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冲突论文-郑红岗

平台冲突论文-郑红岗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台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网络信任,创新行为

平台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郑红岗[1](2018)在《组织生态视角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生态冲突生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快速兴起并壮大的平台组织,正深刻影响着产业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的持续变革,越来越多的平台组织成为具有全球统治力的企业。2017年,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前五家公司全部都可归属于平台组织模式带来的成功: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facebook)。一方面,伴随平台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组织之间已经形成高度复杂和网络化的跨团队协同模式,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互相之间的协作关系越来越复杂,各种组织之间已经从传统的竞合关系进一步演化为生态协同关系;另一方面,复杂的平台组织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平台治理难题,生态冲突不断爆发,创新行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这些都向我们发问:到底什么样的平台组织更能有效的避免生态冲突的发生?不同协同网络与生态冲突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生成机理?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以下明显不足:一是现有研究较多将平台组织作为独立的企业组织,忽视了平台组织跨组织、跨团队的协同网络结构所表现出的整体性和生态性;二是较多从微观层面关注了平台组织创新行为与组织冲突的关系,而对更宏观层面的协同网络与生态层面的冲突研究不足,对其内在机理的研究也明显不足。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本研究以平台组织的生态冲突为研究切入点,围绕“为什么会发生平台生态冲突以及如何发生的?”这一基本问题,结合平台经济理论、组织生态理论与生态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从平台组织协同网络这一关键因素出发,构建起“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创新行为—生态冲突”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本文的理论框架可细分为以下叁个密切相关的子问题:基于平台组织生态化发展趋势下,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的概念、类型和分析方法是什么?平台组织的协同网络、创新行为与平台生态冲突之间有什么样的静态关系?平台组织的协同网络、创新行为与生态冲突如何在生态化全过程上动态演化的?为了解决上述设问,本文立足于研究问题,对组织生态理论、平台组织理论、组织创新理论、组织治理等研究领域的经典和最新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以便寻找理论缺口和本文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第3章选择4个平台组织案例,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内纵向和案例间横截面分析,并结合已有理论,初步形成理论框架。第4章和第5章对相关理论文献做更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假设命题,并利用12个平台组织的案例资料和数据,采用csQCA分析方法对假设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第6章将本文研究由静态推向动态,开展时间轴的单案例纵向研究,考察了“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创新行为-生态冲突”在平台组织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组织生态背景下,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的概念、刻画方法和分析方法。本文将生态化情境下的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定义为“在平台生态化过程中,由平台组织主办方及各参与者基于平台规则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生态结构特征的协作网络”。本文提出以半结构化访谈和调查问卷为主要数据收集方法,以社会网络软件UCINET6.0为主要工具的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刻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协同网络结构(高内聚低藕合、高内聚高藕合、低内聚高藕合、低内聚低藕合)和协同网络关系(对称的网络信任、不对称的网络信任)为基础的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分析方法。(2)在不同的平台组织协同网络中,平台主办方与各参与者的创新行为会呈现出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而导致了平台生态冲突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一是在高内聚低藕合协同网络结构的平台组织中,当网络关系处于不对称状态时,会诱发机会型创新行为;二是在高内聚高藕合协同网络结构的平台组织中,当网络关系处于不对称状态时,会诱发互惠型创新行为;叁是在低内聚高藕合协同网络结构的平台组织中,当网络关系处于不对称状态时,会诱发互惠机会双主导型创新行为;四是在低内聚低藕合协同网络结构的平台组织中,当网络关系处于不对称状态时,会诱发互惠机会双主导型创新行为;五是在平台组织协同网络中,无论是机会型创新行为还是互惠型创新行为、互惠机会双主导型创新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平台生态冲突的发生。(3)“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创新行为-生态冲突”随平台组织发展阶段不同而呈现出动态演化的进程。具体研究结果显示:一是不同的平台组织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结构,这种不同既体现在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结构上,也体现在平台组织的网络信任关系上;二是追求对称的网络信任关系是平台组织生态化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共同动力,在不同生态化阶段上,对称的网络信任都推动了平台组织的生态化发展;叁是当平台组织网络关系处于不对称状态时,各参与方有动机采取不同的创新行为促进网络信任关系趋向于对称关系,同时,各平台参与者对创新行为的选择受到协同网络结构的制约。即,在平台生态化过程中,会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创新行为(机会型、互惠型、互惠机会双主导型);四是不同类型的创新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生态冲突的发生。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关键构念上,本文对平台组织协同网络(包括网络结构、网络关系)、创新行为等进行了全新界定,提出了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的测量和刻画方法,以及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的动态演化分析方法,有助于推动平台组织理论的发展;(2)在研究视角上,为从组织生态视角打开平台生态冲突生成的黑箱,本文把偏微观的创新行为与偏宏观的协同网络、生态冲突研究结合起来,既强调了协同网络整体对创新行为的制约,也强调了生态冲突受协同网络整体的深层次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董伟[2](2018)在《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利益冲突、链式逻辑与协同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图书馆传统竞争优势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以平台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开发商、终端分销商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机构在资源定价等利基市场中的寡头垄断行为,使图书馆承担了巨大的经济成本。然而,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也存在合作空间——基于内容合作可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广域流动,基于技术合作可提高数字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基于市场合作可避免图书馆资源免费泛化现象。秉承这一链式逻辑,通过内容合理定价、统一资源标准、开放资源获取等策略,可实现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协同共赢。(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8年19期)

