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肇庆市建监工程安全设备防护用品检测室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关要求,分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隐患,最后提出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建筑施工项目往往占地面积较大,施工时间较长,工程较为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施工人员,而且他们的流动性较大,作业条件较差,事故频率较高,同时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设备都需要用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重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施工环节的正常进行。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关要求

(1)为确保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用电安全,在项目开工前,应对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施工项目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核,报施工单位技术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方可组织实施。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装要严格按照TN-S系统配置,在配电线路始端(总配电箱)处、配电线路中端和末端不少于3处进行重复接地,测试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工作接地测试电阻值不应大于4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通过保护零线可靠接地。配置系统时,要严格区分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要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规定,按照总配线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控制,实施分级配电,总配电箱、开关箱内要选取符合容量要求和质量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实行至少两级保护,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要求。

(3)总配电箱安装在靠近电源处,接线应采用五芯电缆,箱内应安装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且电源进线端要先进隔离开关、后进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总配电箱的漏保额定动作电流要大于开关箱漏保额定动作电流,且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两者乘积不能超过30mA·s。

(4)分配电箱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用电设备需求,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进行分路、规整,并将用电线路顺利引入各开关箱,起到控制各线路隔离、断路的作用。在整个施工项目中,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设置多个分配电箱,优化线路配电和用电负荷。分配电箱进线端先安装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后安装分路隔离开关、分断路器。分配电箱距离引入开关箱不应超过30m。

(5)开关箱通常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是施工作业人员使用最频繁和最容易出问题的配电箱,也是距离用电最近的配电箱,所以其安装要求比较高,开关箱安装时,最好设置在便于操作和通风、干燥等周围环境良好的位置。为了方便考虑,开关箱应与固定式用电设备的距离控制在3m范围内。固定式开关箱安装高度应在1.4m~1.6m之间,移动式开关箱安装高度应在0.8m~1.6m之间,遇到危险后,便于操作人员尽快切断电源,从而能够及时应对不安全因素。开关箱内应安装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隔离开关要能看到明显分段点,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不能超过总配电箱的漏保额定动作电流,且应小于30mA,若在潮湿和腐蚀介质环境下,应采用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能超过总配电箱的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且应小于0.1s。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常见安全隐患

(1)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当前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挑选上,主要偏向选择通用型的设备,但在施工现场,环境基本均在室外,加上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因此通用型的电气设备难以满足需要,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时,通用型电器设备的弊端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电器零件反映过慢,漏电动作数据不准确,甚至失效;在许多施工实践中,因为零件损坏或者丢失时,施工单位往往选择其他设备代替,而不是进行修理或是更换,同样带来了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在一些施工单位,电焊机二次侧搭铁线出现损坏,他们用钢筋等物品替代,甚至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价格低廉、质量不高的产品代替,这些产品一般在安全性能上都很差;更有甚者在安装时不按照规范要求,仅凭自己的意愿或者经验行事,造成设备安全性能远远低于预期。

(2)用电线路现场设置或使用不规范。在施工现场,一般采用的路线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室内配线。在选材上,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选择,不能随意更换。某些施工单位,在线材选择或是安装不规范,尤其是用铝芯线代替铜芯线的现象还很普遍,导致线路漏电,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常见的用电线路设置不规范现象还包括:需要埋在地下的电缆并未按照标准埋藏好,或是没有套管的保护措施,电缆露出地面;电缆接头防水性能差;电杆需要用混凝土或木杆等无导电性能的材质,但在安装时却未采用这些材料;电线杆的直径低于要求,高度和埋藏地下的深度与标准相差甚远,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比规定的长,造成电线下垂;电线杆的终端和转角处需安装绝缘材料,这点经常被忽视。另外,电线的颜色具有代表意义,淡蓝色芯线用于N线的安装,PE线是对应黄色和绿色的双色电线,这是不能出现差错的。在临时用电中,私拉电线或乱接电线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线路杂乱无章。

在《规范》中规定:“所有的电缆或者采用埋在地下的方式,或者是采用架空的方式,严禁将电线露在地面上”。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看到电线电缆裸露在地上的情况,包括木工、泥工或装饰工人使用工具用到的电缆,而且这些电线电缆都无安全保护措施,如果电缆表层的绝缘体出现毁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3)临电接地与防雷不规范。《规范》规定:临时用电在系统的选择上是有标准的,必须要采用TN-S系统,在系统中要设定提供保护作用的零线,每一个配电设备都要有两级以上的保护措施,达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标准;在供电系统的使用上,施工现场要和外电线路保持一致,不能其中一部分的系统设备做了零线保护,而另一部分却做接地保护。但很多施工单位却未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在《规范》中对TN-S系统的使用有着明确规定,在系统中使用保护零线的设备,除了配电室和总配电箱外,在系统的终端和中间的地方也需要做重复接地处理。综上所述,也就是有三个配件需要使用到重复的接地处理。但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在做接地处理上存在漏洞,只在总配电室进行了,而其他之处却没有,而在开关箱处的接地材料选择上是螺纹钢。这种材料不符合规范,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控制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安全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在对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责任上,需要明确到单位和个人,检查部门要定期对用电工程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再次的对验收手续、电缆的电阻值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其中有不符合规范之处及时进行调整,消除安全隐患。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考核奖惩,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规章,对用电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合规化操作。另外,需要向专门技术人员对临时用电的注意事项和具体使用目的进行交底,交底双方共同签署手续。

