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事件论文-孙洪涛,彭晨,王志文

物理事件论文-孙洪涛,彭晨,王志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理事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息物理系统,拒绝服务攻击,事件驱动,预测控制

物理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孙洪涛,彭晨,王志文[1](2019)在《DoS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信息物理系统(CPS)安全控制设计问题,提出拒绝服务(DoS)攻击下具有任意有界丢包的事件触发预测控制(ETPC)方法.首先,考虑DoS攻击能量的有限性及攻击行为的任意性,将DoS攻击描述为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的任意有界丢包;其次,在控制器端利用最近一次收到的状态信息进行控制器增益序列的预测设计以补偿DoS攻击造成的数据包丢失;随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及切换系统分析方法考虑了DoS攻击下CPS的安全性并给出了控制序列设计方法.所提出的ETPC设计方法只需利用最近时刻收到的状态信息,无需满足传统CPS稳定性对最大允许丢包数的约束,为大时滞CPS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所提出的基于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与决策》期刊2019年11期)

徐丙凤,何高峰,张黎宁[2](2019)在《基于状态事件故障树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中嵌入式系统网络的应用使其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软件和通信组件中的漏洞获取系统的控制权,从而导致系统失效。现有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风险建模方法主要基于静态故障树进行,不考虑软件控制系统特有的动态性和时序依赖性,无法推导出网络攻击所导致的最终影响。因此,文中基于状态事件故障树提出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建模方法。首先,针对状态事件故障树(Stata/Event Fault Trees,SEFTs)模型进行攻击步骤集成,提出Attack-SEFTs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常见漏洞模式,并基于Attack-SEFTs对各种漏洞模式进行建模;接着,给出Attack-SEFTs模型的失效路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常石巧[3](2019)在《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物理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干旱区是全球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近百年来的降水变化存在区域差异,并且年降水和季节降水都表现微弱增加趋势,其中以冬季的降水增加幅度最大。此外,中亚作为典型的内陆干旱区,与季风区不同,其年降水可能仅仅只由几场主要的降水事件所决定,因此详尽研究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水汽来源特征,并初步探讨其物理变化机制问题无论是加深对相关科学问题的理解还是对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1988-2013年GPCC的全球陆地逐日格点降水资料以及1988-2013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集,对中亚干旱区(35.25°N-52.75°N,46.25°E-80°E)不同区域主要降水季节的极端降水水汽来源和对应的环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采用1960-2013年GPCC的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NOAA重建的海温资料,对中亚干旱区降水与大尺度环流以及海温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揭示了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对降水的可能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亚干旱区北部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大西洋和北冰洋。高低空环流异常为降水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支持。在200hPa上,欧亚大陆高度距平场自西到东呈现“–+–+–”波列分布,经向环流加强;500hPa上,西欧地区反气旋环流东侧的偏北风距平、中亚地区气旋环流西北侧的偏东北距平共同加强了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输送;850hPa上,研究区位于槽前脊后,有利于暖湿气流沿着西南风北上。高低中层环流的配合为极端降水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2)中亚干旱区北部秋季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时,在200hPa上,中纬度欧亚地区从高纬到中低纬度高度距平场呈现出了自北向南“+–+”的波列分布;在500hPa上,西欧至西西伯利亚地区气旋环流南侧的偏西风距平以及地中海地区的反气旋环流西北侧的偏西风距平加强了来自大西洋的偏西风水汽输送;在850hPa上,北部秋季降水异常主要受西风环流控制,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输送显着增多。(3)中亚干旱区南部春季极端降水出现时,在200hPa高度距平场上呈带状布局,斯堪的那威亚半岛-里海-中亚-印度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自西北向东南的“+–+–”距平波列,经向环流增强,有利于高纬冷空气南下;在500hPa上,里海附近的气旋环流东南侧的西南风距平与北印度洋地区反气旋环流西北侧的西南风距平增强了来自北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在850hPa上,冷暖空气活动明显,来自高纬的东北冷气流显着增强,与来自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在干旱区南部汇合,水汽辐合,有利于降水发生。(4)中亚干旱区南部冬季极端降水出现时,在200hPa上,欧亚地区高度距平场呈现“+–+–”的带状分布;在500hPa上,西欧地区形成阻塞高压,而西西伯利亚至中亚地区低槽偏强,经向环流显着增强,有利于引导高纬冷湿气流南下;此外伊朗、阿富汗地区的高压偏强,利于引导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北上;在850hPa上,南部位于槽前脊后区,有利于槽前西南气流把水汽输送到南部地区,并发展成气旋,使更多的水汽留在南部地区。水汽的异常输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阿拉伯海地区反气旋环流增强,西南风增强,使得来自阿拉伯海/北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增强。(5)中亚干旱区北部夏季降水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密切相关。降水偏多年时,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海温为负距平分布,格陵兰海、北太平洋、中东太平洋等地区的海温为正距平,而北大西洋、阿拉伯海、北冰洋的海温为负距平分布。北大西洋和格陵兰海地区的海温异常引起大气环流产生相应变化,乌拉尔山地区的东北风距平引导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向南进入中亚地区,配合中亚上空的气旋环流,从而导致研究区降水增加。(6)中亚干旱区南部冬季降水与大气环流和海温联系密切。降水偏多年对应的海温正异常主要体现在阿拉伯海、印度洋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负异常主要集中在北大西洋、地中海、西北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的异常偏高引起大气环流发生变化,由于受到北印度洋和伊朗地区位势高度正异常和西西伯利亚至中亚地区位势高度负异常的影响,来自北印度洋的水汽向北输送到中亚干旱区南部地区,从而有利于南部地区冬季降水。(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杨飞生,汪璟,潘泉,康沛沛[4](2019)在《网络攻击下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的弹性事件触发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 EVs)引入到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智能电网中,采用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 LFC)方法,能够快速抑制系统扰动所引发的频率变化.在考虑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 DoS)攻击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弹性事件触发机制,使系统能够容忍攻击所造成的数据丢失.与此同时,PI型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输入按需更新,减少了通信负担.对于建立的闭环时滞系统模型,构造新型李亚普诺夫泛函,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推导出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DoS攻击持续时间,并对控制器增益和弹性事件触发矩阵进行协同设计.最后,通过多域电力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文君,朱彬,杨素英,陆其峰,刘宁薇[5](2018)在《两类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夏季强降水事件模拟能力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中尺度WRF模式,分别采用Morrison(MOR)和Milbrandt-Yau(MY)双参数化云微物理方案,对2010年7月20—21日辽宁省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方案所对应的地表累积降水量、降水强度、云中微物理量的模拟结果,评估两个双参数方案对强降水事件的模拟能力及主要微物理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对雨带和强降水中心的位置上,MOR方案的模拟能力优于MY方案,但MY方案对强降水中心强度模拟能力则优于MOR方案;两方案对强降水宏观特征的模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们在微物理具体方案上的差异,相比MY方案而言,MOR方案模拟降水发展期的垂直水汽通量高,使得雪晶的凝华增长、碰连增长增强,从而导致MOR方案的冰晶含量低,雪晶含量高,通过雪晶的凇附作用形成的霰含量也比MY方案高,霰的凇附增长消耗了大量过冷水,使冷云中云滴(过冷水)含量减少; MOR方案模拟得到的600 hPa到地表的雨滴直径均为1 mm,与实际雨滴直径的观测值不符,需要未来进一步开展研究,对原方案进行优化。(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冯玉伯,丁承君,赵兴华,高雪,李宗奎[6](2018)在《基于时空事件驱动的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进程与物理进程的协调与协作,可用于完成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为此,提出一种信息物理系统的架构实现方式,研究系统的组成、架构及运行机制,对运行的核心机制即时空事件模型使用形式化语言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从理论上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可靠、高效和实时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丁承君,刘强,田军强,朱雪宏[7](2018)在《信息物理系统事件驱动下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农业气象观测和当前传感器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气象远程监测系统。针对信息物理系统时空特性,基于节点事件驱动方法,建立了3层信息物理系统模型,并给出了时空事件建模方法。该系统由边缘设备负责感知,云平台负责计算,通过事件-行为模式保证时空同步性,实现了气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的高度集成,同时在网络边缘处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设备电量识别以自适应采集频率。通过在河北工业大学测试点开展的采集试验和系统模型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表现出较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时空同步性,农业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远程监控等各项功能均可满足各级用户需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贾方健[8](2018)在《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经常遇到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个体方面、家庭方面、高校方面以及社会方面。高校应从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危机产生的原因、危机的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着力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危机善后机制,构建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体系。(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德育)》期刊2018年Z1期)

