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绘画艺术论文-李晓民

当代绘画艺术论文-李晓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绘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绘画艺术,当代性,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传统绘画

当代绘画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民[1](2019)在《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性思辨》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精神是源自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黑格尔看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精神是艺术独具的内在品质,有着特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它是某民族文化的根本理念,是深深根植在艺术中的精神内蕴。艺术不只是简单地再现生活,而是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情怀,并集中反映某个民族的共同理想。人类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从未停止,是艺术一度满足了他们对于"无限世界"的神秘向往。作为人类情感活动,艺术是通往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艺术所展现的美是高于生活的纯化的美,并通过(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朱瑞[2](2019)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10期)

敖宝林[3](2019)在《“人文环境”与当代内蒙古绘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艺术创作发生巨大的变革,应当始于20世纪80年代。与全国的形势相比,地居北方草原的内蒙古由于地域及文化的原因,在艺术上没有受到新思潮的太多影响,而保持着一种相对温和的状态。但中国艺术界急剧变化的形势并非在内蒙古的边界上戛然而止,内蒙古的一些艺术家在传统草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碰撞、创作视野进一步开阔的双重背景下,不同程度地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创作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中国艺术界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9年09期)

杨晶,翟德亮[4](2019)在《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古罗马的审美原则,在绘画的构图上讲究对称、物体比例均衡,画面在气势上庄严、辉煌、精神上崇高向上,技法上讲究仔细严谨,刻画细腻深入,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古典主义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两个核心内容,一个"理想",一个"和谐"。理想美中和"崇高"并驾齐驱的是"优美"。黄金分割比例,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创作中广为使用,这体现了艺术创作具有严谨的比例,对和谐的追求,蕴含的美学价值是无价的。黄金分割比例也是当代设计和建筑专业重要的美学标准。古典主义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9年08期)

陈超宇[5](2019)在《论当代综合材料的绘画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时代,综合材料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相比于传统绘画艺术,艺术家主要是在材料上寻找突破口,使绘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更加丰富。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绘画中合理运用综合材料,有利于创造者内心情感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2期)

刘琦圣[6](2019)在《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绘画艺术创作环境和艺术语言都已经融入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当中,艺术家无法用单一的方法或形式去表达某种情感与思想。只有自由的艺术创作才能更好地释放内心的激情,它恰恰超越了形式、心理、观念和情感。当代艺术创作已经将赋予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加入艺术家的作品表现中,最终构建了当代艺术创作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李昕[7](2019)在《论林风眠绘画艺术对现当代水墨艺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风眠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调和中西”论实践最成功的艺术家。本文首先从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出发,分析了林风眠绘画艺术的形成过程和缘由以及“调和中西”的探索。其次,从构图方式的突破、墨彩的结合、线的运用、意象造型等方面论述了林风眠对中国画从形式到艺术语言的创新。构图上,他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方式,首创方形画面布局进行艺术表达;色彩表达上,将西方现代派的光色法则引入中国画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色彩表达方式及色彩表现力;造型上,将客观对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塑造出物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线条上,不再一味强调传统的书法用笔,而是从瓷绘、敦煌壁画中吸取养分,将西方架上绘画中的板刷等工具引入到中国绘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笔线体系丰富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其叁,论述了林风眠的绘画艺术不仅为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影响了现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林风眠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语言形式的同时,糅合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去改造中国绘画,不仅扩宽了中国画的表现力,还提高了中国绘画在世界中的地位,同时也为现当代艺术家提供可借鉴的艺术经验,使当今的艺术形态朝着多元、融合、个性化的方向上蓬勃发展。最后,从墨彩语言的抒发、绘画材料工具上的运用、构图上的学习与运用几方面论述了林风眠的绘画艺术对笔者的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9-05-01)

董小慧[8](2018)在《民族性与当代性的探索——瓦其比火的绘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瓦其比火(又名叶峰)彝族,1967年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川当代油画研究院副院长西昌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毕业于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199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已发表油画作品七十余幅,学术论文多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专业学术刊物。作品《妈妈的女儿》《彝人马帮》《那个年代》等参加各级美术展览并获奖绘画的民族性与当代性是美术理论家、画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彝(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美术》期刊2018年04期)

王焕[9](2018)在《面对当代,真实铸就永恒——杜大恺的绘画艺术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不同的对象,就要采用不同的手法去描绘。"我初次跟随杜大恺老师出去写生的时候,先生就如此教导我。我与先生结缘,并非出自偶然。自幼学画的我,从来不曾放弃过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近年来,我对山水画写生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便有了进一步拜师学艺的念头。2016年冬日,经人介绍,我拜到了杜大恺老师门下。先生对我目前在美术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很是认可,也希望我能在美术创作方面有所突破,便欣然应允我做他在清华大学的访问学者。由此,我便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并深入了解(本文来源于《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10期)

蔡凌霄,徐慧文[10](2018)在《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与海派旗袍的跨界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海派旗袍,拖着"西风东渐"的沉重影子。随着国与国之间软实力较量的加强,海派旗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急需加深"中国化"符号,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与海派旗袍的跨界融合成为可能。本文试从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与海派旗袍之间存在的联系中探究其跨界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17期)

当代绘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绘画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民.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性思辨[J].文艺评论.2019

[2].朱瑞.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J].美与时代(中).2019

[3].敖宝林.“人文环境”与当代内蒙古绘画艺术[J].美术界.2019

[4].杨晶,翟德亮.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19

[5].陈超宇.论当代综合材料的绘画艺术表现[J].才智.2019

[6].刘琦圣.当代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J].艺术科技.2019

[7].李昕.论林风眠绘画艺术对现当代水墨艺术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9

[8].董小慧.民族性与当代性的探索——瓦其比火的绘画艺术[J].中国民族美术.2018

[9].王焕.面对当代,真实铸就永恒——杜大恺的绘画艺术解读[J].艺术评论.2018

[10].蔡凌霄,徐慧文.论中国当代绘画艺术与海派旗袍的跨界融合[J].大众文艺.2018

标签:;  ;  ;  ;  

当代绘画艺术论文-李晓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