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脂酵母论文-王继承,史新星,陈文静,殷进,杨文澜

解脂酵母论文-王继承,史新星,陈文静,殷进,杨文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解脂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芯,赤藓醇,解脂耶氏酵母,发酵

解脂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承,史新星,陈文静,殷进,杨文澜[1](2019)在《解脂耶氏酵母(Y.lipolytica)利用玉米芯发酵产赤藓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营养成分,被综合利用于众多领域。本研究选用解脂耶氏酵母(Y. lipolytica)作为发酵菌株,将玉米芯作为唯一碳源,开展发酵产赤藓醇的实验研究,综合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对赤藓醇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 lipolytica可以利用玉米芯为唯一碳源发酵产赤藓醇,发酵最适碳源浓度为60 g/L、最佳氮源种类为氯化铵、最佳氮源浓度为2.5 g/L;添加浓度为50.0 g/L的NaCl能为发酵产醇提供较适宜的渗透压;向培养基中添加8 mg/L的Zn~(2+)和15.0 mg/L的Fe~(3+),能进一步提升赤藓醇的产量。在最优培养基条件下持续发酵96 h,赤藓醇的产量最高可达37.26 g/L,赤藓醇转换率可达62.1%。该研究为废弃玉米芯的再利用和赤藓醇的低成本发酵生产探索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曾伟主,雷庆子,周景文[2](2019)在《过程优化提高解脂亚洛酵母积累α-酮戊二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解脂亚洛酵母发酵生产α-酮戊二酸由于产量和底物转化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仍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研究室诱变选育获得的1株高产α-酮戊二酸的解脂亚洛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 WSH-Z06 C3为出发菌株,考察了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中转速、碳酸钙浓度、溶氧以及补料方式(多节点补料、恒速补料)等因素对α-酮戊二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300 r/min时,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的产量分别为32.4 g/L和19.66 g/L;碳酸钙质量浓度为20 g/L时,α-酮戊二酸的产量提高至38.55 g/L,丙酮酸降低至8.28 g/L;控制溶氧水平在50%时,α-酮戊二酸产量为42.39 g/L,此时丙酮酸为6.22 g/L。比较高初始甘油浓度和不同的补料发酵策略,发现恒速补料效果最好,发酵144 hα-酮戊二酸产量达到66.27 g/L,丙酮酸产量为20.82 g/L。通过上述发酵过程参数的优化,α-酮戊二酸的产量和底物的转化率比未优化前分别提高了67.3%和4.56%,为解脂亚洛酵母工业化生产α-酮戊二酸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3](2019)在《欧盟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19年5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 2019/760号条例,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Yarrowia lipolytica yeast biomass)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并修订实施细则(EU) 2017/2470的附件。主要修订如下: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将列入实施法规(EU) 2017/2470中建立的授权新型食品的清单(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崔志勇[4](2019)在《解脂耶氏酵母非同源基因组整合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琥珀酸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中毕赤巴斯德酵母(Pichiapastoris)、多形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和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等非常规酵母通常具有独特的生理和代谢特征,是包括生物柴油、重组蛋白和燃料乙醇等在内重要产物的微生物合成宿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领域。由于缺乏有效的遗传操作手段,非常规酵母的代谢途径改造及非天然化合物的生产依然十分困难。