王亮[9](2018)在《基于时空Petri网的CPS物理实体时空状态转移事件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PS(cyber-physical system,CPS)系统是在传统嵌入式系统基础上,融合了连续物理系统和离散计算系统的实时反馈系统。该系统包含了计算,通信以及控制功能,同时将感应,通信和计算嵌入到物理设备中,使得物理世界与计算系统被统一连接起来,注重物理世界与计算进程之间的信息融合和行为交互。它是在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能够保证系统执行的正确性和功能最优化。与此同时,CPS系统对于其内部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行为一致性也同样注重。CPS系统可以说是在以往的嵌入式系统基础上引入了物理和信息系统,并将它们融合起来同时也具备了特有的空间属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增加了系统建模的难度和要求。本文以物理实体状态转移时空一致性这个总的问题为中心,以物理实体状态转移时空体系结构;物理实体状态转移执行器位置变迁变化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物理实体状态转移执行器优先级调度这叁个小问题为研究点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1)首要任务是通过分析CPS物理实体的结构和特性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形式化定义,又对比现有建模方法的优缺点,选取了Petri网作为其建模工具,在传统Petri网的基础之上引入时间和空间因素,构造出时空Petri网TKPN模型。(2)接着构造CPS物理实体实时时空时事件模型,以事件的形式进行建模,然后选取列车控制系统这一CPS应用实例,分析了列车控制的体系结构,将列车控制系统分为列车进站模型、列车出站模型和列车进出站混合模型进行建模,并构造出每种情况的模型图,通过Petri网有界性、部分守恒性和Petri网活性叁个方面分析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3)最后通过UPPAAL模型验证工具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耿少峰[10](2018)在《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主动式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将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进行融合,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和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CPS应用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系统中持续产生的海量、异构和不确定性的数据流。现有的面向数据流的处理平台大多数只支持流式数据的基础处理,比如过滤、转换和计数等功能,难以满足从在线数据流中实时挖掘并做出反馈的需求。作为CPS的核心技术之一,主动式复杂事件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流,而且可以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供改变系统未来状态的决策能力。目前主动式复杂事件处理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了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事件处理、事件的上下文处理、预测分析和决策方法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CPS应用中的智能交通系统为背景,分别引入了模糊C均值、贝叶斯网络、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和Q-learning等方法,并结合其他并行优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不确定性数据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复杂事件处理方法(Parallel Indeterminate Stream Complex Event Processing,PISCEP)。在CPS的实际应用中,由于传感器噪声等因素,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很有必要专门针对不确定性数据进行处理。本文在引入不确定性事件概率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匹配树与缓存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原始事件流的高速处理,还特别针对复杂事件处理中最重要的顺序事件(SEQ)做了并行优化。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与RFID复杂事件检测方法(PRCEDA)相比,本文提出的PISCEP方法生成的复杂事件数量平均改进率为25.65%,与SASE系统相比,PISCEP方法处理时间平均缩短17.66%,表明了PISCEP方法有极大的可用性。(2)针对CPS数据流中普遍存在上下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事件上下文处理方法(Event Context Processing Method,ECPM)。在面向CPS的主动式复杂事件处理过程中,对于事件上下文的感知和处理同样值得研究。事件的上下文种类繁多,将其聚类后分别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要求先确定聚类中心,如何选取聚类中心是算法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模糊本体对事件上下文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实现事件上下文的数据聚类,为后面的预测模型提供学习和预测的依据。将ECPM方法与FCM、Kmeans和SOM对比,准确率分别提高2.82%、6.34%和9.86%。(3)针对单一的预测模型无法适应多种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适应性贝叶斯网络的上下文敏感复杂事件预测方法(Context-aware Prediction Method for Complex Event,CPMCE)。在事件上下文聚类的基础上,CPMCE可根据不同的事件上下文学习对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构,在预测分析时能够根据事件上下文匹配一个或多个模型。该方法基于一种混合型的增强学习方法实现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并通过高斯混合模型来做出近似推断。实验结果显示,CPMCE方法在真实数据上的准确率比贝叶斯网络和深度信念网络平均提高了6.06%和4.08%,在模拟数据上和上述方法相比,准确率平均提高了9.67%和8.47%。(4)针对CPS中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存在的状态数量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结点状态划分的并行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arallel MDP,PMDP),来支持主动式的复杂事件处理决策。PMDP根据预测分析和结点状态划分的结果,同时引入了报酬分解的方法实现了并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当面向更大规模的数据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问题状态划分的并行Q-Learning方法(Parallel QLearning,PQ)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在以CPS中的智能交通系统为背景的实验中表明,PMDP和PQ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结点的拥塞程度,其中PQ方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具有更好的决策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1-17)