王丹,朱思征,高丽萍,王山山,徐烨[3](2018)在《移动云平台下基于局部复制的结构性文档协同编辑冲突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移动设备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有限的特点,在移动云平台下研发设计的一款基于局部复制的结构性文档协同编辑冲突消解算法,简称MCPS算法,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冲突消解内容的补充.结构性文档在日常生活中较高的使用率和云平台下科研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局部复制技术的提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可靠基础. MCPS算法部署在云服务器端,各协作客户端通过局部复制策略在本地参与结构性文档(本文又称标题结构文档)的协同编辑工作,且本地部分副本内容通过树结构存储.创新性的提出副本监听与活跃度两个概念来辅助判断冲突产生时操作执行的优先级,更大程度的满足多用户的意愿.该算法总结出大致6种冲突情况,在前文的基础上,补充给出另外5种冲突消解处理方法.最后通过更加详细的案例分析描述了整个策略的执行过程,证明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8年10期)

梁嘉[4](2018)在《UGC短视频平台中人格权冲突现象分析——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传播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视频信息,以其制作方便、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为人们所喜爱。短视频APP更是成为年轻人的热宠。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拍成视频再上传至网络。然而作为一种娱乐形式,短视频内容却经常会涉嫌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本文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简要分析UGC短视频平台中出现的公民的拍摄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现象以及如何应对此类冲突。(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8年10期)

王铭楠,赵晶晶[5](2018)在《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构建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互动平台——基于留学生文化冲突的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的发展,使前往他国及来华留学生双向交流逐年增多。文化差异导致各国留学生与当地交流障碍增大。构建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互动平台可使留学生了解国外生活,融入他国文化与社会,借助直播推送传播文化,寻觅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印记,了解外国人的乡村与都市生活,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本文将剖析跨文化交际中亟待解决的文化冲突从而论证构建平台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25期)

赵玉林[6](2018)在《从邻避冲突案例看网络动员平台的迁移——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的一大显着特点是"平台迁移":社交媒体用户大规模地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在互联网时代,集体行动组织动员的渠道、方式和影响也随之变化。我国网络动员平台迁移折射出规律性特征,互联网政治机会结构分析框架包含冲突发起、冲突扩展、政府管理、平台支撑四个维度以及十二个子维度。以"邻避冲突"领域为代表的典型案例,分别通过论坛、微博与微信进行网络动员,发生显着"平台迁移"。当前我国互联网集体行动的发展呈以下态势:舆论下沉,政府与民众协商互动的机会减少;联合增强,集体行动突然爆发的可能性更大;议题变窄,集体行动暂时性控制更易但深层次化解更难;管理更难,介入动员过程受限且监管更为乏力。(本文来源于《理论与现代化》期刊2018年04期)

