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王臻,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

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王臻,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球化学,云母,伟晶岩,稀有金属

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臻,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1](2019)在《云母矿物对仁里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仁里5号伟晶岩脉是湖南仁里超大型铌钽多金属矿床中含矿性最好且分带完整的一条含铌钽矿脉,云母作为其中的贯通性矿物出现于各分带中,由外部带至内部带表现出不同的成分和结构特征。文章通过对5号脉各带中的云母矿物进行详细的电子探针(EPMA)分析,查明了不同分带中云母矿物的演化规律:自外向内云母类型从白云母→锂云母的方向变化,Ⅰ带→Ⅲ带主要为白云母,Ⅳ带起出现富锂云母类型,并开始发育多种不平衡和交代结构;Ⅰ带→Ⅳ带云母的Li、Rb、Cs、F、Mg、Ti含量逐渐升高,K/Rb和K/Cs比值逐渐降低,从Ⅳ带→Ⅴ带,Mg、Ti降低、Li、Rb、Cs、F含量出现突增,其中,w(F)最高可达11.8%、w(Li_2O)可达8.33%,w(Cs_2O)为4.00%,而铯多硅锂云母中的w(Cs_2O)可达18.0%。这些证据均表明,5号脉具有极高的分异演化程度,从外部带向核部演化程度逐渐增高;Ⅳ带云母的突变很可能暗示其经历了岩浆-热液过渡过程,而Ⅴ带主要发育于热液阶段,此时的流体性质有利于Nb、Ta尤其是Ta元素的富集再沉淀。仁里矿床经历了岩浆-热液2阶段成矿作用,并且稀有金属的成矿很可能持续至热液阶段,这也是造就它特殊性(高品位)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李晓辉[2](2019)在《冲绳海槽岩浆的演化过程及其俯冲组分特征:熔体包裹体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绳海槽位于中国东海的最南端,是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强烈影响而产生的新生活动弧后盆地。本研究对冲绳海槽中部伊平屋脊区域的火山岩全岩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出从玄武岩到流纹岩大的化学组成变化。研究样品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以及较小差异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变化,均表明形成伊平屋脊火山岩的岩浆来自于相同的地幔源区,且通过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以及副矿物的分离结晶可以合理的解释伊平屋脊火山岩的化学组成变化。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玄武质岩浆分别发生大约60%和75%的分离结晶可以产生对应的中性岩和酸性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此外,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位于亏损地幔附近并向富集组分EMⅡ延伸,表明岩石地幔源区发生了亏损地幔和富集组分EMⅡ的混合,且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伊平屋脊火山岩是由98.0%~99.2%的亏损地幔和0.8%~2.0%俯冲沉积组分的混合产生的岩浆所形成。在对玄武质岩浆的成因和俯冲组分对岩浆演化的影响研究中,我们重点对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火山岩中矿物内熔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冲绳海槽中部玄武岩内寄主橄榄石的化学组成表明其玄武质岩浆源区的岩性可能是辉石岩,且玄武质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来源橄榄石和富硅熔体相互反应产生的辉石岩的部分熔融。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内熔体包裹体的常量元素组成表现出从中钾到高钾序列的离散的变化趋势,并显示冲绳海槽地幔源区存在富钾组分。同时,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的熔体包裹体内存在两组不同特征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表明粗安岩内有两种不同演化历史的岩浆存在。相比于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可能是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的主要形成方式。同时,熔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分离结晶在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ELTS模拟结果显示冲绳海槽中部的岩浆房具有300MPa的压力和0.2 wt%H_2O含量的特征,而南部岩浆房具有300MPa的压力和0.4 wt%H_2O含量的特征。熔体包裹体内不相容微量元素比值(如Th/Ce、Th/Sm、Ba/Th和Th/Nb),正Pb异常,负Nb、Ta和Ti异常以及有机烃类的存在表明俯冲板片来源的俯冲沉积物对岩浆源区产生了较大的贡献。熔体包裹体微量元素模拟结果显示1.2%的俯冲沉积物熔体和0.8%的俯冲沉积物流体注入交代的亏损地幔后发生约6%的部分熔融可以产生冲绳海槽中部熔体包裹体代表的原始岩浆组成,而3%的俯冲沉积物熔体和1%的俯冲沉积物流体注入的亏损地幔发生4-10%的部分熔融则可以产生冲绳海槽南部熔体包裹体代表的原始岩浆组成。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以及两区域间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是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对岩浆源区改造的体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王岩[3](2019)在《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成矿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望江山层状岩体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汉南杂岩带中,面积约为100 km2,韵律层较为发育,岩石组合也显示出结晶分异成因层状杂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岩体从底部到顶部由超镁铁质岩过渡为中性岩:底部主要由辉石岩和橄长岩组成,中部为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上部为辉长岩和闪长岩。本次研究以中部岩相带中橄榄辉长苏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为对象,通过主要矿物的主微量元素和全岩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扬子北缘望江山岩体的岩浆演化和成矿潜力,获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望江山岩体单斜辉石阳离子中呈四次配位的Al(IVAl)含量高于呈六次配位的Al(VIAl),岩体岩体中大部分样品的Nb/Zr比值为~10,说明其来源于大陆下岩石圈地幔,并且地幔源区受到了来自俯冲板片熔体的交代,岩体的原始岩浆为拉斑玄武质岩浆。2.根据二辉石温度计得到岩体中部带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共结温度为901~1009°C,单斜辉石压力计得到相应的压力为4.26~6.03 kbar,说明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2.9~18 km。根据样品中钛铁矿-磁铁矿成分,计算得到望江山岩体中部带形成时的氧逸度log10?O2为-23.63到-25.77,位于磁铁矿稳定区,说明岩体中部带母岩浆形成于较高的氧逸度环境。3.望江山岩体的稀土元素和铂族元素(除Pd外)基本未受到热液蚀变的影响。岩体同化混染判别图显示出弱相关性,并且Nb/U比值为8.95~41,平均值为27,总体显示望江山岩体基本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4.对岩体母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橄榄辉长苏长岩中橄榄石成分位于分离结晶趋势线之上,说明此时母岩浆尚未达到S饱和,橄榄石成分主要受分离结晶作用的控制,中部带橄榄石为母岩浆经过~28%分离结晶的产物。另一方面,铂族元素(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中,不同样品PGE相对于Ni和Cu的亏损均并不明显,说明岩体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硫化物熔离,可能与缺乏地壳物质混染有关。5.望江山岩体的源区为主要组成岩石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来源于受到俯冲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富集地幔。6.岩体中单斜辉石TiO_2含量为0.05~0.87 wt.%,阳离子中呈四次配位的Al(Alz)含量为1.40~5.85 mol.%,与岛弧环境堆晶岩中单斜辉石成分相似,而不同于裂谷环境中堆晶单斜辉石的成分。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来自交代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的发育说明该地区在新元古代(890~700 Ma)总体处于俯冲环境,而在局部由于板片断离上涌表现出拉张环境,形成汉南杂岩带中大规模的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7.结合对岩体的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岩体类型、构造环境、岩浆分异情况的研究,我们认为望江山岩体不具有形成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潜力。(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5-10)

