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重现论文-仝晓波

冬季重现论文-仝晓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冬季重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天然气消费,销售公司,资源供应,进口成本,气价,中海,管道气,长庆,西部管道,年度合同

冬季重现论文文献综述

仝晓波[1](2019)在《今冬天然气还不够用吗?》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30日,中石油西部天然气销售公司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开展11月上半月长庆油田周边资源线上竞拍交易。结果显示,此次1亿立方米的竞拍挂单量最终以2.60-2.75元/立方米不等的价格成交,相较于1.57元/立方米的起拍底价,上涨超过1元/立方米,涨(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9-11-04)

赵霞,杨光[2](2019)在《IPCC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重现(再现)是中高纬度大尺度海表温度重要的持续性特征,是热带外海洋特有的现象。北太平洋大气环流也存在这一现象,它可能会强迫产生这一海域海温的冬季重现。本文利用IPCC20C3M耦合模式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模拟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能力。北太平洋海温冬季重现的空间范围是海盆尺度的,中部重现时间比其周围晚。大气环流场的冬季重现主要是在北太平洋中部,它与海温冬季重现关系密切。大多数IPCC耦合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太平洋海温大范围的冬季重现现象。与重现范围的模拟相比,耦合模式对重现时间地理差异的模拟都比较差。各模式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较差,大部分模式未能模拟出大气环流场中主要的重现区域。而且,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对海温重现的可能影响并没有体现在这些耦合模式中。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大气冬季重现的模拟还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孙玉宝,荆灿红[3](2011)在《淮水清 鱼先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鱼小鱼回淮河 12月2日,入冬后难得的一个好天气,淮南八公山渔业大队的梅彩成照例来到河湾里开网捕鱼。梅师傅说,每年立冬过后,淮河都是低水位,水质较差,一般捕不到鱼。但今年以来,淮河水变清了,银鱼、毛刀鱼又回来了。现在都快“小寒”了,每回还(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1-12-09)

赵霞[4](2009)在《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和大气的持续性不仅表示系统有多长的记忆性,还暗示着系统的潜在可预报性。所以正确认识海-气耦合系统的持续性对理解全球气候状态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虽然人们对持续性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有些重要内容还未涉及。特别是对于海温冬季重现现象,目前尚未有人从海气耦合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围绕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展开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利用定量化的方法,从海气两个方面,对北半球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研究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选取重现年和非重现年,对海-气系统基本特征随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进一步从海气耦合的角度对北太平洋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其次,通过定量的标准,从全球的角度,对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北太平洋夏季障碍和南海-印尼秋季障碍的可能成因进行系统探讨。最后,利用IPCC20C3M耦合模式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对海-气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障碍的模拟能力。主要结论如下:(1)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温冬季重现的空间范围都是海盆尺度的,但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结构。在北太平洋,中部重现时间比其周围晚;而在北大西洋以30°N为分界,北边重现晚(为冬季),南边重现早(为秋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与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北大西洋,海洋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的地理分布与海温重现的时空结构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大(小),海温重现时间晚(早)。但是对北太平洋,在一些区域混合层深度季节变化的大小并不能解释海温重现时间的早晚。这表明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并不是决定海温冬季重现时间早晚的唯一因子。(2)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及其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人们对冬季重现的研究都是针对海温。这里我们突破前人研究的局限,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冬季重现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现不仅仅存在于海洋中,大气环流场也存在显着的冬季重现,主要位于亚洲东部、北太平洋中部和北大西洋纽芬兰附近,而且这几个重现区域在高空也是存在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与海温冬季重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在北太平洋,重现区域海-气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而且大气环流异常与海温异常之间超前相关大于它们之间的滞后相关,这就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可能占主导地位提供了观测上的证据。因此,大气环流存在冬季-冬季的重现,它可能会强迫产生海温冬季-冬季的重现。而且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大气强迫海洋的过程中风应力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以上结果说明海洋内部的‘重现机制'(Alexander et al.,1995)可能并不是产生海温冬季重现的唯一因子,这就为冬季重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而在北大西洋,大气环流重现区域的海平面气压与北大西洋海温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3)其它因素对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可能影响。主要研究了ENSO、年际-年代际变化、PDO以及北极海冰与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北半球海温还是大气环流,其冬季重现的产生都与ENSO是线性独立的。这与ENSO自身的持续性特征有关,因为Nino-3区海温只表现出明显的春季障碍特征,但无论从哪个月开始都不存在海温重现现象。所以,ENSO可能并不是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产生的必要因素,海-气系统冬季重现可能是北半球固有的持续性特征。其次,通过对资料进行滤波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年际变化(小于10年)以外,北半球海温冬季重现还与这一地区的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而年代际变化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着。最后,对PDO指数及北极海冰的分析表明,虽然PDO及北极海冰存在冬季重现,但它们对整个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产生并没有显着的影响。(4)北太平洋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重现年与非重现年海-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从冬季重现的气候学特征出发对每年海温的变化情况进行判定,从而使研究冬季重现的年际变化成为可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季重现并非每年都存在。通过选取重现年和非重现年,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基本特征(垂直和水平结构)随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北太平洋冬季重现可能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表明:无论是重现年还是非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过程都会对海表温度产生影响。(1)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是同向的,因为第二年秋冬季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过程都会产生与前冬相同的海表温度异常。(2)非重现年:大气强迫和海洋内部‘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是反向的。主要是由于第二年冬季大气异常与前冬反号,大气强迫海洋又是占主的,致使海表温度也发生符号的改变。而对于次表层海温,虽然夏季非重现年与重现年次表层海温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但是非重现年夏季次表层海温的作用不足以抵消接下来冬季大气的强迫作用,所以不能使第二年冬季的海表温度重现。综上所述,无论是重现年还是非重现年,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特别是在冬季。阿留申低压减弱(增强),西风减弱(增强),最终导致了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增暖(变冷)。因此,海表温度在冬季重现与否主要取决对于大气环流的变化,而海洋内部的‘重现机制'对海表温度的作用可能并不是主要的。(5)全球海-气系统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通过对持续性障碍的定量化定义,利用全球海温格点资料,全面分析了全球海温持续性障碍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了人们熟知的ENSO春季障碍之外,全球其它区域还存在不同季节的持续性障碍。如:北太平洋中部存在夏季障碍;南海、印度尼西亚区域存在秋季障碍。这是我们下面两章重点研究的内容。(6)北太平洋海温夏季障碍及其可能的产生原因。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夏季持续性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讨论了其可能的成因。我们发现,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持续性不仅表现出夏季障碍,还存在另一显着特征—冬季重现。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NSO并不是夏季障碍产生的必要因素,夏季障碍可能是北太平洋海温固有的持续性特征。对各月平均海温及其标准差的分析发现,海温变化的季节锁相并不能解释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夏季障碍的产生。可见,北太平洋海温夏季障碍和ENSO春季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北太平洋中部夏季障碍的产生与该地区海温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可能与PDO有关,因为它们对该区域7-12月海温的持续性有显着影响。但是,海温年代际变化和PDO对北太平洋中部1-6月海温持续性的影响并不显着。事实上该区域1-6月海温持续性主要表现出冬季重现特征。结合第叁章和第五章的结论,我们认为北太平洋中部海温的持续性不仅受到海盆尺度PDO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局地海洋内部过程(重现机制)和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强迫的作用,从而产生了夏季障碍。(7)南海-印尼区域秋季障碍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关系。从海温年际-年代际变化的角度对南海-印尼海温持续性障碍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ENSO春季障碍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南海和印尼区域海温年代际变化的方差占总方差的25%,而Nino-3区的只占10%。这种差异决定了年代际变化在南海-印尼秋季障碍和ENSO春季障碍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对于南海和印尼区域,海温年际变化不能单独产生秋季障碍,如果不考虑海温年代际变化持续性障碍也就不存在。而且,年代际变化对这两个区域海温持续性的影响可能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温有关,而PDO对其影响并不显着。然而,海温持续性特征和年代际变化之间的这种关系在Nino-3区并不存在。因为去除海温年代际变化以后,ENSO春季障碍仍然存在。这说明南海-印尼区域秋季障碍与ENSO春季障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8)IPCC 20C3M耦合模式对海-气系统持续性季节变化的模拟。比较了各模式对北半球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时空特征、北太平洋中部海温持续性特征以及全球海温持续性障碍时空特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大多数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北半球海温大范围的冬季重现现象。但是与重现范围的模拟相比,耦合模式对重现时间地理差异的模拟都比较差。与海温相比,各模式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较差,大部分模式未能模拟出大气环流场中主要的重现区域。其次,与观测相比,各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中部海温持续性特征的模拟结果各不相同。23个模式中8个模式模拟的持续性整体趋势与观测比较接近;9个模式完全没有模拟出这一区域海温持续的主要特征。此外,23个模式中只有5个模式模拟出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春季障碍,有3个模式模拟出了印尼区域的秋季障碍,而对于北太平洋夏季障碍和南海秋季障碍却没有一个模式模拟出来。(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5-01)

