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布局论文-艾艳桂

景观生态布局论文-艾艳桂

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生态布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园林景观,布局,生态

景观生态布局论文文献综述

艾艳桂[1](2017)在《浅析园林景观布局及其景观生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景观主要包括软质的自然东西(树木、水体、细雨、阳光等)、硬质的人造东西(铺地、栏杆、墙体等),景观生态则是涵盖生态因子、园林植物、生态环境等等。景观生态学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本文结合园林景观布局的原则针对园林景观的规划、景观生态保护性和恢复性的设计进行分析,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阐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生态园林城市坚持了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的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文空间符合景观生态中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20期)

胡赛强[2](2015)在《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的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平原城镇相比较,山地城镇在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绿地布局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分析山地城镇绿地形态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格局理论,归纳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指出圈层+组团绿心+廊道网络是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的理想模式。以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绿地系统规划实例进行论证,强调生态绿心与生态廊道对山地城镇生态格局的作用和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期刊2015年11期)

王玉芳[3](2013)在《2018年将建成路网系统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修复西山旅游优势凸显 西山地区是太原的生态屏障、晋阳文化的发源地。然而过度粗放的开发对该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近几年,太原市政府对西山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空前,大批污染企业陆续关停、搬迁,多个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快马加鞭。(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报》期刊2013-11-25)

温晓金,杨海娟,刘焱序[4](2013)在《基于地形因子的千米尺度景观生态廊道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类型并不是景观类型唯一的描述方式,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和地形指标的纳入更有助于反映景观的空间差异性。应用地形因子与生态价值两类指标,对关中—天水经济区1 km栅格尺度下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形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相关性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生态价值分布有重要影响,经过统一阈值的脊线谷线提取发现,对生态价值提取出的高值或低值区域几乎同时也是地形上的山脊线或山谷线,过渡带基本重合;②提取山脊生态高值区域作为生境斑块,通过最大生态阻力进行方向选择,可得出研究区生态廊道空间布局,由于廊道宽度可根据物种类型调整,同时距离较短导致实现难度低,增删节点与斑块不影响周边网络的拓扑关系,因此结果应用性相对更强;③采用地形和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衡量指标,更能体现以像元为单位的景观功能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而也避免了土地利用分类较粗、生境判断难度较大、相同阻力路径过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果是对千米尺度廊道布局的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2期)

杨馨越,魏朝富,陈华[5](2011)在《农村道路布局设计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道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对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有显着影响。该文论述了农村道路网络、农村道路设计及其生态景观效应。农村道路网络规划应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在满足连通度的同时,尽可能有益于农村居民点的适度集中,减少对耕地斑块的分割和干扰;路面、路基等设计应综合考虑土壤、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等条件,就地取材;对区域尺度景观的干扰,可通过数个村级尺度单元间"通道-阻隔"效应的耦合积聚而消减。农村道路,特别是丘陵区的农村道路建设,要围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优化农村道路网和提高工程设计标准来进行,以改善道路生态景观。(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才燕[6](2009)在《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结构布局分析——以连云港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生态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在连云港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城市的山水自然条件,来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将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融合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目标,明确各类绿地中的特色体现,努力创造富有景观生态特色的绿色连云港。(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徐小波[7](2008)在《景观生态布局:风景旅游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有效模式——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正成为统一的旅游目的地,担当起我国旅游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增长极,旅游规划逐步成为旅游城市组织规划时必须加以整体统筹的重要内容。本文借助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共同遵循基本理论之一,即景观生态学,以风景旅游城市为代表,初步探讨了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互融合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景观生态布局模式体系。结合扬州市成功典范,通过对该市游憩空间布局内在景观生态学依据的剖析,验证了风景旅游城市景观生态布局的整体有效性,为国内众多城市提供参考和启发。(本文来源于《江苏城市规划》期刊2008年12期)

李晖,杨毅忠,朱雪,赵凯[8](2008)在《高山峡谷区城镇景观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山峡谷区城镇灾害形成原因及特点的调查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重点设防,有的放矢。探讨采用恢复和维持城市原有山水形态和格局、城市背山大面积山体生态绿化、高危险区的景观要素置换、泥石流景观生态廊道的建设、建立以乡土植被为基础的生境系统、构建有别于车行交通的绿色步行系统网络、构建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等七大景观战略布局方式,以期达到区域性和长期性的灾害防治目标。(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景观生态布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平原城镇相比较,山地城镇在空间形态、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绿地布局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分析山地城镇绿地形态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格局理论,归纳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指出圈层+组团绿心+廊道网络是山地城镇绿地系统布局的理想模式。以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绿地系统规划实例进行论证,强调生态绿心与生态廊道对山地城镇生态格局的作用和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生态布局论文参考文献

[1].艾艳桂.浅析园林景观布局及其景观生态[J].农业与技术.2017

[2].胡赛强.基于景观生态格局的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

[3].王玉芳.2018年将建成路网系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N].山西科技报.2013

[4].温晓金,杨海娟,刘焱序.基于地形因子的千米尺度景观生态廊道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3

[5].杨馨越,魏朝富,陈华.农村道路布局设计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J].农业工程.2011

[6].才燕.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结构布局分析——以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

[7].徐小波.景观生态布局:风景旅游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有效模式——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08

[8].李晖,杨毅忠,朱雪,赵凯.高山峡谷区城镇景观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

标签:;  ;  ;  

景观生态布局论文-艾艳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