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采纳论文-孙瑜,于茜,鹿永华

新技术采纳论文-孙瑜,于茜,鹿永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技术采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农户,小农户,新技术采纳,技术效率

新技术采纳论文文献综述

孙瑜,于茜,鹿永华[1](2019)在《新技术采纳与技术效率差异研究——基于苹果主产区小农户与大农户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在苹果主产区山东省烟台市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大农户与小农户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了采用新技术后技术效率的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大农户与小农户的新技术采纳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大农户的新技术采纳概率明显高于小农户;各影响因素对大农户与小农户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经常上网对大农户的影响较大,而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获得金融保险对小农户的影响较大,且大农户与小农户在采纳新技术后,其技术效率也会存在差异,大农户的技术效率高于小农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农户发挥示范作用、制定合理的补贴政策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建议,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张立新,秦丹[2](2019)在《整合视角下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是任何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了更顺利地推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众多研究者把教育领域"接受与采纳新技术"的过程、影响因素、方法等作为研究主题。在梳理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趋势及教师的关键性作用的基础上,将社会心理学理论支持下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le,TAM)和行为科学理论支持下的"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相整合,建立了由技术使用者(教师)、技术以及外部环境叁个构面组成的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理论体系模型,以期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采纳新技术,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建议。(本文来源于《远程教育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孙冰,苏晓,徐晓菲[3](2019)在《基于新技术采纳决策博弈的技术扩散及其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采纳决策是技术扩散的微观基础。本文以技术采纳决策为研究视角,分别基于智能体模型、演化博弈论构建了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下企业技术采纳决策的博弈模型,并分别进行了不同关系作用下多主体采纳决策和技术扩散的仿真分析,指出了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技术扩散的演化研究阐释了技术标准的形成与锁定过程。(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查晶晶[4](2019)在《诸暨市香榧农户新技术使用现状与采纳意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诸暨赵家镇和东白湖镇两个案例点的调研数据,研究了香榧种植户新技术使用情况与使用意愿。研究发现:目前香榧生产中新技术使用比例仍然不高,农户缺乏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土地经营情况和技术特征等因素均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15期)

查晶晶[5](2018)在《诸暨市香榧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我国建设乡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目标和奋斗方向。林业既是国家重要的公共事业,也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香榧产业作为诸暨市支柱性产业,其发展不但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更关乎诸暨市农户的切身利益和地方社会稳定。诸暨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香榧产业传承发展的意见》和《继续加快香榧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用以扶持香榧产业发展。但是,香榧作为高价值农产品,具有劳动力价值凝结度高,投入产出呈现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而目前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种植成本逐年上升,传统的香榧种植技术已经不能再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下农户的需求。然而限制于农户对香榧新技术的认知不足与信息不对称,香榧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并没有大范围的铺开。因此,通过何种方式提高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意愿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诸暨赵家镇和东白湖镇作为案例点,开展实地调查,了解当前香榧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调研数据与有关参考文献,在梳理总结和深入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研究农户目前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着重分析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与影响意愿的主要因素。据此,结合产业实际状况和优势提出提高香榧生产新技术采纳意愿的政策建议,为提高诸暨香榧生产效率做出有益探索,促进香榧增效、榧农增收、香榧产业繁荣发展。主要研究过程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与二手数据资料整理分析发现,香榧产业已成为诸暨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香榧收入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收入占比逐年上升。但通过分析也发现,诸暨香榧生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户受资金约束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不高、农户劳动力缺乏、农户农地细碎化严重等问题。(2)通过对农户现有技术的分析发现,由于对新技术效果的不了解,又考虑到成本与技术要求,香榧农户使用的技术大多为传统的香榧生产技术。在某些环节几种香榧种植新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主要运用较多的新技术主要存在于苗木嫁接与开花授粉的阶段。但是这些新技术只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是新的,其科技含量并不高。(3)通过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研究发现,有一半的农户愿意采纳香榧种植新技术,东白湖镇农户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意愿高于赵家镇,同时不同的技术特征对农户采纳意愿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采纳意愿进行logit回归分析,发现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香榧收入占比、香榧技术培训、周边有人用新技术、新技术有效增产效果均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差的立地质量和新技术增加生产成本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根据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资金补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提高农户文化素质水平,加强应用技术指导;(3)拓宽技术信息渠道,加强技术信息宣传。(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12-20)

张瑞娟,高鸣[6](2018)在《新技术采纳行为与技术效率差异——基于小农户与种粮大户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四省963个样本的实地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以小农户与种粮大户的行为差异为视角,对比分析小农户与种粮大户种粮的技术采纳行为和技术效率差异。本文首先使用Logit模型分析技术采纳行为存在差异的机制,然后运用EBM模型计算技术效率进行差异分析。实证分析发现:小农户与种粮大户在采纳新技术时,其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但金融保险和信息获取渠道两方面因素对小农户与种粮大户采纳新技术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土地经营规模对种粮大户采纳新技术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小农户采纳新技术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采纳新技术的种粮主体,其技术效率比未采纳新技术的种粮主体更高;从土地经营规模看,10亩及以下的小农户进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10~100亩(含10亩)的种粮主体;对土地经营规模高于100亩(含100亩)的种粮大户来说,其技术效率较低于100亩的种粮主体有了明显的提高,且规模越大,其种粮的技术效率提高得越多。基于两种不同主体的对比可以看出,种粮大户提高了新技术被采纳的概率,且能够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但这并不否定小农户进行粮食生产同样具有技术效率的事实。(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经济》期刊2018年05期)

