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沟模式论文-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

垄沟模式论文-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垄沟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种植方式,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

垄沟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1](2019)在《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水地条件下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夏玉米节水种植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以玉米品种"登海685"为试验材料,研究宽垄沟播和等行距平播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6.00,6.75,7.50万株/hm~2)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种植模式较平播增加玉米植株株高,使茎粗和单株干物质重降低。沟播模式的穗性状比平播处理较优,单穗重增加,且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边行优势。沟播模式的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始终高于平播处理,生育期延长,为后期籽粒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时,沟播模式夏玉米产量最高。沟播模式下夏玉米灌水量较平播减少52.9%,灌水时间减少50.1%,日均蒸发量减少,且水分含量高于平播处理,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39.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6.7%。可见,宽垄沟播是夏玉米增产增效的一种节水种植模式,明显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金辉,郭军玲,查元源,杨治平[2](2019)在《基于HYDRUS模型全膜双垄沟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平作不覆膜、平作覆膜、起垄覆膜和全膜双垄沟5个处理,利用HYDRUS-1D/2D模型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分和盐分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盐运动状态,并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电导率,缓解土壤盐分胁迫,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盐环境。HYDRUS-1D/2D模型对晋北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的模拟结果可靠,能够为晋北地区盐碱土壤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李利利,丁宁平,尚来贵[3](2018)在《全膜双垄沟播带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全膜双垄沟播膜下设置带状秸秆还田不同模式,研究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耕层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玉米非种植带将5 cm长秸秆按3 750 kg/hm~2深翻15 cm与土壤混匀后,土壤温度日(8:00~20:00时)变化增温速度最快,逐日变化幅度最高,相应的0~25 cm土层温度振幅最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生育期0~15 cm土层温度日变化不同,苗期(5月13日)膜下秸秆还田0~15 cm土壤温度随着白天气温的升高快速增高,16:00时达最高峰,为26.8~28.9℃,持续2 h后迅速下降;拔节期(6月10)土壤温度在16:00时达到最高,随后缓慢下降。玉米生长后期不同处理0~15 cm土层温度没有差异。整个玉米生长期内,土壤温度的逐日变化表现出S型波动。各处理0~25 cm土层温度的振幅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和生育期延后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李利利[4](2018)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膜下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膜下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在陇东旱塬区,设计6个处理,研究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膜下还田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地表覆盖2 cm还田后玉米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全膜双垄沟播不还田显着降低。玉米秸秆膜下带状还田较不还田玉米农艺性状尤其是株高、茎粗有一定的降低,籽粒产量降低0.40%~7.42%,但差异不显着,生物产量显着降低,但经济系数差异不显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膜下还田各处理对玉米生长期耗水量和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影响。[结论]该研究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王锦莲[5](2018)在《浅谈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垄沟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可以直接对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产生影响,例如,与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在玉米的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以及叶面面积等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促进玉米植株健康成长。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金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韩伟宏[6](2017)在《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裸地为对照(CK),研究平作不覆膜(F)、平作覆膜(P)、起垄覆膜(P_r)和全膜双垄沟(P_t)4种模式下对晋北苏打型盐碱土饲草玉米田的水盐纵向动态分布。全膜双垄沟模式保水保墒,其中以0~40 cm土层效果最为明显,土壤含水率较CK、F、P、P_r分别提高30.73%、27.63%、29.05%和19.96%;玉米生育期内全膜双垄沟模式持续抑制根区土壤盐分上移,0~4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较CK、F、P和P_r分别降低31.30%、31.77%、24.42%和10.47%;40~100 cm土层比CK、F、P和P_r分别降低20.95%、11.61%、7.61%和5.60%;全膜双垄沟模式有效降低0~20 cm表层土壤pH值,但对20~100 cm土壤pH值影响较小;全膜双垄沟模式可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其产量比处理F、P和P_r分别提高36.62%、24.56%和10.98%。全膜双垄沟模式可调控根区水盐分布,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可作为晋北盐碱地土壤的有效改良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7年03期)