物理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中嵌入式系统网络的应用使其容易遭受网络攻击,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软件和通信组件中的漏洞获取系统的控制权,从而导致系统失效。现有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风险建模方法主要基于静态故障树进行,不考虑软件控制系统特有的动态性和时序依赖性,无法推导出网络攻击所导致的最终影响。因此,文中基于状态事件故障树提出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建模方法。首先,针对状态事件故障树(Stata/Event Fault Trees,SEFTs)模型进行攻击步骤集成,提出Attack-SEFTs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常见漏洞模式,并基于Attack-SEFTs对各种漏洞模式进行建模;接着,给出Attack-SEFTs模型的失效路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一个案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理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1].孙洪涛,彭晨,王志文.DoS攻击下的信息物理系统事件触发预测控制设计[J].控制与决策.2019

[2].徐丙凤,何高峰,张黎宁.基于状态事件故障树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建模[J].计算机科学.2019

[3].常石巧.中亚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物理机制初探[D].兰州大学.2019

[4].杨飞生,汪璟,潘泉,康沛沛.网络攻击下信息物理融合电力系统的弹性事件触发控制[J].自动化学报.2019

[5].王文君,朱彬,杨素英,陆其峰,刘宁薇.两类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对夏季强降水事件模拟能力的对比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8

[6].冯玉伯,丁承君,赵兴华,高雪,李宗奎.基于时空事件驱动的信息物理系统架构[J].计算机工程.2018

[7].丁承君,刘强,田军强,朱雪宏.信息物理系统事件驱动下的农业气象监测系统[J].江苏农业学报.2018

[8].贾方健.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机制——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

[9].王亮.基于时空Petri网的CPS物理实体时空状态转移事件建模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10].耿少峰.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主动式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8

标签:;  ;  ;  ;  

物理事件论文-孙洪涛,彭晨,王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