解脂耶氏酵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具有安全性高、耐酸能力强、分泌多种代谢产物和能够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等优点,它被视为潜在的生物工程菌株,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酿酒酵母不同,解脂耶氏酵母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更倾向于利用非同源末段连接(NHEJ)而不是同源重组(HR)。这一特点造成了解脂耶氏酵母遗传工具的匮乏,代谢途径改造费时费力。尽管很多的基因操作工具已经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得到发展,大片段DNA的基因组整合依然十分困难。此外,用于生物合成途径优化的多基因表达文库构建策略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同样缺乏。为了检测解脂耶氏酵母对线性DNA片段的转化效率,本论文首先将一个完整LEU2表达盒导入该酵母并在相应选择培养基中计算转化子数量。每转化1 μg DNA能够获得高达1.6x104个菌落,说明解脂耶氏酵母能够高效吸收外源线状DNA。有趣的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将LEU2片段切割成两个片段,同时转化解脂耶氏酵母后二者能够精确连接并整合基因组。提取整合菌株基因组,并进行PCR验证,结果发现外源DNA以非同源依赖方式高效且随机地插入解脂耶氏酵母基因组。NHEJ修复途径中关键基因ku70的敲除造成转化子数量急剧减少。在筛选标记的帮助下,非同源依赖基因组整合方法能够实现多达叁个DNA片段的一步转化和基因组整合,允许高达12.5 kb DNA片段的高效转化,整合效率约为1.7×103菌落/μg DNA。随着整合片段数量的增加,整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本论文将报告基因hrGFP与LEU2基因表达盒融合并转化到解脂耶氏酵母菌株中,获得一系列转化子并用于荧光强度的检测。与游离表达菌株相比,基因组整合菌株的hrGFP表达强度存在0.24至3.02倍的表达水平差异。随后,本论文通过Genome walking方法获得6株hrGFP整合菌株的基因组位点信息。hrGFP基因插入位点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彼此互不相关,进一步证实了非同源依赖基因组整合方式的随机性。随后,本论文使用叁种浓度梯度的潮霉素(400 mg/L、800 mg/L和1600 mg/L)来筛选潮霉素抗性基因和hrGFP共同高表达菌株。相对荧光强度和基因拷贝数与筛选压力强弱呈正相关,而整合效率呈负相关。低筛选压力下大多数整合菌株含有单拷贝hrGFP基因,而从较高的潮霉素浓度获得的25号整合菌株插入了多达8个拷贝的hrGFP。这些结果表明非同源的随机基因组整合会造成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该现象是受基因插入位点和拷贝数的综合影响。为拓展NHEJ介导随机基因组整合方法的应用领域,本论文以脂酶和β-胡萝卜素的优化合成为例进行了初步探究。首先,在高浓度潮霉素筛选压力下构建解脂耶氏酵母内源性脂酶LIP2的超表达文库,经过酶活筛选获得一系列脂酶生产菌株。其中工程菌株Polf LIP2-2的脂酶活性能够达到1967 U/mL,是游离表达对照菌株的5.3倍。针对由多个基因参与的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本论文依据代谢特征将其模块化处理并分别构建了叁个整合片段。单个模块化片段M3的整合和表达验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转化子呈现红色或者橙色表型,同时不同菌落间的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随后,叁个模块化片段一步转化解脂耶氏酵母野生菌株,构建获得一个β-胡萝卜素生产菌株文库。通过检测β-胡萝卜素产量发现,整合菌株间的β-胡萝卜素生产能力最多可相差27倍,其中最高产量可达12.1 mg/g DCW。本论文对β-胡萝卜素途径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各整合菌株基因的转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40号p-胡萝卜素高产菌株中大多数途径相关基因表现出高转录水平。通过比较高产量菌株(菌株30、34和40)与低产量菌株(菌株1和12),发现模块3的高水平表达可能对β-胡萝卜素的高产至关重要。琥珀酸又称丁二酸,被美国能源部选为十二种最具商业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首。目前,琥珀酸的微生物合成主要依赖各种细菌,但是细菌对酸和渗透压力耐受性低,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酸碱剂调节pH。而酵母可以进行低pH的生物发酵,除去菌体后的发酵液可以直接蒸发结晶,降低下游工业处理成本。从长远来看,如果解决了酵母生物转化的得率和生产力较低的问题,酵母比细菌更适于琥珀酸的生物制造。本论文系统探究了解脂耶氏酵母的乙酸合成途径,发现丙酮酸脱羧酶PDC的失活对乙酸积累没有明显影响,过表达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来源的SeACSL641P能够使得乙酸浓度降低至4.7g/L。通过挖掘文献资料和菌株改造验证,本论文首次发现CoA转移酶编码基因Ylach的敲除可以有效解除SDH缺陷型菌株的乙酸代谢溢流。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合优化增强琥珀酸合成相关的还原羧化、氧化TCA和乙醛酸途径代谢通量来进一步提高琥珀酸生产能力。