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陈列论文-李伟

产品陈列论文-李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陈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题一致性,陈列背景,消费

产品陈列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19)在《陈列背景与产品主题一致性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经常设计一种主题来统一产品陈列的环境。陈列环境可以与企业产品的概念一致或不相关。研究表明,陈列背景与产品之间的主题一致性可以通过基于表层线索的机制和基于精细加工的机制影响产品购买倾向。首先,与主题一致性的积极情感作为边缘线索,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会更有利。其次,陈列环境与产品主题一致性可以引发对产品属性的思考,消费者对与属性相关的思考会影响消费者态度。由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得出,消费者态度是由情感线索主导或属性主导取决于消费者的购物动机。研究为企业在视觉营销方面提供了借鉴意义,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3期)

高文静,周晋[2](2019)在《景观设计方法在鞋类产品陈列设计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鞋服品牌门店陈列的设计还处于产品展示阶段,在营造友好的产品购物体验和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而景观设计则重点是营造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带来用户的身临其境和沉浸其中。因此,为了突破鞋服陈列设计的固有设计思想,开拓鞋类产品陈列设计的新思路,本研究结合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了景观设计与陈列设计的共通性及景观设计方法在鞋类产品陈列设计中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对鞋服卖场的入口设计、空间布局、主次鞋品陈列的规律以及人体工程学在陈列设计的应用等发面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我们认为景观设计的方法应用在鞋服品牌门店的陈列是可行的,未来将与鞋服品牌合作,共同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实施应用。(本文来源于《皮革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郑晓莹,孙鲁平[3](2018)在《陈列方式对消费者新产品评价的影响——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产品陈列方式("按品牌陈列"和"按品类陈列")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新产品("典型品类"新产品和"非典型品类"新产品)的评价,并考察了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叁个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陈列方式的作用取决于新产品的类型。对于"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而对于"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类陈列"方式下评价更高。(2)陈列方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感知进而影响新产品的评价,即陈列方式与新产品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由消费者感知的品牌能力所中介。(3)品牌质量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对于质量较好的品牌,上述结论得以重复;而对于质量一般的品牌,无论是"典型品类"还是"非典型品类"新产品,消费者在"按品牌陈列"方式下的评价均高于"按品类陈列"方式下的评价。本研究将从消费者角度为新产品开发和推广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12期)

邓隽[4](2018)在《商品陈列、服务水平和产品知识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有品牌一直被认为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利润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商品陈列、服务水平和产品知识为自变量,自有品牌信任为中介变量,购买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叁者间均为正相关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48期)

李东进,金慧贞,郑军[5](2018)在《产品陈列对极度不一致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成功突围,往往推出与消费者预期极度不一致的新产品,而如何提升消费者对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是企业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消费者情境层面,针对不同类型极度不一致新产品,探讨了产品不同陈列情境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一的结果验证了在不同陈列中,消费者对不同类型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存在显着差异,相比产品互补陈列,产品替代陈列显着地提高消费者对视觉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然而,相比产品替代陈列,产品互补陈列则显着地提高消费者对概念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的评价。研究二和研究叁通过E-prime心理学实验软件进一步验证了其认知机制,发现加工流畅性在产品不同陈列方式对不同类型新产品评价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极度不一致新产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推广新产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9期)