胡旭芳[7](2017)在《平川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近年引进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为实现此项技术的本土化,寻求适合本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的最佳种植模式,2015年在甘肃省平川区黄峤乡双铺村进行了登义2号玉米新品种种植模式试验,科学总结此项技术的增产增效情况,为今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7年04期)

刘建华[8](2016)在《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对黄土高原旱地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黄土高原旱地垄沟覆膜集水模式下绿豆节水增产效果,于2013-2015年连续3个绿豆生长季在陕西横山区横山镇古水村,研究了不同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2种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分别为膜侧种植(M2)和双沟覆膜(M1),以传统平作无覆盖栽培(M0)为对照。结果表明,M2和M1的绿豆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及产量均较M0有显着增加,百粒重均较M0明显降低,而仅有M1荚粒数较M0显着提高;M2与M1的绿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和产量提升效应差异不显着,但M2较M1操作简单、节省人工。因此,膜侧种植作为旱地绿豆节水增产栽培模式,适宜在黄土高原旱地绿豆生产中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12期)

汪东应[9](2016)在《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豇豆复种冬油菜豇豆高效种植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茬口安排、全膜豇豆栽培技术要点、穴播冬油菜栽培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豇豆收获后原膜复种冬油菜,冬油菜收获后整地复种全膜双垄沟播豇豆高效种植模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07期)

赵凡[10](2016)在《基于Richards模型的全膜双垄沟播与传统栽培模式玉米生长势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Richards生长方程,以春玉米为材料,设了3种栽培处理,从动态数学模型的角度,研究大田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玉米的生长势特征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株高、单株叶面积、单株可见叶数生长积累量均呈"慢—快—慢"的S型Richards模型曲线变化;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各指标的生长累积Richards曲线和生长速率及速率变化率曲线形态与半膜和露地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其生长起始势(R0)高,生长势指标进入指数和稳定生长阶段早于对照8~20 d;最大生长速率及出现的时间都明显高于和早于露地对照,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株高最大增长速率为6.755 cm·d~(-1),是对照的1.384倍;单株绿叶面积最大增长速率为330.6 cm2·d~(-1)·株~(-1),是对照的1.391倍;单株可见叶数最大增长速率为0.412片·d~(-1)·株~(-1),是对照的1.383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长速率变化幅度大,呈现加速快但减速也快的特点;稳定增长阶段明显增长,为露地对照的1.493~1.618倍。全膜双垄沟播使作物在生长后期将更多的能量分配给了生殖生长,使玉米叶片后期早衰速度减慢,利于玉米抽雄授粉和灌浆,表现较高的穗粒数、粒叶比和百粒重,显着提高产量。(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垄沟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不同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空白对照、平作不覆膜、平作覆膜、起垄覆膜和全膜双垄沟5个处理,利用HYDRUS-1D/2D模型对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水分和盐分运动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盐运动状态,并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模式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电导率,缓解土壤盐分胁迫,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盐环境。HYDRUS-1D/2D模型对晋北盐碱土水盐运移规律的模拟结果可靠,能够为晋北地区盐碱土壤水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垄沟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金辉,郭军玲,查元源,杨治平.基于HYDRUS模型全膜双垄沟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J].山西农业科学.2019

[3].李利利,丁宁平,尚来贵.全膜双垄沟播带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8

[4].李利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秸秆膜下带状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

[5].王锦莲.浅谈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18

[6].金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韩伟宏.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对晋北盐碱土水盐动态特征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

[7].胡旭芳.平川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研究[J].甘肃农业.2017

[8].刘建华.垄沟覆膜集水模式对黄土高原旱地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6

[9].汪东应.武山县半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豇豆复种冬油菜豇豆高效种植模式[J].甘肃农业科技.2016

[10].赵凡.基于Richards模型的全膜双垄沟播与传统栽培模式玉米生长势差异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

标签:;  ;  ;  ;  

垄沟模式论文-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