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远期论文-顾月

人民币远期论文-顾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民币远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远期结售汇,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资金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和金融项目,期权交易,资本项目,业务分析,风险对冲,羊群效应

人民币远期论文文献综述

顾月[1](2019)在《远期结售汇连续7月顺差 人民币越来越稳》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一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数据显示外汇市场主要的跨境资金流动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出现了银行结售汇逆差缩小、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大幅度扩大的局面,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分结构来看,2019年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9(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4-19)

屠立峰,乔桂明[2](2019)在《利率平价下人民币远期汇率压力测度与成因探析——以四种主要国际货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扩大,国际资本套利和套汇活动给中国福利造成的损失与金融风险不容小觑。在中国政府适度干预外汇市场并对资本项目采取一定管制的现状下,人民币远期与即期汇差对国内外利差的反应不充分,且呈现非线性特征。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或英镑为例,人民币即远期汇差与国内外利差之间长期保持较大差距,人民币远期汇率压力持续存在。风险溢价和市场风险理论均无法很好地解释远期压力现象,而央行外汇干预和套利受限理论能较好揭示出外汇干预和资本管制对人民币远期压力的非线性影响。因此,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中国须渐近式开放资本项目,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理性预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9年03期)

陈植[3](2018)在《稳汇率大战开启:央行多管齐下 “剑指”离岸远期人民币汇率话语权》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以预见的是,在人民币跌向7之际,央行的汇率保卫战将很快打响,不排除重蹈去年5月以来的现象——用引入逆周期因子等外汇干预组合拳一举打爆人民币空头。”8月17日,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尽管7月人民币汇率下跌较快,但当月银行代客结汇10561亿元人(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8-08-20)

张琼斯,张骄[4](2018)在《企业应对远期售汇新规现分歧 人民币维稳“底牌”充足》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民银行调高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后,人民币近期的急跌态势得以缓和。远期购汇成本的上升,开始让市场参与者出现分化,有望为汇率市场创造一个更均衡稳定的环境。该政策正式实施后的第3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2日调升。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本文来源于《上海证券报》期刊2018-08-09)

黄贝贝[5](2018)在《境内与香港人民币即远期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境内和香港作为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交易地区,其即期与远期市场间的信息传导机制一直是我国外汇监管当局与广大外汇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信息之一。2015年08月的汇改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下降,引起全球市场的关注,直至去年,人民币汇率才基本稳定在小幅上调的趋势。经过本次汇改之后,境内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境内人民币汇率远期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即期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远期市场与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无本金交割市场之间的信息引导功能有无受到冲击,目前各市场在信息传导中的作用孰强孰弱,两年多的时间里汇改是否使境内市场在信息溢出方面的作用有所增强,外汇市场投资者与监管者对此也越来越关注。文章在总结以往学者已有研究结论的同时,基于跨市套利理论、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和市场预期理论所解释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在经过一些列相关检验之后,基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与动态条件相关多元GARCH模型,对目前市场上交易相对活跃的四期合约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样本数据,从收益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两个维度讨论了境内与香港地区的五个即远期市场之间的信息传导关系。研究发现:在收益溢出方面,境内远期市场在五个市场之中收益信息传导作用最强;而就波动溢出而言,香港离岸即期、香港离岸远期、香港无本金交割市场的风险溢出持久性远超境内远期与境内即期市场。此外,远期市场对即期市场有比较突出的信息传导。这些结论表明汇改虽然在提高境内远期市场的信息传导能力上有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境内市场在制度上的约束,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方能与香港离岸远期市场进行抗衡,最终争取将人民币汇率市场信息传导的主导权掌握在境内。最后,基于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探讨,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文章在发展境内外汇市场与香港离岸远期市场两个方面给予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韦群[6](2018)在《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汇率市场化程度显着增强,汇率波动幅度明显扩大,外汇风险趋于提升。因此,正确判断汇率未来走势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从抛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 Parity,CIP)可知,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研究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也是国际金融领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把即期和远期汇率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但是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并不是那么亦步亦趋,远期汇率能否作为未来即期汇率的无偏估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也就是说当我们利用远期汇率预测即期汇率时,预测效果估计系数可能会显着地偏离1,有时候这种误差可能对我们贸易以及投资产生巨大影响。本文的研究建立在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采用了理论分析和计量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模型主要采用了在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广泛使用的协整分析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及针对平稳序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首先研究了利率平价理论在远期汇率定价机制中的应用,进而分析了远期汇率无偏性假说的理论基础。然后对美元/人民币2009年12月1日-2018年3月9日四个期限的汇率数据进行ADF检验,确定汇率价格序列具有随机游走的性质并且各序列均服从一阶单整,并基于此进行后续的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美元/人民币即期与远期汇率之间具备系数接近1的长期稳定的线性协整关系,从而印证了远期汇率的无偏性假说,继而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其短期变动特点。在最后,本文测试了即期与远期汇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以对两者彼此间领先、落后或同步等联动性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期限为一周及一个月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互为Granger原因,可见我国即期汇率是远期汇率的基础,远期汇率对即期汇率也有预期作用,说明我国外汇市场化程度在提高,这将对投资者开发交易决策以降低可能风险提供可靠参考。但是,随着期限的增长,远期汇率不再是即期汇率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远期汇率对即期汇率的传导机制随着期限的增长有所受阻,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志翔[7](2018)在《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无偏性的表现进行了动态分析,并探讨了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表现的原因。在远期汇率无偏性表现方面,运用带有结构断点的ZA平稳性检验和滚动协整检验方法,对2005年7月到2016年5月境内外4种不同期限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进行分析。带有结构断点的平稳性检验表明,不同期限的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值序列是平稳的,人民币远期汇率满足无偏性的必要条件。滚动协整检验表明,人民币远期汇率并不具备无偏性的充分条件,且期限越长远期汇率的无偏性表现越差:除了一个月期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他期限的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并不存在持续的协整关系,且协整系数在大部分时间内显着异于1。另外,境外NDF汇率无偏性的表现在各方面要强于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期汇率。而对于影响无偏性成立的原因,本文通过TVP-VAR的方法,根据传统的影响市场有效性成立的因素,挑选出开放度和央行干预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发现,开放度、央行干预与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差即远期预测误差之间均存在时变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会对汇率预测误差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和15年8月之后,开放度和央行干预对预测误差的影响较为剧烈,其他时间段影响较弱。这种时变的影响会导致远期汇率预测误差不再是随机波动项,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远期汇率无偏性不成立。(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想,宋国军[8](2018)在《境内人民币即期与离岸无交割远期汇率市场的联动性——基于ICSS迭代算法的断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市场溢出效应的存在带来了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有很多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各汇率市场间波动率的转移及其突变。近期的研究往往通过固定汇改时点为突变点来进行汇率市场间的联动性和突变性分析,但这却忽略了政策冲击对汇率市场带来的提前效应和滞后效应。基于此,本文通过累计平方和迭代(ICSS)算法识别境内人民币(CNY)和香港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两个汇率市场的突变时点,并建立二维带结构突变的MGARCH(1,1)模型对其动态变化进行断点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冲击具有明显和突出的非对称性;汇改政策对汇率市场的冲击带来的效应存在着提前或者滞后现象;两个汇率市场间的波动并非单向转移而是存在着相互间的动态转移。(本文来源于《区域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孙璐璐[9](2018)在《远期结售汇可差额结算 交割币种为人民币》一文中研究指出继2016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放开远期结汇差额交割后,2月13日,外汇局发布《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8〕3号)允许远期售汇到期交割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全额或差额结算,《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外汇局方面表(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8-02-14)

