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沈秋欢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沈秋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核政策,印度,朝鲜,建构主义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沈秋欢[1](2009)在《美国对印度、朝鲜核政策的比较研究:建构主义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面对印度和朝鲜发展核力量的努力,美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核政策。美国对印度持友善甚至支持的态度,而对朝鲜采取对抗性政策。本文试从温特的身份建构主义并结合语言行为的角度分析,揭示美国形成不同核政策的原因——美国对两国构建起截然不同的身份。冷战后,美印互动促使美国对印度在冷战时期构建起的非敌非友身份向准盟友方向转化,而美朝的互动强化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已经构建起的敌人身份认同。(本文来源于《东南亚南亚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赵之中[2](2009)在《冷战后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核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焦点问题,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作为拥有全球利益的世界上最大的有核国家美国,对冷战后世界核扩散的始作俑者印度的核政策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关注。9·11事件后,乔治·W·布什政府一改乔治·H·W·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时期对印度的“无”核化政策,同印度签署民用核协议,做出对印度的“有”核化政策调整,这意味着美国彻底放弃了执行叁十多年的核政策,意味着美印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笔者认为对其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值得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冷战后时期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本文的第一部分对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首先进行了简要概述,明晰印度核问题的由来。第二部分开始具体分析冷战后从乔治·H·W·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到乔治·W·布什政府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演变。第叁部分分析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的原因。从美国全球反恐怖主义需要印度的配合,美印在民用核领域的共同利益和全面经济合作的需要,印度核武器的发展对美国军事安全利益的威胁,印度核发展的不可逆性以及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因素。第四部分对其影响做出了分析。美国这一政策调整严重削弱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打破了南亚地区的权力平衡,损害了美国的形象和诚信度,中国应该防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最后一部分对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杨涛[3](2009)在《从美国的印度核政策看美国对伊朗的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止核扩散一直被美国认为事关其根本的国家利益。印度不顾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压力于1998年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从而成为有核国家,最终得到美国的默认,而伊朗的核计划却始终被美国所压制,美国甚至扬言不惜要对伊朗动武。美国对印、伊两国的核政策差别如此之大,实质上暗含有美国把对印度的宽容作为对伊朗遏制政策的一个有机组成步骤之意。(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9年04期)

叶凯[4](2008)在《试析美国选择性不扩散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美国与印度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被学者与分析家普遍看作是美国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对印度的“法外开恩”。本文指出,这一协议的签署是美国长期执行选择性核不扩散政策的结果。所谓选择性不扩散政策,是指美国根据其自身的一套标准,针对涉及扩散问题的国家采取不同对策。选择性核不扩散政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修订《原子能法》时。自此,总体上美国始终在执行一种选择性的核不扩散政策。本文尝试从美国有关学者关于不扩散问题的理论争论、美国国内管理核不扩散问题的重要法律以及美国政府的具体实践这叁个方面入手,论证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选择性特征。并进一步提炼出指导选择性核不扩散政策的叁条标准,分别是扩散国家的政体、是否存在二次扩散的风险、是否会破坏战略稳定,叁者之间存在“民主优先,叁管齐下”的关系。这叁条标准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冷战结束之后,其表现更加明显。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一个民主国家在1967年1月1日后掌握核武器或者是核武器的制造能力,能够保证不存在相关的材料、设备、技术等流向其他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的二次扩散,而且这个国家的核武化进程不破坏地区的战略稳定,那么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核扩散就是可以被接受的;反之,美国则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阻止核扩散的发生。美国对印度的不扩散政策,就是这种选择性核不扩散政策的最好体现。从冷战时期开始,满足印度对于核武器的某些要求,将其扶持成为南亚地区的“民主橱窗”,就成为美国对印度不扩散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印度具有在避免发生二次扩散问题上的良好信誉,使得美国对印度的核武化更加放心:印度1998年的核试爆也没有从根本上破坏地区战略稳定。这些因素促使美国在冷战期间以及冷战后不断强化扶持印度成为地区大国的政策与行动,共同促成了2006年美印核能合作协议的签署,美国甚至为达成此项协议而通过专门《海德法》,允许美印核合作免受美国国内不扩散法律的约束。从20世纪50年代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到21世纪的布什政府,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美国对印度始终执行了一项选择性的核不扩散政策。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具体得到执行的美国不扩散政策是非常复杂的,本文仅切取其中一个笔者认为最主要的侧面,对之进行深入阐述和剖析。鉴于仍然有待提高的学术能力以及有限的资料条件,必然存在有待方家斧正之处,然而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系统地呈现了美国核不扩散政策最重要的特点,即其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4-25)

崔萍[5](2008)在《印度核政策的演变与美国态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有着悠久的文明与灿烂的文化,是其所在南亚地区的头号强国,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核武器发展道路上,它走了一条与众不同之路。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就重视核能源的开发与应用,1974年它进行了第一次“和平核爆炸”,但直到1998年进行5次公开核试验之后,它才成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并继续其核武化的过程。在整个历程中,其核政策是不断演变的,并呈现出非连贯和不放弃的特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阐述印度核政策演变的历程,并分析美国对其态度的变化,理解美国因素在印度核政策演变中的重大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4-01)

贺雪瑞,郭欣根[6](2008)在《试析美国对印度和伊朗核政策的区别》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在核问题上对印度和伊朗的态度迥然不同:与印度签订核协议,事实上承认了印度的核大国身份;一再要求制裁伊朗,甚至扬言武力攻击。美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采取"双重标准"是以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核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焦点问题,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作为拥有全球利益的世界上最大的有核国家美国,对冷战后世界核扩散的始作俑者印度的核政策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关注。9·11事件后,乔治·W·布什政府一改乔治·H·W·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时期对印度的“无”核化政策,同印度签署民用核协议,做出对印度的“有”核化政策调整,这意味着美国彻底放弃了执行叁十多年的核政策,意味着美印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笔者认为对其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值得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冷战后时期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本文的第一部分对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首先进行了简要概述,明晰印度核问题的由来。第二部分开始具体分析冷战后从乔治·H·W·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到乔治·W·布什政府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演变。第叁部分分析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的原因。从美国全球反恐怖主义需要印度的配合,美印在民用核领域的共同利益和全面经济合作的需要,印度核武器的发展对美国军事安全利益的威胁,印度核发展的不可逆性以及美国应对中国崛起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因素。第四部分对其影响做出了分析。美国这一政策调整严重削弱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打破了南亚地区的权力平衡,损害了美国的形象和诚信度,中国应该防范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最后一部分对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沈秋欢.美国对印度、朝鲜核政策的比较研究:建构主义的视角[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

[2].赵之中.冷战后美国对印度核政策的调整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杨涛.从美国的印度核政策看美国对伊朗的战略[J].法制与社会.2009

[4].叶凯.试析美国选择性不扩散政策[D].复旦大学.2008

[5].崔萍.印度核政策的演变与美国态度的变化[D].苏州大学.2008

[6].贺雪瑞,郭欣根.试析美国对印度和伊朗核政策的区别[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标签:;  ;  ;  ;  

美国对印度核政策论文-沈秋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