刘友华,魏远山[7](2018)在《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的着作权冲突及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分发平台未经许可而以商业目的整合传统新闻出版者的新闻报道,不仅侵害了传统新闻出版者的着作权,还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导致两者之间的着作权冲突加剧。从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间的利益偏好与博弈看,合作是双赢的必由之路。从新近德国、西班牙相关立法及我国现有纠纷解决状况看,过分注重保护传统新闻出版者而忽略问题根源,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引入着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协商合理的许可费率,授权中国出版协会集体管理新闻报道并代收使用费,从而协调两者利益是可行之路。(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丁晟春,朱鹏[8](2017)在《MOOC平台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冲突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偶发性事件,对教学冲突的合理化解有利于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而现有的对传统教学课堂上所面临的教学冲突的产生缘由及解决机制的研究不适用于MOOC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同时,教学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并不能一概而论,还取决于具体的课程及课程特点。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教学现状以及MOOC平台独具的特点与优劣势的基础上,从师生冲突和生生冲突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并总结了在MOOC平台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可能面临的教学冲突,并针对这些教学冲突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在新兴的MOOC教育模式下,为教育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冲突解决办法,充分发挥教学冲突对教学活动的潜在推动力。(本文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期刊2017年10期)

王璐[9](2017)在《暂停比特币平台交易与发展区块链并不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比特币交易的监管措施“靴子落地”。9月14日起,包括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币行在内的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陆续宣布,将关停平台或人民币交易业务。事实上,虽然比特币交易一直处于风险提示中,但具体的监管措施并不严厉。监管机构的态度为何突然转向强硬(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7-09-22)

陈姗姗,孙思航[10](2017)在《打响电商数据争夺战 物流企业加速布局共享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京东的这个行为可以说是管理者身份,不是平台身份,平台身份是我原来定好规则,比如我有一个京东物流指数,30分以下自动关闭,提前公布,到30分以下自动关闭,管理者身份则是以一个更高的名义,想达到我自己管理水平的目的,如果我是一家企业,我有供应商,我当然可以(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7-08-07)

平台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图书馆传统竞争优势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以平台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技术开发商、终端分销商为代表的数字出版机构在资源定价等利基市场中的寡头垄断行为,使图书馆承担了巨大的经济成本。然而,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也存在合作空间——基于内容合作可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广域流动,基于技术合作可提高数字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基于市场合作可避免图书馆资源免费泛化现象。秉承这一链式逻辑,通过内容合理定价、统一资源标准、开放资源获取等策略,可实现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协同共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台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郑红岗.组织生态视角平台组织协同网络生态冲突生成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2].董伟.数字出版平台与图书馆跨界合作的利益冲突、链式逻辑与协同路径[J].出版广角.2018

[3].王丹,朱思征,高丽萍,王山山,徐烨.移动云平台下基于局部复制的结构性文档协同编辑冲突消解[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

[4].梁嘉.UGC短视频平台中人格权冲突现象分析——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J].视听.2018

[5].王铭楠,赵晶晶.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构建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互动平台——基于留学生文化冲突的调研[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6].赵玉林.从邻避冲突案例看网络动员平台的迁移——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8

[7].刘友华,魏远山.聚合分发平台与传统新闻出版者的着作权冲突及解决[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

[8].丁晟春,朱鹏.MOOC平台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冲突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

[9].王璐.暂停比特币平台交易与发展区块链并不冲突[N].金融时报.2017

[10].陈姗姗,孙思航.打响电商数据争夺战物流企业加速布局共享平台[N].第一财经日报.2017

标签:;  ;  ;  ;  

平台冲突论文-郑红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