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浦北县张黄中心卫生院5353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产生腹胀的孕妇32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产生剖宫产术后腹胀的致病因素,并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16例,观察分析两组产妇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对于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在产后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心理焦虑情况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胀的致病因素主要与术中麻醉、饮食、产妇状态相关,进行综合、规范、完整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产妇腹胀情况,对术后产妇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腹胀;致病因素;护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435-01

分娩期是女性一生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剖宫产是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随着现代产科技术的提高以及孕妇思想观念的改变,当前选择剖宫产这一分娩方式的女性较多。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局部地区的剖宫产率高达68%以上[1]。虽然剖宫产有着诸多优点,然而由于该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腹胀现象是产妇常见的术后问题,术后腹胀会对产妇子宫切口愈合及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腹胀甚至会并发肠粘连、肠梗阻,对产妇带来身心伤害。剖宫产术后腹胀有着诸多临床致病因素,如何进一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防范护理,尽早使产妇得到康复,同时降低相关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临床医护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院近年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进行全文位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剖宫产产妇的不适,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此干预措施的应用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剖宫产手术后产生腹胀的孕妇32例为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16例中,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包括初产妇10例,经产妇6例;孕次1~3次,孕周(36+2~42+2)周,包括术后第1d出现腹胀症状患者8例,2~3d出现腹胀症状8例,有心理焦虑产妇11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组)16例中,产妇年龄24~34岁,平均29岁,包括初产妇12例,经产妇4例;孕次1~3次,孕周(36+4~42+2)周,包括术后第1d出现腹胀症状患者10例,2~3d出现腹胀症状6例,有心理焦虑产妇14例,所有产妇均进行剖宫产分娩,两组从年龄、孕期、产妇类型、术后腹胀统计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可比性。

1.2临床概述剖宫产通过手术切开母体的腹部及子宫分娩出婴儿,从当前各地统计的数据来看,一些不具备严重妊娠合并症、胎儿异常、高龄产妇因素的孕妇也通过剖宫产进行分娩,因此实际的剖宫产率已经超过顺产。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使剖宫产手术成为可能并且非常安全,但剖宫产术是非生理性的分娩方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和产妇状态都不同于顺产,尤其是术前和术中产妇消耗体力,免疫力降低,以及术后饮食等等出现各类并发症,造成产妇抑郁、焦虑或其它心理损害,因此,有效、规范、综合的产后护理是防治关键,这一阶段的护理既是围产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举措

1.3剖宫产术后腹胀致病因素分析我们对72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随访并结合临床反馈,得出造成术后腹胀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3.1饮食因素术前饮食与术后腹胀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食用高蛋白食物后易导致胃容量增加,加剧肠胃负担,发生术后腹胀,一些产妇也可能会由于术后进食迟缓未能很好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而加重腹胀1.3.2手术因素剖腹产手术需要做手术麻醉,这容易导致肠管短暂性麻痹,从而影响到淤积在肠腔内的大量气体无法顺畅从肛门排出,同时术后麻醉作用消除,产妇也因疼痛呼气剧增,大量气体吸入胃肠道,然而气体多数未被肠粘膜吸收,气体游动于肠腔引起两肋下疼痛导致腹肌力量减弱而引发腹胀1.3.3产妇自身因素产妇的焦虑恐惧,惧怕心理而屏气做功也易发生胃内积气,而术后由于一些产妇迟迟不敢下床活动行走也会因长期卧床致肠蠕动恢复慢,肛门排气时间延长。

1.4方法1.4.1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科产后护理,主要是术后观察随访、基础护理(具体略)1.4.2综合护理干预1.4.2.1基础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其焦虑、烦躁情绪,进行剖宫产相关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做好临产心理准备,增加对产前、产时疼痛及过程的认识1.4.2.2术后措施剖宫产结束后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协助其取舒适卧位,积极与产妇沟通,术后尽量减少说话,避免用口呼吸,让产妇24小时后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术后注意腹部保暖,切勿受凉,重点指导产妇正确饮食、止痛和下床活动1.4.2.3饮食护理不要摄入过量易产气食物,尽量选用一些高能量少渣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吃牛奶、豆类、蛋类和粗纤维食物。术后如口渴或饥饿,可饮一些稀米汤等。帮忙患者用手顺时针轻轻按摩腹部有利于积气排出,同时还可促进子宫复旧。

1.5疗效评判产后半年对所有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评定,包括产后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心理焦虑情况等,按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调查。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剖腹产术后腹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问题,由于术后腹胀会对产妇子宫切口愈合及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积极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剖腹产术后腹胀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产妇心理作用,也有术中麻醉因素导致。从本组观察病例的临床回顾来看,我们总结了导致剖腹产术后腹胀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饮食因素,二是手术因素尤其是手术麻醉导致的肠管短暂性麻痹,最后是产妇自身因素,既有焦虑恐惧发生的胃内积气,也有产妇惧怕疼痛导致腹肌力量减弱而引发腹胀;

实践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护理,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康复效果,观察组在肛门排气时间、焦虑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我们发现术后腹胀与饮食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可以6小时后饮用一些排气类的汤[2],如萝卜汤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当产妇排气后饮食可由流食改为半流食,为了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产妇在术后应多翻身,同时尽量嘱产妇不要张口呼吸。产后还应告知一些利于康复的健康知识,与产妇一起进行自我康复。

综上,剖宫产术后腹胀的致病因素主要与术中麻醉、饮食、产妇状态相关,进行综合、规范、完整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帮助改善产妇腹胀情况,对术后产妇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小君,刘振英;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5):112—114

[2]苏冬梅;剖腹产术后腹胀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03):128—130

标签:;  ;  ;  

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致病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