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探析

汤敏(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喜捷镇玉龙初级中学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是这样的;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因此,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字词;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1-081-01

很多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字词教学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我们在仔细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就会发现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具有语言特有的线性特征,由字、词到文章每一个环节掌握得不够,语文就不能说学得好。所以对词语的掌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许多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就常见有对词语的理解、运用的考查。例如:一句话中根据拼音写词语、连词成句题这样的题型在近几年的升中考试中常见。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词语教学外还有其他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对词语的教学又不能过于下大力气。这样一来很多教师在教学课文中的词语时大多采用让学生读一遍抄一遍的方式进行,导致许多学生对一些必须掌握的新词得不到很好的学习。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词语匮乏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最大不同就是由对文本的局部即字、词、句的认知逐渐到对对篇、章的感悟。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过度阶段。小学是打基础,高中是学生素质的提高,初中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其中字词是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字词教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教会学生认识与储存更多字词,为今后学好语文及作文训练奠定基础。通过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新课程标准》中规定:7-9年级独立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每篇现代文课文后面都有字词积累的练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积累一定的字词,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呢?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笔者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

一、课前自学

每篇课文教学前,我都让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本课生字词。①通读全文,用方框框出生字词,借助课下注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自学字词。并把生字的拼音写到课文中生字的上面。朗读时能随时给自己正音,也便随时识记生字的读音。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工工整整的抄写在预习本上,生字注音,生词写出解释。②反复、轻声、快速地认读生字词,要求读顺口。同时将难写、易错的书空写一遍。一般不要求学生抄写多少遍,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那样会降低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第一步老师要严格检查,书上的笔记随堂到学生座位上检查,预习作业课后收上来批阅。

二、注重字词方法指导,提高猜词能力

在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抽出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巩固字词,尤其是重点字词,并指导学生字词学习方法。

1、联系形体进行词义推测

一般而言,汉字多数是形声字,音、形、义的有机统一体。因而,在字词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而猜猜某些字词的大概含义。如用“糸”作偏旁的字通常和“绳索、丝织品”有;而用“辶(走)、讠(言)”等作偏旁的则和人的行为相关。通过字形可以推测出字词的大意范畴,而后再结合上下文,则可以明确字词具体含义。另外,在汉语言文字中,有不少会意字。所谓会意,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依照意义关系而组合为一个字,可综合表示所有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如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一文中的“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其中,“集”属于会意字,是“隹”(短尾鸟的总称)与“木”(树木)合成体,也就是鸟落于树上,因而会意成“栖息”。

2、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推测词义

在理解一篇文本时,需要研读字词,但文本内容并非字词含义的单纯叠加,每个字词、语句是紧密相连的,构成了特定的语境,有着特定的含义。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阅读,提炼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指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字词含义,这样,既明白字词意义,更加深了文本理解。如《背影》一文时,教师可将字词理解与文本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比如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哪个词对父亲走路的姿势进行描写的?(蹒跚)这个词语有何含义?为什么作者要运用这个词语?分析形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如“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慢慢探身下去”等,明白当时“父亲”走路肯定是缓慢的,不灵便的。同时,经过铁道,稍不小心则会碰着磕着,令人担心,这是个蹒跚的背影。

另外,注重反复朗读,加深词义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学习中,语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而言,语感较强的学生,能更快速而准确地发掘阅读文本关键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培养学生猜词能力,则需要培养学生语感,则需要反复诵读。所以,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尤其是一些艰涩难懂的字词,通过反复朗读,慢慢理解。

三、多积累、多用

对初中生而言,积累的词汇要比小学生丰富,并且能运用自如。教学中我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与字词教学贯穿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几个词,写几句话或一段话,这样训练能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丰富内容,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使学生兴趣盎然。如“粼粼、恬静、悠闲、参差、旋律”等词语,有学生这样写到:“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显得格外恬静。海鸟悠闲地扇着轻盈的两翅飞上飞下,若隐若现,形成参差不齐的音符,演奏着悦耳美妙的旋律。”学生用这几个词语写出了一幅平静的海面,可看出这位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字词教学融入到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字词,要善于联系形体进行词义推测,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推测词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策略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