单独过表达酿酒酵母来源的ScPCK时,摇瓶中琥珀酸产量达到30.2 g/L,相比对照提高了 150.2%。协同过表达琥珀酰CoA合酶亚基YlSCS2和ScPCK可以将琥珀酸产量进一步提高24%,至37.0 g/L。在分批补料发酵中,本论文发现高浓度初始甘油的添加会造成赤藓糖醇和甘露醇等还原性物质的积累,影响琥珀酸合成效率。通过调整初始甘油浓度,在不调节pH情况下,最终工程菌株PGC202琥珀酸产量、生产力和得率分别可以达到110.7 g/L、0.8 g/L/h和0.5 g/g甘油。为了验证工程菌株PGC202工业化生产琥珀酸的潜能,分别进行了小试和中试发酵。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小试发酵过程中,琥珀酸产量达到45.4 g/L。中试发酵结果与2.5L和50L发酵罐结果基本一致,经过56h补料培养琥珀酸产量可以达到123.9g/L,同时琥珀酸得率(0.76 g/g甘油)和生产力(2.2 g/h/L)有大幅提升。由此说明,该解脂耶氏酵母琥珀酸生产菌株PGC202的发酵工艺较为稳定,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论文系统探究了解脂耶氏酵母中非同源片段的基因组整合现象,据此开发快速、高效的表达文库构建方法并用于构建高产高价值化合物的微生物菌株。理性改造解脂耶氏酵母氧化TCA途径,解决琥珀酸发酵过程中副产物溢流问题,最终实现了低pH条件下的琥珀酸高效生物合成。(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蒋新[5](2019)在《解脂耶氏酵母中甲羟戊酸途径的过氧化物酶体定位增强α-法呢烯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lipolyticaa)是一种非常规的产油酵母,由于其充足的前体供应,适于生产各种源于乙酰辅酶A的下游化合物。但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产生乙酰辅酶A的同时会伴随二氧化碳(CO2)的释放,造成碳损失及得率的降低。而以脂肪酸作为底物时,脂肪酸转化成酰基辅酶A后进入过氧化物酶体,经过β-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这一过程不产生C02,不存在碳源的损失,具有更高的碳转化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特定酶或者代谢途径的亚细胞定位不仅有助于提高产物转化效率,而且能够起到消除竞争性代谢抑制的作用。因此,本论文将甲羟戊酸途径过表达并定位至解脂耶氏酵母过氧化物酶体,构建α-法呢烯合成工程菌,以脂肪酸或油脂为碳源,高效合成乙酰辅酶A下游产物,重要萜类化合物α-法呢烯。首先,本研究测试了文献报道的在酿酒酵母使用的增强型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ePTS1),可以高效地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将目的蛋白定位至过氧化物酶体。在此基础上,使用该定位信号(ePTS1)将甲羟戊酸合成途径的叁个基因AtoB、HMGS、HMGR定位至过氧化物酶体,得到能够利用脂肪酸高效生产甲羟戊酸的工程菌株MP2。通过摇瓶发酵分析,解脂耶氏酵母工程菌株MP2可以产生约2.725 g/L甲羟戊酸,得率达到0.072 g/g底物,而胞质超表达甲羟戊酸途径的对照工程菌株M1的甲羟戊酸产量虽然相当,但得率仅为0.031 g/g底物。该研究结果表明,甲羟戊酸合成途径基因的过氧化物酶体定位,能够使解脂耶氏酵母利用脂肪酸生产甲羟戊酸,其得率比在胞质中利用葡萄糖生产甲羟戊酸的得率更高。解脂耶氏酵母胞质中自身存在MVA途径,适合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倍半萜α-法呢烯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燃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高产甲羟戊酸菌株MP2的基础上,超表达α-法呢烯合成酶FS,使解脂耶氏酵母可以利用油酸合成72 mg/L α-法呢烯。在胞质中逐步过表达从甲羟戊酸到α-法呢烯合成途径的关键酶,α-法呢烯的产量逐步增高。在胞质过表达α-法呢烯合成途径全部酶的工程菌株F4,利用油酸发酵120 h,α-法呢烯的产量达到0.365 g/L。与此同时,逐步将从甲羟戊酸至α-法呢烯合成途径的酶过表达并定位至过氧化物酶体,α-法呢烯产量逐步增高。全部酶在过氧化物酶体定位表达的工程菌株FP3利用YPO培养基发酵120 h,α-法呢烯产量达到0.391 g/L,比工程菌株F4生产α-法呢烯的产量略高,说明α-法呢烯代谢途径定位至过氧化物酶体可以避免胞质环境的代谢竞争,有利于α-法呢烯的专一性合成,提高了 α-法呢烯的产量,但是由于甲羟戊酸可以自由通过过氧化物酶体膜,较多的法呢烯代谢途径基因可能对蛋白质的定位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工程菌株FP3的α-法呢烯产量与F4相差不多。本研究还探究了解脂耶氏酵母FP3利用不同种类油脂生产α-法呢烯的情况。结果表明,工程菌株FP3可以高效利用不同种类油脂生产α-法呢烯,与利用油酸作为碳源相比,叁油酸甘油酯更有利于工程菌株FP3生产α-法呢烯。在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工程菌株FP3利用叁油酸甘油酯并控制pH为6.0进行发酵168 h,α-法呢烯产量达到1.66 g/L,得率达到0.025 g/g底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1)

