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刘珊珊,杨桂朋,高旭旭,魏英,何真

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刘珊珊,杨桂朋,高旭旭,魏英,何真

导读:本文包含了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培养实验,营养盐,浮游植物

挥发性卤代烃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珊,杨桂朋,高旭旭,魏英,何真[1](2019)在《西太平洋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中挥发性卤代烃含量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8年10月9日~11月1日采集西太平洋表层海水,通过营养盐添加船基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营养盐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及其释放挥发性卤代烃(VHCs)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氮磷营养盐的添加对叶绿素a(Chl-a)的含量和叁氯乙烯(C_2HCl_3),四氯乙烯(C_2Cl_4),一氯二溴甲烷(CHBr_2Cl),叁溴甲烷(CHBr_3)的释放量表现出显着促进作用,但促进程度与添加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及比值密切相关.高浓度氮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及C_2HCl_3和C_2Cl_4的释放.N/P比符合Redfield比值更有利于CHBr_2Cl和CHBr_3的释放.相比NO_3~--N,NH_4~+-N的添加更有利于4种VHCs释放.(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冯看,冯莲,李毅然,覃芸,杨振兴[2](2019)在《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情况,为柳州市包装饮用水安全性评估及相关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柳州市及地区共49个品牌160份市售包装饮用水,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结果 160份包装饮用水中共检出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四氯化碳、反1,2二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1,2-二氯乙烷、叁溴甲烷8种挥发性卤代烃,有62份水样至少检出以上挥发性卤代烃中的一种,检出率为38.75%,有1份水中的叁氯甲烷含量超标,超标率为0.62%。结论柳州市及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检出率较高,长期饮用对健康危害值得重视,应加强对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监测。(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1期)

陈衎[3](2019)在《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挥发性卤代烃和二甲基硫的分布特征与海-气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含有多种挥发性生源活性组分,如二甲基硫(Dimethylsulphide,DMS)、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等。这些挥发性化合物不仅扮演着海-气界面之间元素迁移的角色,而且当这些化合物进入大气后又会经历一系列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化学产物,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海洋释放的DMS在大气中被氧化,一部分可能会形成云凝结核,从而影响云的形成和太阳辐射,因而,DMS具有影响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的潜力。而VHCs是形成极地臭氧空洞的元凶,更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要远大于CO2。因此,研究海水中DMS和VHCs的空间分布、海-气通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挥发性生源活性气体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影响的认识,并为构建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提供依据。南大洋的大气环境、海冰、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等特殊性使其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海区之一。本文基于2018年1月1日-2月3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向阳红01”船航次在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7种VHCs和DMS的分布特征和影响要素,并计算了海-气通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表层温度(T)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表层盐度(S)存在部分低值区,各断面均存在“双温层”;溶解氧(DO)极小值层位于1000 m;叶绿素(Chl-a)和总有机碳(TOC)在上升流区和“双温层”较高;调查海域底层均存在低盐富氧冷水团。2、7种VHCs在表层水体水平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菲利普通道断面斯科舍海区域7种VHCs浓度均较低,在菲利普海岭延伸段存在高值区,鲍威尔海盆仅CHCl3和CHBr Cl2浓度较高;南奥克尼断面和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分布均可分为叁种分布类型:第一种类型包含CH3CCl3和CHCl3,在南奥克尼海台与南奥克尼通道交会处存在VHCs高值区;第二种类型包含CCl4、CH2Br2、CHBr Cl2和CH3I,在中央海盆、南奥克尼通道的底层和南奥克尼以东海域存在VHCs的高值区;第叁种类型包含C2Cl4,在断面的南奥克尼通道段表层和底层均存在高值区。3、除C2Cl4外,其他6种VHCs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CH3CCl3与T、DO和Chl-a呈显着负相关,与S呈显着正相关;CCl4仅在真光层与S呈显着负相关,在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TOC呈显着负相关;CHCl3仅在菲利普通道断面与T呈显着负相关,在南奥克尼断面与Chl-a呈显着负相关;CH2Br2仅在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DO和Chl-a呈显着正相关,与S呈显着负相关;CHBr Cl2主要在南奥克尼断面与T和S呈显着正相关,与DO和Chl-a呈显着负相关;CH3I仅在真光层和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岛链断面与TOC呈显着负相关。4、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CH3CCl3、CCl4、CH2Br2、CHBr Cl2和C2Cl4的海-气通量范围分别为1.84~607.33、326.42~18740.71、0.48~409.18、1.27~118.11和1.37~274.72 nmol m-2d-1,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是这5种VHCs的源。5、各断面DMS高值区均分布于表层0~30 m的水体中。其平面分布与藻类的聚集以及为适应极端环境(如低温、高盐等)而代谢出更多DMS进行冷冻保护和渗透调节有关。在真光层中DMS与Chl-a和TOC均呈显着正相关,在真光层之下DMS与T、S呈显着负相关,与DO呈显着正相关。6、DMS海-气通量范围在9.62~169.08μmol m-2d-1,平均值60.44μmol m-2d-1,与季节性间冰区基本接近,但远大于其他南极海区的海-气通量;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是大气DMS的源。(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5-01)

