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骆沁文,杜少辉,杨珣,李少峰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骆沁文,杜少辉,杨珣,李少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失眠,中医证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原发性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文献综述

骆沁文,杜少辉,杨珣,李少峰[1](2019)在《慢性失眠中医证型与PSQI评分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附120例临床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慢性失眠中医证型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方法:选取慢性失眠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慢性失眠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PSQI评分、动态血压数据及中医证候分型分布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白昼SBP及夜间S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中,PSQI评价等级很差组24h SBP、白昼SBP及夜间SBP明显高于PSQI评价等级很好组(P<0.01);(3)慢性失眠主症表现多样,以入睡困难最常见(71.6%),其次为头晕(69.1%)、易醒(64.1%)、心烦(62.5%);(4)慢性失眠中医证型实证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高于虚实夹杂证患者(P<0.05),且实证患者的24h SBP、白昼SBP、夜间SBP明显高于虚证患者(P均<0.05)。结论:慢性失眠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增高,以收缩压增高为主,且中医辨证属实证者收缩压更高,睡眠质量更差。(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张小娟,蒋珍秀,邹蕴,李兴辉,陈雅彬[2](2019)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眼底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血糖、颈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测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经彩色多普勒测试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行眼底检查,行高血压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胰岛素水平在高血压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肝火亢盛证组的胰岛素水平高于其他证型组;总胆固醇在高血压各证型间存在差异,且阴虚阳亢证组的总胆固醇高于其他证型组;眼底病变情况在高血压证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肝火亢盛证组发生眼底1级病变所占比例最高;阴阳两虚证发生2级病变所占比例高;高血压各证型间在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度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唐凌东[3](2019)在《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与AIP、IMT及AASI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的相关性。以期能为临床医生辨证及综合中西医治疗高血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2月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EH患者120例,制作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病历信息,包括证候信息、相关病史、辅助检查、临床主要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四组。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AIP、IMT、AASI等指标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高血压级别的相关性,探索AIP、IMT、AASI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结果1.EH患者血压级别越高,其年龄越大,病程越长(Ρ<0.05)。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IMT、AIP、AASI叁者均逐步升高(Ρ<0.05)。EH患者的AIP、IMT、AASI均与年龄、血压级别、病程均呈正相关关系(Ρ<0.05),AIP、IMT、AASI之间两两呈正相关关系(Ρ<0.05)。2.纳入的120例EH患者的中医证型构成比分布:痰瘀互结型(42.50%)>气血亏虚证(25.83%)>肝阳上亢证(16.67%)>肾精不足证(15.00%)。3.EH患者各中医证型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Ρ>0.05)。年龄分布上除气血亏虚证与痰瘀互结证间无统计学差异外(Ρ>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Ρ<0.05),以肝火亢盛证年龄最小,肾精不足证年龄最大。年龄分层分布上,肝阳上亢证主要分布在50-59岁,气血亏虚证主要分布在60-69岁,痰瘀互结证主要分布在50-69岁,肾精不足证主要分布在70-80岁。4.血压分级上,肝阳上亢证以1级和2级高血压为主;气血亏虚证和肾精不足证以2级和3级高血压为主;痰瘀互结证在各级别高血压中均有一定分布。病程上,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Ρ<0.05)。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Ρ<0.05)。6.甘油叁酯(Triglyceride,TG)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胆固醇(Cholesterol,TC)比较: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两虚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AIP比较,痰瘀互结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Ρ<0.05),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Ρ<0.05)。7.IMT比较,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Ρ<0.05)。按年龄段分层比较发现,50-59岁患者中,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60-69岁患者中,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8.AASI比较结果发现:肝阳上亢证<痰瘀互结证/肾精不足证(Ρ<0.05),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Ρ<0.05)。9.痰瘀互结证的AIP、IMT、AASI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Ρ<0.05)。结论1.随着EH患者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级别的升高、病程的延长,AIP、IMT、AASI均逐步升高,AS程度逐渐加重。AIP、IMT、AASI在评价AS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均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辅助判断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2.EH的中医证型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证>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3.EH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级别的升高、病程的延长,其中医证型大体呈现出由实证向虚证的病情演化。实证较虚证的BMI指数大。4.痰瘀互结证的血脂异常程度更重,其AIP、AASI均高于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痰瘀互结证和肾精不足证的AS程度较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更重,可作为证型间辨证区别的客观依据之一。5.痰瘀互结证和肾精不足证的IMT高于肝阳上亢证和气血亏虚证。IMT可作为50-69岁年龄段辨证痰瘀互结证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6.痰瘀互结证的AIP、IMT、AASI指标异常发生率最高,可作为该证型辨证和监测AS变化程度的客观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飞[4](2019)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聚类分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探讨OSAHS各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肺病科、心血管科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心2018年3月一2019年01月门诊、住院的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18例,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信息,于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指标血清样本。2.所有数据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出OSAHS合并高血压病的证型后,分析各证型与HCY及相关PSG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收集的1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男性74例(62.7%),女性44例(37.3%)。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为56.22±13.34岁。BMI≥24kg/m~2例数占据82.20%,其中BMI>28.00kg/m~2占比60.17%。2.通过对1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后,最终将其辨证为痰热内扰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4个证型,其分布为痰瘀互结证(29.7%)>痰热内扰证(27.1%)>气虚血瘀证(22.9%)>脾虚湿困证(20.3%),按病性可归类实证及其虚实夹杂两大类,其中为实证67例(56.8%)、虚实夹杂证51例(43.2%)。3.对各组间BMI、ESS评分进行两两对比后,结果显示脾虚湿困证的BMI比痰热内扰证、痰瘀互结证及气虚血瘀证高(P<0.01),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证的ESS评分在4个证型中最高(P<0.01)。4.在AHI方面,虚实夹杂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高于单纯实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P<0.01),且气虚血瘀证>脾虚湿困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P<0.01)。虚实夹杂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LSaO_2低于单纯实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P<0.01),单纯虚实夹杂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实证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浆HCY在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脾虚湿困证)、单纯实证(痰瘀互结、痰热内扰证)中依次降低;痰热内扰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盛证、阴阳两虚证中稳态模型评估HCY水平依次升高(P<0.01)。6.在OSAHS严重程度总体分布以中度为主,其次为重度,轻度最少;其中气虚血瘀证及脾虚湿困证以重度为主,轻度最少;痰瘀互结证及痰热内扰证则以中度居多,轻度及重度较少。7.OSAHS严重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AHI与血浆HCY均呈正相关;LSaO_2与血浆HCY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1.OSAHS合并高血压病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肥胖及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2.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辨证后,分为痰热内扰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4个证型。3.痰热内扰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中血浆HCY依次升高。4.OSAHS严重程度与血浆HCY均呈正相关;AHI与血浆HCY均呈正相关;LSaO_2与血浆HCY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大锋,朱芳芳,赵金龙,吴芳芳,管益国[5](2019)在《浙江省平湖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特点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调查分析平湖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特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地区更好地开展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防治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2016年本院收治的平湖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96例(48%),年龄67.3±14.2岁(36~93岁);女性104例(52%),年龄69.0±11.6岁(43~94岁);病程1~50年。另选取健康(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赵外荣,胡春蕊,郁丘婷,金佳虹,周忠焱[6](2019)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上海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3—12月收集上海市4个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51例,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样,分析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 6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11/651,32.41%)、痰瘀互结证(156/651,23.97%)、肝火亢盛证(154/651,23.66%)、肾气亏虚证(130/651,19.97%)。不同证型间男女比例不同(P<0.01),男性患者肝火亢盛证(87/285,30.53%)为主要证型,女性患者阴虚阳亢证(135/366,36.89%)为主要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依次为CC(329/651,50.54%), GC(280/651,43.01%),GG(42/651,6.45%)。不同证型之间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P=0.005),痰瘀互结证GC型为主要基因型,其余证型CC型为主要基因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C型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易感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董炎红,慕珂珂,李琰,蒋晓钦[7](2019)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分为四组: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痰浊上蒙组、风阳上扰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Hcy及血脂检测,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Hcy、血脂水平,分析血清Hcy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四组的血清Hcy及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上蒙组的血清Hcy水平>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风阳上扰组;痰浊上蒙组的TC、TG、LDL-C水平均显着高于另外叁组(P<0.05)。四组的H型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上蒙组的H型高血压占比>气血亏虚组>肝肾阴虚组>风阳上扰组(P<0.05)。结论:血清Hcy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证型的血清Hcy水平有一定差异,临床可将血清Hcy水平检测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及治疗的一项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9年04期)

