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划协调论文-何立羽,侯建丽

多规划协调论文-何立羽,侯建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规划协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湿地生态优先,多规划协调,西河国家湿地公园

多规划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何立羽,侯建丽[1](2015)在《基于湿地生态优先的多规划协调探讨——以云南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湿地生态保护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采用"规划先行"的途径来解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规划,有效引导湿地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但是,目前我国各种规划自成体系,存在用地边界有冲突、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致、成果表达和技术工具不同等问题,各种规划之间缺乏协调,从而影响各规划之间的协调。本文通过对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过程中多规划之间的协调分析,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目的,制定以技术、信息、协作等为主的策略,建立一套完整的运作平台,实现湿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发展的协调。(本文来源于《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5-09-19)

谭朝艺[2](2013)在《基于“多规划协调”视角下的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整治规划是保障土地整治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正全面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如何更好地在上位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框架下,协调衔接好相关规划,编制更为科学合理、更有效可行的土地整治规划,是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例,提出"多规划协调"的重点在于明确规划协调的重点内容和改进编制方法,谋求"多规"统一。并可以借助GIS技术、引入"弹性"规划概念、基于"反规划"理念、以及基于部门协作等方式,最终实现基于"多规划协调"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本文来源于《广东土地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陈军[3](2009)在《区域发展多规划协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在区域发展的规划体系建设方面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综合性规划,其空间概念不强,内容过于宏观,难以起到指导具体开发活动的作用;区域发展缺乏一个统领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地有效指导;各专项规划带有很强的部门色彩,而且定位不清、类型庞杂、空间重迭、体系紊乱等现象十分严重。尽管政府和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规划体系地完善涉及到法律法规地调整和政府部门地改革等,存在的困难较多。鉴于规划体系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开发定位和项目建设,对于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规划指导意义巨大。因此,本文选用我国规划系统中最重要的叁个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为研究典型,分析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探索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而探求出我国的区域发展多规划协调研究成果。力图缓解目前广泛存在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极度稀缺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最终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指导。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为研究综述,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规划体系,提出我国关于多规划协调研究方面的不足。第叁章为区域发展多规划体系及问题研究,该部分先剖析了我国现行规划体系,指出规划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体系中重要的叁个空间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作为研究的典型,从它们的指导思想、主导部门、编制依据、统计口径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多规”矛盾的原因。第四章为多规划的协调探析,探讨了“多规”矛盾的协调方法,其中,重点研究了各规划编制中关于数据统计标准的互相换算与协调问题,如协调用地分类标准、协调人口统计标准及人口预测方法、协调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等。此外本文还创新了几个“多规”协调的新技术方法,如借助GIS技术实现“多规”融合技术、增加各规划的弹性系数、“反规划”技术等。第五章为重庆市南川区多规协调研究实证分析,探讨了如何将多规划协调研究成果运用到具体的实地中去,介绍了南川区在两规协调中采取的一些有效的理论成果和技术经验。第五章为结论与讨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20)

多规划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地整治规划是保障土地整治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正全面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如何更好地在上位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框架下,协调衔接好相关规划,编制更为科学合理、更有效可行的土地整治规划,是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为例,提出"多规划协调"的重点在于明确规划协调的重点内容和改进编制方法,谋求"多规"统一。并可以借助GIS技术、引入"弹性"规划概念、基于"反规划"理念、以及基于部门协作等方式,最终实现基于"多规划协调"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规划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1].何立羽,侯建丽.基于湿地生态优先的多规划协调探讨——以云南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2015

[2].谭朝艺.基于“多规划协调”视角下的广东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J].广东土地科学.2013

[3].陈军.区域发展多规划协调研究[D].西南大学.2009

标签:;  ;  ;  

多规划协调论文-何立羽,侯建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