量保证系统磁场状态在电磁阀衔铁刚到达最大位移时刻和断电时刻的差异最小,以减小不同喷射脉宽下电磁阀关闭响应时间的不一致,降低系统油量控制的非线性程度。(4)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多目标优化研究。为实现电、磁、机、液多物理场耦合与参数交互作用环境下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多参数多目标的优化,提出了基于序贯整定组合近似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了以最小化开关响应时间、电磁阀热损耗为目标,驱动参数、结构参数以及装配参数作为设计变量的永磁/电磁复合磁路新型高速电磁阀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获得了Pareto解集,并采用最大距离法得出了优化解,使得开启响应速度提升了38%,关闭响应速度提升了44.5%,电磁阀热损耗降低了27.7%。本课题研究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低功耗、强电磁力、高动态响应电磁阀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提升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4-01)

张洪进[6](2018)在《扬声器磁路系统有效磁导率的有限元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扬声器磁路系统有效磁导率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磁路系统有效磁导率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设计开发中如何优化提高磁路系统的退磁温度及如何正确选择永磁体的耐温等级。(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朱正伟,刘凯[7](2017)在《基于双磁路系统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仿真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压直流接触器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触点磁路系统与辅助触点磁路系统分离的设计方法,并对两磁路系统进行静态吸力特性仿真分析,得出两磁路系统在规定动作电压下的电磁吸力和吸反力特性曲线,且能够看出两磁路系统衔铁动作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接触器负载能力及寿命远高于同规格单磁路系统高压直流接触器,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7年08期)

孙凤,韦伟,金俊杰,金嘉琦,冈宏一[8](2017)在《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主要由伺服电机、径向磁化盘状永磁铁、"F"形导磁体及悬浮物构成的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系统中,并联悬浮物是置于导磁体正下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伺服电机驱动盘状永磁铁旋转,改变通过悬浮物的有效磁通量,进而控制悬浮力大小,实现两铁球的稳定悬浮。根据系统结构及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原理将系统模型简化,并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使系统稳定悬浮的可能性,计算使系统稳定悬浮的PD控制器反馈增益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器参数满足计算范围条件下,当给系统一较小阶跃外扰时,在实时控制系统作用下,系统在很短的响应时间内可达到新的稳定悬浮状态;相同的外扰可导致左右球异向的位移响应结果,左球移动方向与外扰相同,而右球相反。(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王庆燕,曹生让,刘旭明,张静[9](2016)在《基于非线性等效磁路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电磁磁力减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的电磁减载力,充分考虑磁路饱和情况的影响,建立了电磁减载装置的非线性分段等效磁路模型,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到该磁路模型的求解中。以HL100-LJ-210水电机组为实例,分析了其电磁减载力随电路的变化规律。通过有限元法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磁路饱和情况进行估计;并针对装置存在的磁饱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电磁减载力,为改善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运行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35期)

赵利沙[10](2016)在《电路磁路耦合机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电路磁路相互耦合的机电系统是大型、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电磁耦合机电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电路磁路耦合机电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因此,针对RLC电路与磁路耦合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分别以电磁开关系统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机电系统动力学核心建模理论中的Lagrange-Maxwell方程,建立了电磁开关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知其动力学方程为位移和电流相互耦合的叁阶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依据电磁开关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动力学非线性振动方程的强弱特性,应用相应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对电磁开关非线性系统和电动式传感器非线性系统的主共振、叁分之一亚谐共振和主参数共振这叁种共振关系进行了研究。应用谐波平均法和MLP法同时对电磁开关系统主共振受确定激励的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并且利用MLP法求解出电磁开关系统位移和电流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振动规律。发现增大电磁铁与线圈间的摩擦阻力系数可以减小振幅和共振区域。增大固定电压和电磁铁上线圈激励电压可以增大振幅和共振区域。增大固定电阻和电磁铁上线圈的能够减小振幅和共振区域。研究电磁开关系统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在有界窄带激励下的响应问题。分别采用改进的多尺度法和多尺度法求解在有界窄带激励下电磁开关系统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的幅频响应方程及系统稳定时的定常解,导出电磁开关系统和电动式传感器系统的Ito随机微分方程,又进一步得到系统二阶矩近似表达式。(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2)

磁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磁悬浮系统的低功耗运行,一种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被提出,并基于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建立该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其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稳定运行,基于LMI的H_∞鲁棒控制理论,建立了鲁棒控制模型,设计状态反馈γ-次优H_∞鲁棒控制器。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验证系统的悬浮特性与控制器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低功耗悬浮运行,可以实现对位移信号的跟踪和对外扰力的抑制;解决由于系统模型参数不确定以及外扰等因素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申金龙,姚新改,李雪红,曹宇.磁力滚压系统磁路优化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孙凤,夏鹏澎,孙兴伟,金俊杰,赵文辉.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鲁棒控制[J].振动与冲击.2019

[3].李强,唐敬虎,孙凤,金俊杰,徐方超.可变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防跌落防吸附控制[J].仪器仪表学报.2019

[4].孙凤,周冉,夏鹏澎,金俊杰,徐方超.可控磁路式永磁悬浮系统的串级控制[J].振动与冲击.2018

[5].刘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复合磁路高速电磁阀设计与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6].张洪进.扬声器磁路系统有效磁导率的有限元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电声技术.2018

[7].朱正伟,刘凯.基于双磁路系统高压直流接触器的仿真与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7

[8].孙凤,韦伟,金俊杰,金嘉琦,冈宏一.可控磁路式并联型永磁悬浮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17

[9].王庆燕,曹生让,刘旭明,张静.基于非线性等效磁路模型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系统电磁磁力减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10].赵利沙.电路磁路耦合机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

标签:;  ;  ;  ;  

磁路系统论文-申金龙,姚新改,李雪红,曹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