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陈淑娟,徐雅斌,李艳平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陈淑娟,徐雅斌,李艳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量子计算机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计算机将改变整个加密领域。一项曾经被认为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正在逐步走进现实应用。量子计算机将打破在公钥基础设施和密钥交换协议中使用的算法,使人们所熟知的密码学进行颠覆性重构。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对量子或传统计算威胁免疫的物理层技术。然而,量子密钥分发需要一个物理底层,而光纤是最常见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被用作专门传输精密量子信号(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马彰超,曹原,董凯,赵永利[2](2019)在《软件定义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国内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体系架构,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可编程性,有利于构建面向多种业务和复杂应用的开放、灵活、智能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从网络部署、管理及运营角度,概述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组网与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技术。(本文来源于《邮电设计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陈淑娟,徐雅斌,李艳平[3](2018)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多路径密钥传输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保密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密钥传输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对链路的贡献率和密钥新鲜度计算链路成本函数;然后采用基于最小堆优化的多路径选择算法选择多条最优路径;最后采用密钥分块传输形式实现密钥在多条最优路径上的同时传输。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路径密钥传输方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2-14)

韩鹏,李江武,马腾[4](2018)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力学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伴随原子弹、激光等重大发明,带来了"第一次量子革命"。2014年,《Nature》提出以量子调控为标志的"第二量子革命",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实现突破,对能源、环境、信息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量子通信的技术分支——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网络建设及组网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2-14)

王聪[5](2018)在《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路由与资源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网络上的数据量日益庞大,网络的安全愈加显得重要。而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地挑战了现在主要使用的经典公钥体系的保密能力。随着量子信息科学这一量子力学与信息论的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研究与发展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它能够保证无条件安全的通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而当前点对点之间的量子密钥协商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是量子密钥分发(QKD)的网络化。在介绍了 QKD的原理、组网方式与组网实例后,本文提出了中心控制密钥分发的网络架构。接下来本文主要聚焦于QKD网络的实施方案与路由资源分配问题的研究。针对基于可信中继的QKD网络的实施方案,本文研究与分析了量子密钥池的搭建与工作过程。在对密钥池的资源进行时隙切分基础上利用时分复用技术实现了量子通道与业务的“一对多”关系,并且通过密钥池的存储实现了网络中密钥资源的调蓄功能。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SDN的QKD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实现QKD网络的密钥管理与故障处理。针对QKD网络中的路由资源分配问题,本文通过对密钥中继过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资源平衡路由算法。通过仿真验证,对于一般的网络拓扑结构,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密钥分发业务的阻塞率,实现密钥分发业务的负载均衡,优化密钥资源的使用,最终使得密钥资源的消耗与分布相匹配。另外针对网络中的密钥分发的中断问题,本文还提出了一种业务调度方案,通过密钥服务时间片的轮转与调度,避免了业务长时间中断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20)

程广明[6](2018)在《多用户无源光网络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量子安全保证的无源光网络(PON)概念,对比分析了独立传输和共纤传输量子无源光网络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改进的即插即用系统的多用户无源光网络量子密钥分发(PON-QKD)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唐光召[7](2017)在《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与网络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在理论上可以产生无条件安全的密钥。从1984年BB84协议出现以来,QKD系统正逐步朝着高密钥率、远距离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逐渐发现了一些安全性漏洞,并且实现了简单有效的攻击演示。因此只有对实际系统的安全性漏洞开展防御性研究,才能确保QKD在现实条件下的安全性。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KD,MDIQKD),可以完全消除测量漏洞,它是将测量设备放置在不可信第叁方,提高了实际QKD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开展MDI-QKD系统和网络的实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MDI-QKD系统和网络的实验操作较为复杂,限制了其实验研究的广泛性。为了简化MDI-QKD实验操作,降低实验难度,本文开展了偏振复用MDI-QKD系统、“plug-and-play”MDI-QKD系统以及“plug-and-play”MDI-QKD网络的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进行了偏振复用time-bin相位编码MDI-QKD的原理性验证。实验系统减少了强度调制器的使用数量,并实现了对所有符合响应的有效测量。我们使用偏振调制器和由偏振分束器熔接的不等臂Mach-Zehnder干涉仪(Asymmetric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AMZI)进行X基和Z基的编码。两个time bin分别复用了互相垂直的偏振态,两个编码基光强保持一致。在探测端使用偏振分束器对两个time bin进行解复用,并分别传送至保偏耦合器进行干涉。2.我们实现了一套全自稳的time-bin相位编码“plug-and-play”MDI-QKD系统。在该系统中,Alice和Bob共用一个信号激光器和一个AMZI,两用户的光信号在频谱、脉冲波形、相位参考系和偏振态上保持一致。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同步光路,即从Alice返回的同步激光用于激发Bob的信号光,而从Bob返回的同步激光用于激发Alice的信号光,保证了Alice和Bob的编码信号同时到达Charlie端。该系统降低了Alice和Bob的硬件需求,便于网络化。3.我们提出了一个“plug-and-play”MDI-QKD网络方案。网络中的辅助系统集中在不可信服务终端,包括同步光源系统、信号光源系统和探测系统,用户只需要信号监控和量子比特编码设备,便于网络的扩展。每台同步激光对应一个特定用户,用于激发其他通信用户的信号光。用户连续编码由其他同步激光激发的信号光,可以实现与其他通信用户点对多点的量子密钥分发。我们在实验上搭建了叁用户(Alice、David、Bob)和一个不可信服务终端(Charlie)的“plug-and-play”MDI-QKD网络。在该网络中,叁个用户共用一套time bin产生设备,结合合理的同步光路设计,保证了网络的自稳特性。在通信过程中,David连续编码由Alice和Bob对应的同步激光激发的信号脉冲,与Alice和Bob同时进行了密钥分发。(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期刊2017-11-01)

