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何静张益忠关思宁甘肃卫生职业学院73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卫士,必须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积极主动、久久为功。”本文对思政课教学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探索做了一些总结,以便为青年教师更好地进行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7-173-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需要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卫士,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责无旁贷,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就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我院是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存在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他们的人生目标模糊,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但他们的思想活跃,关注时政,对社会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一方面关心社会发展,对社会问题愿意独立思考,热衷参与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加之校园生活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会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极易被网络中流传的错误思想、言论所蛊惑。

因此,“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进行思想宣传教育”。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过程

“事实胜于雄辩,故事和事例是有血有肉的,它胜于一切空洞无物的说教,很多道理在事实面前不言自明,很多歪理在一个个事例面前不攻自破,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

(一)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确定讲故事的标准。

我们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讲好历史故事、讲好发展故事、讲好身边故事。一是讲好历史故事,培养民族自豪感。二是讲好发展故事,避免文化渗透。三是讲好身边故事,提升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讲传统文化的故事、民族精神的故事、道德模范人物的故事、英雄事迹的故事、法治文明的故事、普法的故事;《形势与政策》可以着眼现实发生的热点故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讲毛泽东成长和民族命运发展的故事、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的故事、执政党建设的故事、制度优势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等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答惑解疑,使学生对照历史与现代,自己与他人,端正认识,澄清思想,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多渠道收集故事,精心准备讲好中国故事。

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致用。结合视频,使故事生动形象,引发学生共鸣,触动学生心灵。

如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概论》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客观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适时的视频播放可以形象的展示中国发展的艰辛。纪录片《圆明园》展示世界万园之园的毁灭过程,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悲惨结局;《理想照耀中国》《血战湘江》学生们被为了新中国而奋勇献身的的英雄感动落泪,深深感到新中国来之不易;《钱学森》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共鸣:在钱学森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钱学森说过:“回到我的祖国,我可以做任何事,可以去种苹果!”为了新中国我们的科学家们历经艰难险阻不言苦!《外交风云》《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等等,一部部视频,形象的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道路选择。我们认为在向学生讲中国故事之时,借助相关视频,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真实的一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更坚定了学生中国道路自信。

(三)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通过课前PPT5分钟展示,新闻时政点评,吟诵经典,情景再现,改革思政作业,组建学生思政学习社团,搭建师生沟通桥梁,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让学生感悟中国故事,提升思想境界。

在思政教学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信中国》《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定期举行学习会议(十九大精神、两会报告、经典名著研读)、专家讲座、志愿活动、读书报告分享等活动,培养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因为师资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理论水平较低,课程时数少、经费缺乏,讲好中国故事还有许多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讲好中国故事”要蕴含于思想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之中,但不应该成为思想理论课的全部。

(二)“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

(三)“讲好中国故事”要求严格保持真实性,而不能扭曲、篡改、虚构历史和现实。

四、今后继续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向

(一)一是加强思政教师之间的交流,二是思政课从“独奏”要逐步变为“合奏”,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二)针对学生善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创建微信公众号,打造线上线下学习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三)提高思政教师对于新媒体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客观障碍,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最新动向,有针对性的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四)打造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室”到“基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担当感,内化课程内涵,外化与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2013-8-19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2016-12-7.

[3]精心讲好中国故事--陶德臣《唯实〮理论视点》2016年7月.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王子蕲,齐卫平.

[5]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日报.2017-10-16.

[6]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王义桅.人民日报.2016-9-28.

[7]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殷陆君.光明日报.2017-11-8.

[8]做到“三个讲清楚”上好高校思政课--江胜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21.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A-215。

标签:;  ;  ;  

讲好中国故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