[6](2019)在《欧盟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欧盟官方公报消息,2019年5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9/760号条例,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Yarrowia lipolytica yeast biomass)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并修订实施细则(EU)2017/2470的附件。主要修订如下: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将列入实施法规(EU)2017/2470中建立的授权新型食品的清单中。规定在指定食品类别"指令2002/46/EC中定义的(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王磊[7](2019)在《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氏酵母产巴豆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豆酸是一种含有四个碳原子并且含有双键的有机羧酸,由于其分子内具有碳碳双键的结构,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巴豆酸主要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目前巴豆酸的生产主要依赖化学合成法合成,以石油裂解所产生的乙烯为原料之一,再经由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由巴豆醛转变为巴豆酸。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重以及环境的恶化,显然对于依赖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从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面考虑,该产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人类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辅助或替代该产业。随着基因工程学手段的发展,人类逐渐成功地从微生物中获取一系列的物质,首当其冲的模式生物也是人类目前为止研究最为透彻的微生物就是原核生物的代表大肠杆菌。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在该微生物中展开研究的,但是大肠杆菌因其具有一定的致病性,且原核表达系统的自身的一些生物特性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应用。随之诞生的酵母体系被认为是工业化生产中较为理想的表达体系模式生物,真核生物相较于原核生物,因其自身表达系统的完整性使得真核生物表达体系在工业化发酵产业上比大肠杆菌的表达体系更具优势。解脂耶氏酵母作为一种新型的酵母表达体系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因其较高的安全性(GRAS),使得该酵母代谢产生的产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同时解脂耶氏酵母自身具有脂肪酸代谢途径,对低pH值等极端环境的耐受能力更强。综上,以解脂耶氏酵母为载体,是当前微生物发酵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本研究,在设计巴豆酸代谢途径之初,在丙酮丁醇梭菌体内发现其自身代谢产丁醇的路径中具有合成巴豆醛的相关的路径和关键酶,并以此为基础继续挖掘,最终成功在解脂耶氏酵母中构建了合成巴豆酸的合成路径。通过气相质谱测定,培养基中含有巴豆酸。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巴豆酸的产量为62.24mg/L。随后,对构建的路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过表达路径中的关键酶,目的是实现过量积累巴豆酸前体物质以达到巴豆酸的高产,经过液相测定产量达到123.49mg/L,产量提高近一倍之多。随后继续对路径进行优化,将丙酮酸到乙酰辅酶A实现一步合成,降低了原本需要是叁步才能合成的每步的代谢消耗,使得更多的前体物质流向合成巴豆酸的下游,最终经过液相测定巴豆酸的产量提高到了220.00mg/L,总体产量提升了2倍之多。相较于化学法合成方式,本研究实现了在生物体内将糖类转化为巴豆酸的过程,对底物和生产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产物对环境没有很强烈的危害;相较于大肠杆菌的生产模式来说,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菌种,适合高密度培养,且对低pH环境耐受性相对较高,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美艳[8](2019)在《解脂亚罗酵母对葡萄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诱导葡萄抗性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葡萄生产大国。