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代数论文-徐强

过程代数论文-徐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过程代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定义,思维的深刻性,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过程代数论文文献综述

徐强[1](2019)在《“式”中思法,“变”中求道——一道首创“代数新定义”压轴题的命制过程与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笔者有幸参加了2019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工作,试卷继续保持了以课标为指南,以教材为题源的命题风格,充分体现了"毕业和选拔相匹配、传承与创新相融合、减负与增效相呼应"的命题特点,对初中数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现将试卷中一道首创"代数新定义"题的命制过程与拓展整理成文,与同行分享.(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期刊2019年20期)

常文苑[2](2019)在《例析初中数与代数衔接过程中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初中的教学中更好的衔接好小学内容,减少学生对代数的陌生感,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13期)

张莉,袁安锋,易瑾[3](2019)在《中美两国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过程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北京联合大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线性代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资力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以及美国线性代数课程的优点,借此促进我国线性代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4期)

胡黄水,常玉琪,王宏志,王博[4](2018)在《基于极大代数的MVB网络过程数据通信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中常用的极大代数方法考虑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网络过程数据的动态行为.先基于过程数据在MVB上通信的过程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计算和仿真实验分析和验证在引入周期输入控制的条件下,MVB网络过程数据通信的无阻塞条件,解决了过程数据在通信中可能出现的阻塞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过程数据传输系统是否阻塞由过程数据时间矩阵值及总线管理器在通信存储器上读取主帧的时间间隔决定,后者的值大于等于前者的最大值,且整个网络会进入周期为1的周期稳态,有效提高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过程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姚益婷[5](2018)在《寓过程教育于“代数式”的教学及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介绍在以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代数式"为载体的"多人同课异构"式的研修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教学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获得代数式概念的认知过程短暂和获得代数式概念及列代数式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鉴于此,笔者在重复式观课与反思基础上,按过程教育思想对该课的教学进行重建,改进后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得到了同行(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初中版)》期刊2018年Z2期)

林霖[6](2018)在《基于过程教育的“代数式的值”的教学及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介绍在以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代数式的值"为载体的"多人同课异构"式的研修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教学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获得代数式值的概念的认知过程短暂和获得代数式值的概念及求代数式值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导致失去了一部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鉴于此,笔者在重复式观课与反思基础上,按过程教育思想对该课的教(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初中版)》期刊2018年06期)

林琦,李雯[7](2018)在《从儿童代数思维过程看小学数学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数与代数"作为数学课程四大基本板块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着过半的教学内容。该领域下的算术和代数有着紧密的联系却又显现出巨大的差异:相比起算术,代数具有抽象概括性以及缺乏可供儿童形象思维的模型等特点。而以上特点也导致学生在进入代数领域学习之后,体现出不同的代数思维水平。一、儿童代数思维的叁种类型儿童代数思维大致可以划分为叁种类型。1.符号化思维。符号化思维即把抽象符号当作工具来进行思考的过程,它反映了儿童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也体现了儿童概括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在符(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设计》期刊2018年17期)

谭友军[8](2018)在《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教学中的PIPA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在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教学中遵循的"问题(Problem)-直觉(Intuition)-证明(Proof)-应用(Applications)"(PIPA)过程。这种PIPA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证明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大学教学》期刊2018年04期)

姚益婷[9](2018)在《寓过程教育于课堂教学中——“代数式”的教学实录及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概念教学不符合基本规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在重复观摩与反思基础上,根据过程教育思想,对"代数式"一课的教学进行重建与设计,供读者参考、研究.一、教学实录环节1经历回顾并提出问题的过程——明确研究问题师:我们知道,字母可以表示不同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初中数学教与学》期刊2018年04期)

笪建,程耀坤,莫启,孙华,吕永华[10](2017)在《结合Petri网与进程代数的业务过程协同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业务过程协同允许组织之间彼此进行通信、交互与协作以完成特定业务目标。为了完整地描述出一个参与组织的协同,提出进程标号迁移系统PLTS(Process Labeled Transition System),对单个参与组织的模型视图和通信行为视图序列进行集成,进而使整个跨组织业务过程协同可以通过各个参与组织的PLTS并行组合而成。该建模方法充分结合了Petri网与CCS各自的优势,避免了单一运用Petri网与进程代数建模业务过程时面临的问题,有效支持了业务过程协同的形式验证。同时为了避免模型状态空间过大而无法进行有效验证的问题,提出了6条约简规则,并证明了这些规则是满足协同正确性的充分条件,从而使行为验证方式由模型推导变为代数推导。(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7年12期)

过程代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初中的教学中更好的衔接好小学内容,减少学生对代数的陌生感,对学生来说很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程代数论文参考文献

[1].徐强.“式”中思法,“变”中求道——一道首创“代数新定义”压轴题的命制过程与拓展[J].中学数学.2019

[2].常文苑.例析初中数与代数衔接过程中的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3].张莉,袁安锋,易瑾.中美两国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过程的比较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

[4].胡黄水,常玉琪,王宏志,王博.基于极大代数的MVB网络过程数据通信建模与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5].姚益婷.寓过程教育于“代数式”的教学及其分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8

[6].林霖.基于过程教育的“代数式的值”的教学及其分析[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8

[7].林琦,李雯.从儿童代数思维过程看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8

[8].谭友军.数学专业线性代数教学中的PIPA过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8

[9].姚益婷.寓过程教育于课堂教学中——“代数式”的教学实录及其分析[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

[10].笪建,程耀坤,莫启,孙华,吕永华.结合Petri网与进程代数的业务过程协同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17

标签:;  ;  ;  ;  

过程代数论文-徐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