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测试数据论文-蔡卡宏,孙卓,杨勇,吴刚

静力测试数据论文-蔡卡宏,孙卓,杨勇,吴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力测试数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系杆,索力,自振频率法

静力测试数据论文文献综述

蔡卡宏,孙卓,杨勇,吴刚[1](2014)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索力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某桥实际工程,研究了自振频率法在施工过程中吊杆索力测量中的应用。该桥采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张拉后其索力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受力性能及后期施工,因此索力张拉采用分批分次方式进行,桥面板铺装前索力张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尤显重要。本文采用吊杆两端铰接,不考虑其抗弯刚度影响的索力测量法对其进行了测量。通过对索力测量结果的分析,找出了结构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为后期施工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文中采用的自振频率法不仅可应用于拱桥吊杆索力的测量,对其他索吊类结构,如悬索桥和斜拉桥,也同样适用。该方法简便实用,便于工程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4年07期)

毛力辉[2](2013)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参数识别的桥梁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限元法,建立已知桥梁空间杆系模型。通过对各单元的杆长和截面面积作为识别参数,建立识别参数对于各种量测的灵敏度矩阵。将测取的结构某些部位的反应与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对条件优化约束不断地修正模型的刚度参数,使理论值和相应的试验值尽量达到吻合,从而得到结构刚度变化的信息,实现结构的损伤判别。(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06期)

钟颖[3](2009)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结构设计阶段建立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往往是工程师们凭借自己的经验采取了各种简化和假定,利用这类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构响应往往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得到比较准确的计算结果,必须用比较准确的结构参数建立模型,这就要求对初始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本文主要针对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根据模型修正的理论研究,应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对以下两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1)本文给出了一个圆截面悬臂梁,采用一个工字梁来模拟圆截面梁,希望它们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具有相同的静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来修正工字梁的截面尺寸,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修正方法是可行的。(2)对内乡湍河桥进行静载试验,以MATLAB和MIDAS软件为平台,应用最优化原理,对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进行初始有限元模型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有限元模型的静力特性与实测静力特性能很好地吻合,建立起了能够反映桥梁当前静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9-03-01)

彭增辉,姚晓先[4](2008)在《动态力测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动态力测试系统的响应特性,找出了测试系统固有特性对动态力测试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动态力的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用该方法首先计算动态力输出曲线两个相邻零点之间的动态力均值,然后再求出该均值与动态力曲线上两个外侧交点之间的动态力均值,依此类推,迭代求得动态力的幅值、延迟时间等参数。对测试过程中误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小测试误差的措施。结果表明,增加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和动态力的周期,可有效降低幅值误差和延迟误差,从而对实际检测系统的设计和误差修正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08年05期)

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5](2006)在《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成果影响因素及原始数据修正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新型原位测试技术,因其诸多优点,目前在欧美诸国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探头规格、技术标准和操作程序的差异,影响CPTU测试成果的因素很多,而且其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CPTU测试成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在CPTU资料整理和应用中引起重视。最后,简要论述了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修正方法。(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向天宇,赵人达,蒲黔辉,刘海波[6](2006)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有限元模型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实际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现场实测静力数据,对其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结构的变形行为。应用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修正模型的效率,分析表明,选择适当的修正方式有助于得到能准确反映实际结构工作状况的有限元模型。而不适当的修正方式尽管也可能正确反映实际结构的结构响应,但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结构的结构参数。(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06年10期)

向天宇[7](2006)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传统的工程结构可靠性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施工来保证的,其前提是结构建成后的实际性态与设计的预定性态一致。然而,工程结构的实际性态,将随结构的使用而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有:(1)受灾损伤。地震、强风、火灾等均会使工程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从而造成结构物的原有结构性态发生改变。(2)老化。老化将造成结构的强度降低、刚度退化,这也可认为是结构的一种损伤。(3)结构超载运营,如处于道路咽喉的桥梁增加了额外的(本文来源于《学术动态》期刊2006年01期)