蒋元涛,赵婷[7](2018)在《物联网新技术采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机制——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物联网传统技术应用经验丰富的物流、港口和航运等行业,分别获取30家物联网新技术采纳者和未采纳者的绩效数据,基于赫克曼两阶段回归模型,分析物联网新技术采纳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机制。实证研究发现,物联网新技术采纳能够显着提升企业利润绩效,存货周转率和成本收入比对物联网新技术采纳有显着影响,存货周转率低和成本收入比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纳物联网新技术,财务松弛度对物联网新技术采纳的影响不显着。此外,为了解决新技术采纳企业和未采纳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问题,构建基于选择模式的利润分拆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采纳物联网新技术的企业能够通过降低成本收入比获得更好利润绩效,具有不可观测优势的企业更有机会通过新技术采纳获得更高利润收益。(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张伟,仲伟俊,梅姝娥[8](2018)在《创新回报不确定性下的新技术采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企业在采纳新技术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以及新技术创新回报的不确定性,建立生产有差异化产品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以企业采纳时间为分界点分别得出在古诺竞争和伯特兰德竞争两种市场下各个阶段的期望均衡利润,进而对技术创新回报不确定性、企业的最优采纳时间、期望社会福利最大时的企业最优社会采纳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创新回报不确定性的增加,先采纳新技术企业的期望利润增加更多;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大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比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早;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小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晚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跟随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始终早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2期)

李博伟,徐翔[9](2018)在《农业生产集聚、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对农户采纳新技术行为的空间影响——以淡水养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生产集聚及技术支撑主体嵌入能够激发社会网络的学习效应,促进新技术信息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从而对农户采纳新技术行为产生空间影响。以行政村层面淡水养殖微生物调水技术采纳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村-户对接的调研数据,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养殖集聚及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对技术采纳的空间影响,主要结论有:(1)农户采纳技术行为和掌握技术水平在行政村层面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行政村层面农户技术投入强度和掌握技术水平的差异显着,且在相邻村庄之间存在显着正的相关性;(2)养殖集聚能够促使技术信息知识在村内传播,从而显着促进村内技术使用强度的提升,但对邻近村庄农户采纳技术行为没有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3)公共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养殖集聚能够促使技术信息知识在村内传播,从而显着正向影响村内农户采纳技术强度,但对邻近村庄农户采纳技术行为没有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4)盈利性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养殖集聚不仅促使技术信息知识在村内传播,还能促使技术信息知识扩散到邻近村庄,从而对农户采纳技术行为产生显着的空间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许佳贤,郑逸芳,林沙[10](2018)在《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基于公众情境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基于福建省2县11个乡镇240份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公众情境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农业新技术采纳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农业资讯的畅通性和技术获取的难易度是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关键因素,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户技术采纳行为,还会通过认知产生间接效应;农推机构分别经由涉入认知和技术扩散影响技术采纳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新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技术更新成本只能通过认知影响技术采纳行为;惠农政策和市场环境对新技术采纳行为影响不显着。此外,技术扩散也是影响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2期)

新技术采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是任何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了更顺利地推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众多研究者把教育领域"接受与采纳新技术"的过程、影响因素、方法等作为研究主题。在梳理新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趋势及教师的关键性作用的基础上,将社会心理学理论支持下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le,TAM)和行为科学理论支持下的"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TTF)相整合,建立了由技术使用者(教师)、技术以及外部环境叁个构面组成的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理论体系模型,以期对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采纳新技术,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技术采纳论文参考文献

[1].孙瑜,于茜,鹿永华.新技术采纳与技术效率差异研究——基于苹果主产区小农户与大农户的比较[J].林业经济.2019

[2].张立新,秦丹.整合视角下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9

[3].孙冰,苏晓,徐晓菲.基于新技术采纳决策博弈的技术扩散及其演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

[4].查晶晶.诸暨市香榧农户新技术使用现状与采纳意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5].查晶晶.诸暨市香榧新技术农户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6].张瑞娟,高鸣.新技术采纳行为与技术效率差异——基于小农户与种粮大户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18

[7].蒋元涛,赵婷.物联网新技术采纳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机制——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实证[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

[8].张伟,仲伟俊,梅姝娥.创新回报不确定性下的新技术采纳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

[9].李博伟,徐翔.农业生产集聚、技术支撑主体嵌入对农户采纳新技术行为的空间影响——以淡水养殖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许佳贤,郑逸芳,林沙.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基于公众情境理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标签:;  ;  ;  ;  

新技术采纳论文-孙瑜,于茜,鹿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