黄勤,张金阳[4](2019)在《Cu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富集作用:赛什塘与鸭子沟杂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浆演化过程中影响成矿物质富集的因素十分复杂,Cu元素的富集与岩浆中的硫化物存在密切联系,而岩浆氧化状态对硫化物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岩浆演化过程中岩浆水含量的变化对于金属元素的溶解、富集、搬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结晶分异过程也对Cu元素的富集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对于岩浆演化过程中控制Cu元素富集的主要因素至今仍存(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杨炎申,潘小菲,侯增谦,赵苗,张智宇[5](2019)在《大湖塘超大型W-Cu矿集区平苗矿床岩浆演化过程:来自全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化学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苗W–Cu矿床位于赣西北大湖塘超大型W–Cu矿集区的北部。平苗矿床W–Cu矿化与区内一系列晚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然而这些花岗岩的岩石成因以及它们与矿化的关系至今未知。本文对这些花岗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矿物学以及矿物化学分析,试图对花岗岩的成因、岩浆演化过程以及流体成矿作用进行探究。平苗矿床花岗岩根据地质关系及其成岩年龄可以分为两阶段,早阶段花岗岩隐伏于深部,由钻孔揭露,包括白云母花岗岩(~145Ma)(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王岩,王梦玺,焦建刚[6](2019)在《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矿物成分和铂族元素特征:对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环境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望江山层状岩体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汉南杂岩带中,岩体从底部到顶部由超镁铁质岩过渡为中性岩:底部主要由辉石岩和橄长岩组成;中部为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上部为辉长岩和闪长岩。研究以中部岩相带橄榄辉长苏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为对象,通过主要矿物的主微量元素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的分析,查明望江山岩体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组成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并且地幔源区受到了来自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岩体中部带的母岩浆为拉斑玄武质岩浆。钛铁矿—磁铁矿矿物对成分计算表明,母岩浆在形成时具有较高氧逸度。通过单斜辉石压力计得到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2.9~18 km。对岩体母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中部带橄榄石为母岩浆经过~28%分离结晶的产物。此外,铂族元素(PGE)组成暗示岩体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硫化物熔离,可能与缺乏地壳物质混染有关。岩体中单斜辉石与岛弧环境堆晶岩中单斜辉石成分相似,不同于裂谷环境中堆晶单斜辉石的成分;同时,全岩Th/Yb和Nb/Yb比值也与岛弧玄武岩比值相似,因此矿物和全岩成分均说明望江山层状岩体应形成于岛弧环境。研究认为扬子北缘在新元古代长期的俯冲过程中,大洋板片断离导致软流圈上涌,提供热源使交代大陆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具有岛弧特征的镁铁质岩浆,在局部伸展环境中上升侵位形成汉南杂岩带中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尤敏鑫,李厚民,王亚磊[7](2018)在《东天山黄山南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矿物学、Sr-Nd同位素特征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山南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位于东天山造山带觉罗塔格构造带内,属于土墩-黄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橄榄石、辉石矿物学组成和全岩Sr、Nd同位素等方面对黄山南岩体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黄山、黄山东、香山等典型含矿岩体作了对比,旨在进一步查明黄山南岩体的岩浆源区和母岩浆性质及其岩浆演化过程。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黄山南岩体来自一个弱亏损的地幔源区,相较黄山、黄山东、香山等岩体的源区具有更加富集的特征。黄山南岩体中的橄榄石属于贵橄榄石,斜方辉石主要为古铜辉石,少数为紫苏辉石,单斜辉石主要为顽透辉石、普通辉石和少数的透辉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的成分特征表明形成黄山南岩体的母岩浆为演化程度较低的拉斑玄武质岩浆,且母岩浆成分具有高Mg、高Ni的特点。计算得到黄山南岩体母岩浆的Fe O~T=13.20%、MgO=16.96%、Ni=377.2×10~(-6),且母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没有经历充分的硫化物熔离作用,这也是造成母岩浆中Ni含量较高以及岩体含矿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钱兵,张照伟,李文渊,敬志成,邵继[8](2018)在《柴北缘西端盐场北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含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盐场北山岩体位于柴北缘造山带西段,是区内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良好铜镍矿化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岩石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258.5±1.6Ma,为晚二迭世岩浆作用的产物。岩石中橄榄石Fo分子为82.8~86.7,均为贵橄榄石,辉石由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斜方辉石种属为古铜辉石,单斜辉石为透辉石、普通辉石和顽透辉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属于亚碱性岩系列,主要氧化物SiO_2、Al_2O_3、CaO、Ti O_2、Na_2O+K_2O等与MgO呈规律性变化趋势,显示不同岩相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石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而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具有岛弧岩浆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显示εHf(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0.1~6.7之间,具有幔源岩浆成因特征;岩石原生岩浆为MgO含量略大于13.21%的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洋壳析出流体交代地幔楔而成的富集地幔。