曹原,赵永利,郁小松,张杰[8](2017)在《量子密钥分发驱动安全电力通信网络体系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具有理论上"无条件安全"的优势,可以有效保障电力通信网络承载的机密与敏感数据的安全,同时电力通信网络可以为量子密钥分发提供丰富的通信管道资源。分析了经典密钥分发与量子密钥分发的特点,提出了量子密钥分发驱动安全电力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探讨了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电力通信网络资源及密钥资源的分配策略,量子密钥分发与电力通信网络的融合对于国家空间信息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7年10期)

颜哲[9](2016)在《大规模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术基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未知量子态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态测量塌缩等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为通信双方提供绝对安全的密钥。在C.H.Bennett和G.Brassard提出第一个量子密钥分发协议BB84协议之后,量子密钥分发在理论和实验上都不断进步,成为最先获得实际应用的量子信息技术。点对点的特性使得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只能在节点与节点之间进行通信,从实际应用出发,量子密钥分发必须由点对点传输,发展成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因为实现技术的限制被划分成两类,我们把需要中继节点的广域网称之为主干网,把不需要中继,利用经典光学器件实现的局域网/城域网称之为接入网。量子密钥分发主干网络主要实现远距离、多节点之间的安全密钥的转发功能,量子密钥分发接入网络主要是实现城域范围内多用户的动态接入功能。本文对于大规模量子密钥分发网从科研走向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解决主干网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基于可信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分析了现有QKD网络中网络层协议的局限性,结合经典计算机网络最新进展,提出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SDQKDN)的概念。文中讨论了SDQKDN的架构,重点设计了SDQKDN中拓扑管理和转发管理两大业务。我们还基于现有SDN技术,搭建了mininet+floodlight的实验环境用以仿真SDQKDN原型网络,通过floodlight的拓扑发现与静态流表制定功能来模拟SDQKDN中的拓扑管理和转发管理业务。其次,本文分析了多个接入网实现方案,在综合考虑成本、密钥生成速率、信道控制协议复杂度等因素之后,选择光开关网络作为接入网实现方案。本文对Q3P协议进行了扩展,研究了基于光开关网络的时分复用机制、用户动态接入机制,以求满足量子密钥分发接入网的功能需求。本文基于CORE平台,设计了一个实验网络,对扩展的Q3P协议进行了测试。最后,将关于主干网的设计和接入网的设计进行了集成,以一次通信过程为例,介绍主干网和接入网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和扩展的Q3P协议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2-01)

黄端,黄鹏,汪超,李华生,王涛[10](2016)在《实地验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及相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量量子保密通信在近十年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以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已报道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实验安全性的分析,以及实验室环境下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验证等[1-3]。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小组实验验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本工作报道了第一个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网络,该网络(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期刊2016-08-05)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国内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体系架构,实现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可编程性,有利于构建面向多种业务和复杂应用的开放、灵活、智能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从网络部署、管理及运营角度,概述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在组网与应用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2].马彰超,曹原,董凯,赵永利.软件定义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技术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9

[3].陈淑娟,徐雅斌,李艳平.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多路径密钥传输方法研究[C].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2018

[4].韩鹏,李江武,马腾.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建设研究[C].2018中国信息通信大会论文摘要集.2018

[5].王聪.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路由与资源分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6].程广明.多用户无源光网络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8

[7].唐光召.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与网络实验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

[8].曹原,赵永利,郁小松,张杰.量子密钥分发驱动安全电力通信网络体系架构[J].中国电力.2017

[9].颜哲.大规模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应用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10].黄端,黄鹏,汪超,李华生,王涛.实地验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及相关技术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2016

标签:;  ;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论文-陈淑娟,徐雅斌,李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