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胡翔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胡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层次化模型,高等数学,远程教学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胡翔[1](2019)在《基于层次化模型的高等数学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的高等数学远程教学系统缺乏对不同学生学习状况的详细分析,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精准预测,所以很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导。基于此,提出基于层次化模型的高等数学远程教学系统设计,硬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选择;软件设计包括申请注册与注销、学习内容模块、知识多媒体的表示模块、远程测试模块、成绩数据的集成与分析模块。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设计系统的平均预测准确率有87.12%,而传统系统平均预测准确率为75.52%,低于本系统,说明通过层次化模型获取的数据规范分析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预测准确性具有较高精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2期)

吴国华[2](2019)在《基于ADDIE模型的职校教学APP系统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进职校教育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手段成为发展方向。笔者基于ADDIE模型对职校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根据需求分析提出职校教学APP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后台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开发平台与封装APP系统方案提出建议,为职校构建"互联网+教育"打造支撑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9年03期)

李滢滢[3](2018)在《基于多元评价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大步迈进的历史环境下,教育事业也获得长足的发展。教师教学体系在整个教育体系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教师做出一个正确全面的评价已经是现在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教师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发挥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多元教学评估体系就是对教师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可以得到一个准确客观的结果,对教育的推动以及改进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7期)

郭耀夫[4](2017)在《词汇逃逸模型与B-Learning双重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我国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教学实际,有关英语词汇层面的教学实践及研究状况长期以来呈现出“主观上强调词汇质量、实际上偏求词汇数量”的全局性风貌,而总体教学水平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成因一方面在于,将“词汇量”奉为经典指标的传统词汇学习观念掩蔽了教师及学习者对于词汇系统内在规律的进一步思考与认知;另一方面,各类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在理论视角与研究切入点上相对孤立,对于词汇教学设计的研究仍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专门化领域,致使来自教学设计领域的经典理论与方法未能与具体学科规律深入结合。基于应对上述现状,本文重点展开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并遵循如下体例结构:第一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及定位、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及应用价值等内容;第二章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叁大基础理论(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信息加工教学设计理论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设计研究的指导作用进行总结与反思;在第叁章中,首先探讨了有关国内高校在校生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般现象与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原理以及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提出并初步建立起一套以词汇维度理论、掌握水平理论、词汇层次结构理论、词汇逃逸与转化理论以及词汇成分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为核心的意在反映词汇学习内在规律的词汇逃逸模型理论框架;第四章以系统思维方法为主线,分析、概括并论证了基于词汇逃逸模型与B-Learning双重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一般原理及方法;在第五章中,首先结合微课程、网络学习、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等理念对教学设计模式的某些潜在开发路径进行探索及展望,而后具体阐述了一则基于Moodle网络课程平台与Excel电子表格工具的教学设计应用案例以论证所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反思研究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高翼飞[5](2017)在《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进行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发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利用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的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在线测试与评价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值得探究的课题,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推进的原动力。本论文研究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目前国内外流行的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对系统设计和实现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2)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搭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3)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数据库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学生评价模块的BP神经网络的实现及在线测试模块的设计、抽取与显示试题部分进行分析;(4)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并发能力进行了非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效果。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学生学习、师生交流、在线练习与考试的网络化、智能化及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评阅练习和试卷的压力,提升师生的信息化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期刊2017-05-01)

焦君妍[6](2016)在《基于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模型分析与教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测控教学实验设备模块少,功能单一等的不足,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教学系统,集系统辨识、桌面仿真、数字滤波与降噪、虚拟仪器等技术于一体,并按照测控系统正向设计流程,对此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硬件设计和实验验证。首先,结合动调陀螺的机械结构特点和欧拉动力学原理,得到动调陀螺开环简化模型,然后通过系统辨识方法,获取模型参数,并在开环模型参数基础上设计陀螺表头模拟器和教学实验系统,最后设计了电路实验和系统辨识实验,对整个系统进行实验验证,证明设计的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动调陀螺表头的开环模型和模型误差。对动调陀螺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进行欧拉动力学分析,得到陀螺开环模型;并根据陀螺转子的机械结构特点对系统进行模型误差分析,获取陀螺表头系统辨识的先验知识。2.提出正交Levy辨识法,对陀螺表头模型参数进行辨识。根据动调陀螺内部强有色噪声干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正交Levy辨识法,将正交投影算法和传统Levy辨识法相结合,提高传统Levy法抑制噪声的能力。并通过正交Levy辨识法获取陀螺表头模型参数,拟合度达90%以上,为模拟表头和再平衡回路的设计提供了依据。3.搭建动调陀螺模拟表头和动调陀螺测控教学系统,包括模拟表头的设计、积分器的选择、阻尼参数的计算以及再平衡回路中各电路模块的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桌面仿真的方式,确定设计参数,为实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调整提供理论指导。4.设计动调陀螺测控教学系统的电路实验和系统辨识实验。电路实验包括陀螺模拟表头实验、再平衡回路实验和闭环系统电路实验,对各个电路模块和整个系统的时域响应特性进行了验证;系统辨识实验包括模拟表头辨识实验和闭环系统辨识实验,主要从频域和模型角度对系统进行实验分析。(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张海莉[7](2016)在《基于PLC的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PLC实践教学的灵活度,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依据目前职业类学生的能力现状和认知特点,研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职业类学校学生的教学实验模型.该电梯教学模型选用PLC作为控制系统,结合组态监控,通过PLC通信技术对电梯模型的运行数据、运行画面进行监控与分析.从模型的机械结构设计进行阐述,重点从硬件及软件方面分析设计了整个电梯教学模型的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海莉[8](2016)在《电梯教学模型的监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组态王软件设计出四层教学电梯模型的监控系统,对电梯模型的运行状态及开关门动作进行仿真及监控,使监控系统中设置的控件可以根据电梯模型真实的情况动作,可以模拟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进行测试仿真运行,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林金英[9](2015)在《基于PLC的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真实的电梯控制系统,构建了实训电梯教学模型,并基于PLC设计了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轿厢内外呼叫应答、升降等电梯正常运行功能,有助于提高PLC实训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曲艺,周丽娜[10](2015)在《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对证券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高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ADDIE模型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高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教学系统设计中的五个阶段: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并进一步指出教学系统设计进一步推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5年24期)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家大力推进职校教育信息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手段成为发展方向。笔者基于ADDIE模型对职校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根据需求分析提出职校教学APP系统的功能模块与后台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开发平台与封装APP系统方案提出建议,为职校构建"互联网+教育"打造支撑服务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胡翔.基于层次化模型的高等数学远程教学系统设计[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2].吴国华.基于ADDIE模型的职校教学APP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脑与电信.2019

[3].李滢滢.基于多元评价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职业教育.2018

[4].郭耀夫.词汇逃逸模型与B-Learning双重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7

[5].高翼飞.基于VARK模型的中职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

[6].焦君妍.基于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模型分析与教学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6

[7].张海莉.基于PLC的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设计[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张海莉.电梯教学模型的监控系统设计[J].机电技术.2016

[9].林金英.基于PLC的电梯教学模型控制系统设计[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0].曲艺,周丽娜.基于ADDIE模型的高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教学系统设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

标签:;  ;  ;  

教学系统设计模型论文-胡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