葡萄颜色诱人,果肉柔嫩,老少皆宜,然而其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导致损失严重。青霉菌作为常见的病原菌,可以分泌有毒次级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OTA)。目前,葡萄保鲜主要以化学杀菌剂为主,基于长期使用杀菌剂可以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从而降低其控制病害的效果、其在水果上的残留对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等缺点,急需开发一种新的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使用拮抗酵母已经逐渐成为取代化学法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方法。解脂亚罗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是课题组前期从葡萄果皮中分离出来的酵母菌,Penicillium rubens是从腐烂的葡萄中分离出来的霉菌。本论文主要探讨Y.lipolytica对葡萄采后由P.rubens引起青霉病的控制效果及诱导葡萄抗性的生理机制及分子调控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Y.lipolytica能够显着控制葡萄采后由P.rubens引起的青霉病,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Y.lipolytica浓度越高,对伤口处的腐烂率、腐烂直径控制效果越好;Y.lipolytica显着降低由P.rubens产生的OTA的含量,当葡萄存放17天后,无菌水处理的葡萄由P.rubens产生OTA的含量高达74.61 ng/wound,经Y.lipolytica处理后的葡萄由P.rubens产生OTA的含量降低为0.33 ng/wound;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Y.lipolytica浓度越高,Y.lipolytica对P.rubens的生长抑制就越明显。(2)无论在20°C还是4°C贮藏条件下,Y.lipolytica均能够定殖在葡萄表皮处并保持较高酵母数量;Y.lipolytica能够增强葡萄体内抗性相关酶(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并且能显着提高编码相应酶的基因表达水平。(3)蛋白质组学分析Y.lipolytica诱导葡萄果实蛋白表达的结果表明,共33个差异蛋白(ratio>1.5)被鉴定出来,其中包括25个上调蛋白和8个下调蛋白。抗性蛋白分别与响应胁迫(heat shock protein 70等),病程相关(PR4 type protein等),能量产生与信号转导(ATPase catalytic subunit A等),氧化还原(superoxide dismutase等)有关,而且这些蛋白的表达均上调。(4)转录组学分析Y.lipolytica诱导葡萄果实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共鉴定616个差异表达基因(∣log_2(Fold Change)∣≥3且FDR<0.5),其中上调基因384个,下调232个。结合两个组学结果分析共挑选9个抗性差异基因进行验证,部分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相一致,如病程相关基因PR4,PR5和PR10与相应病程蛋白;还有与编码超敏蛋白,植保素相关的基因,WRKY转录因子等。(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付涛,陈凯丽,王东月,刘雪莹,李运清[9](2019)在《解脂耶氏酵母产脂肪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是一种非常规酵母,能够利用多种底物分泌产生大量的脂肪酶,因此,该物种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用菌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解脂耶氏酵母产脂肪酶的特点、脂肪酶的编码基因、脂肪酶的活性及生产方法研究进展,并分别阐述了脂肪酶在环境治理、食品工业、生物柴油以及家禽养殖业四个方面的应用,目的在于阐明酵母生产脂肪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为探究脂肪酶新的生产方式及新用途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4期)