白嘉玥[8](2019)在《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与中医证型及动态血压特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盐摄入量的差异,及摄盐量与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中医理论探讨。方法:选取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9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壅盛、肾精亏损4型。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研、就诊血压测量、盐阈值检测、24h动态血压监测,部分患者测定24h尿钠浓度并与盐阈值结果进行比对。汇总资料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盐摄入量的差异性,以及摄盐量与动态血压各监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组中医证型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BMI等一般情况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精亏损证患者的年龄较其他3组中医证型患者偏高(P<0.05);2.不同盐阈值的患者口味自评存在差异(P<0.05),盐阈值与24h尿钠浓度呈正相关(rs=0.592),盐阈等级与防控知识了解程度近似无关(rs=0.066);3.4组中医证型患者的盐阈分布存在差异(P<0.05),评估各组患者摄盐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肾精亏损>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壅盛;4.患者盐阈值与24h平均血压值呈正相关(平均收缩压rs=0.338,平均舒张压rs=0.271),盐阈值与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近似无关(rs<0.09)。结论:1.肾虚证患者较其他中医证型患者年龄偏高;2.盐阈片具有区别不同个体口味差异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反映患者的摄盐量;3.肾精亏损证患者的盐摄入量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咸入肾”的中医理论;4.摄盐量高的患者血压升高更加显着,高血压病患者的限盐膳食十分必要。(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18)