岩石结晶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演化的初期使岩浆中硫发生初步富集,地壳混染作用是岩浆中硫化物达到饱和并发生熔离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孙佳慧[9](2018)在《中蒙边境东乌旗晚中生代罕乌拉花岗岩穹隆岩浆演化过程及其构造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晚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是地球地质演化和地壳运动的关键时期,在东北亚大陆晚中生代最显着的特征是大规模地壳伸展运动和岩浆活动,这一时期大量花岗质岩石的侵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省之一。为了解中蒙边界罕乌拉花岗岩穹隆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位于东乌旗北部罕乌拉花岗岩伸展穹隆和发育在伸展穹隆内的海莫赛格岩体和沙麦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岩浆作用演化及其与构造过程的关系,厘定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构造演化过程。罕乌拉穹隆位于中蒙边境东乌旗地区,其主体由早白垩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早期侵位的中晚侏罗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正长岩组成,整体呈北东30°~50°方向带状展布,向北东、南西延至蒙古国,国内出露总长度约70~75km。构造研究表明罕乌拉穹隆经历了上盘向北西的的伸展变形。伸展剪切带内花岗质糜棱岩和下盘弱变形花岗岩锆石年龄U-Pb年龄为141~128Ma,并具有高温变形组构和同构造特征,因此罕乌拉穹隆是在早白垩世岩体侵位和冷却抬升过程中形成的同伸展穹隆。中侏罗世海莫赛格岩体主要由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正长岩组成,锆石U-Pb年龄为165~163Ma,正长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的钾玄岩系列,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早白垩世沙麦岩体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锆石U-Pb年龄141~128Ma,均属于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I-A过渡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Hf同位素组成表明,两期岩浆作用均显示年轻地壳物源特点,海莫赛格岩体ε_(Hf)(t)值为+8.2~+10.3,模式年龄为0.63~0.50Ga;沙麦岩体ε_(Hf)(t)值为+3.1~+13.5,模式年龄为0.98~0.31Ga。综合区域背景,海莫赛格中侏罗世正长岩在地壳伸展减薄的初期加厚地壳深部熔融产生,花岗质岩石是在地球伸展减薄初期由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伸展背景更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末期或者伸展启动初期有关;沙麦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是在伸展减薄背景下地幔岩浆和地壳岩浆混合形成,伸展背景可能更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后伸展垮塌相关,后期进一步迭加了古太平洋俯冲的弧后伸展。东北亚罕乌拉地区侏罗纪到白垩纪花岗质岩浆演化与地壳伸展过程较为一致,指示了该区地壳从早期深层次伸展到峰期(后期)大规模伸展减薄的演化过程,为区域内沙麦钨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研究表明东北亚地区早期深层次伸展约165Ma开始从深部启动,145~130Ma达到伸展高峰,延续到130~120Ma。(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夏莹[10](2018)在《岩浆演化过程中Fe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实验制约岩浆—热液间Cu同位素分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二十年来,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的诞生和发展使得精确测量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的同位素组成成为可能。高精度的同位素数据有利于有效分辨高温地质过程造成的极小的同位素分馏。到目前为止,自然样品包括地球样品和天体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得到了广泛测量。然而,我们对同位素数据的理解及其有效应用需要依赖同位素分馏机制的基本理论。结合相应的分馏机制,金属稳定同位素日渐成为研究一系列高温地质过程的有效工具。自然样品测量、实验校正及理论计算是研究同位素分馏机制的叁种有效方式。本研究感兴趣的同位素体系包括Fe和Cu。针对这两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本论文首先利用研究程度较高的自然样品探讨成分变化较大的火山岩中Fe同位素分馏机制,然后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结合同位素分析研究硅酸盐熔体/含氯流体间的Cu同位素分馏机制。为研究高度演化的火成岩中铁同位素分馏机制,本论文选取了研究程度较高的、来自中国东北海拉尔盆地的双峰式火山岩样品,测量了这套样品的铁和锌同位素组成。样品岩性包括玄武质粗安岩、粗面流纹英安岩和流纹岩。结果表明δ56Fe值随SiO2含量升高而升高,最高达0.64±0.02‰。δ56Fe与Rb/La比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排除流体溶出对Fe同位素的影响;δ56Fe与δ66Zn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热扩散对铁同位素影响不显着;δ56Fe与放射成因同位素组成(εNd)没有明显相关性,排除海拉尔火山岩样品混染地壳中高δ56Fe物质的可能。结合样品的主微量及放射成因同位素特征,海拉尔双峰式火山岩样品的Fe同位素变化可以用两阶段岩浆作用来解释。首先,平均δ56Fe为0.09±0.14‰的玄武质粗安岩通过部分熔融产生了粗面流纹英安岩,其平均δ56Fe值为0.24±0.27‰。利用rhyolite-MELTS模拟表明,具有不同同位素组成的Fe3+和Fe2+在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残余固相之间分配可以解释粗面流纹英安岩中的铁同位素变化;其次,通过部分熔融或高程度分离结晶可以产生具有显着高δ56Fe的流纹岩。由于流纹岩中Fe特殊的配位环境,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同位素组成更重的Fe优先进入流纹质熔体中。因此,岩浆作用过程中熔体和矿物之间的Fe同位素分馏可以导致熔体中显着富集重铁同位素,从而产生大陆地壳内部极不均一的Fe同位素组成。热液流体对岩浆演化和挥发分及金属在地壳和地幔中的运输起关键作用。为探索铜同位素在示踪热液流体活动方面的潜力,本研究实验测量了含C1的热液流体和硅酸盐岩浆(安山岩,英安岩,流纹英安岩,流纹岩和纯花岗岩)之间的铜同位素分馏系数。实验过程中,含1.75-14wt%Cl的流体与岩石粉末以同等比例封闭在Au95Cu5材质的样品仓中,在800至850℃和2kbar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化学交换反应7至13天。然后利用(LA-)ICP-MS和MC-ICP-MS分析回收的流体和固相产物的主微量元素和Cu同位素组成。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流体相对于硅酸盐熔体系统富集重Cu同位素,同位素分馏系数(△65CuFLUID-MELT)在0.09‰~0.69‰之间。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范围内,流体和硅酸盐熔体之间Cu同位素分馏大小主要取决于流体和硅酸盐熔体中Cu的种型。当固定Cl浓度(3.5wt%)和温度(850℃)时,△65CuFLUID-MELT与起始岩石成分变化引起的流体成分相关,表明流体成分影响流体中Cu的种型。温度和盐度也会影响流体的成分,从而对流体和熔体之间的Cu同位素分馏造成影响。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岩浆流体的δ65Cu高于残余岩浆,可以用来监测挥发份流通。本研究的数据可以解释与岩浆热液反应的岩石的铜同位素异常。结合前人对斑岩型矿床的卤水和蒸汽相的Cu同位素研究,我们的结果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铜矿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1-01)