蒋华[8](2005)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评价受损结构的残存能力和可靠性,以便对结构能否继续使用或是否需加固做出正确的决策,是当今土木工程研究的新课题。显然,解决这一新课题的前提是对受损结构的实际性态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构损伤诊断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结构的实际性态,进而评定结构的可靠性。本论文受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003A14)“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资助,针对静力测试数据下的结构损伤检测及评估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98061307)“体外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结构行为研究”试验的静力测试数据进行了损伤诊断与评定,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对损伤诊断的基准模型选择、损伤参数选择以及参数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结构损伤识别基准参数模型选择的基本依据。考虑到桥梁结构的特殊性,笔者明确提出叁维杆系有限元能够满足基准模型的选择条件,特别适于控制测试数据和损伤识别参数,应是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基准参数模型的较好选择。笔者从力学反问题入手,将损伤识别归结为系统参数识别问题,首次采用静力位移的相对残差矢量来构筑最小二乘估计准则函数,并采用约束极值算法来识别损伤参数。从结构损伤识别的角度讲,对于模型的每一个单元,只需一个参数就能够判别出该单元是否损伤及损伤程度如何,因此,笔者提出应选取刚度的折减系数作为待识别的唯一损伤参数。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对稀少测试数据条件下以及测试误差条件下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复杂结构而言,稀少的测试数据与大量待识别参数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该矛盾是损伤识别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参数分组是目前条件下的一种较好解决方法。笔者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参数分组概念,提出了一种桥梁结构的损伤区域推断理论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推导,且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其可靠性。考虑不确定性因素下的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检测,是当前国内外学术与工程界普遍关注和亟需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概率统计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结构的随机有限元参数模型以研究测试误差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并基于假设检验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先验参数分布已知与未知条件下的结构损伤定位准则,并据此提出了结构损伤的定位指标;然后基于损伤参数的正态分布假设,提出结构损伤程度指标的概念,并建立了损伤程度指标(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5-01-01)

向天宇,赵人达,刘海波[9](2003)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中小跨度铁路、公路桥梁的主要桥型,对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进行损伤识别,可以有效地预防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将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应用到桥梁及结构工程的损伤识别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静力测试是桥梁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结构测试方法。本文根据静力测试结果,应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对一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损伤进行了识别。计算结果表明,经损伤识别后,结构的理论计算位移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经理论分析得到的损伤发展趋势正确地反映了由试验所得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有着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11期)

向天宇,赵人达,刘海波[10](2003)在《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损伤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静力测试结果,应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结构损伤进行了识别。计算结果表明,识别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正确地反映了预应力连续梁的结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损伤识别,有着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09-01)

静力测试数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已知桥梁空间杆系模型。通过对各单元的杆长和截面面积作为识别参数,建立识别参数对于各种量测的灵敏度矩阵。将测取的结构某些部位的反应与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对条件优化约束不断地修正模型的刚度参数,使理论值和相应的试验值尽量达到吻合,从而得到结构刚度变化的信息,实现结构的损伤判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力测试数据论文参考文献

[1].蔡卡宏,孙卓,杨勇,吴刚.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索力测试方法与数据分析[J].广东建材.2014

[2].毛力辉.基于静力测试数据参数识别的桥梁损伤识别[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3].钟颖.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彭增辉,姚晓先.动态力测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08

[5].蔡国军,刘松玉,童立元,杜广印.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成果影响因素及原始数据修正方法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6

[6].向天宇,赵人达,蒲黔辉,刘海波.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有限元模型修正[J].公路交通科技.2006

[7].向天宇.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J].学术动态.2006

[8].蒋华.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9].向天宇,赵人达,刘海波.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损伤识别[J].土木工程学报.2003

[10].向天宇,赵人达,刘海波.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预应力连续梁结构损伤识别[C].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标签:;  ;  ;  ;  

静力测试数据论文-蔡卡宏,孙卓,杨勇,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