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造型论文-冷凛

汉字造型论文-冷凛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字造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字,造型,运用思路

汉字造型论文文献综述

冷凛[1](2019)在《平面设计中汉字造型的特点及运用核心思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文字载体在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起步于西方现代设计的"西学东进",随着中国经济及文化的快速,人们对设计的审美得以提升,本土和民族意识逐步回归,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运用于平面设计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平面设计中汉字造型的特点及运用的核心思路进行分析,为汉字与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曾琦[2](2019)在《汉字造型艺术理论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夏商周时期至今,我国汉字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发展。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代表,文字不仅具有它本身的含义,更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汉字造型艺术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汉字的造型艺术不仅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外在造型结构还是文化内涵,都对其他平面设计造型过程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主要研究了汉字造型艺术理论体系以及其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发。(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0期)

路雅妮[3](2019)在《传统汉字造型手法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传统汉字造型手法和在当代视觉创达中的运用,首先分析汉字的造型特点,然后研究汉字特点和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传统手法的应用,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0期)

梁洁[4](2019)在《汉字造型源流探析——以《说文解字注》《说文释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汉字造型文化经历数千年历史积淀,蕴含传统美学、古典哲学、儒学思想的深厚内涵,历朝历代产生出丰富的造型与书体。探索其发展演变过程有助于现代平面设计在形式、内涵、思维上的提升,从而更具中国本土特性。(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周义钦[5](2017)在《汉字造型中的地理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叁千年的历史。表意性是汉字最基本的特性。现选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叁组汉字,从象形会意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地理元素、地理原理及启示。日与月日与月(如图1),是地理学有关天体天象的两个术语。*"日"和日字边的汉字日,能量充盈。太阳的精华永远不会亏空枯竭,光芒永恒照天地。字形采用"囗"和"一"构成,像太阳的形状,其造字本义是指在太空运行、发光的太阳。所有与日相关的汉字都采用"日字边"。(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7年06期)

张君,许丽[6](2016)在《显性中的隐性:从汉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汉字作为显性符号,其中必然隐藏着隐性的造型意识。本文在文字学和设计学双重理论视角下沿流溯源,从汉字的起源展开,对不同时期字形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从符号、线条、空间、美感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汉字演变的造型因素和思维动因,同时通过案例探究了造字思维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文章发现从汉字形态的演变脉络中,对汉字种种潜在的关于造型的审美观察表明汉字的形式之美、意蕴之美与汉民族造型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密不可分。这对我们当今探讨民族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张君,许丽[7](2016)在《显性中的隐性:从汉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汉字作为显性符号,其中必然隐藏着隐性的造型意识。本文在文字学和设计学双重理论视角下沿流溯源,从汉字的起源展开,对不同时期字形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从符号、线条、空间、美感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汉字演变的造型因素和思维动因,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了造字思维在现代设计中的作用。文章发现:在汉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中,种种潜在的关于造型的审美观察表明汉字的形式之美、意蕴之美与汉民族造型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密不可分。这对我们探讨民族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曹燏,卢春梅[8](2015)在《浅谈汉字造型设计中的语意》一文中研究指出当语意学在西方被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时,对于语意本身所依托的字形字体的分析探究,能够使设计者通过关注字形更好地感受其内涵。通过研究汉字中主要的造型方法与字体流变,可以体察传统文化中绵延已久的设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为汉字带来了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字的造型美感和诗意表达,也潜在地影响着其他设计构成和表现。研究汉字造型背后的语意,不只是为了探究汉字,更是为当代的其他造型设计带来一些启迪。(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5年22期)

张建超[9](2015)在《传统汉字造型手法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汉字造型手法是人们长久以来根据汉字的思维特质和审美特质而创造出的一种设计语言,将它运用到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既能有效丰富设计素材,又能增强设计的文化底蕴,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就以常用的传统汉字造型手法为论点,从添生图形、图文结体、同形共生、咒符再造、围合文适、巧意文字六方面详细探讨其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广大设计师的汉字创意设计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5年01期)

叶青[10](2015)在《汉字造型的视觉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是中华文化体系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其造型融意象与形式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华夏思维方式的博大精深。在当今的平面设计领域,借鉴和发扬汉字之美已成为广大设计师创新风格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汉字造型的视觉审美为基础,对其线条美、空间美和意象美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大量优秀设计作品探求汉字造型的视觉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5年01期)

汉字造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夏商周时期至今,我国汉字经历了近五千年的发展。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代表,文字不仅具有它本身的含义,更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汉字造型艺术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汉字的造型艺术不仅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无论是外在造型结构还是文化内涵,都对其他平面设计造型过程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主要研究了汉字造型艺术理论体系以及其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字造型论文参考文献

[1].冷凛.平面设计中汉字造型的特点及运用核心思路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

[2].曾琦.汉字造型艺术理论对现代版面编排设计的启发[J].艺术品鉴.2019

[3].路雅妮.传统汉字造型手法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9

[4].梁洁.汉字造型源流探析——以《说文解字注》《说文释例》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周义钦.汉字造型中的地理元素[J].地理教育.2017

[6].张君,许丽.显性中的隐性:从汉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

[7].张君,许丽.显性中的隐性:从汉字造型语言的演进看造字的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

[8].曹燏,卢春梅.浅谈汉字造型设计中的语意[J].美术教育研究.2015

[9].张建超.传统汉字造型手法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5

[10].叶青.汉字造型的视觉美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

标签:;  ;  ;  

汉字造型论文-冷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