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冲绳海槽位于中国东海的最南端,是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的强烈影响而产生的新生活动弧后盆地。本研究对冲绳海槽中部伊平屋脊区域的火山岩全岩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出从玄武岩到流纹岩大的化学组成变化。研究样品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以及较小差异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变化,均表明形成伊平屋脊火山岩的岩浆来自于相同的地幔源区,且通过岩浆演化过程中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磷灰石以及副矿物的分离结晶可以合理的解释伊平屋脊火山岩的化学组成变化。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玄武质岩浆分别发生大约60%和75%的分离结晶可以产生对应的中性岩和酸性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此外,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位于亏损地幔附近并向富集组分EMⅡ延伸,表明岩石地幔源区发生了亏损地幔和富集组分EMⅡ的混合,且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伊平屋脊火山岩是由98.0%~99.2%的亏损地幔和0.8%~2.0%俯冲沉积组分的混合产生的岩浆所形成。在对玄武质岩浆的成因和俯冲组分对岩浆演化的影响研究中,我们重点对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火山岩中矿物内熔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冲绳海槽中部玄武岩内寄主橄榄石的化学组成表明其玄武质岩浆源区的岩性可能是辉石岩,且玄武质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来源橄榄石和富硅熔体相互反应产生的辉石岩的部分熔融。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内熔体包裹体的常量元素组成表现出从中钾到高钾序列的离散的变化趋势,并显示冲绳海槽地幔源区存在富钾组分。同时,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的熔体包裹体内存在两组不同特征的微量元素分配模式表明粗安岩内有两种不同演化历史的岩浆存在。相比于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可能是冲绳海槽中部粗安岩的主要形成方式。同时,熔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分离结晶在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ELTS模拟结果显示冲绳海槽中部的岩浆房具有300MPa的压力和0.2 wt%H_2O含量的特征,而南部岩浆房具有300MPa的压力和0.4 wt%H_2O含量的特征。熔体包裹体内不相容微量元素比值(如Th/Ce、Th/Sm、Ba/Th和Th/Nb),正Pb异常,负Nb、Ta和Ti异常以及有机烃类的存在表明俯冲板片来源的俯冲沉积物对岩浆源区产生了较大的贡献。熔体包裹体微量元素模拟结果显示1.2%的俯冲沉积物熔体和0.8%的俯冲沉积物流体注入交代的亏损地幔后发生约6%的部分熔融可以产生冲绳海槽中部熔体包裹体代表的原始岩浆组成,而3%的俯冲沉积物熔体和1%的俯冲沉积物流体注入的亏损地幔发生4-10%的部分熔融则可以产生冲绳海槽南部熔体包裹体代表的原始岩浆组成。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组成的差异以及两区域间不同的地质构造特征是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对岩浆源区改造的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王臻,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云母矿物对仁里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指示[J].矿床地质.2019

