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房室模型论文-田洋,肖蓉,杨兰兰,徐昆龙,李栋

非房室模型论文-田洋,肖蓉,杨兰兰,徐昆龙,李栋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房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角黄素,鸡

非房室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田洋,肖蓉,杨兰兰,徐昆龙,李栋[1](2014)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利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研究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用19周龄海蓝蛋鸡为研究对象,角黄素以0.96mg/kg体重单剂量经口服灌胃给药,不同时间点分10次采集鸡静脉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清中角黄素的质量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药代动力学数据。结果显示,鸡单剂量口服角黄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10 h,C_(max)=0.362μg/mL,t_(1/2)=19.263,AUC_(0-t)=9.379μg/mL·h,AUC_(0-∞)=19.251μg/mL·h,MRT_(0-t)=27.964 h,MRT_(0-∞)=118.054h。上述研究表明,角黄素经口服后在鸡体内达峰快,在组织器官中分布广泛,但滞留时间很长,消除缓慢。(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陈潮,许羚,郑青山[2](2013)在《药代动力学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的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t1/2z)不同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t1/2z算法优选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个体间变异(CV,CV=15%,25%,35%)下,用静注二室房室模型参数进行数据模拟,分别获得1000个受试者完整时间与浓度(C-T)曲线数据,再按样本量(N,N=15,25,35,45)用Bootstrap方法抽样1000次,最后获得12个数据集,用4种方法(5点法,4点法,6点法,全点法)计算每个数据集消除相不同点时的t1/2z,其结果的均值与真值(静注二室模型的消除半衰期)比较作为准确度,其标准差大小作为稳定性。结果:当C-T曲线消除相有4个点时,5点法计算值最准确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当消除相3点时,4点法计算值准确度最高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消除相2点时,4种方法准确度稳定性皆低。结论:消除相有效浓度点应至少3点,5点法和4点法计算t1/2z较为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3年08期)

房可[3](2012)在《AUC非房室模型计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房室模型法不依赖于任何房室模型假设,能够较客观地描述药物的体内暴露和动力学行为,广泛应用于新药的药代动力学与生物等效性评价。AUC是表征药物体内暴露和吸收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非房室模型中,AUC的计算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线性梯形法、对数线性梯形法及混合法。本文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Kinetica的建模仿真功能模拟出静注和口服药物后的AUC_(pred)值,再使用上述叁种方法计算AUC_(obs),根据AUC_(obs)/AUC_(pred)衡量叁种算法之间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静注给药时采用对数线性梯形法计算的AUC与模拟值较为接近,而口服给药时采用混合法计算的AUC与模拟值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暨第叁届国际ISSX/CSSX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09-21)

白耀武,杨俊红,王树华[4](2009)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测定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计算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妊娠晚期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0例,于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于给药后1、2、3、5、7、10、20min分别采集孕妇动脉血2.0ml,采用液-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以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测定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并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此方法测定的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特点为非房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2.85±0.18)min,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面积(AUC):(0~20min)、(16.17±0.55)min.ng/ml,平均滞流时间(MRT):(5.02±0.22)min,中央清除率(CL):(59.99±2.17)ml.min-1.kg-1,建立在血浆药物浓度基础上的稳定表现分布表现容积(VSS):(300.96±8.20)ml/kg。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其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使瑞芬太尼在其体内清除率增高,消除半衰期延长。(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09年18期)

栾立标[5](1986)在《多剂量给药后非房室模型法测定稳态分布容积》一文中研究指出Beneat 和 Galeazzi 已用一种统计矩分析的非房室方法来评价静注单剂量后的稳态分布容积 V_(SS)。此法适用于药物全部从中室消除的一级动力学体系。对于多剂量给药,V_(SS)的估计值会过高。本文运用统计矩原理,提供精确的数学公式,计算稳态下多剂量的表现分布容积V_(SS)多剂量静注给药后,利用恒等式(本文来源于《南药译丛》期刊1986年01期)

非房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t1/2z)不同计算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t1/2z算法优选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个体间变异(CV,CV=15%,25%,35%)下,用静注二室房室模型参数进行数据模拟,分别获得1000个受试者完整时间与浓度(C-T)曲线数据,再按样本量(N,N=15,25,35,45)用Bootstrap方法抽样1000次,最后获得12个数据集,用4种方法(5点法,4点法,6点法,全点法)计算每个数据集消除相不同点时的t1/2z,其结果的均值与真值(静注二室模型的消除半衰期)比较作为准确度,其标准差大小作为稳定性。结果:当C-T曲线消除相有4个点时,5点法计算值最准确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当消除相3点时,4点法计算值准确度最高且较为稳定,而6点法最为稳定;消除相2点时,4种方法准确度稳定性皆低。结论:消除相有效浓度点应至少3点,5点法和4点法计算t1/2z较为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房室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田洋,肖蓉,杨兰兰,徐昆龙,李栋.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角黄素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J].中国兽医杂志.2014

[2].陈潮,许羚,郑青山.药代动力学非房室模型终末段半衰期的算法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

[3].房可.AUC非房室模型计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C].第十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暨第叁届国际ISSX/CSSX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4].白耀武,杨俊红,王树华.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测定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J].河北医药.2009

[5].栾立标.多剂量给药后非房室模型法测定稳态分布容积[J].南药译丛.1986

标签:;  ;  ;  ;  

非房室模型论文-田洋,肖蓉,杨兰兰,徐昆龙,李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