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行业论文-金祥义,张文菲

中国机电行业论文-金祥义,张文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机电行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电业进口,均衡汇率,汇率错位,汇率波动

中国机电行业论文文献综述

金祥义,张文菲[1](2017)在《人民币汇率错位及波动对中国机电行业的进口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数据显示,中国机电行业在各行业进口总额中占有最大的比例,而行业进口量又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汇率微小的变动都将对机电行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探究汇率错位及波动对机电行业进口的具体影响程度,利用2000-2016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Garch模型、协整方程并结合BEER实际汇率测算方法,得到了相关时间段人民币汇率错位和波动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呈现出正负交替的现象,其数值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达到最大,从而表明不同的汇率错位程度对不同时期经济冲击的具体反应。此外,本文将汇率错位及波动加入进口方程式,拓展了传统的进口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汇率错位及波动对机电行业进口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对机电行业进口量有着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7年06期)

江涛,韩雯[2](2017)在《技术标准限制中国出口贸易了吗?——来自机电行业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出口优势转换的基准分析框架阐述技术标准的贸易促进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4年中国与2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机电产品HS-6位的出口数据实证分析技术标准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总量、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呈现显着正向促进效应。在国别分组回归模型中,技术标准对OECD国家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依旧显着为正,而对非OECD国家的扩展边际效应不显着。本研究将技术标准的贸易正效应研究从总量效应拓展到二元边际效应,解析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技术标准正向贸易效应的具体表现特征,以此展示技术标准贸易效应的全息景象,进而为全面认识技术标准的贸易效应,构建技术标准的分类应对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标准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孙晶晶[3](2015)在《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对发展科学技术更加重视,科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现象逐渐显现,并逐渐盛行。国际分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细化到产品内部分工,使得产品内分工变为主流分工方式的一种,同时,产品内贸易得到发展并逐步增长,成为国际贸易中引人注目的新问题。以此为背景,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在双方贸易的各类产品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产品内贸易为研究对象,选择机电产品作为具体分析对象。分别以理论和实证为出发点,本文从更深层次分析了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在理论方面,首先本文探讨了产品内贸易的定义。其次,本文从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全球价值链分工理论叁方面论述了产品内贸易发生的基础。最后,对产品内贸易水平的叁种方法进行了总结,总结出联合国广义分类法、垂直专业化指数法和零件与部件加总法。在实证方面,本文总结了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目前的发展情况,运用垂直专业化指数法测算出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的目前水平。紧接着利用TC指数和RCA指数进一步衡量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的竞争力水平和比较优势状况。然后做出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比较优势差异、市场规模、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出文章的结论,并从提升产品在分工链上的位置、加大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5-05-14)

谭思敏[4](2013)在《机电行业会否迎来改革红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叁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十八届叁中全会”)将于11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中共未来5~10年的执政方针和改革内容,受到全球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机电商报》期刊2013-11-04)

魏珊珊,李锦晶[5](2011)在《欧盟REACH法规对中国机电行业的影响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欧盟REACH法规的执法力度日益加强的背景下,着重介绍了机电产品在REACH法规下的责任和义务,并针对REACH法规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1年33期)

张维维[6](2011)在《打造北方最大工程机械出口基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时报讯 昨日从滨海高新区获悉,鼎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鼎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总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其母公司为中国机电行业最大的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鼎盛重工(本文来源于《滨海时报》期刊2011-03-02)

[7](2010)在《平衡机电产品贸易 促进中俄经贸发展——俄罗斯主要机电行业与中国合作现况及促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前9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402.7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其中我国对俄出口额为209.7亿美元,同比增长74.6%,自俄进口193亿美元,同比增长20.5%,我国为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其中,机电行业产品贸易额较往年有大幅度增长。(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期刊2010年12期)

喻春娇,徐玲[8](2010)在《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基于机电行业零部件贸易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东亚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制造业跨国生产网络是以生产区段分工为主要内容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在亚洲铺展的真实写照。根据我们的观察,东亚地区制造业的跨国生产网络实际上是以东亚各经济体为面,以日本、美国、欧盟、中国台(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10年02期)

李雪梅,朱培文[9](2009)在《中国机电行业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制约,其中机电出口贸易亦因此遭受着巨大损失。文章介绍了我国机电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及特点,分析了其成因,进而提出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措施。(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09年24期)

李志豹[10](2009)在《探寻五金行业发展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志豹北京报道】4月16日,一场由慧聪五金网主办的以“环保创新规范”为宗旨的“2008年度中国五金机电行业十大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上演。据悉,此次丝印特印行业十大评选是特印业内首次高端盘点和聚会,更是一次关乎行业发展、谋求行业新格局的盛(本文来源于《中国企业报》期刊2009-04-22)

中国机电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出口优势转换的基准分析框架阐述技术标准的贸易促进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4年中国与2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机电产品HS-6位的出口数据实证分析技术标准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总量、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呈现显着正向促进效应。在国别分组回归模型中,技术标准对OECD国家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依旧显着为正,而对非OECD国家的扩展边际效应不显着。本研究将技术标准的贸易正效应研究从总量效应拓展到二元边际效应,解析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技术标准正向贸易效应的具体表现特征,以此展示技术标准贸易效应的全息景象,进而为全面认识技术标准的贸易效应,构建技术标准的分类应对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机电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1].金祥义,张文菲.人民币汇率错位及波动对中国机电行业的进口影响[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

[2].江涛,韩雯.技术标准限制中国出口贸易了吗?——来自机电行业的证据[J].标准科学.2017

[3].孙晶晶.中国—东盟机电行业产品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4].谭思敏.机电行业会否迎来改革红利[N].机电商报.2013

[5].魏珊珊,李锦晶.欧盟REACH法规对中国机电行业的影响浅析[J].机电信息.2011

[6].张维维.打造北方最大工程机械出口基地[N].滨海时报.2011

[7]..平衡机电产品贸易促进中俄经贸发展——俄罗斯主要机电行业与中国合作现况及促进建议[J].中国经贸.2010

[8].喻春娇,徐玲.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基于机电行业零部件贸易的考察[J].国际贸易.2010

[9].李雪梅,朱培文.中国机电行业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

[10].李志豹.探寻五金行业发展新思路[N].中国企业报.2009

标签:;  ;  ;  ;  

中国机电行业论文-金祥义,张文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