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沈显庆,任琳琳

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沈显庆,任琳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刚体连杆,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沈显庆,任琳琳[1](2019)在《基于自适应RBF控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轨迹跟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刚体连杆装置,设计一种下肢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械结构,提出RBF神经网络补偿逼近运动学矩阵参数的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两关节机器人轨迹跟踪开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无补偿情况下,机械结构控制输出的跟踪轨迹与理想轨迹偏差较大;采用RBF补偿逼近后,轨迹跟踪效果得到改善,误差收敛速度达到最佳。该研究可为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艳峰[2](2019)在《挖树机机械结构及负载自适应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国内园林产业的迅速发展,树木移植已成为园林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挖树机,对提高挖树效率、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移植的成本以及提高移植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挖树机的市场需求,通过对比市场上挖树机的优缺点,确定了挖树机采用链条刀与回转支撑组合的机械结构作为挖树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对挖树机进行整体布局,分析挖树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完成挖树机刀具组件、回转支撑组件以及底盘总成组件的机械结构设计。研究挖树机刀具以及底盘的受力情况,并对刀具和底盘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保挖树机工作的可靠性。对刀具组件的传动链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传动链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特性,验证了传动链设计的合理性。对负载敏感系统进行介绍,研究泵控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负载敏感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建立泵控负载敏感系统的AMESim模型,直观的分析了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特性。确定挖树机液压系统的整体布局,对液压系统的各个回路进行了设计。依据挖树机各液压回路的工作特性,完成液压元件的选型设计。建立挖树机负载敏感系统的AMESim模型,对挖树机的叁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挖树机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负载自适应的能力。通过对挖树机的整机进行测试,分析挖树机存在的一些缺点,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挖树机已经成功应用于市场,很大程度提高了树木移植的效率以及成活率。(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景鑫,陆瑶[3](2011)在《自适应机械结构的机械手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自由度机械手控制软件往往只能应用于某一固定产品,在机械结构扩展方面具有明显的缺陷。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进行抽象,采用计算机持久化存储方式实现自定义关节节点,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拓展机械手控制软件的使用范围。本文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开发的五自由度机械手为依托,设计了一种可以自适应机械结构的机械手控制软件,并在.net环境下实现。(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期刊2011年02期)

杨智春,孙浩,李凯翔,武丹,王臻[4](2009)在《精密机械结构的自适应压电分流阻尼抑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压电分流阻尼系统对多模态振动的抑制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负阻抗变换器的频率自适应模拟电感电路,并应用于压电分流电路的设计,使压电分流电路能适应结构振动频率的变化而一直处于谐振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阻尼抑振效果,并研究了分流电路构型和各元件阻抗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将此电路应用于典型精密机械结构——硬盘驱动器磁头驱动臂的多模态振动响应抑制,取得了良好的抑振效果,结构的前3阶稳态响应传递函数的幅值分别降低了8.15 dB、12.06 dB和2.11 dB。(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09年03期)

屠立,周丕宣,张树有[5](2008)在《柔性机械手机械结构与自适应控制全局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柔性机械手研究中未将控制器和机械结构之间的耦合同时加以考虑的问题,在整体优化目标下,通过使用适用于各种几何约束的自适应迭代算法来获取机械臂状态和控制器参数,以结构优化为外循环,以LQR控制律优化为内循环,设计了全局优化设计方法,将柔性机械手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控制算法的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以单关节柔性臂的设计为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将控制律与结构优化综合考虑的方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国内园林产业的迅速发展,树木移植已成为园林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挖树机,对提高挖树效率、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移植的成本以及提高移植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挖树机的市场需求,通过对比市场上挖树机的优缺点,确定了挖树机采用链条刀与回转支撑组合的机械结构作为挖树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对挖树机进行整体布局,分析挖树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完成挖树机刀具组件、回转支撑组件以及底盘总成组件的机械结构设计。研究挖树机刀具以及底盘的受力情况,并对刀具和底盘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保挖树机工作的可靠性。对刀具组件的传动链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传动链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特性,验证了传动链设计的合理性。对负载敏感系统进行介绍,研究泵控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负载敏感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建立泵控负载敏感系统的AMESim模型,直观的分析了负载敏感系统的工作特性。确定挖树机液压系统的整体布局,对液压系统的各个回路进行了设计。依据挖树机各液压回路的工作特性,完成液压元件的选型设计。建立挖树机负载敏感系统的AMESim模型,对挖树机的叁种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挖树机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负载自适应的能力。通过对挖树机的整机进行测试,分析挖树机存在的一些缺点,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改进后的挖树机已经成功应用于市场,很大程度提高了树木移植的效率以及成活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沈显庆,任琳琳.基于自适应RBF控制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动力学仿真[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杨艳峰.挖树机机械结构及负载自适应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景鑫,陆瑶.自适应机械结构的机械手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J].电子商务.2011

[4].杨智春,孙浩,李凯翔,武丹,王臻.精密机械结构的自适应压电分流阻尼抑振[J].压电与声光.2009

[5].屠立,周丕宣,张树有.柔性机械手机械结构与自适应控制全局优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8

标签:;  ;  ;  ;  

自适应机械结构论文-沈显庆,任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