苏志,李艳兰,涂方旭[5](2002)在《广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模型选择及其极值和重现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广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概率分布类型和分析广西不同重现期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值 ,根据广西 88个气象站 195 1~ 2 0 0 0年 (195 1年以后建站的站 ,取建站~ 2 0 0 0年 )冬季极端气温序列 ,分别用 Gumbel 型极值分布、 Gum bel 型极值分布、 Gumbel 型极值分布、正态分布、双正态分布函数进行拟合 ,并按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和ω2 检验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 ,桂林等 5 5个站遵从双正态分布 ,河池等 2 9个站遵从正态分布 ,南宁等 4个站遵从 Gumbel 型极值分布 ,说明用双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和 Gumbel I型极值分布函数作为广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函数效果较好。广西 15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 - 2℃等值线与广西龙眼、荔枝的分布北界比较接近(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02年01期)

冬季重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冬季重现(再现)是中高纬度大尺度海表温度重要的持续性特征,是热带外海洋特有的现象。北太平洋大气环流也存在这一现象,它可能会强迫产生这一海域海温的冬季重现。本文利用IPCC20C3M耦合模式资料,评估了耦合模式模拟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能力。北太平洋海温冬季重现的空间范围是海盆尺度的,中部重现时间比其周围晚。大气环流场的冬季重现主要是在北太平洋中部,它与海温冬季重现关系密切。大多数IPCC耦合模式基本上可以模拟出太平洋海温大范围的冬季重现现象。与重现范围的模拟相比,耦合模式对重现时间地理差异的模拟都比较差。各模式对大气环流冬季重现时空分布特征的模拟较差,大部分模式未能模拟出大气环流场中主要的重现区域。而且,大气环流冬季重现对海温重现的可能影响并没有体现在这些耦合模式中。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大气冬季重现的模拟还有待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冬季重现论文参考文献

[1].仝晓波.今冬天然气还不够用吗?[N].中国能源报.2019

[2].赵霞,杨光.IPCC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海–气系统冬季重现的模拟[J].海洋学报.2019

[3].孙玉宝,荆灿红.淮水清鱼先知[N].安徽日报.2011

[4].赵霞.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D].兰州大学.2009

[5].苏志,李艳兰,涂方旭.广西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概率分布模型选择及其极值和重现期计算[J].广西科学.2002

标签:;  ;  ;  ;  ;  ;  ;  ;  ;  ;  

冬季重现论文-仝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