吴晶晶[6](2018)在《购物app产品陈列留白比例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app购物,同时也越来越多的人偏好简洁明了的产品陈列展示,因为简洁明了的产品陈列展示能在短时间内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增加购买的可能性,因此,购物app产品陈列留白比例的部分就成为产品陈列展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认知心理学SOR模型和国内外关于留白比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本研究构建了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假设,然后采用实验法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加入了产品类型,设置了2X2组间实验,即产品陈列留白比例大/小与享乐性产品/实用性产品,针对不同的被试和产品设计了2个实验,最后分别运用ANOVA方差分析、Bootstrap分析进行检验,并根据结论提出了营销建议。2个实验结果显示,产品陈列留白比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正向的影响;留白比例一方面正向影响美感感知,从而正向影响了购买意愿,另一方面负向影响了拥挤感知,进而影响了美感感知,从而影响购买意愿;拥挤感知在留白比例对购买意愿的路径中介效果并不显着;不同的产品类型(即享乐性产品和实用性产品)在产品陈列留白比例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上并没有产生显着差异。根据实验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营销建议:(1)精减冗长的页面内容,重要的页面内容(包括文字和图片)要放在app页面中的核心位置;(2)购物app产品陈列页面中的留白比例在60%—70%之比较理想;(3)app页面背景颜色尽量保持同一颜色或者保持同一色系,色彩种类不要超过叁种,统一色系的背景颜色能给人带来视觉的美感;(4)app页面背景选择浅色系的颜色,白色、浅灰色,或者类似天空的淡蓝色等,减少视觉的拥挤感,制造视觉的广阔感。(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杨梦瑶[7](2017)在《重在终端 赢在陈列——浅析文具产品终端生动化陈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国家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0岁-12岁的儿童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2万亿元,并且近几年儿童市场仍将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15年儿童市场可能会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随着国家城镇化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对学生文具也有了更高的品质要求以及更大的量的需求。在终端市场中,学生文具市场呈现出国际品牌"寡头垄断"的局面,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目前本土品牌可以称之为全国性品牌的屈指可数,而大多数国内品牌(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7年23期)

苏碧玉[8](2017)在《掌握客户需求促润滑油销售上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晚上才要的货,没想到今天早上就收到了,效率真高!以后我就找你购买润滑油。”10月5日一大早,广州石油永安四加油站站长徐节就把润滑油送到客户钟老板的工地,让钟老板喜出望外。随后,双方签订月均近5万元的润滑油采购合同。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市场(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7-11-01)

朱习文[9](2017)在《浅谈新建文博场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以湖南党史陈列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文博场馆文创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新建场馆相对先建场馆在认识、经验、时间、成本、前景等五个方面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可以通过增强与优秀的、有经验的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学习借鉴他们在文创产品开发上的发展运营模式,来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本文来源于《博物馆学文集.12》期刊2017-11-01)

赵静[10](2017)在《相似还是互补?—社会认知维度和产品陈列类型对消费者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品牌拟人化、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等相关理论,通过实验的方法,旨在探讨社会认知维度(能力或温暖)和线上产品陈列方式(竞争或互补)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的。通过四个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社会认知维度和社会关系在概念上是联结的,即能力(温暖)感知和竞争(互补)关系存在关联性。当社会认知维度和产品陈列方式相匹配时,会正向地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的流畅性,进而促使人们对新产品作出更积极、正向的评价和消费意愿。具体体现在:在感知能力(温暖)情境下,新产品和竞争品(互补品)一起呈现时,相比互补(竞争)陈设,消费者会感知到更高的概念流畅性,进而对新产品作出更高的评价和购买意愿。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感知温暖情境下,互补陈列效果显着优于竞争陈列。(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0)

产品陈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鞋服品牌门店陈列的设计还处于产品展示阶段,在营造友好的产品购物体验和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而景观设计则重点是营造好的视觉体验,从而带来用户的身临其境和沉浸其中。因此,为了突破鞋服陈列设计的固有设计思想,开拓鞋类产品陈列设计的新思路,本研究结合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了景观设计与陈列设计的共通性及景观设计方法在鞋类产品陈列设计中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对鞋服卖场的入口设计、空间布局、主次鞋品陈列的规律以及人体工程学在陈列设计的应用等发面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我们认为景观设计的方法应用在鞋服品牌门店的陈列是可行的,未来将与鞋服品牌合作,共同将相关理论和方法实施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陈列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陈列背景与产品主题一致性对消费者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9

[2].高文静,周晋.景观设计方法在鞋类产品陈列设计的应用研究[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9

[3].郑晓莹,孙鲁平.陈列方式对消费者新产品评价的影响——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8

[4].邓隽.商品陈列、服务水平和产品知识对自有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8

[5].李东进,金慧贞,郑军.产品陈列对极度不一致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8

[6].吴晶晶.购物app产品陈列留白比例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8

[7].杨梦瑶.重在终端赢在陈列——浅析文具产品终端生动化陈列[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

[8].苏碧玉.掌握客户需求促润滑油销售上量[N].中国石化报.2017

[9].朱习文.浅谈新建文博场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以湖南党史陈列馆为例[C].博物馆学文集.12.2017

[10].赵静.相似还是互补?—社会认知维度和产品陈列类型对消费者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7

标签:;  ;  ;  

产品陈列论文-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