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六针论文-朱若绮,王重新

项六针论文-朱若绮,王重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项六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中医药疗法,项六针,平肝潜阳针法

项六针论文文献综述

朱若绮,王重新[1](2018)在《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病情程度及偏头痛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方面,治愈率治疗组为66.7%,优于对照组的36.7%(P<0.05)。治疗后偏头痛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梁翎彦,张鹏[2](2018)在《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组VS、VM、PI、RI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较于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而言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8年15期)

张哲荣[3](2007)在《项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甲襞微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一般的临床治疗见效慢、远期效果欠佳、复发率高。针灸治疗本病独具特色,疗效肯定。本课题采用项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观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60例患者均为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针骨科住院病人,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项六针治疗,取穴:风池、颈3夹脊穴、天柱,均取双侧,共六针。患者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华佗牌30号1.5寸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连续波,频率为60次/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20min,每日1次,2周为1疗程,休息2日后,进行下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对照组30例,用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疗程,休息2日后,进行下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1.观察组30例中,痊愈21例,占70.0%;好转7例,占2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中,痊愈14例,占46.7%;好转9例,占30.0%;总有效率为7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两组治疗后,观察组VS、VD及VM值极显着上升,PI及RI值极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仅VS及VM值有显着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项六针治疗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3.在甲襞微循环方面:两组治疗后,患者管袢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着,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各项积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血液流态积分有显着改善(P<0.05)。表明项六针治疗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微循环方面比对照组作用更明显。1.项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着,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项六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速度,降低其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从而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脑部血液供应。3.项六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微循环,解除椎动脉系痉挛,加速局部的血液流通,增加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从而缓解患者眩晕等症状。(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期刊2007-05-20)

项六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则给予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治疗组VS、VM、PI、RI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相较于常规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而言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项六针论文参考文献

[1].朱若绮,王重新.项六针配合平肝潜阳针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8

[2].梁翎彦,张鹏.针灸项六针联合叁步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

[3].张哲荣.项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甲襞微循环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7

标签:;  ;  ;  ;  

项六针论文-朱若绮,王重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