李艳丽,张志翔[10](2017)在《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动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带有结构断点的ZA平稳性检验和滚动协整检验方法,对2005年7月到2016年5月境内外四种不同期限的人民币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进行分析,动态地考察人民币对美元远期汇率对未来汇率的预测是否具有无偏性。带有结构断点的平稳性检验表明,NDF不同期限的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差值序列是平稳的,人民币远期汇率满足无偏性的必要条件。而滚动协整检验表明,除1个月期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他期限之间并不存在持续的协整关系,且协整系数在大部分时间内显着异于1。另外,境外NDF汇率无偏性的表现在各方面要强于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远期汇率;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远期汇率的无偏性表现并没有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人民币远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扩大,国际资本套利和套汇活动给中国福利造成的损失与金融风险不容小觑。在中国政府适度干预外汇市场并对资本项目采取一定管制的现状下,人民币远期与即期汇差对国内外利差的反应不充分,且呈现非线性特征。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或英镑为例,人民币即远期汇差与国内外利差之间长期保持较大差距,人民币远期汇率压力持续存在。风险溢价和市场风险理论均无法很好地解释远期压力现象,而央行外汇干预和套利受限理论能较好揭示出外汇干预和资本管制对人民币远期压力的非线性影响。因此,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中国须渐近式开放资本项目,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理性预期,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民币远期论文参考文献

[1].顾月.远期结售汇连续7月顺差人民币越来越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2].屠立峰,乔桂明.利率平价下人民币远期汇率压力测度与成因探析——以四种主要国际货币为例[J].学术交流.2019

[3].陈植.稳汇率大战开启:央行多管齐下“剑指”离岸远期人民币汇率话语权[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

[4].张琼斯,张骄.企业应对远期售汇新规现分歧人民币维稳“底牌”充足[N].上海证券报.2018

[5].黄贝贝.境内与香港人民币即远期市场间信息溢出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6].韦群.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8

[7].张志翔.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动态分析[D].武汉大学.2018

[8].王想,宋国军.境内人民币即期与离岸无交割远期汇率市场的联动性——基于ICSS迭代算法的断点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8

[9].孙璐璐.远期结售汇可差额结算交割币种为人民币[N].证券时报.2018

[10].李艳丽,张志翔.人民币远期汇率无偏性的动态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17

标签:;  ;  ;  ;  ;  ;  ;  ;  ;  ;  

人民币远期论文-顾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