郝俊岭,杨雨民,刘婷,周芸慧,王凤春[9](2019)在《呼和浩特市城区男性高血压病调查及中医证型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了解呼和浩特市城区男性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进而为中医药预防及治疗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对呼和浩特市4个区并且年龄≥18岁常住男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询问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及习惯、疾病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呼和浩特市城区男性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2.36%,总知晓率为67.01%,总治疗率为36.46%;年龄、民族、吸烟、饮酒、运动、饮食、体重、家族史对高血压的罹患有很大影响;高血压患者中痰湿内阻、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型所占比率高于其他5种类型,瘀血内阻的人数相比较最少。结论:市区患病率低于农村,知晓率﹑治疗率都高于农村;年龄、吸烟、饮酒、缺乏规律运动、食盐量超标、BMI指数较高及高血压家族史都是造成呼和浩特市男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中医证型以痰湿内阻、肝阳上亢及气血亏虚型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都,赵丽娟,张超,骆始华[10](2018)在《浅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中医证型:将痰湿中阻归为A组,共133例;肝肾阴虚归为B组,共107例;肝阳上亢归为C组,共73例;肾阳虚衰归为D组,共54例;瘀血阻络归为E组,共33例。观察不同类型、级别、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高血压中医证型的24时辰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A>D>C>B>E及B>C>A>D>E。(2)正常高值、Ⅰ、Ⅱ、Ⅲ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分别为:A>B>C=D>E; A>B>C>D>E; A>B>C>D>E; C>E>A>B>D; A>B>D>C>E。(3)<4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41~5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50岁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阳上亢。(4)寅、卯、辰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巳、午、未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申、酉、戌时35.77%中医证型为痰湿中阻;亥、子、丑时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肾阳虚衰。结论:掌握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即有利于辅助高血压病诊治,也有利于对血压变化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及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8年24期)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血糖、颈动脉粥样硬化、眼底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测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经彩色多普勒测试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及行眼底检查,行高血压中医证型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胰岛素水平在高血压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肝火亢盛证组的胰岛素水平高于其他证型组;总胆固醇在高血压各证型间存在差异,且阴虚阳亢证组的总胆固醇高于其他证型组;眼底病变情况在高血压证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肝火亢盛证组发生眼底1级病变所占比例最高;阴阳两虚证发生2级病变所占比例高;高血压各证型间在动脉壁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度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参考文献

[1].骆沁文,杜少辉,杨珣,李少峰.慢性失眠中医证型与PSQI评分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附120例临床资料[J].江苏中医药.2019

[2].张小娟,蒋珍秀,邹蕴,李兴辉,陈雅彬.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眼底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9

[3].唐凌东.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与AIP、IMT及AASI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4].陈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聚类分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5].李大锋,朱芳芳,赵金龙,吴芳芳,管益国.浙江省平湖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特点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9

[6].赵外荣,胡春蕊,郁丘婷,金佳虹,周忠焱.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7].董炎红,慕珂珂,李琰,蒋晓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9

[8].白嘉玥.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与中医证型及动态血压特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9].郝俊岭,杨雨民,刘婷,周芸慧,王凤春.呼和浩特市城区男性高血压病调查及中医证型分布[J].中医药导报.2019

[10].赵都,赵丽娟,张超,骆始华.浅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

标签:;  ;  ;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论文-骆沁文,杜少辉,杨珣,李少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