(2)规范安全用电的教育培训。在施工现场,具备安全用电意识是安全用电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用电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触电。在临时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查和拆卸人员的选择上,必须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持有相关证书,在操作过程中,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防止其他人随意接触、更改,杜绝违章操作。

同时还应组建紧急救护单位,救护单位的人员上岗前,要进行急救培训,对一些突发状况紧急处理,并且实行定期演练,熟练地掌握触电事故的急救流程,降低触电事故的危害。

(3)加大安全措施经费的投入。在施工中,防护装备是必须要配备的。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防护物品在降低安全事故中的重要性,增加经费的投入,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必须的安全防护物品,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施工环境、施工阶段和用电情况提供必要的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直接接触到的电气设备的工作,施工单位需要为其提供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物品,并督促其正确使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不规范的操作要严格禁止。

(4)规范安装临时用电线缆。在《规范》中特别强调,在室外使用的电线电缆要有绝缘层进行防护,并且还需要有特殊的保护套,在安装上也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埋在地下和架在空中,不能够直接的摆放在地面上,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出现保护层被损坏。安装室内使用的电线电缆要采用绝缘体,如瓷质槽或穿管,切勿将其直接捆绑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物上。安装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竖井、垂直空洞等有利资源,避免电线与脚手架缠绕到一起。在线芯数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配置选择不同规格的线芯数量,比如三相四线制对应的电缆线是五芯;三相三线制对应的电缆线是四芯等。

(5)规范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为保障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必不可少,尤其是高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效果更加明显。在选择保护装置时,除了考虑要躲过电气设备的漏电情况,还要兼备优良的平衡性,这样才不会在电焊时,因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使用中,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判定是否能够保障用电安全。在接地和接零操作上,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的规模进行操作,在对设备检查后,综合评定是选择接零还是接地,这样才能让临时用电的安全性得到提高,避免触电情况发生,实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6)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①《规范》中明确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力系统,一般都选择220/380V三相四线制,并用TN-S进行接零保护,这即是大家熟知的三相五线制系统。在系统中使用保护零线的设备,除了配电室和总配电箱外,在系统的终端和中间之处也需要做重复接地处理。综上所述,就是有三个配件需要使用到重复的接地处理。在零线安装过程中,保护零线需要从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或是总漏电保护器电源的旁边引出。其中N线一定要从总漏电保护器中穿过,而PE线一定要引自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②在配电系统的设置上,需要坚持三级配电原则,分别是:总配电箱;开关箱;分配电箱。三者的具体位置和距离也有明确规定,其中在靠近电源的位置是总配电箱,在用电设备比较集中的区域需设置一定数量的分配电箱,30m范围内应当配备开关箱,而开关箱所对应的电器设备,二者之间的距离原则上要在3m以内,这样的距离分配是为了万一出现安全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③在分配电箱和开关箱的箱子内外都要标明具体使用方法,且质量要符合规定。在箱子的表面要有安全使用的标识,如配电箱不再使用,需要及时关闭电源,并将箱门锁死。在配电系统设备的旁边,需要安放灭火器,如出现火灾,可以在第一时间灭火,以降低损失。④电动工具的选择,要选择Ⅱ类、Ⅲ类电动工具,因这两种电动工具的绝缘性能较好。还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插头和插座、电源线、工具进行检查,及时维修和调换,保证使用安全。⑤对行灯和照明灯具的使用上,电源不能够超过36V,灯体和手柄要有良好的绝缘效果,电源线要用绝缘良好的橡套线,变压器应当安装在配电箱内部,这是户外安全用电的标准。⑥如在施工现场使用移动式灯光进行照明,灯具必须选择密封式,以便防雨水。金属部分需要接零保护,电缆线选择护套电缆线,并在电源的旁边安装保护器,避免出现漏电情况。

总之,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用电安全是重要组成内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内容进行操作,只有各方面都做到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工程进度的重要保障,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临时用电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做好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才可保证工程在预估周期内完成,使得每个环节都熟悉自己的责任,有效控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进一步保证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控制工作效果,提高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2]刘志鸣,张晓云.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情况分析及改进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556-557.

[3]张广.简析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J].民营科技,2016(4):128-129.

[4]杨昌俊.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通病及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666-667.

标签:;  ;  ;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