游灵杰,叶蕴瑶,王丹,戴妮杰,龚阳敏[10](2019)在《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ATCC30162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结构及表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目前报道油脂产量最高的解脂耶氏酵母菌株(Yarrowia lipolytica)ATCC 30162为对象,采用逆转录PCR扩增到脂肪酶编码基因Yllip1和Yllip2,编码产物分别为816和549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域预测表明,Yllip1包含Patatin类磷脂酶和功能未知的DUF3336结构域,而Yllip2包含lipase_3类脂肪酶结构域,且这两个蛋白都具有1~4个跨膜区域。与不同物种来源的脂肪酶同源蛋白的多序列比对表明Yllip1和Yllip2分别包含8和6个保守区域,这些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两个来源于解脂耶氏酵母的脂肪酶作用底物可能分别为细胞内膜磷脂和酰基甘油酯。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培养基中添加油酸在短期内(6 h)诱导了这两个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显着上调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参与了酵母分解利用油酸的生化过程。(本文来源于《生物资源》期刊2019年02期)

解脂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应用解脂亚洛酵母发酵生产α-酮戊二酸由于产量和底物转化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仍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研究室诱变选育获得的1株高产α-酮戊二酸的解脂亚洛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 WSH-Z06 C3为出发菌株,考察了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中转速、碳酸钙浓度、溶氧以及补料方式(多节点补料、恒速补料)等因素对α-酮戊二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速为300 r/min时,α-酮戊二酸和丙酮酸的产量分别为32.4 g/L和19.66 g/L;碳酸钙质量浓度为20 g/L时,α-酮戊二酸的产量提高至38.55 g/L,丙酮酸降低至8.28 g/L;控制溶氧水平在50%时,α-酮戊二酸产量为42.39 g/L,此时丙酮酸为6.22 g/L。比较高初始甘油浓度和不同的补料发酵策略,发现恒速补料效果最好,发酵144 hα-酮戊二酸产量达到66.27 g/L,丙酮酸产量为20.82 g/L。通过上述发酵过程参数的优化,α-酮戊二酸的产量和底物的转化率比未优化前分别提高了67.3%和4.56%,为解脂亚洛酵母工业化生产α-酮戊二酸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脂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继承,史新星,陈文静,殷进,杨文澜.解脂耶氏酵母(Y.lipolytica)利用玉米芯发酵产赤藓醇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

[2].曾伟主,雷庆子,周景文.过程优化提高解脂亚洛酵母积累α-酮戊二酸[J].微生物学杂志.2019

[3]..欧盟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

[4].崔志勇.解脂耶氏酵母非同源基因组整合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琥珀酸合成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9

[5].蒋新.解脂耶氏酵母中甲羟戊酸途径的过氧化物酶体定位增强α-法呢烯合成[D].山东大学.2019

[6]..欧盟批准解脂耶氏酵母生物质作为新型食品投放市场[J].食品与机械.2019

[7].王磊.代谢工程改造解脂耶氏酵母产巴豆酸[D].湖北工业大学.2019

[8].王美艳.解脂亚罗酵母对葡萄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诱导葡萄抗性相关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9

[9].张付涛,陈凯丽,王东月,刘雪莹,李运清.解脂耶氏酵母产脂肪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

[10].游灵杰,叶蕴瑶,王丹,戴妮杰,龚阳敏.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lipolytica)ATCC30162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结构及表达特征[J].生物资源.2019

标签:;  ;  ;  ;  

解脂酵母论文-王继承,史新星,陈文静,殷进,杨文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