谢倩红[4](2019)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空白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发现,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空白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顶空瓶残留、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用水等,并探索出最佳的空白样品制备条件:顶空瓶和移液管、洗耳球用纯氮气吹干净,实验用水边煮沸边用纯氮气吹。(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兰红军,吴雪梅,冯耀基,黎少映[5](2019)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有机物的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方法准确移取10 ml水样于20 ml顶空瓶中,加入1.0 g NaCl,55℃平衡30 min,进入GC-MS/MS进行分析。样品经毛细管柱HP-5MS(3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离子峰面积定量,保留时间及特征离子对的丰度比定性。结果方法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0~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5.2%,加标回收率为85.0%~98.0%(n=6),检出限为0.005 1~0.064μg/L。结论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快速、简便、准确性高等特点,适用于饮用水中的8种挥发性卤代烃准确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章勤,黄酉腊,舒天阁,王曙兴,包杰[6](2019)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步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氯代苯和苯系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法同时测定水中卤代烃、氯代苯和苯系物的方法,对吹扫条件和解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分析条件优化后,目标化合物的曲线相关系数在0.995~0.999 5之间,检出限在0.03~0.49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8%~7.29%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和精密度。方法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化工废水中23种有机物的测定,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地表水回收率在97.2%~109.9%之间,生活污水回收率在93.2%~113.1%之间,废水回收率在93.1%~106.4%之间,表明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可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化工废水中有机物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刘燕,邹晓琳,焦海峰[7](2019)在《地表水中pH、DO、硝酸盐氮、挥发性卤代烃等项目最长保存期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水样中pH、溶解氧、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性卤代烃测试标准和水质保存技术规范,设计合理的时间梯度,比较样品随着保存时间变化各指标检测结果的变化,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确定最长保存期限。地表水样品pH值结果在采样结束后冷藏保存48 h内无明显变化,DO在采样结束后加入固定剂冷藏保存24 h内无明显变化,地表水样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氯化溶剂检测结果在采样结束后加入固定剂冷藏保存72 h内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徐小森[8](2018)在《饮用水中10种挥发性卤代烃同时测定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能够同时测定饮用水中10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自动顶空进样技术,对饮用水中叁氯甲烷、1,1,1-叁氯乙烷、四氯化碳、叁氯乙烯、二氯一溴甲烷、四氯乙烯、一氯二溴甲烷、叁溴甲烷、1,1-二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烯等10种挥发性卤代烃进行分离和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对顶空条件进行考察,并对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10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水样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5%~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1.9%~4.4%,方法检出限为0.006~10.950μg/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和选择性好,适合饮用水中10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同时测定。(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8年20期)

杜小弟,蔡宏伟,郭丽萍,雷家珩[9](2018)在《联苯-联苯醚混合萃取剂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联苯-联苯醚混合物为萃取剂,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此萃取剂为无卤素萃取剂,密度大于水,可通过离心分离,萃取过程可在3 min内完成。对萃取剂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5.00 m L水样用200μL萃取剂和0.30 m L分散剂(甲醇)的混合物进行萃取,室温下萃取30 s,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萃取率≥90%,富集倍率为22.5~24.7。萃取液经DB-624毛细管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检测,检出限为0.003~0.032μg/L。检测叁氯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500~100.0μg/L,叁氯乙烯和叁溴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100~20.0μg/L,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的线性范围为0.050~10.0μg/L。在上述线性范围内,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0.99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1%~7.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0%~102.9%之间。(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09期)

黎碧霞,苏伟健,黎丽莉[10](2018)在《珠叁角某工业城镇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环境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在广东省珠叁角某工业城镇中的5个功能区设置采样点进行了挥发性卤代烃的监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共定性定量检测出23种挥发性卤代烃,其中检出率为100%有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11种卤代烃,前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平均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丙烷>四氯化碳>1,1,2-叁氯-1,2,2-叁氟乙烷。该镇工业园区卤代烃的总浓度明显高于居住区和教学区,二氯甲烷浓度远高于广州、开平等其他地区。(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8年08期)

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污染情况,为柳州市包装饮用水安全性评估及相关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柳州市及地区共49个品牌160份市售包装饮用水,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结果 160份包装饮用水中共检出二氯甲烷、叁氯甲烷、四氯化碳、反1,2二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1,2-二氯乙烷、叁溴甲烷8种挥发性卤代烃,有62份水样至少检出以上挥发性卤代烃中的一种,检出率为38.75%,有1份水中的叁氯甲烷含量超标,超标率为0.62%。结论柳州市及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挥发性卤代烃检出率较高,长期饮用对健康危害值得重视,应加强对包装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珊珊,杨桂朋,高旭旭,魏英,何真.西太平洋添加营养盐培养实验中挥发性卤代烃含量动态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冯看,冯莲,李毅然,覃芸,杨振兴.2017—2018年柳州地区市售包装饮用水中19种挥发性卤代烃含量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9

[3].陈衎.夏季南极半岛北端海域挥发性卤代烃和二甲基硫的分布特征与海-气通量[D].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9

[4].谢倩红.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空白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化工.2019

[5].兰红军,吴雪梅,冯耀基,黎少映.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8种挥发性卤代烃类有机物[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

[6].章勤,黄酉腊,舒天阁,王曙兴,包杰.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步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氯代苯和苯系物[J].当代化工.2019

[7].刘燕,邹晓琳,焦海峰.地表水中pH、DO、硝酸盐氮、挥发性卤代烃等项目最长保存期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8].徐小森.饮用水中10种挥发性卤代烃同时测定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J].职业与健康.2018

[9].杜小弟,蔡宏伟,郭丽萍,雷家珩.联苯-联苯醚混合萃取剂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J].分析化学.2018

[10].黎碧霞,苏伟健,黎丽莉.珠叁角某工业城镇空气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

标签:;  ;  ;  ;  

挥发性卤代烃论文-刘珊珊,杨桂朋,高旭旭,魏英,何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