[2].李晓辉.冲绳海槽岩浆的演化过程及其俯冲组分特征:熔体包裹体指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3].王岩.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成矿潜力评价[D].长安大学.2019

[4].黄勤,张金阳.Cu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富集作用:赛什塘与鸭子沟杂岩体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的指示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5].杨炎申,潘小菲,侯增谦,赵苗,张智宇.大湖塘超大型W-Cu矿集区平苗矿床岩浆演化过程:来自全岩地球化学与矿物化学的约束[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6].王岩,王梦玺,焦建刚.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矿物成分和铂族元素特征:对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环境的制约[J].地质力学学报.2019

[7].尤敏鑫,李厚民,王亚磊.东天山黄山南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矿物学、Sr-Nd同位素特征的指示[J].岩石学报.2018

[8].钱兵,张照伟,李文渊,敬志成,邵继.柴北缘西端盐场北山铜镍硫化物矿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含矿性分析[J].岩石学报.2018

[9].孙佳慧.中蒙边境东乌旗晚中生代罕乌拉花岗岩穹隆岩浆演化过程及其构造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10].夏莹.岩浆演化过程中Fe同位素分馏机制及实验制约岩浆—热液间Cu同位素分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标签:;  ;  ;  ;  

岩浆演化的过程论文-王臻,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